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4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历史(开卷)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场考试,合计用时12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5
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
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意。
1.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最可信的依据是
A.文字记载
B.考古发现
C.专家推测
D.民间传说
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3.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尊崇儒术”。他们都是为了
A.削弱诸侯王势力
B.加强思想控制
C.消除匈奴威胁
D.打击豪强地主势力
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4.下列成语典故出自于淝水之战的是
A.纸上谈兵
B.破釜沉舟
C.闻鸡起舞
D.草木皆兵
古代墓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回答5~6题
5.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共同反映出
大食人俑
东罗马金币
黑人俑
A.唐蕃和亲
B.中外交往
C.北人南迁
D.边界贸易
6.内蒙古赤峰的宁城和松山辽墓中分别出土了有汉族文化特征的铜香炉和鸳鸯三彩壶。
这些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民族文化的交融
7.顺治皇帝册封了“达赖喇嘛”,康熙皇帝册封了“班禅额尔德尼”。这都属于清朝对西
藏地方进行有效管辖的
A.背景
B.措施
C.作用
D.目的
8.“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特别是建立现代的政治制度方面被证
明行不通,中国必须通过革命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文中“改革”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9.某班同学搜集了李鸿章、康有为、张赛、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的相关史实。他们复习
的主题应该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共和
C.实业救国
D.近代化探索
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
10.“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1935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
的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的“爱国三问”。其时代背景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D.解放战争胜利前夕
11.刘伯承回忆说:“遵义会议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
处处主动。”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遵义会议
A.做出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议
B.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画报和邮票都是历史的载体。请回答12~13题
人法
图1《人民画报》(1950年)图2《人民画报》(1950年)围3纪念邮粟(1954年)
封面人物中手握方向盘的
封面人物是手捧丰收稻谷
穿着工装的女工正在往票
是新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的老农民
箱中投选票
12.图1和图2的两期封面人物,共同展现的时代风尚是
A.劳动光荣
B.见义勇为
C.勤俭节约
D.尊老爱幼
13.图3展示了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场面,背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反映了
A.人民民主的原则
B,民族团结的愿望
C.婚姻自主的权利
D.政治协商的制度
14,兰考人把焦裕禄带领大家种植的防治风沙的泡桐称为“焦桐”。焦裕禄被人民称颂为
A.“最可爱的人”
B.解放军好战士
C.党的好干部
D.“铁人”
历史试卷第3页(共8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天津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