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综合测试(答案)--2023-2024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列宁在1921年10月的一个重要报告中指出:我们“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惨败”。后来,他又更明确地指出:“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尝试已告失败。”为了扭转“失败”,苏维埃俄国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粉碎武装干涉的政策
2.1917年12月1日,苏俄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发布指示,要求降低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私人机构和企业中的高级职员和官员的薪金。无子女的人民委员最高月薪不得超过500卢布,有未成年子女的另增100卢布。这些举措( )
A.符合社会主义政权的民主性 B.体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先进性
C.保障了公职人员的纯洁性 D.增加了国家运行与管理的成本
3.有史学工作者收集了下列俄国相关史料,推断该学者要论述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B.苏维埃代表会议的出现
C.新经济政策的制定 D.赫鲁晓夫改革的必然性
4.大国崛起的途径之一在于制度的创新。体现20世纪30年代美国制度创新的是:
A.罗斯福新政 B.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 C.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 D.克林顿的新经济
5.从1920年到1926年,苏联与外国资本家签订135个合同,并和美、英、日等国签订过为期20年或30年的金矿、锰矿、石油开发协定。这些外资项目都是有选择、有条件、受限制和受法律监督的,到一定年限,苏联可以无偿地把租让企业收归国有。这表明当时苏联实行的经济政策
A.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的色彩 B.排斥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
C.体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严重脱离苏联的社会实际
6.1926年,列宁格勒一半以上的居民参与到房屋的租赁和买卖中去。没有单独房间或住宅可供租赁的住户,往往将自己的住处用柜子、窗帘、屏风等隔成一些角落出租。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人口的激增 B.农业集体化管理体制已逐渐推行
C.新经济政策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 D.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持续下滑
7.“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B.德国吞并奥地利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德国突袭波兰
8.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充满信心地迎接民族解放的曙光。以下哪个国家在一战以后独立( )
A.保加利亚 B.罗马尼亚 C.塞尔维亚 D.拉脱维亚
9.在中国历史上,侨民往往被视为“贱民”或“弃民”,晚清政府视其为“自弃王化”,不予庇护。1917年十数万华工远赴欧洲,北洋政府成立了中央直辖的侨工事务局,并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北洋政府的这种转变( )
A.得益于国际秩序的公正合理 B.显著提升了海外华工的政治地位
C.摒弃了天朝上国的旧有观念 D.有利于“以工代兵”政策的推行
10.1921年列宁提出“以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来掌握市场”,并要求国有工业“适应市场条件和市场竞争的方法”。这说明列宁
A.反对建立管理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
B.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制度
C.认识到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D.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11.1919年,美国政府签订了对德和约,然而该条约遭到国会特别是共和党议员的猛烈抨击,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山东问题。一位参议员表示:“中国加入欧战,系因美国劝告,并允在和平大会上维持中国权利。今以山东畀(给予)日,无异卖友。故宜将德约内关系山东一款删除。”最终,美国国会没有批对德和约。材料表明( )
A.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得到美国支持 B.美日两国矛盾由此日益激化
C.中美两国巴黎和会外交均告失败 D.美国政治彰显分权制衡精神
12.1934年9月至1935年2月是国联的高峰时期,曾拥有58个成员国。但自1936年始到1940年,先后有12个国家宣布脱离国联,国联至此已名存实亡。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危机的影响 B.美国的加入 C.国联纵容法西斯 D.二战的爆发
1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苏德战争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英美联合发布《大西洋宪章》
D.26国《联合国宣言》签署
14.列宁提出的《四月提纲》与中共“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两者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主张用和平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都主张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C.都结合本国国情,为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
D.中共“二大”的革命纲领照搬了俄国经验
15.列宁于1917年3月从瑞士发电报给俄国同仁:“完全不得相信新政府,一丝一毫也不支持……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的一党专政。”这说明列宁( )
A.主张必须推翻沙皇政府 B.清楚民众的现实诉求
C.要求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反思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
16.《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载:“列宁秘密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20多万革命士兵和起义工人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各个战略要地,克伦斯基坐上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跑。”这次起义
A.推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统治 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C.宣告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7.二战前期,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A.筹建集体安全体系
B.消弭战败国不满情绪
C.拉帮结伙,祸水牵引
D.妥协退让,避战求和
18.一战期间,英国对信鸽实行管控与保护并重的政策。从参战到1916年,英国一直暂停赛鸽活动。之后英国恢复了赛鸽训练和一定限制下的比赛,其主要考虑是军中信鸽的来源或许会因赛鸽活动的禁止而受到影响。这反映出英国( )
A.广泛动员参与一战 B.信鸽是军事通信的主要手段
C.民主权利受到限制 D.技术创新速度因战争而减缓
19.苏联1940年社会保险支出额(停止工作的退休金未计算在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平均每人为160卢布,而重工业为243卢布。1946年,则分别增为254卢布和357卢布。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A.新经济体制取得一定成效 B.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C.国民经济领域发展不平衡 D.保险业为实现工业化做出贡献
20.“同那个血腥的强盗联盟破裂一这在历史上是一件作业。布尔什维克派敢做这件事情。”这是十月革命后颁布的某法令文件中的一段话。这一文件是
A.《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B.《土地法令》
C.《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和平法令》
21.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理由是其
A.克服了当时苏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B.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22.一战期间,英国和法国政府达成共识:要维持民众士气,就必须满足普通民众的基本需要。两国政府都经常干涉经济以确保工人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粮食库存的公平分配。因此战争期间法国和英国雇佣工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上述材料说明一战( )
A.推动英法政府职能转变 B.提高了工人的经济地位
C.得到了英法民众的支持 D.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23.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其实质意义是
A.提倡自然经济反对世界市场的扩展 B.振兴印度经济建立平等和谐社会
C.发展以丝织业为代表的经济 D.恢复手工生产抵制西方物质文明
二、材料分析题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加纳是通过“分而治之”和“间接统治”的方法进行殖民统治的。这使一些酋长和知识分子认为通过合法的途径就能够使他们争取到民族的自决权,二战后加纳的独立就是在恩克鲁玛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领导下实现的。曾指出“印度和加纳的独立斗争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的恩克鲁玛在独立运动之初指出“现在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自治,一个是用武装革命的方法,另一个是采用合乎宪法和法律的非暴力方法。……我赞成采用后一种方法。“
——摘编自张象《论加纳独立的道路》
材料二 1957—1966年,美国艾森豪成尔、肯尼迪、约翰逊三届政府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加纳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政府 政策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2—1960) 1957年加纳举行独立庆典时,副总统尼克松亲自参加,说“艾森豪威尔主义”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中东地区,他把其政策称为“民主生活方式”的扩展。在经济上,向加纳提供援助,促进美国资本流入加纳
肯尼迪政府(1960—1963) 由于苏联同加纳积极发展关系,美国加大了金元外交的力度。在政治上,肯尼迪政府也提高了对加纳领导人恩克鲁玛的重视程度,如亲临机场迎接等。针对苏联同加纳签订的文化协定,美国通过医疗“援助”等方式加强了对加纳的吸引力和控制力
约翰逊政府(1963—1969) 美加关系恶化。看到加纳并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中央情报局于1966年2月24日策划并发动了政变,推翻了恩克鲁玛政府。经过这场斗争,美国在同苏联争夺加纳的较量中,再次占据了上风
——摘编自王江《冷战时期美国对加纳的政策(1957—196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恩克鲁玛“赞成采用后一种方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57—1966年美国的对加政策”为主题写一则历史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成文)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1年3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告农民书》说:“今后,粮食征收制废除,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额。”同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2年5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同年10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把租佃土地的期限延长到12年,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摘自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政府与有关农场主个别签订自愿缩减耕地面积的合同,停耕的土地作为国家的租地,付给农场主租金;停耕地部分所减少的产量,由政府付给农场主货币作为补偿。政府通过同农产品加工商签订销售协议,并以1910—1914年的工农产品价格水平(称为平价)作为农产品支持价格的标准,以维护农产品价格。据统计,1932—1935年,美国政府直接拨款支付给农场主的费用高达15亿美元,政府同时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
——摘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对苏俄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论述题
26.在世界现代史的学术争论中,“开端”问题曾被热议。前苏联和中国传统观点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世界现代史应该由此开端,这就是著名的“十月革命说”。但是在学术界仍存在其他多种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其他观点
开端时间 主要主张者
1871年 部分西方学者
1900年 部分中国学者
20世纪初 部分中国学者
1905年 部分中国学者
1914年 部分西方学者和部分中国学者
从表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加以说明(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B
2.A
3.A
4.A
5.A
6.C
7.C
8.D
9.D
10.C
11.D
12.C
13.D
14.C
15.C
16.D
17.D
18.A
19.C
20.D
21.D
22.A
23.D
24.(1)原因:英国“分而治之”与“间接统治”殖民方式的影响;二战削弱了英国殖民者的实力;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甘地非暴力不合作主义的影响等。
(2)示例:
1957—1966美国的对加政策带有鲜明的冷战色彩。
二战后,随着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日益高涨,加纳于1957年赢得独立。而此时两极格局的国际态势下,美苏的冷战对抗愈演愈烈。由于加纳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个取得独立的国家。因此,美苏对其争夺日趋激烈。
1957—1966年美国的对加政策虽然形式多样,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多个领域,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都企图阻止苏联的影响进一步扩展至非洲,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但三届政府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方式不同:艾森豪威尔政府侧重"渗透",肯尼迪政府侧重于"拉拢",约翰逊政府则侧重于直接的"打压",这些政策降低了苏联对加纳以及非洲的影响力,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是美苏冷战激烈对抗在非洲的一个缩影。(答出美对加纳政策的背景、本质、影响可酌情给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25.(1)影响:减轻农民负担,给予农民一定的土地使用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允许土地转让和雇佣劳动,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加强工农业生产联系,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互动,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2)相同:都尊重经济规律的客观作用;都注重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都有效缓和了农业生产危机。
不同:①背景和目的不同:前者是基于粮食产量不足,目的在于增加粮食生产;后者是因为粮食生产相对过剩,目的在于压缩生产规模,稳定农产品价格。
②手段不同:前者主要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引导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后者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财政支持,干预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
③性质不同:前者维护小农经济的利益,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巩固了工人阶级政权;后者维护大农场主的利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
26.示例: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又促使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社会矛盾激化,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战中,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一战也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发生变化,欧洲的国际地位下降,美国、日本崛起。(选取其他符合题目要求的示例,也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综合测试(答案)--2023-2024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