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答案)

★2024年6月11日
2024年河南省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4.北魏曾在洛阳设立四夷馆以供四方试族人上居住。据史书记载,四夷馆设立后,“附化
11.学校举办“党的奋历史”图片展,以下图片反映的士题是
之民万有余家…天下难得之货减悉在焉”。由此可知,四夷馆的设立


A.巩固了统一政权
B.增强了北魏实打
C.推动了中外交通
D.促进了民族交往
注意事项:
5.公元7~9世纪,一条被称颂千年的天路
唐蕃古道,连接了唐都长安与吐蕃都城逻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进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问50分钟。
些。唐蕃通过政治联姻、使团往来、经济贸易等活动,在文化风俗上彼此影响。能印证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以上论述的事件愿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A.昭君出塞
B.张審出使西域C.文成公主人藏D.玄类西游
A.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B.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6.宋代科举规定:考生入场,首先要出示家籍证明,证明其出身,并且设有不孝不悌的行
C.解放区土地改革推进
D.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建设
为,不曾受到过刑责:其次,考生还得另外交一篇文章,以便核对考卷上的笔迹和姓名;
12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作品《恩公移山》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人民抗战的决心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持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
最后,考生还得经过严格的搜身,方能进场参加考试。这说明宋代科举制
和毅力,反映了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代强音。下列作品中,与《思公移山》反
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A.保证绝对的公平B.注重考生的德行C.否定了官僚世袭D.作弊现象严重
陕的时代主题相同的是
1.下列图片内容反映的共问主题是
7,《盛世滋生图》描绘了乾隆时期苏州的市井风情。粗略计算图中有各色人物一万两千
A.鲁迅的《阿Q正传》
B.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余人;各式房屋建筑两千一百余栋:各种桥梁五
C.巴金的《家》
D.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吗》
13.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
十余座:各种客货船只四百余只:各种商号招牌
两百余块。这种巾井风情反映了
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材料强调
中华人民共和因成立初期
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一里头铜解
刻有文字的甲骨
A.各民族交流叛繁
A.工业水平落后
B.新生政权需要巩的
(河南舞阳出土)
(河伸腰师出土)
(河响安阳股塘出土)
B.明清时期皇权高度集中
C.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
D,土地改革刻不容缓
A.华夏音胸,亘古绵长
B.古代龌刻,技艺精湛
C.商业贸易的紫荣
1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说:“坚持…‘港人治港'、‘澳人洽澳’、高度自
C.中原文化,历史悠久
D.中外文明,交流频繁
D,交通运输工其十分先进
《盛批滋生图》(局部)
治的方针,推动香港进人出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
2.史料按照价值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前者指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可
3.《西游记》和《水浒传》都城书于明朝,《西游记》主人翁孙悟空在大闹天官时场言“皇帝
发展良好态势。”“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践行了
直接作为历史史料:后者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下列属于一手
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李逵叫嚣“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从材料
A.“和平统、一国两制”方针
B.“求同存异”方针
史料的是
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
C.一个中国原则
D.族区域自治制度
A.反映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
B.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慨朽
15.古代文明给世界留下了丰常的历史遗迹。某同学打算了解占代两河流域的历史,他
C.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反抗精神D.运用大阻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
应该搜集的资料是
9.“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向题、为走路而
A.金字塔
B.《汉漠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客
准备着。”其说明辛亥革命
C.罗马大竞技场
D.摩亨佐·达罗遗址
A.根除了封建社会的传统陋习
16.14~16世纪,英国出现大而积或整个农庄自誉地出租的现象,承租土地的富裕农民
B.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C.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佣少地或无地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说明关国
A.《楚汉相争》连环画
B.“汉并天下”瓦当
D.结東了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
A,行会组织逐渐形成
B.市民阶层登上历史舞台
C.《大汉帝国》纪录片
D.《大秦赋》电视剧
10.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其后陈独秀高举“文学革命”大旗,由此,二
C.庄园经济趋于繁荣
D,资本主义经菩方式出现
3.《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人成为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这场“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17.巴黎公社成立后,“铲除了工人夜工制度,废除了带有剥削性质的职业介绍所。制定
e
材料说明贾思勰
A.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开始出现
B使用白话文写作逐渐普及开来
了禁止无理罚款和扣除工资的法令”。这说明巴黎公社
A.强湖自然规律
B.主张爱惜民力
C.诗词逐渐被杂文和小说所代替
D.建立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出体
A.注意防止工作人员失职
B.强化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C.重视农业生产
D.们导勤于实践
C.关注无产阶级切身利益
D.着力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历史试卷第3页(共6页)内部资料严禁外传
2024年河南省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
6
8
9
10
C
B
D
C
B
C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D
A
B
D
C
D
A
A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1)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往来(或古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
流、融合之路)。(1分)
贸易特点: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是双向的。(1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2)传承关系:佛教源自印度,少林寺塔林承载了佛教文化,但建筑风格已经中国化:
儒家文化起源于中国,受到欧洲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推崇,一些观念和原则如“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被写人了《法兰西共和国宪法》。(2分)
认识:文化传承是交流互鉴的成果: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对东西方文化的
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1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22.(1)贡献:积极参与地方发展规划,参与和投资地方市政基础建设;投资创办各级
各类学校,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分)
(2)“千呼万唤始出来”:19世纪六七十年代。(1分)》
外部原因: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分)
(3)变化:从1936年到1938年,上海及全国企业数量和资本额呈下降趋势。(1分)
事件: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1分)
认识:企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企业家作为、社会环境都有关系。(1分,言之有理即
可)
23.【参考范文】
中国“和”“同”理念外交是对国际关系体制的贡献与创新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5年万隆会议上,
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化解了与会国家的矛盾,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与
亚非国家的联系。新时期中国积极参加维和行动,开展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致
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
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并推动构建新型区域
合作组织: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弘扬合作、开放、互鉴、互利的精神,推动不同文明
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总之,新中国在“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指导下,积极开
展外交活动维护世界和平,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24.(1)主要原因:1929一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1分)》
措施:罗斯福政府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管理机制,进行经济改革。(1分)
(2)国际环境: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之中。(1分)
成就: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先进的工业国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
第二。(1分)
(3)经验:制度创新,从国情出发进行改革等。(2分)
25.(1)特点:世界被分成三大部分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苏联为首的东欧
国家、第三世界:美苏大国主导:两极全面对抗:第三世界局部冲突不断。(2分)
表现:美国一政治,杜鲁门主义的发表:经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北约组织
建立。(1分)
(2)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分)
意义: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有效解决全球性挑战:有利于推进经济的全球化
和政治的多极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国家
间新型伙伴关系,增进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等。(1分)
(3)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世界格
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
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等。(1分)
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