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
A.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 B.采用公元纪年
C.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名录中,有一位年仅21岁的英雄,他,就是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疯狂扫射的枪眼,为部队铺平冲锋道路而壮烈牺牲的伟大战士黄继光。这体现了以黄继光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具有(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精神
④锐意创新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4.下面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 )
①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③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④武汉长江大桥
⑤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⑥沈阳飞机制造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⑥
5.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是指( )
A.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C.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6.如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③处对应的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C.改革开放开始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7.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将表中的信息归纳到一个主题中( )
时间 事件
1956年 中共八大召开
1958年 总路线的提出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8.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直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此文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人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人转折”是指(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9.某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0.一位学者说:1980年中国打开了第一扇窗,开启了融入世界的进程,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材料描述的是我国( )
A.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1.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五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5万件,处分1.5万人,有力维护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说明( )
A.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成效显著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达成
C.全面依法治国获得圆满成功 D.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12.它在中共十九大上被明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指(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3.2019年10月1日,伴随着“石榴瓶”彩车,各族群众手拉手,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一样,组成“民族团结”方阵,载歌载舞经过天安门前。这一场景的出现有利于( )
A.贯彻“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C.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D.消除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14.“香港回归中国后,‘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但主权在北京,不在伦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国人已经证明了‘一国两制’是行得通的。”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香港的经济制度没变 B.香港的社会制度没变
C.香港的生活方式没变 D.香港的主权归属没变
15.2022年是著名的“九二共识”达成30周年,国务院发言人马晓光指出:“九二共识”不是一个名词符号,更不是文字游戏,……不容任意扭曲。因为该共识( )
A.有利于香港社会繁荣稳定 B.是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
C.助力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 D.由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制定
16.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展示材料。该主题应是( )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中国国防的建设与进步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17.下图方框处应填入( )
A.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D.公正合理世界新秩序
18.2019年9月17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授予42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其中袁隆平被授予勋章主要是因为他( )
A.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B.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C.首次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 D.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9.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回顾历史,我国第一艘成功发射的载人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
20.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事业的发展,“支付宝支付”、“滴滴打车”、“淘宝购物”等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由此说明( )
A.互联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B.互联网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互联网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D.互联网经济已经取代了实体经济
二、材料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2课抗美援朝
第3课……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5课……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
第9课对外开放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摘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节选)
(1)请把第3、5、8课标题补充完整。
(2)这三课内容中有什么共同点?通过这三课知识的学习,从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写出一条)?
(3)从上面目录中选择三个有关联的事件,画出简易示意图,并说明理由。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苏联帮助设计的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694个大中型工业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党中央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下是中国“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取得的部分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6.7%;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733万户危房改造,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5%,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基本医疗覆盖超13亿人;完成造林面积2957万公顷,生态修复全面加强。
——摘编自《政府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一五”计划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两个严重失误和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十三五”规划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的成就(写出2条)。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材料二: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
(2)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布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4.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民族富强的梦,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梦】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绣海洋。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民族团结梦】
材料二:中国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经历过非凡斗争,共同创造了美好家园,共同培育出璀璨的中华文明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各民族兄弟姐妹是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具有极强凝聚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摘编自《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
(2)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祖国统一梦】
材料三:
(3)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前阻碍台湾回归的因素是什么?
【民族富强梦】
材料四: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4)材料四中中国农民的“首创精神”从哪个地方开始的?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简答题
25.将下面内容分类整理,补充完成下面的表格。
A.《钢铁长城》 B.《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C.《科技文化成就》 D.《民族大团结》 E.《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F.《社会生活的变迁》 G.《海峡两岸的交往》 H.《外交事业的发展》 类别(填文字) 内容(填字母)
民族关系 ①____
②____ BG
国防建设 ③____
④____ EH
科技文化 ⑤____
⑥____ F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可知不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采用公元纪年,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③艰苦创业精神④锐意创新不是以黄继光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具有的精神,排除含有③④BCD项。故选A项。
3.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农民得到了土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A项符合题意;BC两项都没有涉及分地内容;D项的时间是1978年,与题干“1952年”时间不符。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等。可知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②④⑥,D项正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我国首次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1967年6月,在我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可知①③⑤不属于一五计划成就,排除ABC项。故选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A项;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图中③处是指1956年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项正确;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与1956年底的史实不符,排除A项;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与1956年底的史实不符,排除C项;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与1956年底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明确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的“严重曲折”。因此表中的信息归纳到一个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B项正确;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与开国大典、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相关,与“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没有联系,排除A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与“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没有联系,排除C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的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了个人的崇拜,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故C符合题意;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不合题意;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不合题意;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与题干我国,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9.答案:D
解析:1984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国有企业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进入90年代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改革,D项正确;根据材料“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三大改造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大跃进是片面追求工农业发展的高指挥、高速度、以大炼钢铁为核心而展开,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农村的公有化程度,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文化大革命”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逐渐发展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最后纵深发展到沿边、沿江、省会城市等,体现了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对外开放历程,而未涉及农村相关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对外开放历程,未涉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五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5万件,处分1.5万人,有力维护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可知这反映了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肃纪反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新成效,A项正确;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五年是指到2017年,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全面从严治党,非全面依法治国圆满成功和全面深化改革,排除CD项。故选A项。
12.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D项正确;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各族群众手拉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组成‘民族团结’方阵”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材料反映了民族团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C项正确;“一国两制”和港澳台有关,排除A项;“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消除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与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1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香港回归后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意味着香港原有的政治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只是主权归属发生变化,所以D项符合题意;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保留不变,所以AB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15.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B项正确;“九二共识”是大陆与台湾交往形成的,与香港无关,排除A项;“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和平交往,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无关,排除C项;“九二共识”是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的,不是领导人会晤,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B
解析:材料中既有空军,也有海军,还有导弹部队,这些都与我国的国防建设相关,体现了中国国防的建设与进步,B项正确;ACD项都不全面,排除ACD项。故选B项。
17.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因此图片方框处应填入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趋势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涉及的与外交相关,排除B项;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公正合理世界新秩序,都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涉及的是与外交相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1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袁隆平被授予国家勋章称号,D项正确;钱学森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排除A项;邓稼先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排除B项;屠呦呦首次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排除C项。故选D项。
19.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国第一艘成功发射的载人飞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项正确;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而不是“我国第一艘成功发射的载人飞船”,排除A项;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不是“我国第一艘成功发射的载人飞船”,排除B项;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不是“我国第一艘成功发射的载人飞船”,排除D项。故选C项。
20.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事业的发展,‘支付宝支付’、‘滴滴打车’、‘淘宝购物’等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互联网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B项正确;互联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但是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体现的是“支付宝支付”、“滴滴打车”、“淘宝购物”,排除A项;“互联网发展百利而无一害”、“互联网经济已经取代了实体经济”说法都是错误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D项。故选B项。
21.答案:(1)补充:第3课:土地改革、第5课:三大改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2)共同点:它们都是党领导下的社会变革, 都涉及农村所有制的改革和进步, 都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
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这三课知识的学习,从中我们能够得到的启示有:改革应一切从实际出发, 符合国情; 改革时生产关系应符合生产力发展; 保护农民利益,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3)示意图:
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背景。 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人民政权, 为新生政权提供了和平的外部环境。 而土地改革运动则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民翻身得到了土地,这使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1)补充完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3是土地改革、第5是三大改造、第8课是经济体制改革。
(2)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是 通过没收地主的土地和生产资料, 将其分给农民,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变革直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巩固了人民政权, 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历史性重大变革。三大改造是 包括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举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采用“赎买”办法实现“公私合营”, 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这一时期的生产关系变革,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 最彻底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是 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涉及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目的是通过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 对经济体制进行的调整和优化。因此这三课内容中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党领导下的社会变革, 都涉及农村所有制的改革和进步, 都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
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这三课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改革时要注重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启示我们:改革应一切从实际出。 符合国情; 改革时生产关系应符合生产力发展; 保护农民利益,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3)易示意图、理由。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根据材料,选择“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抗美援朝,第3土地改革”三个有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背景。 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人民政权, 为新生政权提供了和平的外部环境。 而土地改革运动则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民翻身得到了土地,这使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可以画出简易示意图如下:
22.答案:(1)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伟大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3)成就: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脱贫攻坚目标完成;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解析:(1)基本任务:从“集中主要力量进行苏联帮助设计的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694个大中型工业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可知,“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从“发展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还有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由此可知,“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伟大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至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严重失误:从“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大跃进”运动。从“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根据材料“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重大打击。
(3)成就: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6.7%;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5%,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可知,“十三五”规划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的成就有: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从“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可知,“十三五”规划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的成就有脱贫攻坚目标完成。从“基本医疗覆盖超13亿人”可知,“十三五”规划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完成造林面积2957万公顷,生态修复全面加强”可知,“十三五”规划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23.答案:(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原因: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事件:图一: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图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图三:1979年,中美建交。
(3)特点: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解析:(1)政策:根据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可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能改变会议的航向,是因为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乔的笑”,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1月15日上午10时15分,由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担任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踏进了联合国会议大厅。落座后,一名外国记者问乔冠华能不能谈谈此刻的心情,乔冠华仰头开怀大笑。图二“历史性的握手”,可知与尼克松访华相关;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可知与中美建交相关。因此图一: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图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图三:1979年,中美建交。
(3)特点:根据材料三“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4.答案:(1)事件:开国大典;
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基本方针: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因素:外部势力的干涉,“台独”分子的分裂行径。
(4)地方:安徽凤阳小岗村;
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解析:(1)事件:根据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绣海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
历史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制度:根据材料二“中国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经历过非凡斗争,共同创造了美好家园,共同培育出璀璨的中华文明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各民族兄弟姐妹是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具有极强凝聚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施的基本国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的民族政策,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基本方针:根据所学可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形成了我国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随着台独分子和外部势力的进一步猖狂,我们并不承诺放弃武力。
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回归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时还存在阻碍台湾回归的因素是赖清德等台独分子的分裂行径,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的干涉。
(4)地方:材料中“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该制度最早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对外开放格局:根据材料“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5.答案:①D
②祖国统一
③A
④外交成就
⑤C
⑥社会生活
解析:结合题干“将下面内容分类整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下后几个学习单元的知识要形成自己的整体的知识框架,要求对每一个单元内的子主体掌握到位。“民族大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有关,也与民族关系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与祖国统一有关;国防建设的学习内容应该是军队建设,钢铁长城即为军队建设;外交成就的学习内容即为外交事业发展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注重科技领域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即分别为科技文化成就社会生活的变迁。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