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B C CD A C A
D AB D A BB 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
()①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请静无为,以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②而儒家则倡导“和而不同”,即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追求和谐,不强
求一致,而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平衡。(4分)
(2)①昭君出塞:汉朝将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以维护边疆稳定,体现了
和平共处的尚“和“精神;②北魏孝文帝改革:通过推行汉化政策,加
强中央集权,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体现尚“和"的精神。
③文成公主入藏:唐朝将公主嫁给吐蕃王子,以巩固两国友好关系,
展现和平友好的尚“和”精神。(4分)【任选2个体现尚”和"精神的史实
即可】
(3)尚“和“精神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它有利于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②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构建和谐社会:③它有利于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维护世界和平;④
尚“和“精神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
该积极倡导并践行尚“和“精神,为实现全球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贡
献。(4分)
18.(12分)
(1)徐特立从“康梁的信徒"转变为“孙中山的追随者”,这一变化体现了
他的思想从维新变法转变为民主革命。他逐渐认识到,仅依靠改革政
治体制是不够的,只有通过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
民主政治。因此,他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推翻清朝统治,推动中
国的民主革命。(4分)
(2)①他经历了多次战争和长征的考验,这显示了革命过程中的武装斗
争和战争的残酷性。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跨度长,从旧民主主义
革命到新中国的成立,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这也说明了革命的长期
性③革命的任务也非常繁重,需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这需要巨大的努力和牺牲。(4
分)【任选2点即可】
(3)徐特立救国主张多次转变的因素主要有三点。①民族危机的加深促
使他不断调整自己的救国主张,以适应时局的变化。②他受到先进知
识分子的影响,不断接触新的思想和理念,从而对自己的救国主张进
行反思和调整。③他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也是促使他不断转变救国主张
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徐特立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不
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为数国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4分)任选2
点作答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对】
19.(14分)
(1)@【影响】农业对我国古代科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古代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果大多与农业相关,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天文历法、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本试题卷共6页。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该文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掌握( )
A.种植技术 B.制陶技术人面鱼纹彩陶盆
C.凿井技术 D.纺织技术
2.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阴,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这推动了( )
A.八王之乱的爆发 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
3.“在明朝朝廷心目中,天朝的声望好像比物质的贸易更重要,异域的臣服比外来的物质更重要。”材料意在说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开展贸易 B.获取财富 C.宣扬国威 D.增长见识
4.某同学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整理了相关笔记(见下图)。据此判断,她在学习中国古代的( )
A.文学艺术 B.民族政策 C.科技成就 D.政治制度
5.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商业生产的作用。出现这一后果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1917年,胡适提出了“不用典”“不用套语”等主张,陈独秀号召用“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由此可知,胡适和陈独秀希望( )
A.保留旧文学 B.废除科举制 C.普及白话文 D.推翻清王朝
7.1945年8月,毛泽东离开延安前说:“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据此判断,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地是( )
A.重庆 B.南京 C.西安 D.广州
8.某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张謇的人物传记。下列所拟传记标题恰当的是( )
A.“反清英雄第一人” B.革命先行者
C.中国近代铁路之父 D.状元实业家
9.1955年,中国政府依据“必须走出去”的战略决策,派周恩来等代表参加了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 )
A.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B.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立
C.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10.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用电器数量统计表》。该表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 )
单位:台/百户
年份 家用电器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电冰箱 6.58 42.33 66.22 80.13
洗衣机 48.29 78.41 88.97 90.52
彩电 17.21 59.04 89.79 116.56
A.家用电器迭代速度放缓 B.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网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
11.“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这些条款( )
A.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B.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促进了经济特区建设 D.体现了“一国两制”构想
12.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钢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13.9世纪起,法兰克盛行庄园制。农奴须自带工具无偿耕种领主自营地,一般每周3天,农忙时增加,农奴还得向领主献纳贡物和缴纳捐税。这反映了法兰克的庄园( )
A.采用罗马奴隶制进行生产 B.存在领主对农奴的剥削
C.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心 D.通过劳动惩罚违法行为
14.制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思维导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 )
A.《资本论》的问世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国际欧》的创作 D.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5.環矣作家阿斯特丽德 林格伦在1944年6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反攻总算来了!盟军在飞机的支援下在法国的西北部登陆。成千只运兵船和成千架飞机今天消晨穿过英吉利海峡。”日记中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凡尔登战役 B.敦刻尔克大撒退
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6.1995年3月,欧盟委员会公布的《绿皮书》指出:“当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其贸易总额的60%时,使用统一货币就十分必要。”据此推断,欧元的产生( )
A.取代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B.象征着欧洲联合成一个国家
C.标志着欧洲联盟的诞生 D.适应了欧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在中国文化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最能从整体上表现其神韵的核心精神,是尚“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经典《周易》蕴含了尚“和”精神,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必须和合、平衡才能顺利发展。庄子认为“与天和得‘天乐’”,主张清静无为、物代两忘。尚“和”精神还表现为在处理问题时避免走向极端。但也不要作无原则的调和,故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此外。诸如“家和万事兴”“和衷共济”等训条,都彰显了尚“和”精神。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道家和儒家关于尚“和”精神的主张。(4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我国古代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体现尚“和”精神的史实。(4分)
材料三 当前,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处在战火硝烟之中。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贵,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24年1月1日)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尚“和”精神的现实意义。(4分)
18.(12分)湖湘大地是一方红色热土,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徐特立便是其中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事件
1877年(出生) 出生于湖南省善化县五美乡(今长沙县江胥俱)
1898年(21岁) 经常阅读《湘报》(该报广泛宣传组新变法思想),一度以康(有为)梁(启超)的信徒白居
1911年(34岁) 找革命党人了解革命形势,成为孙中山的追随者,加入阿盟会
1919年(42岁) 响应五四运动,在长沙组织开展抵制日货活动
1927年(50岁) 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又
1934年(57岁) 参加长征
1937年(60岁) 筹办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动员群众支援抗日战争
1949年(72岁) 出席开国大典
1954年(77岁) 以湖南省人大代表的身份,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8年(91岁) 在北京逝世
——根据《徐特立年谱》整理
(1)根据材料,指出徐特立从“康梁的信徒”转变为“孙中山的追随者”所体现的思想变化。(4分)
(2)结合材料中徐特立参与的历史事件,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巨性。(4分)
19.(14分)某历史社团组织开展“探寻农业密码”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农业与科技】
同学们查阅白寿弈主编的《中国通史 第三卷》,整理了如下信息:
(1)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影响。(2分)写出两例秦汉至明清时期与农业相关的科技成果。(4分)
活动二【农业与世界】
同学们了解世界主要农作物的传播情况。做了如下记录:
16世纪美国人绘制的马铃薯图 清朝吴其濬绘制的玉米图 早期英属北美殖民地农作物分布图
(2)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农作物传播的特点。(4分)
活动三【农业与未来】
同学们关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对此展开了讨论:
(3)根据活动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世界性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提出你的建议。(4分)
20.(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和思想的;既是一国的,也是多国的;既是解放的,也是压迫的;既具有破坏性,也具有创造性。
——摘编自[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17-19世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4分)
(2)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请任选一个方面作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