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
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考古发现,浙江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
A.兼容并蓄 B.多元一体
C.和谐共存 D.天人合一
2.学者许宏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封闭式结构、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等要素,体现了建中立极、王权至上的政治思想”。据此可推知,该文化遗址( )
A.使夏代历史成为信史 B.标志中央集权初步建立
C.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D.表明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3.甲骨文是商朝后期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综合现已发现的卜辞,共有不重复单字4 500个左右,具有一定体系并有一定的规律。这可说明,商代( )
A.国家机构更加完善 B.祭祀占卜盛行
C.文化为统治者垄断 D.文字较为成熟
4.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均在王室宗庙举行隆重典礼,仪式结束后,受封诸侯铸器刻铭,铭文既有歌颂祖先功德的内容,又强调尊卑上下之礼。这些做法( )
A.颂扬了先人的丰功伟绩 B.防止了贵族的道德失范
C.有利于政治文化的统一 D.加强了皇权的专制统治
5.商周时期,先民从事农耕生产需要的主要农具在《诗经》中都有体现,种类很多,有耜、斧、斨、钱、镈、铚、锜等。这反映出,商周时期( )
A.铁制农具投入使用 B.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C.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D.社会分工趋势加快
6.据考古发现,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它们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
A.以中原为主逐渐向外辐射 B.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C.在多地区同时出现和发展 D.缺乏与其他文明相互交流
7.陶寺遗址是中原龙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该遗址发现墓地有1 000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墓葬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由此推断( )
A.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 B.分封制开始施行
C.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D.禅让制遭到破坏
8.公元前344年,齐魏“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韩、赵、魏、燕、中山“五国相王”。这说明战国时期( )
A.周王仍被尊为天下共主 B.传统政治秩序走向瓦解
C.列国纷争推动社会转型 D.华夏夷狄对垒由来已久
9.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这反映了( )
A.实现统一成为社会共识 B.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民族矛盾已经逐渐消亡 D.血缘是维系国家的纽带
10.秦王嬴政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魏人尉缭入秦就被授以国尉之职,帮助秦国制定了灭六国的具体战略。这反映出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是( )
A.秦王重视人才 B.军队战斗力强
C.人民渴望统一 D.地理位置优越
11.秦统一六国后,北击匈奴,南统岭南,把“西南夷”纳入版图。这些举措( )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 B.实现了秦在全国的长治久安
C.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D.违背人民意愿加速秦的灭亡
12.“刘邦即位后,秦代竭泽而渔的剥削方式得到了重大改善,景帝时最终将田租的比例定为‘三十税一’,并成为定制……汉初的统治者都十分节制使用民力。”这说明汉初统治者( )
A.实行横征暴敛 B.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C.倡导以法治国 D.注重扩大耕地面积
13.考古学家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个陶杯(见右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黑陶双耳杯(酒器)
A.炎黄二帝热衷于发明创造 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
C.该陶器是黄帝的作品 D.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
14.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 B.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
C.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 D.关于宗法制的起源存在争议
15.西周前期和中期,青铜器大多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青铜器大多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16.下图为秦朝的宫殿用砖拓片,其正面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从中能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
A.国家统一 B.疆土辽阔 C.喜庆丰收 D.威声远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摘编自文物出版社《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摘编自张仁忠《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作用。
(4)概括以上材料反映的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刘邦将百越、岭南之地分为诸侯王之地,一方面可以笼络诸侯之心,另一方面可以节省中原之物力人力,为中原百姓休养生息赢取精力。……秦末汉初,匈奴乘中原大乱迅速崛起,成为一大边患。韩王信所封之地尽有今山西中北部,先都晋阳,后徙马邑的主要原因即为需要防备匈奴。……郡县制属于极端专制的集权体制的单线统治,中央对郡县的绝对控制使郡与郡之间相互拆离,使郡与县之间没有相应的联系。中央政府对地方政权一旦控制不力,就会造成全国地方政权的大面积崩溃。
——摘编自费双应《简析汉初分封原因》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国实力越来越强,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文帝时大臣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景帝时期大臣晁错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朝臣主父偃上书汉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
——据班固《汉书》等整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解决王国问题的主张,并分别加以简要评价。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流域地区大批的排水工程、为长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伴随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即分封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制……法家人物关心的是改革社会,以加强他们所奉事的诸侯的力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国家就容易出现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朝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交融、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张传玺《这样评价历史上的中央集权不妥》等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材料“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的特征,故选B项。
2.C 解析:由材料“体现了建中立极、王权至上的政治思想”可以推知,夏朝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故C项正确;材料是一种历史推测,不能作为信史,排除A项;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在秦朝,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等级制度,排除D项。
3.D 解析:材料强调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一定的规律,说明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故选D项。
4.C 解析:根据材料“铭文既有歌颂祖先功德的内容,又强调尊卑上下之礼”可知,这些做法能够有效体现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有利于政治文化的统一,故C项正确;A项无法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这些做法并不能有效防范贵族道德失范,排除B项;西周时期尚未形成皇权的专制统治,排除D项。
5.C 解析: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的农具种类较多,说明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故C项正确;铁制农具投入使用和小农经济开始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分工,排除D项。
6.B 解析:材料“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它们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故选B项。
7.A 解析:材料“墓葬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反映了陶寺遗址出现鲜明的等级分化,故选A项。
8.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国君相继称王,表明当时分封制形成的秩序遭到破坏,周王室地位衰落,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故选B项。
9.B 解析:根据材料“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周边民族和汉族都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由此可见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故选B项。
10.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李斯、尉缭等出身于其他诸侯国的人才得到秦王嬴政的重用,为秦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故选A项。
11.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故选C项。
12.B 解析:根据材料“秦代竭泽而渔的剥削方式得到了重大改善,景帝时最终将田租的比例定为‘三十税一’,并成为定制”可知,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推行轻徭薄赋政策,故选B项。
13.D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杯属于酒器,这说明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故D项正确。
14.D 解析:丁山认为宗法制并不是起源于周公的礼乐制度,而是起源于更早的宗庙制度,但是王国维却认为商朝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的存在,故不存在宗法制,这两种观点明显对宗法制的起源产生了分歧,前者认为宗法制是西周以前就有,后者认为宗法制直到西周才建立,故D项符合题干主旨;A、B两项不能完整体现出题干主旨,只体现出其中一方观点,排除A、B两项;民间也有宗法制的存在,C项表述错误,排除。
15.B 解析: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是奴隶主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战国中晚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走向崩溃,奴隶主贵族地位下降,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也随之下降,所以青铜器大多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故选B项。
16.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海内皆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
(1)表现: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
(2)历史信息: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已经有文字出现。
(3)变化: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
历史作用: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或生产力得到发展)。
(4)演进过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走向封建社会。
18.答案:
(1)原因:分封制的历史影响;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笼络诸侯王;国力衰弱,中原地区需要休养生息;巩固国防;郡县制不成熟。
(2)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该举措削弱了王国势力,但是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晁错:削藩。强硬的中央集权措施,引发政治动荡甚至地方与中央的军事对抗。
主父偃:推恩令。其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汉武帝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19.答案:
(1)原因:东周以来的混乱局面使人民渴望结束割据战乱;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其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家人物和各国政治改革的推动。
(2)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试卷 (附答案)—2024-2025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