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 )
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 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
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
2.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3.[2023湖北]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
明代湖北进士分布示意图
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
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
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
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
4.[2023海南]下图的主题突出反映了( )
清代《升平乐事图》局部(注:①魁星 ②鳌)
A.艺术作品带有时代印记
B.科举文化影响世俗生活
C.商品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D.清代文人追求意境情趣
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6.三国时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议政。针对刺史制度问题,杜恕建言:“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由此可见,与西汉相比,当时魏国( )
A.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
B.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C.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
D.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
7.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专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经重臣董文用据理力争,该图谋未能得逞。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这说明元代( )
A.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
B.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
C.地方的吏治问题得以解决
D.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
8.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9.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
②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
③ 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
④ 监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10.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 )
A.侧重选拔时务人才 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
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 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
11.[2023河南信阳模拟]唐朝中央的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被人称为“人君耳目”。但御史纠弹正确与否,则又受到尚书左、右仆射和左、右丞的审查。《旧唐书》在谈到仆射的职责时说:“御史纠劾不当,兼得弹之。”御史台与尚书省的这种关系反映出( )
A.尚书省统辖御史台
B.御史台不能监察尚书省
C.御史台与尚书省互相制约
D.皇权受到相权牵制
12.[角度创新/2024江西摸底]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的《文官甄用令》规定,保荐官每人保荐名额以二人为限。保荐人须将被保荐者的履历和证明文件等呈请大总统,令交文官甄用委员会甄用。保荐官若有徇情滥保或与事实不符的,将依法处置。这一政令表明 ( )
A.民国文官保荐体制趋于完善
B.选官制度法制保障的深化
C.政府重视对保荐制度的监管
D.官吏任用过程的公平公正
二、综合题
13.[2023湖北,14分][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西周“六艺”重视射、御。唐代设立武举,测试骑射、负重等。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并设置武学。
就武举而言,两宋“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然而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
就武学而论,宋代武学“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视看人材、试验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尤其重视“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明代武学则增加了《论语》《孟子》等作为主要教材。
——据《宋史》《明史》等
材料二 “以弧矢定天下”的清王朝,武举渐以骑射、技勇为重。嘉庆年间改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即合格。而武官选任则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就军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专设武学,而是在官学设立武学教习教授生员。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先后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其课程主要教授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式炮台和营垒的构筑方法等工程技术。编练的新军按才学品行优劣、训练勤惰、考核成绩高低决定赏罚,排以上的军官须由军事学堂出身者担任。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武举的共同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从宋明到清代军事人才培养与选任的变化及原因。(10分)
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 )
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 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
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并结合所学可知,重用文吏强调官员任职的专业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官员的选拔重视品德,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思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皇族与士族相互依赖的内容,排除D项。
2.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时期,由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同乡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成为常制,由此可得出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殿试,这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世家大族特权及人才选拔标准的内容,A、D两项错误;主考官徇私舞弊会影响省试考试权威,B项错误。
3.[2023湖北]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
明代湖北进士分布示意图
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
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
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
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
解析 据“明代湖北进士分布示意图”可知,武昌府与黄州府是进士人数最多的两个地区,据“明代湖北籍人物著作府域分布图”可知,府域最多的地区依旧为黄州府和武昌府,进士人数多能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而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提升人才选拔率,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交通条件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黄州府、武昌府、承天府与襄阳府、郧阳府均为同等行政区,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人口升降状况,D项结论无从得出,排除。
4.[2023海南]下图的主题突出反映了( )
清代《升平乐事图》局部(注:①魁星 ②鳌)
A.艺术作品带有时代印记
B.科举文化影响世俗生活
C.商品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D.清代文人追求意境情趣
解析 A(1分);B(3分);C(0分);D(1分)
A项 根据唯物史观可知,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即创作于清朝的《升平乐事图》具有时代印记。 1分
B项 从清代《升平乐事图》中可以看到,两女子手持的物品分别为“魁星”和“鳌”,且“魁星”立于“鳌”之上,结合所学及常识可得出其寓意是“独占鳌头”,体现了中国科举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B项最符合题意。 3分
C项 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看不出商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0分
D项 《升平乐事图》创作于清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代文人对意境情趣的追求。 1分
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可以自行辟召属官,但朝廷通过中央的御史台和地方的刺史制度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防止官员徇私舞弊,以保持官员队伍的廉洁性与高
效性,故B项正确。“分科考试选官制”是指隋唐时期开始推行的科举制度,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项;郡国并行制下,王国权力较大,不利于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察举制度是自下而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其主要功能是选拔人才,这与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
6.三国时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议政。针对刺史制度问题,杜恕建言:“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由此可见,与西汉相比,当时魏国( )
A.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
B.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C.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
D.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
解析 从杜恕的建言中可以得出,当时刺史既领兵,又管民事,这与刺史最初主管监察不同,即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故C项正确。当时刺史既领兵,又管民事,掌握地方行政大权,这背离了刺史制度监察的初衷,A项排除;刺史既领兵,又管民事,权力扩大,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中央集权,B项排除;刺史制度无法保障吏治清明,D项排除。
7.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专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经重臣董文用据理力争,该图谋未能得逞。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这说明元代( )
A.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
B.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
C.地方的吏治问题得以解决
D.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
解析 根据材料“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可知,元朝创建行御史台监察行省,江淮行省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未能得逞,之后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这样行御史台能够更好地监察地方,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B项正确;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地方吏治问题解决程度,排除C项;D项由材料得不出来。
8.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解析 明朝对派往各地的监察御史有两种监督方式,一是常规的考核,二是通过地方按察使司来加强对御史的监督。朝廷严格监督监察御史的目的就在于保证御史对地方的监察规范有效,故选A项;这些规定并没有限制地方监察御史的权力,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项。
9.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
②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
③ 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
④ 监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解析
序号 分析 判断
① 理藩院是清朝设置的机构,军机大臣是雍正帝时设置的官职 清朝 B项正确
②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都是秦朝设置的官职 秦朝
③ 内阁是在明成祖时期设置的,锦衣卫指挥使、殿阁大学士也出现在明朝 明朝
④ 宣政院出现于元朝 元朝
10.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 )
A.侧重选拔时务人才 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
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 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
解析 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但“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由此可知,当时的科举尚未发生实质变化,C项正确。此时的科举考试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因此不是侧重选拔实务人才,更不可能极大促进西学的传播和深刻推动制度革新,排除A、B、D三项。
11.[2023河南信阳模拟]唐朝中央的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被人称为“人君耳目”。但御史纠弹正确与否,则又受到尚书左、右仆射和左、右丞的审查。《旧唐书》在谈到仆射的职责时说:“御史纠劾不当,兼得弹之。”御史台与尚书省的这种关系反映出( )
A.尚书省统辖御史台
B.御史台不能监察尚书省
C.御史台与尚书省互相制约
D.皇权受到相权牵制
解析 根据材料“御史纠弹正确与否,则又受到尚书左、右仆射和左、右丞的审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察百官,但御史又受到尚书省官员的审查,两者互相制约,C项正确;御史台并不由尚书省统辖,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皇权受制约,排除D项。
12.[角度创新/2024江西摸底]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的《文官甄用令》规定,保荐官每人保荐名额以二人为限。保荐人须将被保荐者的履历和证明文件等呈请大总统,令交文官甄用委员会甄用。保荐官若有徇情滥保或与事实不符的,将依法处置。这一政令表明 ( )
A.民国文官保荐体制趋于完善
B.选官制度法制保障的深化
C.政府重视对保荐制度的监管
D.官吏任用过程的公平公正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北洋政府颁布的《文官甄用令》对保荐名额、保荐官的行为等进行了规定,这体现出政府注重对保荐制度的监管,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北洋政府时期文官保荐的某些规定,并不能反映文官保荐体制的完善,排除A项;仅由材料不能推断出选官制度法制保障深化,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官吏任用过程的公平公正,排除D项。
二、综合题
13.[2023湖北,14分][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西周“六艺”重视射、御。唐代设立武举,测试骑射、负重等。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并设置武学。
就武举而言,两宋“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然而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
就武学而论,宋代武学“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视看人材、试验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尤其重视“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明代武学则增加了《论语》《孟子》等作为主要教材。
——据《宋史》《明史》等
材料二 “以弧矢定天下”的清王朝,武举渐以骑射、技勇为重。嘉庆年间改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即合格。而武官选任则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就军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专设武学,而是在官学设立武学教习教授生员。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先后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其课程主要教授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式炮台和营垒的构筑方法等工程技术。编练的新军按才学品行优劣、训练勤惰、考核成绩高低决定赏罚,排以上的军官须由军事学堂出身者担任。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武举的共同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从宋明到清代军事人才培养与选任的变化及原因。(10分)
解析 第(1)问,解题思路如下表所示:
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共同特点
“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 考试内容以理论为主,以武艺为辅。
“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 武举相对不受国家重视。
“宋代武学'设教授……合格者始许入学”“明代武学……作为主要教材”。 设武学为武举培养人才。
第(2)问,第一小问解题思路如下表所示:
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答案要点
材料一“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材料二“武举渐以骑射、技勇为重”。 武举由重视理论到重视武艺。
材料一“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材料二“武官选任则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排以上的军官须由军事学堂出身者担任”。 选任方式从武举选拔到行伍出身为主与武举结合再到晚清新式军事学堂出身。
材料一“宋代武学'设教授……合格者始许入学”“明代武学……作为主要教材”、材料二“就军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专设武学,而是在官学设立武学教习教授生员”“清政府先后创办……新式学堂”。 培养方式由专设武学到由官学设立武学教习再到设立新式学堂。
材料一“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增加了《论语》《孟子》等作为主要教材”、材料二“课程主要教授……工程技术”。 教授内容由武艺、军事理论、儒家思想到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
第二小问可从清朝善骑射、重骑射的传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学东渐,洋务运动等角度作答。
答案 (1)共同特点:考试内容以理论为主,以武艺为辅;武举相对不受国家重视;设武学为武举培养人才。(4分)
(2)变化:武举由重视理论到重视武艺;选任方式从武举选拔到行伍出身为主与武举结合再到晚清新式军事学堂出身;培养方式由专设武学到由官学设立武学教习再到设立新式学堂;教授内容由武艺、军事理论、儒家思想到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6分)原因:清朝善骑射、重骑射的传统;鸦片战争之后,清朝面临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洋务运动的开展。(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强化训练(答案)--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