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1课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交流 课时作业(答案)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交流
一、选择题
1.[2023·德州夏津一中质测]汉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大量的中国植物在中亚城邦、西亚地区和东欧地区被栽种,大量的中国生产工具在这些地区被仿造与利用,诸多中医学经验在这些地区被用于人和动物的治疗。由此可知,丝绸之路(  )
A.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B.体现中华民族开放进取的心态
C.便利了中国商品的对外输出
D.惠及沿线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
2.[2023·天津市部分区期末]在古代的中西交往中,两千年前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
A.东西方的交通渠道很不畅通
B.自然经济长时间没有根本改变
C.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D.古代手工业领先世界的水平低
3.[2023·山东省菏泽市期中考试]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提出“草原文化带”这一理念,意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这说明陆上丝绸之路(  )
A.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
B.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
C.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
D.缔造出灿烂草原文化
4.[2023·漳州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外国人在泉州的居住始于唐代,当时多为贡使、传教士和旅游者,人数较少。南宋时,泉州外国人口大量增加,以经商为主,最多时超过万人,主要是阿拉伯、印度、意大利、摩洛哥等国人士。这一现象表明(  )
A.泉州逐渐成为了政治经济中心
B.泉州作为港口城市经贸功能增强
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中外交流
D.政府实行了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5.[2023·山西省怀仁市期末考试]历代汉族统治者奉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而唐太宗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治,四海可使如一家”。材料主要说明唐朝(  )
A.民族歧视观念消除
B.多元开放的外交理念
C.尊崇儒学以德治国
D.民族大一统意识增强
6.[2023·汕头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某学者指出:“吉林发现了带‘长’字汉代瓦当;内蒙古发现了‘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云南出土了‘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新疆沙雅遗址出土了‘汉归义羌长’印;青海一座匈奴墓出土了‘汉匈奴归义亲汉长’篆文铜印。”以上历史叙述意在表明,汉代(  )
A.对地方势力控制明显加强
B.疆域范围极其广阔
C.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密切
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7.[2023·山东德州期末]西汉,少数民族居住区从郡领地中划出,称属国。属国的政权体系不同于郡县,属国最高长官为都尉,不是划地而设,而是因部落而设,生产由部落首领管理。这种管理制度(  )
A.破坏了郡县制
B.形成了王国问题
C.沿袭了分封制
D.体现了因俗而治
8.“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度……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上述材料表明了明朝(  )
A.朝贡贸易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B.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
C.朝贡制度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D.朝贡制度体现出双方地位平等
9.汉初,匈奴“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这说明 (  )
A.战争阻断了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
B.匈奴接受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
C.经济交流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D.汉朝和匈奴之间以和平交往为主
10.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完善,为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这一政策的实施 (  )
A.扩大了中华民族统治区域
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C.维护了国家的团结及稳定
D.激化了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11.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列岛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
年份 事件 事件后续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 明初沿袭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 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 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 荷兰殖民者占领澎湖 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
A.增强了领土主权意识
B.加强了对台湾诸岛的管辖
C.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D.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
12.(2023·广东肇庆)景泰四年(1453年)礼部一份报告中说,日本国王有附进物及使臣自进物,其所给值,“比旧俱增数十倍,盖缘旧日获利而去,故今倍数而来……计其贡物,时价甚廉,给之太厚”。这反映出明代的朝贡贸易(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导致对外贸易监管放松
C.政治动机高于经济目的
D.减轻了双方的财政负担
二、非选择题
13.[2023·山东省济宁市高三月考](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代的夷夏观念
唐代前期 唐代后期
李唐皇室……于所谓夷夏观念,本甚薄弱,故建国之后,虽四征不服,既服之后,则视如一国,不加猜防。唐初每定异族,即于其地置羁縻府州,以其酋长任都督刺史,予以高度之自治权。甚至委异族以中央要职,与汉人比肩于朝。……太宗既平东突厥,其酋长任职中央,五品以上者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因而入居长安者近万家。 唐人对异族文化,渐有歧视之意。……唐人衣著已恢复旧风,改尚宽长。……白居易《时世妆》:“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周朝太史)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堆髻为北戎装束,赭面为吐蕃习俗,而白居易以其非华风,至以被发伊川(比喻受异族影响,以至礼仪消亡)喻之,则其对胡风之厌恶,可想见之。
——傅乐成《唐代夷夏观念之演变》
结合唐朝“夷夏观念”的演变,说明社会观念演变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交流
一、选择题
1.[2023·德州夏津一中质测]汉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大量的中国植物在中亚城邦、西亚地区和东欧地区被栽种,大量的中国生产工具在这些地区被仿造与利用,诸多中医学经验在这些地区被用于人和动物的治疗。由此可知,丝绸之路(  )
A.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B.体现中华民族开放进取的心态
C.便利了中国商品的对外输出
D.惠及沿线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植物、生产工具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亚城邦、西亚地区和东欧地区,有利于改变当地的种植结构和提高生产力,中医学经验传到这些地区有利于当地人的疾病防治,减少死亡率和延长寿命,由此可见,丝绸之路惠及沿线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D项正确。
2.[2023·天津市部分区期末]在古代的中西交往中,两千年前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
A.东西方的交通渠道很不畅通
B.自然经济长时间没有根本改变
C.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D.古代手工业领先世界的水平低
解析:从材料在古代中西交往的中国名片分别是“丝绸”“瓷器”“茶叶”,可知古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产品和农产品享誉世界,发达的古代手工业和农业都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故古代中国千年来驰名世界的产品类别不变,反映出其经济基础自然经济长期没有根本改变,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古代中国在中西交往中的代表性产品,没有涉及中西方往来的交通状况,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古代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的代表性商品,不能反映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排除C项;从材料古代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的名片是“丝绸”“瓷器”等手工产品,可知在某些传统手工业方面中国是领先世界的,排除D项。
3.[2023·山东省菏泽市期中考试]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提出“草原文化带”这一理念,意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这说明陆上丝绸之路(  )
A.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
B.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
C.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
D.缔造出灿烂草原文化
解析:据材料“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可知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的融合发展,故选C项;材料表明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态,但不能判断是否属于较高级的文明形态,排除A项;陆上丝绸之路的功能主要是经济交流,排除B项;草原文化早在丝绸之路产生前就已形成,排除D项。
4.[2023·漳州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外国人在泉州的居住始于唐代,当时多为贡使、传教士和旅游者,人数较少。南宋时,泉州外国人口大量增加,以经商为主,最多时超过万人,主要是阿拉伯、印度、意大利、摩洛哥等国人士。这一现象表明(  )
A.泉州逐渐成为了政治经济中心
B.泉州作为港口城市经贸功能增强
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中外交流
D.政府实行了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解析:从居住在泉州的外国人从以贡使、传教士和旅游者为主演变为以商人为主,说明泉州的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由此可知泉州的经济功能增强,故选B项;泉州没有成为过政治经济中心,排除A项;材料只有泉州一地的变化,无法体现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涉及政府政策的变化,强调居住在泉州人的身份的变化,排除D项。
5.[2023·山西省怀仁市期末考试]历代汉族统治者奉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而唐太宗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治,四海可使如一家”。材料主要说明唐朝(  )
A.民族歧视观念消除
B.多元开放的外交理念
C.尊崇儒学以德治国
D.民族大一统意识增强
解析:唐太宗所述“夷狄”“中夏”和“四海”都是指我国的境内民族和国土,“盖德泽治,四海可使如一家”则说明唐太宗对待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政策比较开明,民族大一统的意识比较强烈,故选D项;“夷狄”“异类”的说法说明唐太宗依然是具有某种程度的民族歧视观念的,排除A项;“夷狄”“中夏”和“四海”都是指我国的境内民族和国土,与外交无关,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态度,而不是对儒学的态度,排除C项。
6.[2023·汕头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某学者指出:“吉林发现了带‘长’字汉代瓦当;内蒙古发现了‘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云南出土了‘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新疆沙雅遗址出土了‘汉归义羌长’印;青海一座匈奴墓出土了‘汉匈奴归义亲汉长’篆文铜印。”以上历史叙述意在表明,汉代(  )
A.对地方势力控制明显加强
B.疆域范围极其广阔
C.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密切
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解析:题干中吉林、内蒙古、云南、新疆、青海等地分别发现了与汉政府间友好往来或者被任命为王的瓦当或官印,说明汉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密切,故选C项;题干中的“单于和亲”不属于汉对地方势力的控制,排除A项;由于“单于和亲”瓦当不属于汉对地方的控制,所以不能表明上述所有地方都是汉朝疆域范围之内的,排除B项;题干中的信息只能说明汉与少数民族地区往来密切,不能说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排除D项。
7.[2023·山东德州期末]西汉,少数民族居住区从郡领地中划出,称属国。属国的政权体系不同于郡县,属国最高长官为都尉,不是划地而设,而是因部落而设,生产由部落首领管理。这种管理制度(  )
A.破坏了郡县制
B.形成了王国问题
C.沿袭了分封制
D.体现了因俗而治
解析:据材料“属国最高长官为都尉,不是划地而设,而是因部落而设,生产由部落首领管理”可知西汉时期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管辖措施,故选D项;材料所示是对少数民族管理的制度,与郡县制无关,排除A项;汉初由于实行郡国并行制而形成了王国问题,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无关,排除B项;材料的重点是对少数民族因俗而治的管理制度,并非是沿袭了分封制,排除C项。
8.“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度……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上述材料表明了明朝(  )
A.朝贡贸易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B.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
C.朝贡制度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D.朝贡制度体现出双方地位平等
解析:“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说明明代对外关系是通过朝贡贸易进行的,故选B项;政治意义是以朝贡制度为核心,排除A项;“空前繁荣”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朝贡体系下双方地位并不平等,排除D项。
9.汉初,匈奴“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这说明 (  )
A.战争阻断了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
B.匈奴接受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
C.经济交流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D.汉朝和匈奴之间以和平交往为主
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是西汉初期匈奴虽“入盗于汉边”,但是“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可知汉、匈之间的经济交流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符合题意的是C项。A项中“阻断了”表述错误;B、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10.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完善,为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这一政策的实施 (  )
A.扩大了中华民族统治区域
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C.维护了国家的团结及稳定
D.激化了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解析:根据“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完善,为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可知,羁縻政策有利于团结少数民族,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故C项正确。羁縻政策是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的政策,和扩大统治区域无关,排除A项;羁縻政策是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的民族政策,采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地本民族事务,并非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排除B项;羁縻政策有利于缓和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故D项错误。
11.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列岛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
年份 事件 事件后续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 明初沿袭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 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 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 荷兰殖民者占领澎湖 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
A.增强了领土主权意识
B.加强了对台湾诸岛的管辖
C.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D.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
解析:根据明朝为沿海安全复设澎湖巡检司加强管辖、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澎湖保证领土完整等史实,可知明政府的领土主权意识在增强,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台湾诸岛及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明军仅收复澎湖,未涉及荷兰对亚洲其他地方的殖民侵略,排除B、C、D三项。
12.(2023·广东肇庆)景泰四年(1453年)礼部一份报告中说,日本国王有附进物及使臣自进物,其所给值,“比旧俱增数十倍,盖缘旧日获利而去,故今倍数而来……计其贡物,时价甚廉,给之太厚”。这反映出明代的朝贡贸易(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导致对外贸易监管放松
C.政治动机高于经济目的
D.减轻了双方的财政负担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备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与题干“计其贡物,时价甚廉,给之太厚”相合,故选C项;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备偿其价”,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朝贡贸易处于官府控制之下,排除B项;朝贡贸易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3·山东省济宁市高三月考](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代的夷夏观念
唐代前期 唐代后期
李唐皇室……于所谓夷夏观念,本甚薄弱,故建国之后,虽四征不服,既服之后,则视如一国,不加猜防。唐初每定异族,即于其地置羁縻府州,以其酋长任都督刺史,予以高度之自治权。甚至委异族以中央要职,与汉人比肩于朝。……太宗既平东突厥,其酋长任职中央,五品以上者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因而入居长安者近万家。 唐人对异族文化,渐有歧视之意。……唐人衣著已恢复旧风,改尚宽长。……白居易《时世妆》:“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周朝太史)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堆髻为北戎装束,赭面为吐蕃习俗,而白居易以其非华风,至以被发伊川(比喻受异族影响,以至礼仪消亡)喻之,则其对胡风之厌恶,可想见之。
——傅乐成《唐代夷夏观念之演变》
结合唐朝“夷夏观念”的演变,说明社会观念演变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案:角度一:可结合唐朝前期统治政策等方面说明其“夷夏观念”较为开放的原因。如唐朝前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为巩固统治,稳定边疆秩序,采取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唐代对外贸易兴盛,统治者对外思想较为开放,使得唐朝前期夷夏观念较为开放。
角度二:可结合唐朝中期以后社会环境的转变说明其“夷夏观念”转变的原因。如唐朝中期以后异族文化的发展,对中原传统的文化和习俗产生冲击;安史之乱以及藩镇割据造成社会动荡,人们逐渐对异族文化的传播产生抵触情绪。
角度三: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唐代前期、后期“夷夏观念”的转变。
如唐朝前后期“夷夏观念”的转变充分反映出社会环境影响社会观念,社会观念的演变深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1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1课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交流 课时作业(答案)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