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徐闻一中春季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中华文化中“中”的观念由来已久。史学家康兰认为“中”最初为氏族时代议事场所居中之徽帜,群众望之而趋附,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商周以降,“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成为重要的政治思想。这反映出( )
A.早期政治的中央集权特点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C.古代建都以地理中心为主 D.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
2.“愁眉”一词本指我国古代女子化妆的方法。东汉时期的孙寿喜欢化啼妆、愁眉,这样就显得惹人怜爱,娇媚。佛教传入中国后,“苦”的思想得到传播,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作“落花同泪脸,初月似愁眉”。后人用佛教的“苦脸”代替“泪眼”,再与我国古代的“愁眉”直接结合,创造了“愁眉苦脸”这一成语。这反映出( )
A.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颠覆 B.前代语言文字不被社会重视
C.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未出现冲突 D.佛教传入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3.1708年,康熙谕令撰修全国性地图,传教士及中国学者采用当时西方先进的经纬度测绘技术。在全国各地进行了8年的实测工作,又用2年时间整理资料,最后完成了《皇舆全览图》。康熙此举意在( )
A.培养国人近代国家观念 B.学习西方先进测绘技术
C.强化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D.了解近代世界发展大势
4.“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 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 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
5.某一历史研究小组在对中古时期某一文化进行研究时提取了如下关键词。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关键词:吸收东方文明;伊斯兰文化;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沟通东西方
A.阿拉伯文化 B.拜占庭文化 C.古罗马文化 D.俄罗斯文化
6.欧洲中世纪史书的体例单调乏味,基本上是简明的编年史、年代记,绝大多数作者不再是将军、政治家和独立人格的民间学者,历史写作为僧侣垄断。这表明( )
A.史家出身影响史书编写质量 B.史书编撰受社会现实的影响
C.时代变迁导致史书体例变化 D.史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7.下列条文节选自《汉谟拉比法典》。据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
第二十一条 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
第二十二条 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第二十五条 任何房屋失火,前来救火之自由民觊觎屋主之财产而取其任何财物者,此人应投于该处火中
第四十二条 自由民佃田以耕,而田不生谷,如此彼应以未尽力耕耘论,应依邻人之例,以谷物交付田主
A.重视保护公民自由 B.旨在维护贵族利益
C.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D.带有同态复仇原则
8.10世纪以前,基辅罗斯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木结构。10世纪末,由希腊和罗斯的建筑师共同建造了石砌教堂,之后陆续建造了多个同名的圣索菲娅大教堂,它们的基本结构与东欧传统教堂类似,都由三个侧廊、四道间墙和一个穹顶组成。这说明基辅罗斯( )
A.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强化 B.教权与王权的二元并立
C.是东西文明交往的桥梁 D.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9.有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以下表格该同学从表中所得出的历史认识最恰当的是( )
历史时期 古代罗马的历史发展 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公元4世纪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西晋灭亡,东晋建立(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公元5—6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许多王国 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A.古代中国历史陷入治乱循环 B.中西历史发展具有相似性和特殊性
C.外族入侵导致罗马帝国分裂 D.民族迁徙决定中西历史走向和趋势
10.188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写道:“正是欧洲的移民使北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毁西欧特别是英国迄今为止的工业垄断地位。这两种情况反过来对美国本身也起着革命作用。”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欧洲移民深刻影响着美国历史发展B.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C.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D.马克思主义成为美洲民主运动的思想武器
11.下表列举了现代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名称的起源及含义。综合表中信息可知,现代拉丁美洲( )
国名 秘鲁 墨西哥 阿根廷 哥伦比亚 玻利维亚
起源 印第安语 印第安语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
含义 玉米之仓 太阳神 白银 哥伦布之国 玻利瓦尔之国
A.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B.多种文化同时并存
C.农业经济较为发达 D.殖民色彩日益浓厚
12.2001年,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让他们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讨论,“分享特定移民问题领域的政策方针和有效做法”。该机制( )
A.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 B.促进了移民社会文化认同
C.促使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新趋势 D.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13.西汉桓宽《盐铁论》中载:“汝、汉之金,纤微之贡,所以诱外国而钓胡、羌之宝也。夫中国一端之缦,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罗马史家感叹“人民开化文明……丝为大宗贸易,远贩至罗马也”。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汉代( )
A.政府强化对西域的管理 B.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C.边疆民族内迁趋势加强 D.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14.在成都至昆明出缅甸达印度途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佛教遗物。其中,在巴蜀地区的乐山、彭山一带有着东汉时期的佛教造像,印度风格较浓厚,而这些造像在当时的北方地区尚未发现。这一研究成果可以用来说明( )
A.西南商路便利文化交流 B.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
C.佛教在东汉盛行于四川 D.北方佛教渐趋本土化
15.人类学家麦克法兰提出,18世纪前的英国,人口膨胀,密集群居导致大量疾病传播;从18世纪中叶起,许多疾病减少或消失,人口死亡率下降,他认为这应归功于英国人饮茶习惯的形成;饮茶还避免了大量谷物被用来酿酒的问题。这体现了( )
A.东方文化对酿造工业的破坏 B.茶叶推动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C.中医中药导致了医疗的革命 D.文化习俗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16.17—18世纪,中国商人在海外贸易中主营的瓷器等商品引发了欧洲装饰艺术中的“中国风”。他们从中国的装饰纹样中寻找灵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典雅、华丽、异国风情的装饰风格。这种“中国风”的形成主要体现了( )
A.西学东渐的趋势 B.全球贸易网形成
C.商品的文化价值 D.殖民扩张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计52分)。
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成了拥有多种风格的文化艺术形式,这一时期的壁画也发生了地域性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区艺术传统的多样性。许多壁画创作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与北方少数民族、江南等地区的艺术中常见的各种手法相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民族的交融促进了中国独特壁画风格的发展,也对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摘编自王芷冉《民族融合视域下魏晋南北朝壁画创作研究》
材料二 早期的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主要是对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场景的反映,随着契丹民族的崛起和进入中国北方地区,辽代中后期墓葬壁画逐渐显露出同中原文化趋同的特点。
——摘编自石惠杰等《北方游牧民族古代壁画及其发展现状》
材料三 五代十国时期壁画图像主题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展现了极大的自由性和区域性特点。宋代墓室壁画风格有别于唐代墓室壁画中森严的礼制规范,在题材上丰富多样,且更加生活化,宋代成为继汉唐以后壁画艺术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高峰期。
——摘编自金凡茜《宋代墓室壁画中世俗之美演变的成因分析》
(1)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壁画“成了拥有多种风格的文化艺术形式”的原因。(4分)
(2)指出古代壁画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并谈谈古代壁画的价值。(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公元前12世纪左右,地中海北部和东部出现了严重的农业歉收状况,一些族群特征复杂的民族向地中海世界迁徙,其浪潮席卷了整个地中海世界,现代学者将这个迁移的人群称为“海上民族”。公元前1207年,海上民族开始以黑海沿岸以及西地中海为根据地,借助武力向东地中海地区迁徙,以寻求新的生存地。在此过程中,他们摧毁了特洛伊城、赫梯帝国、塞浦路斯、叙利亚、巴勒斯坦,最终到达埃及。海上民族大迁徙打碎了一个旧的文明体系,为地中海文明的古老机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建立了地中海文明。正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阵痛,才孕育出腓尼基文明、犹太文明和希腊文明(爱琴海文明),而这些文明至今仍然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袁指挥《海上民族大迁徙与地中海文明的重建》
材料二 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了通往新大陆的航路,从而拉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人口大迁徙的序幕。在这次迁徙过程中,由东向西横越大西洋的移民船队络绎不绝。在17世纪里,仅从不列颠群岛前往美洲的移民约25万人,18世纪增加到约150万人。据估计,自愿或不自愿地卷入这场大迁徙的移民超过1亿。而世界总人口在1500年时为4.4亿人左右,1900年时为16亿人左右。移民多跨洋跨洲前往新的定居地或暂居地。大迁徙以及应运而生的新国家、新文化和新民族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格局。
——摘编自潘兴明《新航路开辟后的大迁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上民族”大迁徙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海上民族迁移相比,新航路开辟后的“大迁徙”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唐代,茶大规模传入朝鲜、日本,留唐僧人、学生及遣唐使不但知茶、饮茶、爱茶,还把茶籽带回国内种植。自16世纪起,经由来华传教士、水手、使臣、商人不断将茶叶知识、饮茶风俗、茶叶饮料、茶树茶籽传回欧洲。17世纪中叶,美洲殖民地荷属新阿姆斯特丹人最早饮茶。19世纪30年代,英国开始在印度发展茶业,之后,又在非洲的尼亚萨兰(今马拉维)、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地发展茶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陶德臣《中国茶向世界传播的途径与方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茶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关于文化有如下看法:
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1858—1942)认为:“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文化最简单的部落基本上是那些与世隔绝较长时期、无法从临近部落的文化成就中获益的部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指出:“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独特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角度予以肯定。”
——摘编自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围绕“文化与国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4年徐闻一中春季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D A B C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D A D C
二、非选择题
17.(1)原因:民族交融加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社会上层高度重视;不同地域文明的多样性。(4分,答出两点即可)
(2)基本特征:交融性;地域性(本土性);连续性;多样性;民族性。(4分,答出两点即可)
价值:古代壁画是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融合了古代文化、历史和民俗等元素,展现了古代人民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古代壁画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研究古代文明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线索;古代壁画所描绘的人物、场景和文化符号,都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古代壁画所反映的是古代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内涵。(6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1)影响:破坏了地中海原有文明;为地中海文明注入新的活力;重新构建了新的地中海文明。(4分,答出两点即可)
(2)特点:持续时间较长;移民人口众多;迁移范围更为广泛;以西欧国家为主导。(4分,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运动的兴起;人文精神和探险精神的传播;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民族意识的觉醒;宗教战争和宗教迫害的加剧;黑奴贸易的发展。(6分,答出两点即可)
19.示例 论题:茶叶是中外交往的重要媒介。(2分)
阐述:中国是世界最早生产茶叶和饮茶的国家,并发展出一种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唐宋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向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时期,周边国家受到中国影响,如朝鲜、日本开始种茶、喝茶,且吸收中国的茶道。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深入,中国的茶经由传教士、商人、使臣等传入欧洲,让欧洲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新航路开辟后,伴随早期殖民扩张和经济文化交流,加之利润的吸引,茶叶成为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茶文化在欧洲广泛传播。与此同时,茶的种植向美洲、非洲扩展,中国茶文化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总之,茶不仅是一种饮品,也是一种文化,是中外交往的重要媒介。(10分)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0.示例1:论题: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对文化多样性具有促进和破坏的双重影响。(2分)
阐述: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交流。中古时期,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兴起,阿拉伯人将古代埃及、西亚、古希腊、罗马以及古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日本、朝鲜学习中国文化,将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儒学、佛教等引入国内,丰富了本土的文化。
在全球化浪潮下,文化交流的速度与范围大为提升,同时文化多样性面临诸多挑战。如近代欧洲的殖民侵略,殖民国家往往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给世界被殖民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8分)
结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汲取其他先进文明的营养,但也应注重保护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特性,尊重文化差异,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2分)
示例2:论题:时代变化引发人们对国家间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的深层思考。(2分)
阐述:过去,部分西方历史学者认为美洲印第安文化长久孤立于美洲大陆而失去与其他文明交流的机会,导致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规模屠杀,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该观点站在西方文化优越论的基础上,为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出进行辩护。
步入21世纪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文化交流的速度与范围大为提升,文化多样性面临诸多挑战,如世界文化同质化、发达国家文化侵略等问题,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识到尊重文化多样性、保存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因此积极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等项目。西方中心论所代表的旧的国家间文化交流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判,这有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良性发展。(8分)
结论: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应秉持唯物史观来认识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积极汲取其他先进文明的营养,也应注重保护自身文化特性,尊重文化差异。(2分)
其他论题如“国家应当重视文化的创新与传承”等酌情得分。
(论题需同时涉及两方面:1、文化的“交流、多样性、独特性”三项中的某一项或几项;2、文化与国家间关系。论题部分2分,只涉及一个方面只能得1分。阐述部分需至少两组史论结合。史实正确合理,论述得当,每组论述4分,不得超过8分。结论部分2分,只简单重复论题得1分。且本题总得分不得超过12分。)
第 1 页 共 6 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第一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