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中考历史6月定心模拟考试卷 河南01(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历史6月定心模拟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 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下面两幅图片是河南出土建筑遗址示意图,它们共同反映了( )
A. 早期城市规划理念 B. 中原地区地貌演变
C. 社会等级异常森严 D. 建筑形式风格多样
2. 史书记载,东晋南朝时期南渡人口总数有90万之多,约占南方总人口的1/6,这些南渡的人口主要集中于荆、扬二州的沿江一带,尤以三吴地区为多。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 北方经济急剧衰退 B. 政权并立政局动荡
C.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 秦朝在建立之初遵循“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的理论,派专人编撰了一本以问答形式体现法律的《法律答问》,用生活实际对律法进行阐释。这说明秦朝法律( )
A. 制度实施严苛 B. 条令清晰灵活 C. 注重通俗易懂 D. 体系较为完善
4.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工律》规定,县和工室(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由有关官府校正其权、斗桶和升,至少每年应该校正一次。这反映了秦朝( )
A. 法律严苛,暴政横行 B. 手工业发达,国力强盛
C. 国家统一、皇权强大 D. 度量衡统一、管理有法
5. 有学者把唐朝称为“最具世界色彩的朝代”,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
A. 班超出使西域 B. 文成公主入藏 C. 玄奘西行 D. 郑和下西洋
6. 《农政全书》中关于水利和荒政的讨论占了全书的一半以上,呼吁州县地方要致力于开垦,水利和赈济灾民。由此可见,该书强调在农业领域( )
A. 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 要突出实用技术
C. 商品化程度要提高 D. 政府应发挥作用
7. 通过小历整理的资料卡片中的内容可以推断出,他探究的主题是清朝( )
资料1 繁而不华汉川口, 华而不繁广陵阜, 人间都会最繁华, 除京师吴下有。 ——清代《韵鹤轩杂著》 (注:吴下指苏州) 资料2 景德一镇,则又邑南一大都会也。……舟车云屯,商贾电骛,五方杂处,百货俱陈,熙熙乎称盛观矣。 ——清代陈淯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成为海外贸易中心
C. 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D. 融入世界资本市场
8. 它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同时又包含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包含着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分解而蒙受的痛苦;并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政局变动牵连相结。“它”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9.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 铺席买卖。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材料突出反映了宋朝
A. 海外贸易发达 B. 手工业的兴盛 C. 商业空前繁荣 D. 城市规模扩大
10. 据《一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表》显示,中国境内,战前(1914年8月前)注册的本土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本土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这一变化( )
A.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的局面
B. 加剧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膨胀
C. 得益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因为清政府放宽兴办实业的限制
11. 对下图的变化原因解读准确的是( )
A. 五四运动的有力支持 B. 国共两党合作的推动
C.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 三大战役取得关键胜利
12. 查士丁尼于公元前539年规定:“每一法官只应服从法律、并按照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就是在皇帝颁布了命令或者事务上的措施使诉讼沿着一定轨道进行判决的时候,法官也只应服从法律。”这表明罗马法( )
A. 削弱了君主的权力 B.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 遵循法律至上原则 D. 体现了绝对的平等精神
13. 《新华日报》中有这样一段评论:“我们从不拒绝团结的手,我们从不关闭谈判之门;可是捏着刀的手是握不好的,堵住一块独裁的大石头的门是进不去的。”这段评论针对的是( )
A. 西安事变 B. 皖南事变 C. 重庆谈判 D. 渡江战役
14. 如下图所示,在印度河畔发现的犍陀罗佛教造像中有典型的希腊化的人物五官。这可能是因为( )
A 亚历山大东征 B. 罗马帝国扩张
C. 伯里克利改革 D. 阿拉伯帝国建立
15.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制定了诸多法案,其中主要有:《商部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重订铁路简明章程》《商人通律》……这些举措( )
A. 增强了清政府的国防力量 B.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 增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D. 直接引发了辛亥革命
16. 他航海探险旅行观念及其被实践所证明,宣告了西欧传统的“只能向东航行才能到达东方”和“世界各大海洋是彼此分隔”的航海观念之终结,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航海探险旅行观念进步。他的航海( )
A. 发现了美洲 B. 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C. 得到了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D. 从印度带回大量黄金
17. 下面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
A. 非洲独立运动的发展 B. 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
C.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8. 1800年,大多数来到城市工作的人如果需要一件新的家具,只需买点木材,然后亲自打造;而1900年,人们则是去百货商店直接买一件工厂做好的现成的家具。由此可知( )
A. 木材成为城市稀缺资源 B. 城市化的发展使人类开始退化
C. 手工制作家具价格昂贵 D. 工业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9. 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巴顿所说的这次登陆反映了( )
A. 一战的残酷性 B. 反法西斯力量的协作
C. 二战的转折点 D.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20. 2024年1月,马斯克和清华大学几乎同时发布人类脑机接口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此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网络上关于“脑机接口”的搜索结果激增为1950000条。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中国科技已远胜美国 B. 科技对人类生活影响广泛
C. 医疗卫生是头等大事 D. 自媒体报道内容乏味单一
非选择题(共5 小题,3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世纪阿拉伯人对欧洲文明发展贡献,并指出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2)据材料二,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的变化。
(3)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为了抵御匈奴,在秦、赵、燕等国长城的基础上,一道绵延万里的宏伟建筑在北疆拔地而起,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摘编自张不叁《秦长城:成为中华图腾的万世基业》
材料三:长城以北的草原文化,骑马、射箭、摔跤、歌舞、音乐通过长城沿线的经贸互市传到了长城南面的许多城市,传到帝都北京以及全国许多城市,长城以南的文学作品、诗歌、戏剧、文化、绘画、工艺美术、手工业技艺等也通过长城沿线的开放市场传到了长城以北。
——摘编自罗哲文《中国古代长城南北的文化对话与交流》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从战国时期到秦朝,“长城”发生了哪些变化。
(2)综合三则材料,指出“长城”在历史上有哪些功能或作用。
(3)请你为“长城”设计一句宣传语。
23. 2023年5月,有人发帖称在买的《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书中发现史实性错误。书中用了一张“丁汝昌投降图”。丁汝昌和几位清朝将领低头弯腰,向日本军官表示屈服。这一帖子在网上引热议。有同学查现行初中《中国历史》教材“……、日舰队司令写信丁汝昌劝降.遭严词拒绝。援军无望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为进一步探究,这位同学查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投降图》(原图说明:想象图,日本右田年英,创作于1895年)
材料二 当时海军提督衙门十名守卫之一谷玉霖的回忆:“……亲眼所见,丁军门(丁汝昌)自尽后……(牛道台)集众筹议投降事。”
材料三 日本人的说法:在威海卫之战中,丁汝昌的舰队遭到日本海军的包围。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向丁汝昌劝降,但遭到拒绝。战斗数日后,丁汝昌在镇远舰上服毒自尽。
(1)上述材料中争论的事情发生在中国近代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中?这次重大事件后中国近代化努力方向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查到的上述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特点说明你得出结论的原因?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德、意因战败而退出争霸的舞台,英、法虽跻身战胜国之列,但付出沉重代价,他们不仅没有像在一战中那样掠取到新的殖民地,连原有的统治也岌岌可危。战后不久,冷战把欧洲推到了美苏对峙的前沿阵地,西欧国家凭借单个国家的力量不仅无力与美苏较量,连生存都成问题。欧洲人对民族国家和战争的反思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直接催生了欧洲联合的许多思想和理论。
——摘编自姜南《浅析战后欧洲一体化理论》
材料二 欧洲联合后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欧洲联合后美、日、西欧在世界
(单位:亿美元)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联合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探究,谈谈欧洲联合带给你的启示。
25. 以小杰为组长的学习小组正在进行探究性历史专题学习,他们收集整理了下面时间尺上的重要事件,请你帮他们的学习专题拟一个恰当的主题,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中考历史6月定心模拟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 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下面两幅图片是河南出土的建筑遗址示意图,它们共同反映了( )
A. 早期城市规划理念 B. 中原地区地貌演变
C. 社会等级异常森严 D. 建筑形式风格多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河南出土的建筑遗址示意图”,由“建筑群呈现四合院式”“呈现多宫格状”可知,此时已经出现了城市规划理念,A项正确;地貌演变是指地貌形成和发展的阶段与过程,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建筑群呈现四合院式”“呈现多宫格状”,排除B项;社会等级是指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经济水平和社会身份的社会群体的总称,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建筑群呈现四合院式”“呈现多宫格状”,排除C项;建筑风格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建筑群呈现四合院式”“呈现多宫格状”,排除D项。故选A项。
2. 史书记载,东晋南朝时期南渡人口总数有90万之多,约占南方总人口的1/6,这些南渡的人口主要集中于荆、扬二州的沿江一带,尤以三吴地区为多。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 北方经济急剧衰退 B. 政权并立政局动荡
C.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史书记载,东晋南朝时期南渡人口总数有90万之多,约占南方总人口的1/6,这些南渡的人口主要集中于荆、扬二州的沿江一带,尤以三吴地区为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对南方的影响,因此北方经济急剧衰退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并立政局动荡,但与题干强调的北民南迁的影响不符,排除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3. 秦朝在建立之初遵循“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的理论,派专人编撰了一本以问答形式体现法律的《法律答问》,用生活实际对律法进行阐释。这说明秦朝法律( )
A. 制度实施严苛 B. 条令清晰灵活 C. 注重通俗易懂 D. 体系较为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派专人编撰了一本以问答形式体现法律的《法律答问》,用生活实际对律法进行阐释”可知,秦朝法律遵循“使之明白易知”的理论,并且又用生活实际对律法进行阐释,这反映出秦朝法律注重通俗易懂,C项正确;制度实施严苛是秦始皇的暴政表现,排除A项;条令清晰灵活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体系较为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
4.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工律》规定,县和工室(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由有关官府校正其权、斗桶和升,至少每年应该校正一次。这反映了秦朝( )
A. 法律严苛,暴政横行 B. 手工业发达,国力强盛
C. 国家统一、皇权强大 D. 度量衡统一、管理有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工律》规定,县和工室(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由有关官府校正其权、斗桶和升,至少每年应该校正一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的是对权、斗桶和升度量单位的统一,属于度量衡的内容,因此度量衡统一、管理有法符合题意,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对度量衡的统一和管理,与法律严苛,暴政横行无关,排除A项;手工业的发达主要体现的丝织业、棉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等方面,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秦朝时期国家统一,皇权力量强大,但不是题干所反映出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5. 有学者把唐朝称为“最具世界色彩的朝代”,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
A. 班超出使西域 B. 文成公主入藏 C. 玄奘西行 D. 郑和下西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对外交往,唐朝的对外交往比较活跃,最有名的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C项正确;班超出使西域,发生在汉朝,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A项;文成公主入藏,属于唐朝的民族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是明朝的对外交往,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
6. 《农政全书》中关于水利和荒政的讨论占了全书的一半以上,呼吁州县地方要致力于开垦,水利和赈济灾民。由此可见,该书强调在农业领域( )
A. 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 要突出实用技术
C. 商品化程度要提高 D. 政府应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呼吁州县地方要致力于开垦”可知,《农政全书》强调州县政府的作用,提倡州县要致力于开垦、水利和赈济灾民,D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到耕作方面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州县要致力于开垦、水利和赈济灾民,没有提到具体的实用技术,排除B项;题干反映提倡州县要致力于开垦、水利和赈济灾民,没有提到商品化,排除C项。故选D项。
7. 通过小历整理的资料卡片中的内容可以推断出,他探究的主题是清朝( )
资料1 繁而不华汉川口, 华而不繁广陵阜, 人间都会最繁华, 除是京师吴下有。 ——清代《韵鹤轩杂著》 (注:吴下指苏州) 资料2 景德一镇,则又邑南一大都会也。……舟车云屯,商贾电骛,五方杂处,百货俱陈,熙熙乎称盛观矣。 ——清代陈淯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成为海外贸易中心
C. 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D. 融入世界资本市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人间都会最繁华, 除是京师吴下有”说明北京、苏州经济繁荣,根据材料“舟车云屯,商贾电骛,五方杂处,百货俱陈,熙熙乎称盛观矣”分析可知商业繁荣,两者材料共同体现清朝商品经济发展繁荣;出现雇佣关系才能判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材料中没有直接证明雇佣关系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反映北京、苏州、景德镇等多地商品经济繁荣,都属于内陆城市,常理推断沿海城市才有可能成为海外贸易中心,排除B项;材料反映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材料中没有对外贸易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8. 它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同时又包含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包含着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分解而蒙受的痛苦;并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政局变动牵连相结。“它”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可知,这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运动;根据材料“包含着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分解而蒙受的痛苦”可知,这是一场农民运动;根据材料“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政局变动牵连相结”可知,这一事件发生在戊戌变法之后,由此可知这是义和团运动,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戊戌变法之前,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不是反抗外来侵略的运动,排除BD项。故选C项。
9.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 铺席买卖。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材料突出反映了宋朝
A. 海外贸易发达 B. 手工业的兴盛 C. 商业空前繁荣 D. 城市规模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 铺席买卖。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宋朝的商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故选项C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海外贸易,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虽然宋朝的手工业的兴盛,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城市规模扩大,题干中的“市”是指商贸市场。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0. 据《一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表》显示,中国境内,战前(1914年8月前)注册的本土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本土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这一变化( )
A.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的局面
B. 加剧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膨胀
C. 得益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因为清政府放宽兴办实业的限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战前(1914年8月前)注册的本土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本土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因此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C项正确;题干并没有进出口贸易的对比,而且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对外贸易当中逐渐处于入超,排除A项;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形成始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排除B项;1895年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1. 对下图的变化原因解读准确的是( )
A. 五四运动有力支持 B. 国共两党合作的推动
C.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 三大战役取得关键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数据可知,与1924年相比,192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中农民所占比例大幅度增长。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序幕,C项正确;五四运动发生1919年,不符合题干的事件时间,排除A项;国共两党合作主要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不影响共产党的独立性,排除B项;三大战役中共产党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2. 查士丁尼于公元前539年规定:“每一法官只应服从法律、并按照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就是在皇帝颁布了命令或者事务上的措施使诉讼沿着一定轨道进行判决的时候,法官也只应服从法律。”这表明罗马法( )
A. 削弱了君主的权力 B.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 遵循法律至上原则 D. 体现了绝对的平等精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每一法官只应服从法律……法官也只应服从法律。”可知,这说明法律至上,遵循法律至上原则,C项正确;查士丁尼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讲的是必须遵守法律,而没有体现法律绝对的平等,排除D项。故选C项。
13. 《新华日报》中有这样一段评论:“我们从不拒绝团结的手,我们从不关闭谈判之门;可是捏着刀的手是握不好的,堵住一块独裁的大石头的门是进不去的。”这段评论针对的是( )
A. 西安事变 B. 皖南事变 C. 重庆谈判 D. 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我们从不拒绝团结的手,我们从不关闭谈判之门;可是捏着刀的手是握不好的,堵住一块独裁的大石头的门是进不去的。”和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他的目的是,一方面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率代表团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所以《新华日报》报道的是重庆谈判,C项正确;西安事变是1936年,为挽救民族危机,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这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皖南事变是指国民党反动派1941年在皖南有预谋地围袭新四军的事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当时国共两党的北平谈判已经破裂,我党决定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4. 如下图所示,在印度河畔发现的犍陀罗佛教造像中有典型的希腊化的人物五官。这可能是因为( )
A. 亚历山大东征 B. 罗马帝国扩张
C. 伯里克利改革 D. 阿拉伯帝国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干材料“在印度河畔发现的犍陀罗佛教造像中有典型的希腊化的人物五官”并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的东征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方,而东方文化也逐渗入到希腊文化之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因此在印度河畔发现的犍陀罗佛教造像中有典型的希腊化的人物五官,A项正确;罗马帝国扩张没有到达印度,排除B项;伯里克利的改革没有对印度产生影响,排除C项;阿拉伯帝国建立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制定了诸多法案,其中主要有:《商部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重订铁路简明章程》《商人通律》……这些举措( )
A. 增强了清政府国防力量 B.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 增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D. 直接引发了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制定了诸多法案,其中主要有:《商部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重订铁路简明章程》《商人通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临时政府的这些举措的实行,有利于规范商业活动,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南京临时政府的举措,与清政府无关,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排除AC项;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建立南京临时政府,“直接引发了辛亥革命”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6. 他的航海探险旅行观念及其被实践所证明,宣告了西欧传统的“只能向东航行才能到达东方”和“世界各大海洋是彼此分隔”的航海观念之终结,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航海探险旅行观念进步。他的航海( )
A. 发现了美洲 B. 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C. 得到了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D. 从印度带回大量黄金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程,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B项正确;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没有到达东方,排除A项;他的航海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排除C项;麦哲伦在环球途中在菲律宾意外死于部落冲突中,没有从印度带回大量黄金,排除D项。故选B项。
17. 下面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
A. 非洲独立运动的发展 B. 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
C.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玻利瓦尔领导了拉美独立运动,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纳赛尔领导了埃及独立运动,因此可知反映的主题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D项正确;只有纳赛尔领导了埃及独立运动反映了非洲独立运动的发展,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不是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排除B项;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包括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美国内战,排除C项。故选D项。
18. 1800年,大多数来到城市工作的人如果需要一件新的家具,只需买点木材,然后亲自打造;而1900年,人们则是去百货商店直接买一件工厂做好的现成的家具。由此可知( )
A. 木材成为城市稀缺资源 B. 城市化的发展使人类开始退化
C. 手工制作家具价格昂贵 D. 工业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从1800年“只需买点木材,然后亲自打造”到1900年“直接买一件工厂做好的现成的家具”,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提升,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D项正确;从材料所给的信息无法判断木材是否成为城市稀缺资源,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城市化的发展没有使人类开始退化,而是进步,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手工制作家具的价格,题干主要反映的是工业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排除C项。故选D项。
19. 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巴顿所说的这次登陆反映了( )
A. 一战的残酷性 B. 反法西斯力量的协作
C. 二战转折点 D.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干材料“1944年6月6日”“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并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B项正确;一战1918年已经结束,排除A项;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1942年—1943年,排除C项;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
20. 2024年1月,马斯克和清华大学几乎同时发布人类脑机接口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此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网络上关于“脑机接口”的搜索结果激增为1950000条。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中国科技已远胜美国 B. 科技对人类生活影响广泛
C. 医疗卫生是头等大事 D. 自媒体报道内容乏味单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马斯克和清华大学几乎同时发布人类脑机接口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此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网络上关于‘脑机接口’的搜索结果激增为1950000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项成果的取得,引起了人们的大量关注,说明科技对人类生活影响广泛,B项正确;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发达国家,我们的科技、经济等方面还是落后于美国的,排除A项;题干只是说明人类脑机接口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不能就此推断医疗卫生是头等大事,排除C项;题干主旨是强调科举对人类的影响,而不是要说明自媒体报道内容乏味单一,排除D项。故选B项。
非选择题(共5 小题,3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世纪阿拉伯人对欧洲文明发展的贡献,并指出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2)据材料二,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的变化。
(3)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1)贡献:促进天文学的发展(或欧洲近代科学的兴起);向欧洲传承了希腊古典哲学,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西欧。(任两点即可)地位: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形式上: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隋唐时期互派使节来往;内容上:隋唐以前中国向日本传播生产工具和技术,隋唐时期以日本学习中国制度文化为主。
(3)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开放促进发展,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贡献:根据材料一“阿拉伯天文学家“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中世纪阿拉伯人对欧洲文明发展的贡献是:促进天文学的发展(或欧洲近代科学的兴起);向欧洲传承了希腊古典哲学,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西欧。(任两点即可)
地位:根据所学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小问2详解】
形式上:根据材料二“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可归纳出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的变化是: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隋唐时期互派使节来往;内容上:隋唐以前中国向日本传播生产工具和技术,隋唐时期以日本学习中国制度文化为主。
【小问3详解】
启示:综合上述材料中,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唐朝时期中日交流的形式,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开放促进发展,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言之有理即可)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为了抵御匈奴,在秦、赵、燕等国长城的基础上,一道绵延万里的宏伟建筑在北疆拔地而起,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摘编自张不叁《秦长城:成为中华图腾的万世基业》
材料三:长城以北的草原文化,骑马、射箭、摔跤、歌舞、音乐通过长城沿线的经贸互市传到了长城南面的许多城市,传到帝都北京以及全国许多城市,长城以南的文学作品、诗歌、戏剧、文化、绘画、工艺美术、手工业技艺等也通过长城沿线的开放市场传到了长城以北。
——摘编自罗哲文《中国古代长城南北的文化对话与交流》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从战国时期到秦朝,“长城”发生了哪些变化。
(2)综合三则材料,指出“长城”在历史上有哪些功能或作用。
(3)请你为“长城”设计一句宣传语。
【答案】(1)变化:由分散分布在北方和诸侯国之间到集中分布在北方边境。
(2)功能:军事防御,起到经济、文化的会聚作用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汉族与北方各族凝聚融合;成为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3)宣传语:跨越千年,见证奇迹--长城,世界的壮丽史诗!
【解析】
【小问1详解】
变化:依据材料一图片和材料二“一道绵延万里的宏伟建筑在北疆拔地而起”分析得出,从战国时期到秦朝,“长城”空间分布发生了变化,即战国时期北方和中原地区都有长城;秦朝时长城主要分布在北方边境线上。
【小问2详解】
功能:根据材料“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为了抵御匈奴”可知无论是战国长城还是秦朝长城,长城最主要的功能是军事防御;根据材料三“长城以北的草原文化,骑马、射箭、摔跤、歌舞、音乐通过长城沿线的经贸互市传到了长城南面的许多城市,传到帝都北京以及全国许多城市,长城以南的文学作品、诗歌、戏剧、文化、绘画、工艺美术、手工业技艺等也通过长城沿线的开放市场传到了长城以北。”分析可知,长城在客观上起到经济、文化的会聚作用,促进了汉族与北方各族凝聚融合,使长城成为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小问3详解】
宣传语: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跨越千年,见证奇迹--长城,世界的壮丽史诗!
23. 2023年5月,有人发帖称在买的《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书中发现史实性错误。书中用了一张“丁汝昌投降图”。丁汝昌和几位清朝将领低头弯腰,向日本军官表示屈服。这一帖子在网上引热议。有同学查现行初中《中国历史》教材“……、日舰队司令写信丁汝昌劝降.遭严词拒绝。援军无望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为进一步探究,这位同学查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投降图》(原图说明:想象图,日本右田年英,创作于1895年)
材料二 当时海军提督衙门十名守卫之一谷玉霖的回忆:“……亲眼所见,丁军门(丁汝昌)自尽后……(牛道台)集众筹议投降事。”
材料三 日本人的说法:在威海卫之战中,丁汝昌的舰队遭到日本海军的包围。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向丁汝昌劝降,但遭到拒绝。战斗数日后,丁汝昌在镇远舰上服毒自尽。
(1)上述材料中争论的事情发生在中国近代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中?这次重大事件后中国近代化努力方向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查到的上述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特点说明你得出结论的原因?
【答案】(1)事件:甲午中日战争
变化:近代化探索由学习西方技术转为学习西方制度。
(2)结论:《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误导青少年,犯了严重的史实错误。丁汝昌不但没有投降,壮烈殉国是民族英雄。
(3)原因:想象图不能作为真实史料,历史的真实性要从文献史料或者实物史料中或者走访,多方印证获得。
【解析】
【小问1详解】
历史事件:根据题干中“有同学查现行初中《中国历史》教材‘……、日舰队司令写信丁汝昌劝降.遭严词拒绝。援军无望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写信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劝其率舰队投降,遭到严词拒绝。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因此,材料反映的威海卫战役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
变化: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技术的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后,中国近代化探索由学习西方技术转为学习西方制度。
【小问2详解】
结论:根据上述材料中可知,《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投降图》(原图说明:想象图,日本右田年英,创作于1895年)说明《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误导中国青少年,犯了严重的史实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及材料三“日本人的说法:在威海卫之战中,丁汝昌的舰队遭到日本海军的包围。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向丁汝昌劝降,但遭到拒绝。战斗数日后,丁汝昌在镇远舰上服毒自尽”丁汝昌不但没有投降,壮烈殉国是民族英雄。
【小问3详解】
原因:根据历史学科素养中,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调查记录等。材料一中的想象图不能作为真实史料,历史的真实性要从文献史料或者实物史料中或者走访,多方印证获得。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德、意因战败而退出争霸的舞台,英、法虽跻身战胜国之列,但付出沉重代价,他们不仅没有像在一战中那样掠取到新的殖民地,连原有的统治也岌岌可危。战后不久,冷战把欧洲推到了美苏对峙的前沿阵地,西欧国家凭借单个国家的力量不仅无力与美苏较量,连生存都成问题。欧洲人对民族国家和战争的反思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直接催生了欧洲联合的许多思想和理论。
——摘编自姜南《浅析战后欧洲一体化理论》
材料二 欧洲联合后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欧洲联合后美、日、西欧在世界
(单位:亿美元)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联合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探究,谈谈欧洲联合带给你的启示。
【答案】(1)原因: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欧洲面临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欧洲国家凭借单个力量难以恢复经济;欧洲国家对二战的反思催生了欧洲联合的思想和理论。(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冲击了美国的优势地位,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3)启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避免对抗,合作共赢;经济实力是提高国家地位的重要条件。(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一“二战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连原有的统治也岌岌可危”可知,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由“冷战把欧洲推到了美苏对峙的前沿阵地”可知,欧洲面临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由“西欧国家凭借单个国家的力量不仅无力与美苏较量,连生存都成问题”可知,欧洲国家凭借单个力量难以恢复经济;由“欧洲人对民族国家和战争的反思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直接催生了欧洲联合的许多思想和理论”可知,欧洲国家对二战的反思催生了欧洲联合的思想和理论。因此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在于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欧洲面临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欧洲国家凭借单个力量难以恢复经济;欧洲国家对二战的反思催生了欧洲联合的思想和理论。
【小问2详解】
影响:根据材料二“欧洲联合后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欧洲联合后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二的柱状图可知,欧洲的联合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根据材料二中的饼状图可知,欧洲的联合冲击了美国的优势地位,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因此欧洲联合带来的影响是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冲击了美国的优势地位,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小问3详解】
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我们认识到,走向联合可以做到优势互补,有利于各国的共同发展;反对战争,维护和平;避免对抗,合作共赢;经济实力是提高国家地位的重要条件。
25. 以小杰为组长的学习小组正在进行探究性历史专题学习,他们收集整理了下面时间尺上的重要事件,请你帮他们的学习专题拟一个恰当的主题,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答案】主题:中国近代历史变革与救亡图存;阐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多次变革与尝试。太平天国试图以宗教力量改变现状,但终告失败。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却未能触动封建根基。戊戌变法虽力图改革,但迅速夭折。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热情,也未能抵挡列强的侵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但也未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新的方向,最终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这是一段艰难曲折,但又充满奋斗与希望的历史。
【解析】
【详解】主题:根据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结合中国近代不同阶层的奋斗历程,可得出主题为中国近代历史变革与救亡图存;阐述:根据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以及事件过程中所体现的不同阶层为挽救民族希望而做的努力进行概括,可得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多次变革与尝试。太平天国试图以宗教力量改变现状,但终告失败。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却未能触动封建根基。戊戌变法虽力图改革,但迅速夭折。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热情,也未能抵挡列强的侵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但也未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新的方向,最终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最后再总结得出这是一段艰难曲折,但又充满奋斗与希望的历史。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中考历史6月定心模拟考试卷 河南01(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