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特训】第31讲 货币与赋税制度
A组(巩固成果,学以致用)
1.(2023·福建厦门模拟)下图所示为宋代“对钱”。两枚钱币书体不同而钱文相同,形制、币材等也完全一致,可成双配对。“对钱”的铸造发行主要契合了当时( )
A.铸币工艺的文化追求
B.讲求实用的艺术特征
C.逐利享乐的时代风尚
D.弱化门第的社会观念
2.(2024·江苏南京模拟)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开展了统一货币工作,如华中银行在华中解放区发行统一的华中币,同时收回原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多种名称不同和币值不等的地方货币。1948年12月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的背景是( )
A.解放区的巩固与扩大
B.战略决战已取得完全胜利
C.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D.国家货币制度统一与稳定
3.(2023·浙江临海模拟)约翰·F.乔恩在《货币史:从公元800年起》中写道:“在牛顿改革之后,联合王国转向了事实上的 ▲,并且在1816年被正式确定下来。” ▲ 处应填入的是( )
A.责任内阁制度
B.自治市制度
C.个人所得税制度
D.金本位制度
4.(2023·山东潍坊模拟)下图所示是对二战期间盟国召开的某次会议的描述。该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
◇会议的目的是恢复并稳定因战争而萎靡不振的世界经济。◇稳定汇率是会议的重要议题。◇会议间接实现了金本位制
A.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
B.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法西斯失败已成定局
D.德国宣告无条件投降
5.(2023·山东考前押题)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相继推行了一些变革措施。如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履亩而税”的政策,即按亩收税。这( )
A.根源于井田制的逐渐崩溃
B.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C.反映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
D.旨在瓦解旧贵族的统治
6.(2023·安徽马鞍山模拟)明中叶后,税目繁多,人民不堪重负,张居正乃作“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的田赋力役,一律折为银钞缴纳。一条鞭法的推行( )
A.杜绝了额外征税现象
B.推动了雇佣关系产生
C.加强了小农与市场联系
D.促使白银流入中国
7.(2024·天津红桥区模拟)下面为1862—1874年中国进口货物关税收入(单位:百万两)统计情况。该图体现了中国( )
A.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贸易主权逐步丧失
D.关税成为主要收入
8.(2023·四川德阳模拟)1945年8月烟台解放后,抗日民主政府接管了东海关,并对其进行了一番改造:一方面,政府强调了海关工作人员的政治可靠性,积极开展“群众路线”式的缉私活动;另一方面,政府从军队和地方调来人员以补充关税干部。这些改造措施旨在( )
A.更好地发挥人民海关的职能
B.巩固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C.将战时经验运用于海关管理
D.完善海关人才培养的制度
B组(发展素能,创新思维)
9.(2024·辽宁辽南模拟)春秋以前多用贝作为货币,至战国时期形成了布币、刀币、圜钱三大青铜货币形制。其中布币由农具演变而来,刀币取自实用刀具,圜钱则可能仿自纺轮或璧环。此外,黄金逐渐用作支付,但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还是铜钱。上述变化说明( )
A.商业功能转向逐利增财
B.青铜文明走向鼎盛
C.货币形制受生产力影响
D.民间支付多用铜钱
10.(2023·辽宁葫芦岛模拟)下面是1926年前后黄冈全县流通货币的统计情况。对此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该时期( )
类型 金属币 纸币
概况 清末的银元、银两、铜元;孙中山头像开国纪念银元;袁世凯头像银元;两湖巡阅使萧耀南头像纪念银元;各地铸造的大面额银元 中国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湖北官钱局发行的官票;商人们自印发行的市票;等等
A.金融市场具有开放性
B.经济发展资金储备充足
C.铸币印钞技术已普及
D.货币金融管理亟待加强
11.(2023·安徽测试)下图是18—19世纪西方货币制度的演变示意图。该图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 )
A.英镑逐渐丧失了世界货币霸权
B.国家实力决定本币的地位
C.西方货币制度演变带有趋同性
D.黄金成为主流的储备货币
12.(2023·浙江四校联考)观察下图,下面解读正确的是( )
①国际货币多元化发展,美元权重最大
②世界货币体系实行固定汇率制
③人民币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④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提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2024·辽宁重点中学模拟)公元204年,曹操下租调令: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地方官)不得擅兴发。《资治通鉴》称:“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之后,两税法改为“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即通过评定户等实现按资征税。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 )
A.政府减轻了对农民的控制
B.封建社会阶级矛盾被消除
C.唐宋间贫富差距大大缩小
D.土地兼并得到有效的抑制
14.(2023·山西临汾模拟)下表是唐宋某一时期的国家财政收入数据。据此可知( )
时间 税收种类及数量
粮食/万石 布帛/万匹 铜钱/万贯 其他
唐(749年) 2500 2345 200
宋(1086年) 2445 151 4848 几万两金银
A.唐朝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
B.精耕细作农业成熟
C.宋代财政收入高度货币化
D.唐朝棉纺织业发达
15.(2024·山东日照模拟)下图为清代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年)政府财政收入中田赋、关税、厘金(初为筹措军饷而在内地交通要道对过往货物额外加征的一种商税,后成为定制)构成变化情况。图中“▄”“▲”“◆”分别代表( )
A.关税、厘金、田赋 B.田赋、关税、厘金
C.田赋、厘金、关税 D.关税、田赋、厘金
16.(2024·北京昌平区模拟)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这一过程( )
A.体现了关税制度法制化建设
B.实现了国家关税自主权的收回
C.推动了个人所得税正式确立
D.促进了中国赋税制度首次统一
17.(2023·河北衡水测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中学开展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研究性学习,下表是三个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组别 材料 结论
汉代组 汉代赋税主要包括:按土地征收的“租”和按人口征收的“赋”。田租方面,汉文帝为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实行三十税一的税率,并成为西汉定制,口赋、算赋是对百姓征收的人头税,更赋是汉代所征的一种代役税。——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 汉代赋税征收以土地为主
唐代组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司马光《资治通签》 两税法有利于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明代组 嘉靖末行一条鞭法……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也亦无几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中国古代的赋役改革每进行一次,百姓负担就加重一次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任意选取两个小组进行判断,看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清代史实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加以说明。
18.(2023·重庆巴蜀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时期 演变
1500年前后 欧洲有超过100种不同的银币在流通,金币的发行者有32个政治实体,一国之内流通多种货币,但真正称得上是“国际货币”的只有佛罗伦萨的弗罗林(Florin)金币和威尼斯的杜卡托(Ducat)金币
1816—1913年 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随后法、美、日、德相继采用金本位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相对统一的以黄金为基础和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
1914—1943年 1914年以后,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4—1971年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的国际协调机构
1973年后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型单一的货币联盟出现,其具有透明化、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等
上表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货币的变化。概括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以之为主题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微专题特训】第31讲 货币与赋税制度
A组(巩固成果,学以致用)
1.(2023·福建厦门模拟)下图所示为宋代“对钱”。两枚钱币书体不同而钱文相同,形制、币材等也完全一致,可成双配对。“对钱”的铸造发行主要契合了当时( )
A.铸币工艺的文化追求
B.讲求实用的艺术特征
C.逐利享乐的时代风尚
D.弱化门第的社会观念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宋代的对钱,在钱文、形制、币材上要求完全一致,不同的是钱币书体,图中两枚钱币上的文字分别采用了篆书和楷书书写,这一独特的钱币文化现象,生动地反映了宋代浓厚的文化氛围,是人们在铸币工艺上对文化的追求,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对钱讲求实用,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逐利享乐的时代风尚,排除C项;宋朝时期弱化门第的社会观念主要体现在科举制的完善和当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标准上,对钱的铸造发行不能体现门第观念的弱化,排除D项。
2.(2024·江苏南京模拟)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开展了统一货币工作,如华中银行在华中解放区发行统一的华中币,同时收回原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多种名称不同和币值不等的地方货币。1948年12月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的背景是( )
A.解放区的巩固与扩大
B.战略决战已取得完全胜利
C.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D.国家货币制度统一与稳定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开展了统一货币工作”“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可知,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根据地的货币发行工作,随着解放区的不断扩大和巩固,为了尽快恢复解放区的经济秩序,党和国家决定统一发行人民币,故选A项;1949年1月三大战役基本结束,标志着战略决战取得完全胜利,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是在1949—1952年,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与解放区拥有不同的货币发行体系,国家货币制度并不统一,排除D项。
3.(2023·浙江临海模拟)约翰·F.乔恩在《货币史:从公元800年起》中写道:“在牛顿改革之后,联合王国转向了事实上的 ▲,并且在1816年被正式确定下来。” ▲ 处应填入的是( )
A.责任内阁制度
B.自治市制度
C.个人所得税制度
D.金本位制度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货币史:从公元800年起》”“在1816年被正式确定下来”可知,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规定实行金本位制,故选D项;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责任内阁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管理,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英国从而确立了近代自治市制度,排除B项;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化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排除C项。
4.(2023·山东潍坊模拟)下图所示是对二战期间盟国召开的某次会议的描述。该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
◇会议的目的是恢复并稳定因战争而萎靡不振的世界经济。◇稳定汇率是会议的重要议题。◇会议间接实现了金本位制
A.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
B.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法西斯失败已成定局
D.德国宣告无条件投降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恢复并稳定因战争而……世界经济”“稳定汇率”“金本位制”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会议是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此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捷报频传,法西斯败局已定,故选C项;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正式对日宣战,排除A项;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排除B项;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排除D项。
5.(2023·山东考前押题)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相继推行了一些变革措施。如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履亩而税”的政策,即按亩收税。这( )
A.根源于井田制的逐渐崩溃
B.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C.反映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
D.旨在瓦解旧贵族的统治
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大量“公田”被抛荒,同时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随着该现象的日益普遍,各诸侯国先后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这反映出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井田制的崩溃是直接原因,排除A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土地税制的改革,与工商业发展无关,这一改革的直接结果是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各诸侯国推行税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范围,排除D项。
6.(2023·安徽马鞍山模拟)明中叶后,税目繁多,人民不堪重负,张居正乃作“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的田赋力役,一律折为银钞缴纳。一条鞭法的推行( )
A.杜绝了额外征税现象
B.推动了雇佣关系产生
C.加强了小农与市场联系
D.促使白银流入中国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一条鞭法实行后,朝廷要求将田赋力役折算成银钱缴纳,这可以刺激部分小农投身市场,从而加强小农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故选C项;一条鞭法只是改变了征税的内容,但是并不能完全杜绝政府的额外征税,排除A项;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在手工业内出现了早期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即雇佣关系,但是这和赋税的征收没有联系,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国内赋税政策的调整,对国内外贸易产生的影响较小,因此一条鞭法的推行不会直接促使白银流入中国,排除D项。
7.(2024·天津红桥区模拟)下面为1862—1874年中国进口货物关税收入(单位:百万两)统计情况。该图体现了中国( )
A.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贸易主权逐步丧失
D.关税成为主要收入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中国进口货物关税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商品数量逐渐增加,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故选A项;自然经济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便已开始解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贸易主权逐步丧失,但材料仅涉及中国进口货物的税收情况,没有明确贸易时的主权问题及实施过程,排除C项;材料没有明确关税在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占比情况,故“主要”一词表述不当,排除D项。
8.(2023·四川德阳模拟)1945年8月烟台解放后,抗日民主政府接管了东海关,并对其进行了一番改造:一方面,政府强调了海关工作人员的政治可靠性,积极开展“群众路线”式的缉私活动;另一方面,政府从军队和地方调来人员以补充关税干部。这些改造措施旨在( )
A.更好地发挥人民海关的职能
B.巩固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C.将战时经验运用于海关管理
D.完善海关人才培养的制度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抗日民主政府接管烟台东海关后,对其进行改造,其目的在于提高海关工作人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人民海关的职能,故选A项;1945年8月抗战取得胜利,抗日民主政府解放烟台不属于巩固壮大抗日根据地的内容,排除B项;战时经验是为了应对战争需要,材料中抗日民主政府对东海关进行改造是为了加强海关建设,不是为战争服务,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海关人才的培养,且补充的关税干部是从军队和地方调来的,排除D项。
B组(发展素能,创新思维)
9.(2024·辽宁辽南模拟)春秋以前多用贝作为货币,至战国时期形成了布币、刀币、圜钱三大青铜货币形制。其中布币由农具演变而来,刀币取自实用刀具,圜钱则可能仿自纺轮或璧环。此外,黄金逐渐用作支付,但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还是铜钱。上述变化说明( )
A.商业功能转向逐利增财
B.青铜文明走向鼎盛
C.货币形制受生产力影响
D.民间支付多用铜钱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以前,由于社会生产的限制,商品交易的规模很小,所以自然物成为主要货币;战国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进步和商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由农具等演变而来的货币和金银铸币大规模出现,但是由于古代整体上生产力水平有限,民间商品交易极少用金银,依然以铜钱为主,故选C项;材料中对货币形制的描述主要立足于商品交易,所以材料始终强调的是货币的商业功能,排除A项;商周时期,传统的青铜文明走向鼎盛,排除B项;D项仅反映了部分材料信息,排除。
10.(2023·辽宁葫芦岛模拟)下面是1926年前后黄冈全县流通货币的统计情况。对此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该时期( )
类型 金属币 纸币
概况 清末的银元、银两、铜元;孙中山头像开国纪念银元;袁世凯头像银元;两湖巡阅使萧耀南头像纪念银元;各地铸造的大面额银元 中国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湖北官钱局发行的官票;商人们自印发行的市票;等等
A.金融市场具有开放性
B.经济发展资金储备充足
C.铸币印钞技术已普及
D.货币金融管理亟待加强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1926年前后,在黄冈县流通的货币有很多种,这说明该时期货币金融管理亟待加强,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货币流通的无序,与金融市场的开放性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当时流通中的货币种类多,不能体现经济发展资金储备充足,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当时流通中的货币种类多,不涉及铸币印钞技术,排除C项。
11.(2023·安徽测试)下图是18—19世纪西方货币制度的演变示意图。该图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 )
A.英镑逐渐丧失了世界货币霸权
B.国家实力决定本币的地位
C.西方货币制度演变带有趋同性
D.黄金成为主流的储备货币
答案:C
解析:据示意图可知,18—19世纪,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德国相继采用了金本位制,这说明该时期西方货币制度的演变带有趋同性,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受到重大打击,导致金本位制崩溃,英镑逐渐丧失了世界货币的地位,到二战后英镑被美元取代,排除A项;据示意图可知,在该时期,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德国相继采用了金本位制,但并没有述及这几个国家的货币地位,排除B项;示意图述及的是金本位制,与储备货币无关,排除D项。
12.(2023·浙江四校联考)观察下图,下面解读正确的是( )
①国际货币多元化发展,美元权重最大
②世界货币体系实行固定汇率制
③人民币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④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提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据图“特别提款权中各货币所占比重”可知,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构成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且美元占据最大权重,故①正确;21世纪,世界货币体系实行浮动汇率制,而非固定汇率制,故②错误;据图“特别提款权中各货币所占比重”可知,人民币权重位居第三位,说明人民币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故③正确;据图可知,人民币权重由2016年的10.92%上升至2022年的12.28%,说明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提升,故④正确。故B项符合题意。
13.(2024·辽宁重点中学模拟)公元204年,曹操下租调令: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地方官)不得擅兴发。《资治通鉴》称:“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之后,两税法改为“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即通过评定户等实现按资征税。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 )
A.政府减轻了对农民的控制
B.封建社会阶级矛盾被消除
C.唐宋间贫富差距大大缩小
D.土地兼并得到有效的抑制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实行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而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体现了政府对农民的控制有所松弛,故选A项;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两大对立的阶级,矛盾不可能消除,只能通过统治阶级采取措施来缓和,排除B项;材料涉及由魏晋南北朝到唐初再到唐中后期赋税制度的变化,并不涉及唐宋之间的比较,无法得出唐宋间贫富差距缩小,排除C项;两税法的实施是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不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的问题,排除D项。
14.(2023·山西临汾模拟)下表是唐宋某一时期的国家财政收入数据。据此可知( )
时间 税收种类及数量
粮食/万石 布帛/万匹 铜钱/万贯 其他
唐(749年) 2500 2345 200
宋(1086年) 2445 151 4848 几万两金银
A.唐朝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
B.精耕细作农业成熟
C.宋代财政收入高度货币化
D.唐朝棉纺织业发达
答案:C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与唐朝税收数量相比,“粮食”上,宋比唐有所减少,“布帛”上,宋下滑严重,但“铜钱”和“其他”则宋增幅巨大,这说明宋代减少了实物税,更多的是征收货币,故选C项;虽然从时间上说749年唐代实行的是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的租庸调制,但表格仅提供了“税收种类及数量”,并未涉及征税标准这一问题,排除A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本题意在考查国家财政收入,并非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
15.(2024·山东日照模拟)下图为清代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年)政府财政收入中田赋、关税、厘金(初为筹措军饷而在内地交通要道对过往货物额外加征的一种商税,后成为定制)构成变化情况。图中“▄”“▲”“◆”分别代表( )
A.关税、厘金、田赋 B.田赋、关税、厘金
C.田赋、厘金、关税 D.关税、田赋、厘金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清代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年)政府财政收入中田赋、关税、厘金构成变化情况”及图片信息可知,1853年,政府为筹措军饷开始设立“▲”,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代表厘金,1851年,“▄”低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清王朝的财政收入主要靠田赋,关税少于田赋,所以“▄”代表关税,“◆”代表田赋,故选A项;1851年,田赋是主要财政收入,应该是三项中最高的,所以“◆”是田赋,排除B项;1851年,关税少于田赋,所以“◆”不是关税,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田赋一直都有,所以,1853年开始设立的“▲”不是田赋,排除D项。
16.(2024·北京昌平区模拟)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这一过程( )
A.体现了关税制度法制化建设
B.实现了国家关税自主权的收回
C.推动了个人所得税正式确立
D.促进了中国赋税制度首次统一
答案:A
解析:据材料“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可知,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对关税进行制度性的规范,体现了关税制度法制化建设,故选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这标志着我国完全实现关税自主,其后颁布的海关关税的相关法律则是在已经实现关税自主的前提下进行的制度建设,而不是强调关税自主,排除B项;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为征税对象的税种,不属于关税,排除C项;赋税是中国古代政府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题中信息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7.(2023·河北衡水测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中学开展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研究性学习,下表是三个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组别 材料 结论
汉代组 汉代赋税主要包括:按土地征收的“租”和按人口征收的“赋”。田租方面,汉文帝为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实行三十税一的税率,并成为西汉定制,口赋、算赋是对百姓征收的人头税,更赋是汉代所征的一种代役税。——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 汉代赋税征收以土地为主
唐代组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司马光《资治通签》 两税法有利于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明代组 嘉靖末行一条鞭法……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也亦无几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中国古代的赋役改革每进行一次,百姓负担就加重一次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任意选取两个小组进行判断,看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清代史实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加以说明。
答案:(1)汉代组:结论不成立。
理由:材料反映了汉代赋税征收标准是土地和人口,但没有显示二者比重,不能得出“汉代赋税征收以土地为主”的结论;汉代赋税征收以人丁为主。
唐代组:结论成立。
理由:材料反映两税法扩大了征税对象。
明代组:结论不成立。
理由:材料反映的是黄宗羲对一条鞭法的看法,而结论扩大到每一次赋税改革,材料论据不够充分;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减少了各类杂役,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一条鞭法统一了征税标准,官员难以巧立名目,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2)说明:清代实行了摊丁入亩,赋役征发逐渐转向土地和财产,人头税逐渐被废除,征税标准由人丁税向土地税转变;摊丁入亩取消了人丁税和土地税分开征收的情况,合二为一,从种类来看,化繁为简;摊丁入亩将丁银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从形式来看,由以实物税为主到以货币税为主;摊丁入亩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田赋沿袭明代,分夏、秋两季征收,征收时间从不定时到定时。
18.(2023·重庆巴蜀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时期 演变
1500年前后 欧洲有超过100种不同的银币在流通,金币的发行者有32个政治实体,一国之内流通多种货币,但真正称得上是“国际货币”的只有佛罗伦萨的弗罗林(Florin)金币和威尼斯的杜卡托(Ducat)金币
1816—1913年 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随后法、美、日、德相继采用金本位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相对统一的以黄金为基础和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
1914—1943年 1914年以后,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4—1971年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的国际协调机构
1973年后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型单一的货币联盟出现,其具有透明化、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等
上表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货币的变化。概括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以之为主题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变化趋势:从16世纪初的多种货币流通到19世纪初在英国主导下率先实行的金本位制。
论述:17世纪,英国通过光荣革命较早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18世纪,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广阔,黄金储备丰富;18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英国最早确立了金本位制。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流通为主;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流通;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有利于币值稳定和汇率的相对稳定。这一制度确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维护了英国的金融霸权。但是,由于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以及英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一战的冲击和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金本位制无法维持。
综上,英国的经济实力决定其货币的国际地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31讲 货币与赋税制度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微专题训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