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五校联考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答案)

2024年秋四川江油市八年级开学测试(八校联考)
(历史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魏晋南北朝时期,庶族寒门出身的人很难仕进;隋唐时期,庶族甚至某些贫寒子弟也可以得到参政的机会。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水平 B.实现了公平选拔的目的
C.消除了藩镇割据的影响 D.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2.唐代,卖胡饼的店肆非常兴盛,毕罗、胡饼等胡食深受唐人喜爱,并成为主食之一。这反映了唐朝(  )
A.政治廉洁清明 B.社会风气开放
C.农业技术改进 D.饮食结构单一
3.他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还经常劝戒他要居安思危,戒骄戒奢。文中“他”在位期间出现了(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我国历史上曾有人喊出口号,“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也”。意思是说:天子难道生来就是做天子的吗,不过是因为武力的强大才使他成了天子罢了。下列选项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是(  )
A.隋末农民起义 B.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出现
C.安史之乱的爆发 D.五代十国政权的更迭
5.自古以来,如何处理文臣与武将的关系,一直是统治者们费尽心思所要解决的事。宋初在此方面的有效探索是(  )
A.重文轻武 B.重武轻文 C.削弱相权 D.强干弱枝
6.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A.西夏、辽、南宋 B.西夏、辽、蒙古
C.南宋、辽、蒙古 D.西夏、辽、金
7.宋朝商人宋有财即将出海贸易,他必须获得哪一机构的许可?(  )
A.广州十三行 B.番坊
C.市舶司 D.北庭都元帅府
8.12世纪时,我国北方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之间混战不已,又受到金朝的奴役,草原人民不得安宁。结束上述局面实现各部统一的人物是(  )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忽必烈 D.成吉思汗
9.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做了一个命题,你觉得下列主题不适合的是(  )
①造纸术﹣﹣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地助跑器
③火药﹣﹣荡平了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印刷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物
A.① B.② C.③ D.④
10.如图为一本书的目录,这本书最有可能是(  )
丞相制度的终结﹣﹣﹣92 …… 议政王大臣会议﹣﹣﹣106 南书房﹣﹣﹣122 军机处﹣﹣﹣140 文字狱﹣﹣﹣163 ……
A.《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研究》 B.《明朝政治制度》
C.《中国古代思想史》 D.《清代文化概论》
11.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代表作品有(  )
A.《牡丹亭》和《长生殿》 B.《长生殿》和《桃花扇》
C.《牡丹亭》和《桃花扇》 D.《窦娥冤》和《牡丹亭》
12.崇祯皇帝曾在《罪己诏》中痛切指出官员身居官位,却只为自己谋私利……下级官吏品行不端,勾结无赖作为爪牙欺霸乡里,感叹道:“嗟此小民,谁能安枕?”由材料可以看出,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吴三桂投降清军 B.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C.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D.李自成发动起义
13.明太祖给日后为君的子孙立下“不许立丞相”的祖训。其目的是在于(  )
A.强化君主专制 B.督促子孙勤政
C.防范臣子弑君 D.营造君臣和睦
14.龚自珍的名言“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大意是“言谈中听到文字狱就吓得立即躲远,文人著书就为生计,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对清代文字狱后果的真实写照,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焚毁不利书籍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15.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这一民谣反映了清代(  )
A.机构臃肿,吏治腐败 B.军备废弛,军纪败坏
C.官场腐败,贪风盛行 D.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16.有“国剧”之称的京剧,其前身是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后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京剧。这说明京剧艺术得以迅速发展缘于(  )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C.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二、材料题(共52分)
35.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发展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样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不同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双向交流】
材料一:
去往国家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① 西行取经 游历10多年带回大量佛经,据他口述,由他弟子记录成书《②》
唐→日本 ③ 六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
【贸易繁荣】
材料二:宋朝海上贸易的交通路线主要有:从广州到越南、印尼等地,再由此至阿拉伯、东北非洲的海上交通线;从明州或者杭州通往日本和高丽;由登州或密州板桥镇通往高丽。广州、福州、明州、杭州和密州板桥镇,是宋朝海上贸易的中心。这一时期与海外诸国的贸易,既有以“朝贡”为方式的官方贸易往来;更有大量的民间贸易往来。进出口货物品种和数量之多,与海外联系地区之广,都远远超过前代。
——摘编自程妮娜《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
【和平之旅】
材料三: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郑和船队先后拜访了亚洲和非洲近30个国家和地区,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沿岸。郑和船队虽然规模巨大,但没有恃强凌弱,而是奉行睦邻友好政策,将文教礼仪等中华文明、绘画雕刻等技能技术传播到海外,也将亚非国家的文明成果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
——摘编自南京市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下”文明的高级形态》
【故步自封】
材料四: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摘编自《清高宗实录》
(1)(6分)请将材料一①②③处补充完整。
(2)(6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3)(4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4)(4分)材料四反映清朝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5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认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例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例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 2080万 40% 3120万 60%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 5500万 65.5% 2900万 34.5%
——根据邹逸麟、谭其骧《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整理统计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之时,南方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逐步进入南北经济并驾齐驱的局面。其主要原因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知识,从而大大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二是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把南北经济联系起来,在这个基础上,黄河和长江两大领域的经济齐头并进。三是各族人民密切交流,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交融,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两宋之时,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已南移于东南,即长江以南的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西。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摘编自谢琳《重心渐南移,经济共腾飞一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研究》
(1)(7分)材料一反映了从唐朝到北宋南北方人口变化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20分)根据材料二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24年秋四川江油市八年级开学测试(八校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B C D A D C D D A B B A D C B
17. (1)①玄奘;②大唐西域记;③鉴真。
(2)特点:有官方贸易往来,更有大量的民间贸易往来;进出口货物品种和数量多;与海外联系地区广。
(3)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变化:由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
(5)认识:和平的交流可以互通有无,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开放的对外政策是保证对外交流的基础;我们要坚持对外交流,不能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开放则兴,闭关则衰。
18. (1)现象:北方人口南迁,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南方社会环境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
(2)观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而必然的过程。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南方经济逐渐发展,为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从唐初的安史之乱到五代之际,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而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从唐朝中期开始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自魏晋到南宋时期,北方战乱较多,南方基本保持相对安定的环境,南方经济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必然。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五校联考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