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成立了由毛泽东等9人组成的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在中共的推动下,国民党决定派出农民运动特派员,到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广东省广宁、顺德等县开展农民运动。上述史实发生于(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1926年7月前,国民党在广东大量动员农民,组织农民协会,并提出“规定最高租额及最低谷价”等意见。7月以后,国民党将组织农民协会、发展农民战争的重点转向湖南、湖北地区。这一政策变化( )
A.反映了政治形势的发展
B.有效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范围
C.背弃了新三民主义原则
D.缘于近代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3.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明令废止旧历,以阳历为“国历”,将旧历节日“改用国历月日计算”。然而,阳历节日只有机关学校“遵依中央,放假休憩”,旧历节日期间,街市仍分外热闹,乡下百姓更表示“头可杀,旧年非过不可”。这体现出( )
A.科学知识与迷信观念的博弈 B.城市新风与乡村旧俗的对立
C.工业文明与农耕社会的碰撞 D.政府政策与民间传统的冲突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在“红旗”“红色”“工人”“青年”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 )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5.1926年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他强调的是( )
A.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 B.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
C.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 D.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6.1932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首次发行第一套统一货币,被称为苏区货币。如图的五分券中间有梭标、镰刀、锤子、红旗等组合图案,对该纸币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稳定了边区的金融秩序 B.体现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C.适应了全民族抗战需要 D.有利于抵制法币的渗透
7.1929年,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决定设立俱乐部,在革命节日和重大战役胜利后组织召开包括普通操、器械操、拳术、劈刺等红色体育竞赛活动。1933年,红军学校举办“八一”红色体育比赛,涌现出一批特等射击能手和特等掷弹手。至1934年1月,闽粤赣三省的俱乐部数量已达到1656个。红色体育活动的开展( )
A.促进了全民文化素质提高 B.实现了“体育军事化”目标
C.培养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D.增强抗日军民的军事素养
8.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它们既能在理智上启发人们,又能在情感上打动人们,在影响社会舆论和文化传播中,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下 列标语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倒汉奸汪精卫” ②“乌江天险,挡不住红军飞渡”
③“打土豪,分田地”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9.下表是1925年中国部分省份的岁入、岁出总额及军费数据(单位:银元)。
省份 名目 奉天 直隶 山西 江苏 广西 云南
岁入总额 12393554 9342163 7335692 16777315 4104141 2218068
岁出总额 10131248 10961692 8021263 14892393 7469452 4260138
军费 6918538 6692844 5636044 6122374 5673435 2131416
该表可论证( )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北洋政府收支失衡 ③国民革命的迫切性 ④南北军阀一丘之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1926年12月,湖南省农民协会根据省农民代表大会《金融问题决议案》宣布不准公钱局、商钱局发行市票,也不准市场上使用银元,凡持银元到市场上购买货物或到农村收购土特产的,均须先到浏东平民银行兑换纸币。该决议案( )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有利于全国金融秩序的稳定
C.积累了金融工作的宝贵经验 D.增强了苏区政府的治理能力
11.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其中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的地点是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12. 如图是王式廓先生创作的著名油画。下列对该油画作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该事件发生在国民大革命期间
B.该次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
C.大大加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
D.该队伍最后兵分两路分别转战湖南和广东地区
13.下面两幅示意图所体现的共性是( )
A.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两个时期的政权性质
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
14.鄂豫皖苏区在“县苏维埃以下,皆有文化委员会之设”,对教育“推行甚力”“各地皆编印有平民教育之小册子,以教授农村人民以共产党的常识,如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势力,反国民党等题目”。这( )
A.推动了苏区教育体系化 B.增强了人民的政治认同感
C.彻底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D.加强了对民众的抗战动员
15.下面诗歌反映出的长征精神是( )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A.坚持不懈,革命首创 B.民主科学,爱国进步
C.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D.艰苦奋斗,谦虚谨慎
16.1928年,毛泽东指出,“边界红军的来源,以敌军俘虏为主,设无此项补充,则兵员大成问题。”1930年后,兵员不断增加,如23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兵源改善主要得益于( )
A.国民大革命的蓬勃发展 B.群众抗日热情不断高涨
C.土地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D.反围剿的斗争获得胜利
二、非选择题
17.“总站在革命最前线”的林伯渠
材料一
林伯渠(1886—1960)生于湖南临澧,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 1921年1月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负责国民党改组工作。他参加过南昌起义、 长征等。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1949 年9月任新政协筹备会代理秘书长。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林伯渠铜像矗立在三级台阶上,代表他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
林伯渠铜像 —整理自林伯渠故居相关文字介绍等
材料二早在大革命时期,林伯渠已经是国民党中常委,很有声望了,但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他严格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对党组织所布置的任务,他总是不折不扣地努力去完成。当时他每月工资300余元,很大部分都交了党费。主政陕甘宁边区政府期间,他积极培育延安作风,在日记中写道“一、遵守党纪。二、戒骄傲自满。三、必须有系统的进行监督。四、坚持马列主义教育”。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林伯渠又为自己拟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入城守则》:不做旧诗;不持手杖;不吸纸烟;每天挤时间读书报;每天挤时间散步;尽可能地接近实践与实践。六条“守则”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执着的精神追求。
——摘编自王相坤《从国民党中常委到新中国开国大典主持人》等
(1)毛泽东曾评价林伯渠:“在历史进程中,你总站在革命的最前线”。结合材料及所学,对此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概括林伯渠身上体现出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上海,提出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李大钊和陈独秀相商,认为经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酝酿和准备,成立全国性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通史》
材料二:1930年,中共中央基于革命发展形势和建立全国各苏区统一的苏维埃中央政府的需要,决定当年在上海召开第一次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为“一苏大会”)。由于反“围剿”等原因,“一苏大会”被推迟;直到1931年11月7日才在瑞金召开,会议通过了《宪法大纲》《土地法令》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毛泽东等63人组成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摘编自陈安、谢晨《党领导国家制度建设的伟大预演》
材料三:遵义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摘编自《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材料四: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时期已经完结。全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矛盾,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通鉴》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两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3~1935年,为推广国货、促进铁路与沿线实业交互发展,南京国民政府举办了四届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简称“铁展会”)。铁道部向各铁路部门征集展览货品,进行巡回展览。1933年10月举行的第二届南京铁展会在第一届上海铁展会的基础上,在选址、交通、展览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完善,尤其是津浦馆装置彩色字图灯片以突显铁路线路,并将各路沿线的美景拍摄成电影,每日开演。此外,关外馆悬挂的日本侵略东三省地图上写着“勿忘”两字。鉴于前两届的经验,第三、四届铁展会在景观的展示规模和技术上更是倾力谋划。1934年5月举行的第三届北平铁展会,各场馆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展示名山大川、石窟碑帖、宫殿建筑等景观。在平汉馆入口处悬挂着一副对联:“铁展不是赛会,是要请社会人士明了国产品的真像;国内农村破产,我们应该用全副力量来提倡国产品。”第四届青岛铁展会创新性设立专业性的电影礼堂,每日下午放映全国铁路沿线城镇地理风光纪录片。
——摘编自闻虹《民国时期的铁展会与铁路旅行文化推进》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铁展会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铁展会的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C
17.【答案】(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0世纪初,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加剧,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成为时代潮流。林伯渠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革命失败后参加反对专制维护共和的二次革命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奋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受十月革命影响的林伯渠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为国共合作搭建桥梁;大革命失败后,他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的道路,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全面抗战期间,他主政陕甘宁边区政府,带头培养延安精神;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他参与政治协商会议,为筹建新中国做贡献。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1949林伯渠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大典的主持人,建国后,他担任新中国政府秘书长,人大副委员长等继续为新中国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奉献着。总之,在民族危难之际,在党和人民需要之时,正如毛泽东对林伯渠的评价“总是站在革命的最前线”。他为民族的复兴,为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及建设贡献了一生。他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是青年的榜样。(此部分可以渗透在不同时期表述)
(2)品格:艰苦奋斗、立场坚定、勤俭节约、平等民主、以身作则、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无私奉献等
18.【答案】(1)历史条件: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背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和基层苏维埃政权的发展;多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土地革命使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发展。
(3)重要作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党在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4)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19.【答案】(1)特点:政府主导;吸取往届教训,筹备周祥;展品丰富,布置匠心独运;宣传方式灵活多样;适应时代需求,具有爱国性。
(2)作用:有利于扩大客货流,增加铁路运输能力;促进沿线货品开发,扩大铁路运输的效益,推动铁路事业的发展;但受宣传、地域和铁路自身弊病等因素的制约,活动效果有限。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