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期高2023级高二开学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A 6.B 7.C 8.C 9.C 10.D
11.A 12.C 13.B 14.D 15.B 16.D
17.(1)政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意义:政治上有利于巩固政权;经济上有利于赢得苏联援助(为工业化创造条件;有利于恢复经济);外交上有利于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孤立。
(2)变化:由对抗到缓和。最主要原因:国家利益。影响: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和转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背景:改革开放的深化;多极化趋势加强。建树: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伙伴关系。
18.(1)因为以前的理论都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没有为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阶级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为人类社会走向光明的未来指明正确的道路。
(2)经济前提: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逐渐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基础: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前提。
19.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2024年秋期高2023级高二开学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涂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答案请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
1.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殷朝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A.禹建都阳城 B.盘庚迁殷 C.“国人暴动” D.平王迁都洛邑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秦朝负责监察职能的中央官员是
A.皇帝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4.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5.金熙宗(1119~1150年)统治时期,不仅“罢汉、渤海千户谋克”,对保留的猛安谋克也进行重新编制,以纳入州县系统。此外,他还将“禁苑隙地分给百姓”“以西京鹿囿为民田”,并对狩猎行为予以严禁,以免破坏庄稼的现象出现。金熙宗的这些改革举措
A.利于推动金国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B.反映了女真已被汉族同化
C.旨在消除女真与汉族的民族矛盾 D.体现了金朝的“因俗而治”
6.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这一阶衔上面,而到了康熙九年,清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格至正一品。清代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
A.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 B.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
C.表明清代前期以文治国 D.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
7.英船“杉达”号随船医生希尔曾在1840年1月的《中国日报》上写道:“林公(林则徐)又问起各种鸦片来自的地点,他让我把这些地点写下来,我当即照办,当提到土耳其时,他问是否属于美国,或是美国的一部分。”这折射出当时
A.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B.清廷仍坚持朝贡体制
C.国人对世界知之甚少 D.鸦片贸易取得合法性
8.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
9.商务印书馆推出的一套译丛收录了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约1478—1535年)的《乌托邦》、英国人亚当·斯密(1723—1790年)的《国富论》以及德国人康德(1724—1804年)的《纯粹理性批判》等影响深远的经典名著。据此可知,这套译丛的主题是
A.启蒙运动在欧洲的扩展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
C.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 D.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没落
10.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了如下描绘:“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罗马
A.是西方世界的中心 B.疆域辽阔开明开放
C.物产丰富无所不有 D.区域经济联系加强
11.公元8世纪阿拔斯王朝建立后,阿拉伯翻译运动进入黄金时代。翻译家用阿拉伯文翻译了大量希腊、波斯的自然科学及医学著作,并详加批注和解释。这一举措
A.有利于文化交流与传播 B.促进了东西方生产方式变革
C.缓和了阿拉伯内部矛盾 D.改善了帝国与邻国间的关系
12.英国史学家奈杰尔·克里夫在其著作中对某位航海家在15世纪的一次航海活动作出了评价:“这次探险的航程极富戏剧性,人们花了两年时间与大海搏斗,与家乡失去联系,唯一的依靠就是基督教信仰,有时候连续三个月看不到任何陆地的影子,他们进入印度洋后情况变得更糟,没有地图,也没有任何已知信息。”据此可知,这次航海活动
A.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B.到达了美洲最南端的岬角
C.实现了与印度的直航 D.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13.俄国“农民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农民交给农奴主的贡赋(即“赎金”)数目愈小,各地农民摆脱农奴主的影响和压迫的程度愈大,农民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农奴主的统治,他就在多大程度上处于金钱势力的支配之下,处于商品生产的条件之下。由此可知,俄国“农民改革”
A.消除了农民与地主的矛盾 B.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C.稳定了俄国国内社会秩序 D.改变了封建地主土地制度
14.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演示文本。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D.“蒸汽时代”的到来
15.观察下图,两图的主题应该是( )
A.非洲人口大量迁移到美洲 B.列强殖民扩张模式的转变
C.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16.1921年10月,列宁指出,“我们刚刚做完建立苏维埃政权这第一件事”,“我们关于经济建设任务所说的,要比1918年下半年以及整个1919年和1920年所做的要小心谨慎得多。”这一论述
A.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为俄国的革命发展指明了方向
C.表明列宁主义发生根本变化 D.阐释了改变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7.(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投降后,苏联曾反对中共同蒋介石打仗。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据《毛泽东:历史走向之改写者》整理
材料二:1989年邓小平会见尼克松时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2年,二十多年间,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您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况。我非常赞赏您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我知道您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人教版必修·教材
(1)针对材料一中苏联政策的调整,新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其意义有哪些?(7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1949到1972年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和国际形势分别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及外交建树。(6分)
18.(18分)阅读下列材料: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在“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唤出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新的潘多拉盒子。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的社会弊病也在产生和蔓延。资本主义带给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的不是自由和财富,而是野蛮的掠夺和剥削。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正直的思想家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寻找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解脱劳动大众苦难的新的道路,从而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但是,由于没有正确历史观作为理论基础,这种种构想都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空想,按照这些构想进行的社会实验也都归于失败。
正是在寻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正确途径的探索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阶级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为人类社会走向光明的未来指明了唯一正确的道路。科学社会主义一经产生,就很快成为无产阶级战斗的旗帜。建立一个美好社会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和实践美好理想的历史,封建主义代替奴隶制度,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都把这种理想和追求推向了前进。但是,直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指真正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现实道路。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既是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固有矛盾和弊病的科学理论,也是探索实现人类美好未来的思想结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根本上讲,不是个人的天才预想,更不是马克思在大不列颠图书馆进行纯粹理论推导的结果,而是社会演进的客观必然性的反映。
——许志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为什么材料中说“直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指真正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现实道路”?(8分)
(2)材料中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根本上讲,不是个人的天才预想,更不是马克思在大不列颠图书馆进行纯粹理论推导的结果,而是社会演进的客观必然性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0分)
19.(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