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试题(6份打包 含解析)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出隋文帝一生最大的功绩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实现国家统一
C. 发展社会经济 D. 大运河的开凿
2.《元和郡县图志》载:“炀……通济渠……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舶胪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该河道的开通( )
A. 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B. 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C. 缓和了隋朝的社会矛盾 D. 淡化了社会门第等级观念
3. 中国历史诸王朝各有特点,与以下示意图中①所代表的王朝特点相符的是
A. 制礼作乐,封邦建国 B. 修筑长城,焚书坑儒
C. 统一国家,科举取士 D. 开辟丝路,沟通中外
4.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水路赴洛阳赶考。一定要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
A. 永济渠 B. 通惠河 C. 通济渠 D. 广通渠
5.“隋炀帝开凿运河,因劳役过于繁重,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但是运河的开通,对于唐、宋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隋朝灭亡主要原因是开凿大运河 B. 客观辨证地评价了大运河的作用
C. 大运河为当时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D. 认为修建大运河导致了农民起义
6.绘制时间轴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下图中“?”处对应的史实是
A. 开凿大运河 B. 隋朝统一全国
C. 唐朝的建立 D. 贞观之治
7.“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诗词描述的是隋朝大运河,下图是《隋朝大运河简图》,请指出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城市正确的是( )
涿郡 洛阳 余杭 B. 余杭 涿郡 洛阳
C. 洛阳 余杭 涿郡 D. 余杭 洛阳 涿郡
8. 《旧唐书 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统治者的暴政 B. 自然灾害严重
C. 农民起义频繁 D. 外族不断入侵
9.如图是位于济南贡院墙根街的“状元墙”,从中可以看到“古代高考”的影子。与“状元墙”相关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10. 《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主要表达了( )
A. 称赞隋朝统一的伟业 B. 叹息暴政亡国的下场
C. 主张发展农业的想法 D. 分析陈朝灭亡的原因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11.. 材料解析题。中国古代史上,秦朝、隋朝既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有扼腕痛惜的结局,历史让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隋开皇九年(589年)正月,隋师攻陷建康,陈朝灭亡。虽然隋文帝统一中原,但岭南地区尚未归附。二月,隋文帝派江州总管韦洸安抚岭南,被陈将徐璒阻于南康。韦洸至岭下,逡巡不敢进。晋王杨广命令被俘的陈后主写信给冼夫人,“谕以国亡”,让冼夫人归顺隋朝。随信还有冼夫人当年所献犀杖及兵符为证。冼夫人见后,确知陈亡,于是她“集首领数千,尽日恸哭”,并派其孙冯魂率部迎韦洸入广州。至此,岭南悉定。
——摘自《隋书·谯国夫人传》
(1)根据材料一回答,隋朝统一时间?隋朝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2)结合材料二说明诗人之所以肯定隋炀帝的理由。
材料三: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摘自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3)材料三列举了隋炀帝征发农民的哪些史实?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秦、隋兴亡的认识。
12.改革和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交通创新】
材料一:A:“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唐朝皮日休
B:“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唐代诗人胡曾《汴水》
(1)A、B两则材料评价的对象是什么?A材料对此对象的评价持肯定态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如下图
(2)材料二中的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3)该“河”北抵A和南至B分别是什么地方?
(4)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制度创新】
材料三: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5)材料三反映了隋朝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使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解 析:
选择题。
1.B
【解析】
根据题干“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实现国家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B项正确;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都是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实施的,故不是最大的功绩,排除AC项;大运河的开凿是隋炀帝时期开凿的,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解析】
据材料“炀······通济渠”可知,该河道为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京杭大运河需要大规模征调民夫服徭役,会激发社会矛盾,而不是缓和,排除C项;科举制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更加强调公平竞争,淡化了社会门第等级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解析】
根据历史朝代的发展顺序,由“南北朝”之后,在“唐朝”之前的是隋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因此与示意图中①所代表的王朝特点相符的是“统一国家,科举取士”。选项C符合题意;制礼作乐,封邦建国,与西周相关,A排除;修筑长城,焚书坑儒,与秦朝相关,B排除;开辟丝路,沟通中外,与西汉相关,D排除。故选C。
4.C
【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从北往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而题文材料所说的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水路赴洛阳赶考,因为唐朝的都城是在长安,所以不可能经过永济渠,但一定要经过通济渠。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5.B
【解析】
根据“隋炀帝开凿运河,本是利国利民的工程,但因劳役过于繁重,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可知,材料说明大运河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根据“运河的开通,对于唐、宋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可知,材料肯定了大运河开凿的积极作用。所以材料客观辨证地评价了大运河的作用,B项正确;隋朝灭亡主要原因是开通大运河与“运河的开通,对于唐、宋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都起了巨大的作用”不符,排除A项;大运河为当时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与“对于唐、宋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都起了巨大的作用”不符,排除C项;认为修建大运河导致了农民起义只看到了大运河的消极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杨坚灭掉了陈,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故B符合题意;605年开凿大运河;618年唐朝的建立、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7.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因此①是余杭;②是涿郡;③是洛阳。B项正确;ACD项顺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8.A
【解析】
据题干“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可知,这反映的是隋朝末年农民战争造成的悲惨景象,隋朝末年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A项正确;自然灾害严重、农民起义频繁都不是题干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BC项;外族不断入侵不是题干所述现象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解析】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百科状元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中间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C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后推广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排除B项;行省制是元朝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解析】
根据题干“只换雷塘数亩田”指的是隋炀帝因统治残暴,引发农民起义,被部将杀死于江都,导致隋朝灭亡,最后落得了个被葬在雷塘的下场,B项正确;隋文帝时期完成统一,材料反映的是隋炀帝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材料是对隋朝灭亡的评价,没有反映主张发展农业的想法,排除C项;材料分析的是隋朝灭亡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二、材料解析题
11.【答案】
(1)589年,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大趋势。
(2)开通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根本原因:隋炀帝统治残暴。
(4)统治者应采取措施积极促进国家统一,实行制度创新,发展经济和文化;爱惜民力,轻徭薄赋,施行仁政。(言之有理即给分,答出两个层面)
【解析】
(1)时间:根据材料“隋开皇九年(589年)正月,隋师攻陷建康,陈朝灭亡。”可知隋朝统一时间是589年;历史意义:根据材料“虽然隋文帝统一中原,但岭南地区尚未归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大趋势。
(2)理由:根据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可知大运河开通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结合所学知识,但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史实:根据材料“登基之初,即建洛阳,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可知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并结合所学知识隋朝由盛而速亡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统治残暴。
(4)认识:结合所学知识,统治者应采取措施积极促进国家统一,实行制度创新,发展经济和文化;爱惜民力,轻徭薄赋,施行仁政。
12.【答案】
(1)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2) 隋炀帝
(3) A:涿郡;B:余杭。
(4)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5) 科举制度;由看重门第到注重考察人才学识。
【解析】
(1)对象:根据材料“‘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则材料评价的对像是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理由:根据材料“‘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因此,皮日休对大运河持肯定态度。
(2)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3)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的起止点是南起余杭(今杭州),终止点是北到涿郡,即A:涿郡;B:余杭。
(4)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5)制度:根据材料“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科举制度。变化:根据材料“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由看重门第到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考试采取择优录取的原则。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 根据表中内容,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区域 史料
朝鲜 科举考试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
日本 模仿唐代,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采用汉字楷书偏旁造“片假名”
越南 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
A. 中西文化双向交流 B. 民族迁徙交融共享
C. 唐朝海外贸易发达 D. 中国文化辐射传播
2.英国人康宁汉姆依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确认了在印度多地发现的石刻铭文是古代佛教的遗物。由此可知此著作( )
A. 记载了西域各国社会风俗 B. 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贡献
C. 为研究古印度提供了资料 D. 是玄奘在印度撰写的著作
3. 继汉字和儒家经典的传入,佛教在6世纪也经由百济传入日本。日本的乐舞、书法、绘画、工艺制作、都城规划、医药、服饰等方面均受到唐文化的巨大影响。材料说明( )
A. 唐朝国力强盛世界领先 B. 日本文化善于吸收先进文明
C. 日本落后移植他国文化 D. 日本推进改革强化中央集权
4.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唐朝的僧人②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做出重大贡献
③西行求取佛法④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
5.唐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断吸收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欧洲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也传入中国;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一些国家也不断学习唐朝,日本的“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这体现了( )
A. 日本文明是唐朝文明的延续 B. 唐朝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C. 古代世界区域文明异彩纷呈 D.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6. 如图这位历史人物的活动路线图反映了唐朝( )
A. 先进的科学技术 B. 繁荣的中外交流
C. 和睦的民族关系 D. 多彩的文学艺术
7. “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孤独的灵魂,却在万众的仰慕中升腾,你,才是真正的行者!”诗歌中的“你”最有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鉴真 B. 马可·波罗 C. 玄奘 D. 阿倍仲麻吕
8.唐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断吸收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欧洲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也传入中国;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一些国家也不断学习唐朝,日本的“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这体现了( )
A. 日本文明是唐朝文明的延续 B. 唐朝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C. 古代世界区域文明异彩纷呈 D.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9.下列两幅图片可用于说明当时( )
图1 唐长安城平面图 图2 八世纪初日本平城京平面图
A. 中日两国都实行中央集权制 B. 唐王朝注重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C. 日本的建筑技术源自于中国 D. 唐文化对周边国家具有吸引力
10.“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3月20日在成都举行,通报了三星堆遗址重大考古新发现了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为揭下古蜀文明神秘面纱提供了珍贵材料。出现了产自于大食、波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金币以及唐朝的开元通宝,这些金币的同时出现能够说明唐朝( )
A. 人们喜欢收集钱币 B. 随葬文物品种多样
C. 中外铸币技术高超 D. 中外经贸交流频繁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吐蕃,携带着经史、佛经和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和佛像等,促进了汉文化在吐蕃的传播。…全城公主的和亲透一步促进了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得大量的丝织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更广泛传入吐蕃,吐蕃的特产也陆续传至中原。
(1)“文成公主人吐蕃”时,吐蕃赞普是谁 材料一中两次和亲反映出当时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两次和亲有何影响
材料二 日本奈良时代的著名文学家淡海三船写出了《唐大和尚东征传》。唐大和尚不仅是日本佛教的开山祖师,而且还为传播中国的佛教、建筑艺术和医药学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2)材料二中的“唐大和尚”指的是谁 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中国学习的内容包含哪些领域
(3)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僧人鉴真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 双目失明。但鉴真矢志不渝,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前后用了 12年。他在日本传授 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改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 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 即诏扬州上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 西域远甚”。——《中外关系史讲义》 唐初,波斯商人的足迹遍于长安、洛阳、扬州、泉州、 广州。他们贩卖珠宝、香药及西域、南海一带的土 产。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商品也大量运往波 斯,并被波斯商人转销到西方。一一《中外关系史 讲义》
——整理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中外交往的特点及影响。
(2)据材料一,你从鉴真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3)综上所述,分析唐朝强盛的主要原因。
13.材料论述
材料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他们将唐朝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数学、建筑、音乐、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带回了自己的国家。日本“百事皆仿唐制”,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参照唐都城长安结构布局兴建了藤原京、平城京等都城;日本语中沿用的汉字是因佛教僧侣将中国的经书带到日本而传入的……唐朝时期印度佛教、音乐、文学语言、制糖工艺、眼科医术等先后传入中国。同样,中国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的西游经历的国家地理、物产,习俗等资料,成为印度重构古代历史的基础。
(1)据材料,分别写出唐朝时期为中日、中印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体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解 析:
选择题。
1.D
【解析】
根据材料表格中的内容可知,中国周边的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受到中华文化辐射传播,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学习、模仿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D项正确;朝鲜、日本和越南不属于西方国家,且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学习西方文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迁徙交融共享,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唐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解析】
据题干“英国人康宁汉姆依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确认了在印度多地发现的石刻铭文是古代佛教的遗物”和所学知识可知,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故题干反映了《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古印度提供了资料,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大唐西域记》记载了西域各国社会风俗”的内容,排除A项;《大唐西域记》确实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贡献,题干没有反映这一点,排除B项;“是玄奘在印度撰写的著作”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并且题干也没有提及,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解析】
据材料“继汉字和儒家经典的传入,佛教在6世纪也经由百济传入日本。日本的乐舞、书法、绘画、工艺制作、都城规划、医药、服饰等方面均受到唐文化的巨大影响”可知,日本不仅文字、儒家经典、佛教是来自中国的影响,而且日本的乐舞、书法、绘画、工艺制作、都城规划、医药、服饰等方面均受到唐文化的巨大影响,这体现了日本文化善于吸收先进文明,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度,未涉及唐朝国力状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日本落后,而是主旨强调其向中国学习,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日本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是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第6次东渡成功。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以顽强的毅力,经过4年长途跋涉到达天竺。玄奘在天竺10年,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印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由此概括①②④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点。B项正确;D项表述不全,排除D项;西行求取佛经是玄奘的事迹,不是鉴真、玄奘的共同点。③错误,排除AC两项。故选B项。
5.D
【解析】
根据材料唐朝吸收“欧洲东罗马的医术、杂技”和“唐朝的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表明文化间进行交流,D项正确;日本借鉴唐朝先进的制度并结合本国国情融入日本,不叫延续,排除A项;世界人类文明最早起源两河流域,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文明之间的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解析】
观察图片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玄奘西行。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题干图片反映了唐朝繁荣的中外交流,B项正确;玄奘西行体现不出先进的科学技术,排除A项;玄奘西行反映的是中外文明交流不是民族关系,排除C项;题干和多彩文学艺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解析】
根据材料“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孤独的灵魂,却在万众的仰慕中升腾,你,才是真正的行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到那烂陀寺,求取佛经精义,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中亚、印度半岛、西域等 100 多个国家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C项正确;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排除A项;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来华与“长安与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无关,排除B项;阿倍仲麻吕是日本遣唐使,与“长安与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解析】
根据材料唐朝吸收“欧洲东罗马的医术、杂技”和“唐朝的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表明文化间进行交流,D项正确;日本借鉴唐朝先进的制度并结合本国国情融入日本,不叫延续,排除A项;世界人类文明最早起源两河流域,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文明之间的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解析】
分析对照题干中的唐长安城平面图和日本平城京平面图,日本平城京的城市布局与唐长安城十分相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当时大力学习中国文化,平城京的城市布局也受到唐朝建筑文化的影响,据此可知唐文化对于周边国家具有吸引力,D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中日两国城市布局的比较,无从得出两国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仅凭题干中的城市平面图无从得出唐王朝是否注重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排除B项;依据题干可以看出当时日本的建筑文化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但源自于中国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解析】
根据题干“‘祭祀坑’现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为揭下古蜀文明神秘面纱提供了珍贵材料。出现了产自于大食、波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金币以及唐朝的开元通宝”结合所学知识,产自于大食、波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金币流通到中国,说明了唐朝的中外贸易交流频繁,D项正确;“产自于大食、波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金币以及唐朝的开元通宝”反映不出人们喜欢收集钱币、中外铸币技术高超信息,排除AC项;金币的出现体现不出随葬文物品种多样,排除B项。故选D项。
二、材料解析题
11. 【答案】
(1)①松赞干布;②反映了唐朝以德服人,开明的民族政策;③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藏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互相补充,加快了民族融合。
(2)①鉴真;②天文历法、医学、建筑、文学艺术、文字等。
(3)要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加虽与各国的平等交往等。
【解析】
(1)①根据材料“文成公主入吐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大相噶尔东赞为请婚使者,赴长安请婚。唐太宗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并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②根据材料“文成公主入吐蕃”“全城公主的和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以德服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誉为“天可汗”;③根据材料“促进了汉文化在吐蕃的传播”“全城公主的和亲全城公主的和亲透一步促进了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得大量的丝织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更广泛传入吐蕃,吐蕃的特产也陆续传至中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藏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互相补充,加快了民族融合。
(2) 依据材料“唐大和尚不仅是日本佛教的开山祖师,而且还为传播中国的佛教、建筑艺术和医药学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材料二中的“唐大和尚”指的是鉴真。754年,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先进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依据材料“为传播中国的佛教、建筑艺术和医药学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日本向中国学习的内容包括天文历法、医学、建筑、文学艺术、文字等。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由唐朝的民族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可知,围绕“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加强与各国的平等交往”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加虽与各国的平等交往等。
12.【答案】
(1)特点:交往范围广泛,且互相有往来;交往领城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方面; 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及民间贸易等;交往内容丰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文化, 生产技术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当地物种等
影响: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推动了各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2)成功者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梦想必须拥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3)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唐朝僧人鉴真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矢志不渝,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前后用了12年。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材料二“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中外交往范围广泛,且互相有往来;交往领城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方面;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及民间贸易等;交往内容丰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文化,生产技术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当地物种等。唐朝时期的中外交往,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推动了各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2)根据材料一“唐朝僧人鉴真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矢志不渝,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前后用了12年。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从鉴真身上可以学到为促进中外友谊,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等优秀品质。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学习鉴真的优秀品质,才能经得起挫折和磨练才能获得成功。
(3)根据材料可得,两个材料的共同点是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唐朝走向繁荣。
13.【答案】
(1)中日交流:鉴真;中印交流:玄奘。
(2)观点: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发展进步。
论述:唐朝时期,日本派出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等传回日本,推进日本社会的发展;鉴真东渡,传播了中国的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汉朝时期开通丝绸之路,汉朝的先进技术向外传播;同时西方等地区的物产等也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大动脉。
结论:总之,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各国与地区只有加强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各个国家与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唐贞观时期,玄奘西行天竺,为中印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2)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对外交流,促进了双方的发展和进步。
观点: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发展进步。
论述:唐朝时期,日本派出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等传回日本,推进日本社会的发展;鉴真东渡,传播了中国的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汉朝时期开通丝绸之路,汉朝的先进技术向外传播;同时西方等地区的物产等也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大动脉。
结论:总之,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各国与地区只有加强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各个国家与地区的进步与发展。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某皇帝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至后期,他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趋于腐败。这位皇帝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两个时期之间具有转折性的事件是(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A. 八王之乱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藩镇割据
3.下表是754年和760年全国人口统计表,这一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开元盛世的出现 B. 安史之乱的破坏
C. 黄巢起义的影响 D. 唐朝灭亡的后果
4.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掾……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由此可见,安史之乱( )
A.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B. 削弱了封建集权
C. 失去对少数民族的控制 D. 促进了人口大量南迁
5.“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
A. 朱温灭唐 B. 藩镇割据
C.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6.“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安史之乱的( )
A. 原因 B. 经过 C. 性质 D. 影响
7.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有人认为“开元之世,几家给人足,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说法( )
A. 全面分析了安史之乱的原因 B. 客观指出了杨贵妃的过失
C. 真实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响 D. 掩盖了唐衰亡的根本原因
8.“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 )
A. 隋朝灭亡 B. 唐朝由盛利衰
C. 北宋建立 D. 金与南宋对峙
9.“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惨状,造成这种惨状的原因是( )
A. 安史之乱 B. 政权更迭 C. 外族入侵 D. 藩镇割据
10. 下列有关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 北方政权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C. 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
D. 政权分立,可见分裂才是历史的发展趋势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励精图治】
材料一 王读在《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要,物般俗单。”
(1)唐玄宗执政初期,为稳定政局,他采取了哪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
【盛世繁荣】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2)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景象?试分析这种景象出现的原因。
【盛世危机】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官》
(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写的是什么史实?说明了什么?哪一事件打破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读史明智】
材料四 司马光评论唐玄宗时说:“明皇之始欲为治,能自刻厉节俭如此,晚节犹以奢败。甚哉奢靡之易以溺人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可不慎哉!”
(4)请你说说我们可以从唐玄宗的前后变化中吸取哪些教训。
解 析:
选择题。
1.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唐朝,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这就是开元盛世,至后期,他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趋于腐败,最终爆发安史之乱,D项正确;唐高祖建立唐朝,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进一步增强了唐朝国力,但没有达到全盛,排除ABC项。故选D项。
2.B
【解析】
根据诗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忆昔》反映的是“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万国尽征戍”开头的几个诗句,反映了战乱后的萧条衰败及混战景象,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B项正确;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排除A项;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排除C项;安史之乱之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期,754年全国人口5291万,而到760年全国人口剩余1699万,导致这一时期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交,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潘镇割据的局面,B项正确;唐玄宗继位后(公元713年~公元741年),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出现了开元盛世局面,不会造成人口锐减,排除A项;黄巢起义时间是878年 至 884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解析】
据材料“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掾……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可知,材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荒凉的景象,说明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集权”内容,而是强调“安史之乱”的破坏,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没有体现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和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排除CD项。故选A项。
5.B
【解析】
根据材料“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朝时期的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魏博、成德、幽州三镇率先形成割据势力起,发展到全国49个藩镇,威胁中央集权,B项正确;朱温灭唐是907年,排除A项;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排除C项;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和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所以题干是说明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A项正确,排除CBD项。故选A项。
7.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开元之世,几家给人足,一杨贵妃足以败之”,意思是把唐衰亡的责任加在杨贵妃的头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而衰的影响,掩盖了唐衰亡的根本原因。因为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破坏了社会经济。选项D符合题意;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因为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A排除;杨贵妃的过失,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B排除;“真实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响”,与题干内容不符,C排除。故选D。
8.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范阳节度使反”指的是身兼范阳等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即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B项正确;题干事件与隋朝灭亡无关,排除A项;北宋建立的事件是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与唐朝的安史之乱无关,排除C项;金与南宋对峙出现在宋金议和之后,与唐朝的安史之乱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可知,可知,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唐玄宗统治后期的一场叛乱,这场叛乱是安史之乱。这几句诗的意思是如今天下到处都是征战,烽火燃遍了山冈;草木丛中散发着积尸的恶臭,百姓的鲜血染红了广阔的山川。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集权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A项正确;安史之乱没有推翻唐朝政权,故没有政权更迭,排除B项;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未体现外族入侵,排除C项;安史之乱之后造成唐朝藩镇割据,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五代十国是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的政权,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和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A项符合题意;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和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BC项不符合题意;政权分立,可见分裂才是历史发展趋势这种说法不正确,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材料解析题
11.【答案】
(1)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社会繁荣富庶、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原因:唐玄宗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家长期统一, 社会比较安定;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经济基础比较雄厚。
(3)唐朝地方官吏进贡荔枝给杨贵妃享用的史实。说明唐玄宗怠于政事,淫于酒色。“安史之乱”打破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4)它提醒每一个有志于成大事的人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使事业蒸蒸日上。
【解析】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辅佐下实施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使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
(2)依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社会繁荣富庶、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种景象出现的原因有:唐玄宗统治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家长期统一, 社会比较安定;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经济基础比较雄厚。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写的是唐朝地方官吏进贡荔枝给杨贵妃享用的史实。这说明唐玄宗怠于政事,淫于酒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打破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4)结合所学可知,唐玄宗统治前后变化提醒每一个有志于成大事的人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使事业蒸蒸日上。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 )
A.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B.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 以民为本,重视民生 D.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2.杜佑《通典》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此社会状况的出现得益于(  )
A. 唐太宗的励精图治 B. 武则天的承前启后
C. 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D. 宋太祖的重文轻武
3.“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4.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  )
A. 注重门第家世 B. 取士方式多样
C. 关注道德品质 D. 公开公平竞争
5.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正如胡戟先生所说:“武则天去世前后八年里,发生了七次宫廷政变,一度严重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止开元盛世的到来。”可见,武则天当政时期( )
A. 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严重挑战 B. 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C. 国家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D. 开辟了唐朝前期的全盛局面
6.下表可用来说明唐朝的兴盛得益于( )
时期 唐太宗时期 武则天时期 唐玄宗时期
政治措施 完善三省六部制 创立殿试制度 改革税制和兵制
A. 皇权的平稳更替 B. 选官制度的调整
C. 制度的创新发展 D. 开放的社会风气
7. 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形成了“开元盛世”。下列材料说明这两个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统治者( )
唐太宗 唐玄宗
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无智、愚勇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韩休常力争,既退,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A. 重视农业生产 B. 善于虚怀纳谏
C. 重视选贤任能 D. 重视整顿吏治
8.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曰:“善!”魏征给唐太宗的建议是( )
A. 关心民生 B. 任用贤才 C. 虚心纳谏 D. 勤俭节约
9.“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 )
A 戒奢从简,虚心纳谏 B. 增设殿试
C. 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D. 重视地方吏治
10.“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这首诗作描写的是( )
A. 商业繁荣的景象 B. 政治清明的盛世
C. 科举及第的喜悦 D. 文学艺术的多彩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长时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的时代。
(1)材料中所说的“中国又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统一王朝的都城是哪里?
(2)材料中“长时间的分裂局面”指的是什么历史时期 “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指的是什么历史时期 请写出这一时期是被称作的盛世时代一例。
(3)你认为一个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是什么
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二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材料三 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材料一中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请写出变化的原因。
(2)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二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郭沫若如此评价武则天的理由。
解 析:
选择题。
1.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可知,这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以民为本,重视民生。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C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民本思想,未涉及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民本思想,未体现制定法律,减省刑罚,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民本思想,未体现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反映了唐朝粮食丰收,社会安定的社会状况。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A项正确;“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与武则天、唐玄宗和宋太祖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3.C
【解析】
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当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时期,任用姚崇宋璟作宰相,“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反映了唐玄宗勤于政事;任用贤能的统治措施。依据“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了当时经济繁荣,粮仓丰实的景象。所以诗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开元盛世”。故C符合题意;“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排除A;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贞观之治”,排除B;“康乾盛世”是清朝时期的盛世,排除D。故选C。
4.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依据,打破了门第限制,平民也可以通过真才实学做官,“自由报考”“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体现出科举制公开公平竞争的特点,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5.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武则天去世前后八年里……一度严重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止开元盛世的到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因此武则天当政时期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选项B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严重挑战,与题干内容不符,A排除;国家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与当时史实不符,C排除;唐玄宗前期,开辟了唐朝前期的全盛局面,D排除。故选B。
6.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完善了科举制;唐玄宗改革税制和兵制,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军事力量。故表格可用来说明唐朝的兴盛得益于制度的创新发展,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皇权更替是否平稳,排除A项;唐玄宗时期改革税制和兵制,与选官方式的调整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解析】
通过对材料分析可知,唐太宗的言论表达了重视人才以及善用人才长处的思想;唐玄宗的言论表达了任用生性刚直,可见两者都重视选贤任能,C项正确;ABD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故选C项。
8.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可知材料说明魏征给唐太宗的建议是虚心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C项正确;题干材料说明魏征的建议是虚心纳谏,不是关心民生,排除A项;题干材料说明魏征的建议是虚心纳谏,不是任用贤才,排除B项;题干材料说明魏征的建议是虚心纳谏,不是勤俭节约,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后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B项正确;戒奢从简,虚心纳谏;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都与唐太宗相关,排除AC项;重视地方吏治,与唐玄宗相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解析】
根据“金榜题名”“新进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首诗作描写的是科举及第的喜悦。隋炀帝时,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金榜题名”与科举制度相关,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科举进士,不能说明商业繁荣的景象,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科举制度没有体现政治清明的盛世,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文学艺术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二、材料解析题
11.【答案】
(1)标志: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 都城:长安。
(2)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 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答任一点)
(3)国家统一。
【解析】
(1)根据材料“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长时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所说的“中国又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统一王朝的都城在长安。
(2)根据材料“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长时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的时代”,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长时间的分裂局面”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指的是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答任一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一个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是国家统一。
12.【答案】
(1)变化:上升(或增加);原因:经济发展。
(2)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共同原因: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制等。
(3)理由:武则天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在位期间,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解析】
(1)变化:通过对比材料一中“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等信息可知,人口呈上升(或增加)趋势;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前期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
(2)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唐玄宗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共同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唐玄宗“重用贤能,整顿吏治”等信息可知,善于用人;根据材料二中唐太宗“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玄宗“发展经济,改革税制”等信息可知,重视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二中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唐玄宗“注重文教,编修经典”等信息可知,完善科举制。
(3)理由:根据材料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知,郭沫若对武则天评价很高。结合所学知识,从武则天延续贞观以来的政策和措施,重视生产;在位期间,经济持续发展、人口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等方面分析原因。第3课 盛唐气象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 隋唐时,四方传入的少数民族音乐有十四种之多,唐代士大夫多醉心胡乐,以至王建有诗云:“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了
A. 隋唐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B. 少数民族音乐仅流行于洛阳
C. 胡乐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D. 四方少数民族仰慕中原文化
2.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A. B.
C. D.
3.某学习小组要开展“民族交往”的项目式主题学习活动,下列地图可以用作他们学习素材的是( )
图1玄奘西行线路示意图 图2鉴真东渡示意图
图3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线路示意图 图4唐朝海上交通示意图
A. 图1 B. 图2 C. 图3 D. 图4
4.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某知识点时,出示了以下三幅图片。这位老师讲解的主题最有可能是唐朝( )
A. 繁荣的经济 B. 和谐的民族关系 C. 多彩的文学艺术 D. 丰富的社会生活
5.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唐朝时期的筒车技术优势体现在( )
A. 运用了自然力 B. 可调节水的流量
C. 可用于排洪涝 D. 提高了耕作技术
6.奶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饮品。相传唐太宗时期,某位公主嫁到吐蕃(今西藏)以后,喝不惯当地牛奶,便在牛奶中加入煮好的茶再饮用,奶茶也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见证。下列可以与这段传说相印证的史实是( )
A. 设置安西都护府 B. 设置北庭都护府 C. 金城公主入藏 D. 文成公主入藏
7.九年级(1)班黑板报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图片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 )
A. 社会风气开放 B. 民族文化交融 C. 海外贸易发达 D. 社会经济繁荣
8.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A. 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 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C. 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D. 文明输入与文明输出的融合
9.有记载描述唐朝的农业工具时说,“如纺车,经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此处描述的是( )
A. 翻车 B. 筒车 C. 曲辕犁 D. 秧马
10.. 图片是历史的重要载体。下列一组图片可以用来研究唐朝( )
A. 文学艺术多姿多彩 B. 民族交融日益密切
C.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 中外交流非常频繁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太宗即位后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为君之道”体现了怎样的治国思想?依据材料一回答唐太宗为治理好国家采取的具体措施。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材料二的图片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
材料三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唐)杜佑《通典》
(3)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社会状况?唐太宗的励精图治出现了什么样的治世局面?
12.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________考试的途径获得的;武则天对该制度有哪些创新?
探究二经济篇
(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探究三文化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探究四启示篇
(4)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在位期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这种局面称之为什么?
材料二 贞观二年,唐太宗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曾下诏停修劳民伤财的洛阳乾元殿,并且表示:“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
——白寿彝《中国通史》
(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新唐书》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形成的原因。
材料三 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
材料四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3)根据材料三、四,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并简述唐文化的特点。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而发展。
(5)唐文化影响深远。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
14.史论题。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种“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运用所学史实证明。(要求紧扣所选观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不少于100字)
解 析:
选择题。
1.A
【解析】
材料“四方传入的少数民族音乐有十四种之多”“唐代士大夫多醉心胡乐”“洛阳家家学胡乐”均体现了隋唐时期少数民族音乐在汉族、中原地区的传播,说明隋唐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A项正确;B项“仅流行于洛阳”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胡乐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和材料,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中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吸收和传唱,没有体现四方少数民族仰慕中原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解析】
依据杜甫的诗歌“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可知描述的是一种灌溉工具。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在大轮子上绑上一个个小竹筒,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图C是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筒车,C项符合题意;图A是西汉时期,南方人民发明的“秧马”,用于插秧,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A项不合题意;图B是曲辕犁,是用于农作物耕种的工具。B项不合题意;图D是汉代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3.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展,题干图3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线路示意图符合“民族交往”的项目式主题学习活动内容,C项正确;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研习佛法,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图1玄奘西行线路示意图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图2鉴真东渡示意图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图4唐朝海上交通示意图是唐朝对外贸易,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解析】
由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唐诗三百首》是唐朝的文学成就;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局部)是唐朝书法艺术成就;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局部)是唐朝的绘画成就。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成就,C项正确;三幅图片与繁荣的经济、和谐的民族关系、丰富的社会生活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5.A
【解析】
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自动取水,可见筒车的技术优势体现在运用了自然力,A项正确;筒车是灌溉工具,无法自动调节水的流量,排除B项;筒车是灌溉工具,不可用于排洪涝,排除C项;筒车是灌溉工具,无法提高了耕作技术,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位公主是文成公主。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D项正确;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时期设立的管理西域军务的机构,排除A项;北庭都护府是武则天时期设立的管理西域的机构,排除B项;金城公主入藏是在唐中宗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解析】
根据图片“敦煌莫高窟印画《雨中耕作图》”反映的农业发展。“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反映的是手工业。“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反映商业,故图片共同反映的共同信息是社会经济繁荣,D项正确;图“敦煌莫高窟印画《雨中耕作图》”反映不出社会风气开放、民族文化交融、海外贸易发达,排除ABC项。故选D项。
8.B
【解析】
依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步辇图》 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画面上唐太宗端坐在由六名宫女抬着的步辇上,另有数名宫女或掌华盖,或持扇。禄东赞身着吐蕃民族流行的联珠纹袍,拱手向唐太宗致敬,生动地刻画出藏族使臣的身份和恭敬、机敏的性格特征。该画线条劲细流畅,色彩浓丽,人物神形兼备均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有利于研究唐朝的民族关系,因此具有史料价值。由此可知,阎立本的《步辇图》体现了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B项正确;《步辇图》取材于唐贞观八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不能体现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排除A项;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图片旨在反映民族友好往来,并不涉及文明的输入与输出,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解析】
根据题干“唐朝的农业工具”“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可知,题干考查的是唐朝时期出现的灌溉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其中,筒车又叫水转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B项正确;翻车发明于三国时期,秧马是宋代发明的,均与题干“唐朝”不符,排除AD项;曲辕犁是唐朝时发明的耕作农具,与题干“低则舀水,高则泻水(灌溉工具)”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
10.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唐朝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等,尚武风气盛行,体现了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因此题干图片 《弈棋仕女图》,单箜篌的乐伎壁画,唐女子骑马雕塑,可以用来研究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C项正确;题干图片无法体现文学艺术多姿多彩,排除A项;题干图片强调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与民族交融、中外交流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二、材料解析题
11.【答案】
(1)民本思想(或以民为本,存百姓思想);措施:重用贤才(选用廉吏),轻徭薄赋。
(2)开明的民族政策;历史事件:文成公主入藏(或松赞干布和亲)
(3)社会状况:粮食丰收、社会安定(或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
治世局面:贞观之治。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以民为本;根据材料一结合“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为治理好国家采取的具体措施是重用贤才(选用廉吏),轻徭薄赋。
(2)根据材料二“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根据图片藏族特色结合所学可知是指文成公主入藏这一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结合所学知识,反映了唐朝粮食丰收、社会安定(或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可知,在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下,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12.【答案】
(1)科举制。创立了殿试。
(2)曲辕犁、筒车。
(3)唐诗。
(4)启示: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先进科技;重视文化教育;坚持改革开放等。
【解析】
(1)制度: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获得的。
创新:根据所学可知,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2)列举:根据所学可知,唐朝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农业生产方面,发明了曲辕犁、筒车,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3)文学形式:根据材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及所学可知,李白、白居易均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唐诗是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
(4)启示: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先进科技,重视文化教育,坚持改革开放等角度作答。
13.【答案】
(1)状况: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局面:贞观之治。
(2)思想:以民为本,不夺农时;原因:唐太宗个人品格(善于反思和自我批判),吸取隋亡教训,以儒家“仁政”思想为指导,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3)盛唐气象:清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密切的民族交往;开放的社会风气;频繁的中外交流;多彩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文化特点:多元开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
(4)胡风盛行、玄奖西行、鉴真东渡(任举出一个即可)。
(5)在今天的文化生活中,盛唐文化的痕迹到处可见。如:许多诗歌爱好者喜好唐诗,写作古诗;许多书法绘画爱好者,临摹唐代书画家的作品;一些文艺工作者表演唐朝时期的乐舞;唐朝时期留下的许多名胜古迹,成为今天旅游生活中的重要项目;唐朝时期的服饰影响至今,如唐装成为今天人们喜爱的服饰之一。(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可得出“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了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这种局面称之为贞观之治。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可得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以民为本,不夺农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思想形成的原因是唐太宗个人品格(善于反思和自我批判),吸取隋亡教训,以儒家“仁政”思想为指导,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3)根据材料三中的“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可得出“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是清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密切的民族交往,开放的社会风气,频繁的中外交流,多彩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根据材料四中的“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可得出“唐文化的特点是多元开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
(4)鉴真东渡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而发展。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5)唐文化影响深远。在今天的文化生活中,盛唐文化的痕迹到处可见。许多诗歌爱好者喜好唐诗,写作古诗;许多书法绘画爱好者,临摹唐代书画家的作品;一些文艺工作者表演唐朝时期的乐舞;唐朝时期留下的许多名胜古迹,成为今天旅游生活中的重要项目;唐朝时期的服饰影响至今,如唐装成为今天人们喜爱的服饰之一。(言之有理即可)
14.【答案】
选择第三种发展模式: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科技文艺繁盛,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在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了册封、和亲等方式,例如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等,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中原民族为中心的相互交往,呈现出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因此唐朝时期符合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关系的第三种发展模式。
【解析】
依据“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可知,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盛的时代,中央王朝很强大,应属于第三种模式。唐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了和亲、设立管理机构、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等方式。和亲: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设立机构管理:如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今新疆地区.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唐玄宗册封南召首领为云南王。第一单元 盛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各大菜系的形成,在扬州菜中,千层油糕是从河南的千层馒头演变而来的,大汤包与饺面是从淮安传来的,肴肉与拆烩鲢鱼头是从镇江学来的;明清时期戏曲沿着大运河传播,催生了国剧京剧。这主要体现了大运河( )
A 维护了国家安定统一 B. 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C. 消除了南北方的差异 D. 加强了南北地区文化交流
2.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A. 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B. 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C.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D.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诗句表明科举制( )
A. 选官看重门第 B. 扩大选官范围
C. 不太注重才能 D. 利于巩固皇权
4.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图中①②两朝所处的时代特征是( )
A.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5.中国历史诸王朝各有特点,与以下示意图中①所代表的王朝特点相符的是( )
A. 制礼作乐,封邦建国 B. 修筑长城,焚书坑儒
C. 统一国家,科举取士 D. 开辟丝路,沟通中外
6.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7.某同学准备在学校公众号中推送一篇关于“游历大唐”的文章,下列内容可以出现在这篇文章中的有( )
①每天的早市和夜市客商往来不绝 ②妇女参加骑马、打球等活动
③长安百姓在“东市”使用纸币进行交易 ④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8.王建《凉州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句反映的主题是唐朝( )
A. 民族交融的加强 B. 农耕经济的发展
C. 社会风气保守 D. 对外交往的频繁
9.如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这件乐舞俑( )
边疆巩固
国力强盛
兼容并包
D. 重文轻武
10.强大如斯,万国来朝的唐朝,在维系了200多年的统治后,就轰然倒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究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探究这个帝国命运的转折点应该是( )
A. 七国之乱 B. 八王之乱 C. 安史之乱 D. 噶尔丹叛乱
11.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
A.秦始皇统一文字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隋文帝开始用考试选官 D.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12.隋唐时期,江都(今扬州)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当时江都经济地位上升得益于( )
A.隋炀帝乘龙舟巡游江都 B.大运河以其为中心
C.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地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13.假如你“穿越”到唐朝,漫步在繁华的长安街市上,你可能( )
①在西市、东市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 ②遇到了骑马带帷帽的女子
③买到了精美的唐三彩 ④购买到活字印刷的书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民族交往的诗句是( )
A.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旅 B.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C.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 D.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
15.唐朝是一个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时代,下面有关唐朝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B.女子喜好骑马、射箭、弈棋等活动
C.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
D.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南方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
16.下列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特点的是( )
A.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B.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17.《新唐书》载,安史之乱后,“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地方上“将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这一现象体现出的唐代社会危机是( )
A.外戚干政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殖民侵扰
18.“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掾……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史料反映安史之乱( )
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B.失去对少数民族的控制
C.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力量 D.促进了人口的大量南迁
19.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经历了一个战争频繁、列国分治的乱世,短短五十多年,中原就更换了五个朝代,周边还有十多个大小政权,把华夏大地撕得四分五裂。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 )
A.魏晋南北朝 B.春秋战国 C.三国鼎立 D.五代十国
20.学习历史事件应该全面掌握它的原因、经过与影响,下面属于唐末农民起义的影响的是( )
A.使唐朝遭到致命打击 B.平定了大泽乡起义
C.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21.唐朝是一个繁荣开放的时代,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某校七年级(8)班就盛世唐朝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励精图治】
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版饱而身毙。
材料二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为君之道的核心是什么?他的哪那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这思想?
(2)从材料二中唐太宗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的用人原则。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当时的发展盛况?
【对外交往】
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
材料四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4)根据材料四,说出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怎样的?他们主要把唐朝的哪些东西带回国内?
(5)唐朝时期世界各国与我国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以古鉴今】
(6)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我们应该借鉴唐朝哪些方面的经验?(2分)
22.合作探究。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1)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探究二经济篇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2)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
探究三文化篇 如图
(3)上图中的两个人物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在他们身上你能学到哪些精神?
探究四感悟篇
(4)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3.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还有昂场进取的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武则天末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二: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嫁。”
——《贞观政要·论务农》
材料三:最近有位美园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基,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园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园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柔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安。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639—754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是唐太宗采取的哪项治国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还采取了哪些治国举措?(写出两点即可)
(3)材料三中的“武后”在科举制的创新方面有哪些贡献?后人对她有什么评价?
(4)材料四的唐诗描述的是哪一个盛世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与当时统治者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为什么能够开创盛世?
解 析:
选择题。
1.D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得出,扬州受到河南、淮安、镇江的饮食文化的影响,明清时期大运河促进了戏曲的传播,催生了国剧京剧,这说明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文化交流。D项符合题意;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维护了国家安定统一、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两项都与题意无关,排除AB项;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缩小了南北方的文化差异,而南北方的差异并没有消除,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解析】
根据材料“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表明古代人民的智慧,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秩序、南北联系以及经济繁荣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3.B
【解析】
据题干“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正是科举制度扩大选官范围。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科举制度不再看重门第,以才能为主要衡量标准,排除A项;科举制度注重才能,排除C项;利于巩固皇权在题干没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解析】
图中①②两朝处于南北朝之后、五代十国之前,由此可知指的是隋唐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繁荣与开放的时代,A项正确;“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对应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对应的是秦汉时期,排除C项;“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对应的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解析】
根据历史朝代的发展顺序,由“南北朝”之后,在“唐朝”之前的是隋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因此与示意图中①所代表的王朝特点相符的是“统一国家,科举取士”。选项C符合题意;制礼作乐,封邦建国,与西周相关,A排除;修筑长城,焚书坑儒,与秦朝相关,B排除;开辟丝路,沟通中外,与西汉相关,D排除。故选C。
6.D
【解析】
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②是曲辕犁,③是筒车,D项正确;①是北宋的秧马,④是汉代耧车,①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7.D
【解析】
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唐朝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市每天有固定的开市时间,没有早市和夜市。纸币最早出现于北宋,①③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①③的ABC项。故选D项。
8.A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蕃人学如今种禾黍......洛阳家家学胡乐”可知,汉族和少数民族互相学习,这体现出,民族交融的加强,A项正确;生产工具的发展体现农耕经济的发展,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工具,排除B项;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体现的是社会风气开放,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民族关系,不能体现对外交往的频繁,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唐三彩”“两人为汉人乐俑”“两人为胡人乐俑”,结合所学可知,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饱含着浓郁"异域情调",它反映了盛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也体现出了各民族间交往的空前盛况,具有兼容并包的盛唐气象,C项正确;题干信息反映的是民族间文化的交融和经济交往,不边疆巩固、国力强盛不符,排除AB项;重文轻武政策的宋朝的国策,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唐朝,在维系了200多年的统治后,就轰然倒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55年,唐玄宗后期,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因此唐帝国命运的转折点应该是安史之乱,C项正确;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与唐朝史实不符,排除A项;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与唐朝史实不符,排除B项;清朝康熙平定准噶尔噶尔丹的叛乱,与唐朝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D项正确;秦始皇统一文字与科举制无关,排除A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思想的大一统,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项;隋文帝开始用考试选官,为科举制的创立奠定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解析】
根据题干“江都(今扬州)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和结合所学可知,扬州位于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之处,南来北往的商品汇集于此,促进了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隋炀帝乘龙舟巡游江都,是统治腐败的体现,与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排除B项;唐朝中期开始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①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都城长安规模宏伟,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②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③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纺织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④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穿越”到唐朝,漫步在繁华的长安街市上,不可能购买到活字印刷的书籍,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4.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著名的有文成公主入藏,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D项正确;“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意思是早朝的百官曙色中走进辉煌的宫殿,同万国使节向加冕悬旒的皇帝叩头,反映的是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开放,排除A项;“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的意思是波斯商人通过浩瀚的沙漠到中国来做买卖,商队夜间行走,听着单调的驼铃声,他们知道路途还是遥远的。两句诗反映了波斯商人经过“丝绸之路”与我国的贸易情况,反映的也是中外交往,排除B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表面上是谴责汉武帝穷兵黩武、徵召百姓入伍服兵役,使士兵流血沙场,尸横遍野,其实是以汉武帝来影射唐玄宗,借古讽今,讽刺唐玄宗好大喜功,妄启边衅,使人民饱受摧残,不少人成了战争政策的牺牲品,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解析】
本题是反向类单项选择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发展迅速,主要有突厥、吐蕃、回纥等,与唐朝交往密切,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唐朝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一些妇女还可以穿着男装、骑马出游为时尚,A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唐朝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兼容并包,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位人物是唐朝高僧玄奘和鉴真,玄奘西游是去印度寻求佛法,鉴真东渡则是去日本宣扬佛法。故体现的是对外开放,双向交流,A项正确;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没有到达西方,排除B项;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都是在宣传佛法,与“求同存异”无关,排除C项;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都没有体现对外交往的高度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
17.B
【解析】
从材料可知,唐朝后期,政治上出现军政长官控制地方数州,兵帅夺权争乱不已的局面等,体现了藩镇割据的特点,B项正确;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AC项;殖民侵扰与题干材料“‘将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等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8.A
【解析】
据材料“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掾……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可知,材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荒凉的景象,说明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没有体现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和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排除BD项;材料未涉及“中央集权”情况,而是强调“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排除C项。故选A项。
19.D
【解析】
根据材料“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经历了一个战争频繁、列国分治的乱世,短短五十多年”结合所学可知,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亡。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D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在东汉末年以后建立起来的,排除A项;春秋战国之前是西周,排除B项;三国之前是汉朝,排除C想项。故选D项。
20.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A项正确;大泽乡起义发生在秦末,排除B项;唐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但没有推翻唐朝的统治,排除C项;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割据是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
二、材料解析题
21.【答案】
(1)“以民为本”的思想;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发展生产。
(2)吸取隋亡的教训;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兼收并用。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
(4)日本人认为大唐是法度完善,文明发达,值得珍视的国家;中国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
(5)唐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在世界上有着较大的影响;我们应在和平的基础上学习各国的先进技术。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6)唐朝坚持对外开放,不拘格选拔人才,重用人才,关注民生,重视发展生产等。
【解析】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版饱而身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为君之道是以民为本。
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发展生产的统治,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2)第一问:根据材料“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吸取隋亡的教训,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十分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
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的用人原则是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兼收并用。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多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选拔更多的人才。
(3)根据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和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
(4)第一问:根据材料四“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人认为大唐是法度完善,文明发达,值得珍视的国家。
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日本人派大批遣唐使来华,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平。 将中国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都带回了日本。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世界各国与我国交往密切的原因是唐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在世界上有着较大的影响;我们今天应在和平的基础上学习各国的先进技术。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6)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可知,我们应该借鉴唐朝坚持对外开放,不拘格选拔人才,重用人才,关注民生,重视发展生产等方面的经验。
22.【答案】
(1)科举制。
(2)曲辕犁和筒车。
(3)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精神:坚持不懈,不怕艰难,矢志不渝,有坚强的毅力等。(答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
(4)吸收和借鉴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答出其中一点或其他符合题意的一点均可)。
【解析】
(1)制度:根据“制度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可得出是指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按考试成绩选官。
(2)工具:根据所学可得出唐朝有曲辕犁和筒车。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有曲辕犁、筒车。
(3)事件:从图片的内容可得出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唐朝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其口述,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精神:结合二者的事迹可得出他们坚持不懈,不怕艰难,矢志不渝,有坚强的毅力等精神。
(4)启示:根据上述材料,可从吸收和借鉴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勇于实践等角度概括。
23.【答案】
(1)趋势:连续增长(上升)
主要原因:唐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发展。(或: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支观之治"奠定基础:武则天统治时期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局面达到全盛)
(2)以民为本,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官吏的政绩。(写出两点即可)
(3)创立殿试和武举;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但她在位期间用酷吏打击政敌,制造了不少冤狱。
(4)开元盛世;措施: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整顿吏治,裁减元官;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5)统治者励精图治,任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元官;统治者开明的治理国家政策:统治者轻徭薄赋,发展农业,深得民心;科举制的完善,有崇学风气,人才辈出。
【解析】
(1)根据材料“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负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武则天末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可知,材料一中,639—754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连续增长(上升)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唐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奠定基础。武则天统治时期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局面达到全盛。
(2)根据材料“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您其耕稼。”可知,材料反映了唐太宗以民为本,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衣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采取的治国举措还有: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官吏的政绩。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对科举制的完善作出的贡献是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和武举,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她的统治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但她在位期间用酷吏打击政敌,制造了不少冤狱。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的唐诗描述的是开元盛世的景象。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整顿吏治,裁减元官;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5)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能够开创盛世的原因有:统治者励精图治,任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元官;统治者开明的治理国家政策;统治者轻徭薄赋,发展农业,深得民心:科举制的完善,有崇学风气,人才辈出。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试题(6份打包 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