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二中高三年级 9 月月考
历 史 试 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至四单元(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概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主要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红山文化 贝丘文化
代表性成就 彩绘陶器;粟;姜寨聚落 水稻;养蚕缫丝技术 玉器;祭坛神庙 彩绘陶器;石斧、石锛
分布地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辽河流域 珠江流域
A.区域文明之间孤立隔绝 B.中原文化发展领先全国
C.呈现文明多元发展格局 D.南北文化发展渐趋一致
2.周武王褒封先代之后,称为“三恪”,以示对先代君王的尊敬。对此,《论语》指出:“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据此可知,“三恪”之封
A.有利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B.强化了周朝的中央集权
C.反映出对殷商平民的优待 D.意在扩大王室宗法范围
3.《管子·立政》中说道:“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华丽的色彩和纹样),国之贫也;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这一言论旨在
A.鼓励“男耕女织” B.宣扬纺织劳动的实践意义
C.追求“富国强兵” D.强调手工技术的实用价值
4.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出现了一批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曾一日之内向齐王推荐了七位有才能的人,其死后,“诸弟子三千人为之缭绖”,其他稷下先生如孟子、邹衍、荀况、慎到等皆属名流,带徒人数也十分可观。由此可知,稷下学宫的办学
A.利于推动社会转型时期学术思想发展 B.体现出诸子思想的互相融合
C.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相互流动和转变 D. 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5.秦国在商鞅变法时,颁布《傅律》,秦始皇继承了《傅律》中关于人口管理的制度。即百姓从出生后登于名籍,死后削籍;另有役册,称傅籍,均由乡官掌握,严惩诈伪者。这说明秦朝
A.国家权力开始延伸到了乡村 B.注重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C.重视强化人们的政治认同感 D.地方实权握于豪强手中
6.在董仲舒看来,“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又言“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的这一观点
A.体现了浓厚的政治教化色彩 B.成为汉武帝时大一统的理论基础
C.有效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标志着儒学理论体系的最终成熟
7.《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曹植《弃妇篇》云:“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悲鸣夫何为 丹华实不成。拊心长叹息,无子当归宁。”正如张玉毂所云:“述己之容颜美好,不幸无子也,却就石榴华而不实,凭空比起。”由此可知
A.中原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出现变革
C.域外事物被赋予本土文化内涵 D.民众生活水平获得大幅提升
8.据统计,曹魏时期的尚书事、中书监、中书令等八类重要职官中,士族只有5人;到西晋任职者约173人,其中士族达83人。这一变化从侧面表明
A.门阀政治逐渐形成 B.贵族政治得到了复兴
C.君主专制受到削弱 D.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9.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言中说,写这本书本是为了“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所以“丁宁(即叮咛)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据此可知,《齐民要术》
A.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B.蕴含着求真务实的编写精神
C.体现出魏晋时期社会重农抑商的思想 D.折射出北魏农民生活的安逸
10.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描述隋朝的情景:“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自京城至于外郡,得冯翊、扶风,是汉之三辅,其风大抵与京师不异。安定、北地、上郡、天水、金城于古为六郡之地,其人性犹质直,然尚俭约,习仁义,勤于稼穑,多畜牧,无复寇盗矣。”这反映出隋朝时期
A.游牧经济带向中原地区推进 B.部分少数民族固守传统的社会习俗
C.北方接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 D.民族交融助推边疆地区封建化进程
11.据《新唐书》记载,“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例如,贞元年间(785~805年),唐德宗欲起用卢杞担任饶州刺史,门下给事中袁高行使“涂归”权,封还词头,揭杞罪状。唐德宗只好接受袁高的意见。唐代“涂归”这一做法
A.具有政治决策的民主趋势 B.体现出权力制衡体制的构建
C.表明权臣擅权现象的出现 D.客观上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12.唐代新税制实行后,严格了计赀评定户等手续。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诏令:“三年一定两税,非论土著客居,但据赀产差率”。这种税制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促进了新经济因素的产生
C.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解决了土地兼并严重问题
13.辽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金朝以“猛安谋克”屯驻中原,筑寨居于汉族村落之间;西夏《天盛律令》在参照唐、宋律书的同时,给予牧业经济以特殊地位。少数民族政权的这些做法
A.全盘照搬了中原先进文明 B.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
C.重在推广本民族生活方式 D.巩固了大一统国家疆域范围
14.宋代科举考试不仅有进士科,还有制举、词科和武举考试。制举旨在选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且有治国安邦之策论的人才;词科则是为国家预储写作应用文书的代言之士;武举主要考察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欲选拔才兼文武之儒将。据此可知,宋代
A.科举录取人数大幅增加 B.注重选拔实用性人才
C.科举考试程序日益完善 D.选官途径呈现多样化
15.镇本为在边境驻兵戍守的地方。到北宋时期,政府专门设监镇官对镇进行管理。这些官员往往带财税衔,如“监进贤镇盐酒税”“和州东关镇监税”,此外,还监有酒业专卖之权。这说明了北宋
A.镇的经济功能凸显 B.营商环境较宽松
C.推行崇文抑武政策 D.坊市界限被打破
16.唐代的宗教美术替代佛陀而成为佛国主角的菩萨是以宫廷的贵族仕女为“模特儿”来塑造的;两宋的宗教美术侧重于市井和庶族文人生活的流连,菩萨的形象趋于社会中下层的劳动妇女化。这一变化表明宋代宗教绘画
A.手法体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 B.具有世俗化的特征
C.蕴含着援礼入佛的主观色彩 D.追求意境恬静风雅
17.元朝前期,在“尽收诸国,各依风俗”的执政思想影响下,不同职业和民族的人有不同的诉讼管辖,如有对蒙古人和两都诸色人分设审判机构。刑事案件的管辖方面遵守着属人管辖的原则,而非属地管辖。这种刑事原则
A.旨在维护传统封建等级秩序 B.继承了德法共治的治国理念
C.适应了多元社会的发展需要 D.确保了司法系统的独立运行
18.元朝规定,商人必须按月纳税,诸郡于每年四月十五以前缴纳商税。商人纳税后,方可入城贸易,如无纳税凭证,或不出示凭证,即视为匿税。这反映出元朝
A.政府谋求国内贸易的有序进行 B.商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
C.海外贸易的走私现象异常严重 D.国家统一促进商业迅速发展
19.明朝前期,大婚、大礼、万寿、出师、制对等例行公文,由内阁直接票拟,经司礼监朱笔抄后直接下六科签署颁行。明朝中期,按照上述规则颁行的诏令在全部诏令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出现“首辅专票”之现象。这一趋势表明
A.司礼监宦官专权趋势显现 B.内阁中枢地位的强化
C.君相之间的矛盾趋于缓和 D.奏折制度的有效运行
20.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了东南亚的苏门答刺并对当地统治者宰奴里阿必丁举行了封王仪式。永乐三年,宰奴里阿必丁遣使入朝,贡方物。永乐十三年,郑和助苏门答剌王平乱后,“其王子荷蒙圣恩,常贡方物于朝廷”。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A.发展了明朝的宗藩体系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遏制了西方的殖民活动 D.增加了财政收入
21.历史学家尹达指出,“到了明朝,尤其是正德以后,私人修史数量浩繁、体裁齐备、内容广泛确是其突出特点,也是前代无法比拟的”。明朝时期的当代史撰修成为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主流,私家所修的编年体和纪传体当代史书就有46部,当朝人物传记共108部。明代私家修史
A.表明理学的格物致知盛行 B. 总结了历代的经验教训
C.利于发挥史学的经世价值 D.旨在推广新型文学体裁
22.下表为明清时期史书对经济领域中女性的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领域 记 载
农业 吴农治田,男女效力。春耕馌饷,夏耘踏车
手工业 吴江县“小家妇女多以纺织为业”;松江妇人“善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
商业 淞南地区“妇女贩盐,网开一面。健者能肩重担,自奉贤越南汇而至上海,日行百里”
A.社会习俗日益趋于文明开化 B.市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异变
C. 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D.传统封建伦理观念受到冲击
23.清代,乡约式书院因为经常兴建于基层社会网络的枢纽位置,授课者往往是那些在乡间颇具名望、日常主持一方世俗事务的绅士。他们平时在书院“无事则刑仁讲让”;一旦事变烽起,大部分士绅率众与敌斗争,即“有事则同仇敌忾”。这体现出,清代
A.士绅在社会基层的内外双重作用 B.地方社会治安得到有效维护
C.政府与民间相结合助推基层治理 D.地方自治传统影响比较深刻
24.《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中最杰出的代表,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表现方式有机融合,它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下面对《红楼梦》说法正确的是
A.史料价值远远大于文学价值 B.情感色彩浓厚,无法作为史料使用
C.作为文学史料可证史和补史 D.作为一手史料,起到诗文证史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25题15分,第26题25分,第27题12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时期时代,中华大地上的经济发展便已有了区域性的萌芽。地处温湿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以粟为代表的旱地农业文化;地处亚热带的长江中下游是以水稻为代表的水田农业文化;东北北部、蒙古、新疆等地,经济以狩猎和采集为主。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因自然条件良好,所以开发得较早,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游牧民族处在沙漠草原地带,传统的生产方式又使他们不太从事种植业生产,因而对农业民族的依赖性很大;同时,内地人民也需要肉食和皮毛,必须仰仗于牧区。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夫山西饶材、竹……山东多鱼、盐……江南出楠、梓……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
——摘编自赵庆伟《我国古代民族经济的区域性发展与互补》
材料二
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一直战乱频繁。期间有中原汉族的自相残杀,更有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入侵,如五胡内迁、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等,把整个北方搅的鸡犬不宁。而南方则相对安定,战乱很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北方战乱南方安定,促使大量中原人口被迫或自愿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开发。南方开发少,水资源丰富,相对于较冷的北方,南方气温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农业的长足发展为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宋代,南方丝织业、棉织业、制瓷业、造船业、海外贸易等多行业均呈现繁荣景象,北方经济终被超越。
——摘编自袁振宇《中国古代史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至西汉中国古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及其意义。(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汉以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6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先秦时期,一个社会巨大转型期便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由氏族时代向编户齐民时代的过渡期。这依然是一个社会思潮极其活跃的时代,亦即历为人们所艳称的诸子百家时代。这个时代也是新旧思想的交替与融会十分明显的时代,以儒、墨、道、法诸家为代表的诸子,理论十分丰富多彩。他们以开放的心态和伟大的政治抱负,为了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而纷纷著书立说。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等思想家,在表达他们的社会看法时,具有独自的特色和缜密的理论构建。这个时代,“尚贤”的呼声日益高涨,权贵趋于失落,下层渐渐兴起,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摘编自晁福林《说说转型期的社会形态与社会思潮》
材料二
明清转型时期思想研究的一个特点,是大多数学者均把眼光放在如何从心学向考据学转轨的心路历程之中,相对忽略了当时还出现过一个短暂的理学复兴运动。这是因为明朝灭亡后,出于对“心学”误国的反省,学风渐趋务实,但是时人似只关注“实学”的兴起及最终归流兼并于考据学之一面,而忽略了雍乾两朝之前以陆世仪、陈瑚为首的“理学”复兴潮流及其“以实践为要务,以乡里为始基”的底层作为。其相与讲明道理,身体力行,究心乡邦利病,布德施化,其流风余韵,延至民国未绝。
——摘编自杨念群《明末清初思想文化研究范式的转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思想领域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思想研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1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社会转型与社会思想之间的关系。(5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时代 概况
西周 专门设有山虞、林衡、川衡、迹人等职官,管理山川、湖泊、沼泽、森林、渔猎等自然资源及其相关工程建设
秦 秦简《田律》是目前所知保存最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文献,其中有一部分专门讲述资源和环境保护
西汉 董仲舒给汉武帝上《天人三策》,强调“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东汉以来 佛教众生平等、因果报应、大慈大悲等观念逐渐被引入救灾活动和慈善事业
宋朝 已具备现代灾害治理模式的雏形,出现了管理体系的三个行政等级即国家级、路级、地方州县级和四个层次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元朝 北方多水灾,郭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为各地河渠的整修和管理作出重大贡献
朝廷“内立都水监,外设各处河渠司,以兴举水利、修理河堤为务”
明代 徐光启翻译了《泰西水法》,对西方水利科学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和吸收,结合当时我国农业提出了一整套开发农田水利的设想
——摘编自张涛《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历史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相关内容,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喀什二中高三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考查中华文明起源。根据材料中的“主要文化遗存”“代表性成就”及“分布地域”可知,新石器时代的中国
文化呈现多元发展、分布广泛等特征,故C项正确。A项中“孤立隔绝”、D项中“渐趋一致”的表述均过于绝
对化,故排除;材料中未提及“不同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比较”,故排除B项
2.A考查分封制。材料所述周武王对先代君王后代的分封,有利于团结有势力的异姓贵族,使“天下之民归
心”,从而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与分封制不符,故排除B项;先代之后并非指“殷商平
昆”:而是指先代君王后代,故排除C项;材料所述仅是对先代君王后代的分封,与周王室并不存在宗法关系,
故排除D项。
3.D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由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国之贫也;工事无刻镂,女
事无文章,国之富也”翻译为工匠追逐过于繁复的雕镂,妇女做女红追求华丽的色彩和纹样,国家就会贫穷:
工匠不追求雕刻镂空,女红不追求花纹装饰,国家就会富裕起来。这说明手工制品和纺织品以满足人民的生
活需求为主要功用,如果过于追求华丽的装饰,容易造成资源和财富的浪费,那么国家必然会变得贫困,反之
则国家变得富裕。管仲在此强调手工业技术的实用性,故D项正确。其余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4,A考查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社会转型。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稷下学宫中的稷下先生培养了一大批的弟
子,由此可知,这些弟子就是所谓的士
”人,这促使战国时期士阶层的不断壮大,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时期思
想学术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只能得出有不同的学派,但看不出诸子思想的互相融合,故排除B项;“实
现了”
一词过于绝对,故排除C顶: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出.故排除D项
5.B考查秦朝的户籍制度
根据材料可知,秦按照《傅律》实行人口管理制度,对百姓的信息进行登记,这一举
措有利于秦朝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秦朝国家权力开始延伸到乡村,故排除A
项:材料是对百姓的人身控制,而非思想上强化人们对政治的认同感,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地方豪强的地
位,故排除D顶
6.A考查汉代儒学和教化。根据材料可知,董仲舒认为如果为政者能首先端正自己的行为,互相影响,形成
良好的社会人文氛围,那么,天下民众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端正自己的行为,在此董仲舒意在强调统治者应
承担教化职责,体现了浓厚的政治教化色彩,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成为汉
接到篷的赛验:整摩是的的餐膝的整化所责·并不是制药君主牧分·故排除℃项:病
7.C
考查中外文化交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榴树是张骞出使西域从安息国移植到中国,魏晋
把石榴作为多子的象征,曹植《弃妇篇》和张玉毂诗,均以妇女无子被嫌弃,说明域外植物被赋予本土文化内
涵,故C项正确
。其余选顶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8.A考查魏晋时期的门阀政治。材料反映出曹魏到西晋,朝中重要官职逐渐被士族所垄断,导致世家大族把
持朝政,门阀政治逐渐形成,故A项正确。贵族政治是指先秦时期通行的政治世袭制,依靠血缘传递权力,
平民隔绝于政权之外,而士族有更宽泛的社会基础,虽然也顶着贵族头衔,但没有自己的领地和治权,故排除
B项;材料无法体现君主专制遭到削弱,故排除C项;当时科举制尚未创立,且西晋士族主要是指大地主知识
分子阶层,入仕主要是依据门第而非才学,故排除D项
9.B考查贾思勰《齐民要术》及史学精神
。材料中“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丁宁(即叮咛)周至,言提其耳,
每事指斥,不尚浮辞”,这儿句话道出了《齐民要术》对农事的介绍尽量详细,直入主题,不追求华美的文辞,蕴
含着求真务实的编写精神,故B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魏晋时期
社会重农抑商的思想,故排除C项:古代农民整体上生活艰辛,故排除D项
10.D考查隋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根据材料“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可知,此时胡汉杂居,民族交融进一步发
展,根据材料“安定、北地、上郡、天水、金城…习仁义,勤于稼穑,多畜牧”可知,民族交融助推了北方民族
封建化的进程,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的相互影响,并非游牧经济带向中原地区
推进,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多畜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少数民族并没有完全“放弃”传统,隋朝边疆地
区的少数民族仍大量从事游牧经济,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人物混淆,华我杂错“勤于子稼穑“可知,材料强
调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相互影响,且材料没有涉及黄河中下游等地区,不能得知北方整体的情况,故排除
C项
11.D考查唐代的政治。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行使‘涂归’权,封还词头,揭杞罪状”可知,该现象减少了君主决
策失误,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故D项正确。唐朝时期,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
强,故排除A,B两项:材料中的“·涂归'权”属于门下省的应有权力,因此C项中“擅权”的表述错误,故
排除
12.A考查唐代的两税法。两税法按资产多寡的纳税原则,促使我国古代赋役制度由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
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故A项正确。明朝中后期出现新的
经济因素,不符合材料时间,故排除B项:材料中是对赋税的改革,并不能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解
决了土地兼并问题,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两项
13.B考查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面官”“猛安谋克”、西夏《天盛律令均是当
时统治者结合国情的产物,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故B项正确,排除A项。C项只是材料的一部分,
故排除:D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4空大势皇方正爽乳竖煮数有澳開春款养公为里餐预梦绢
中未提及“科举录取人数”及“科举考试程序”的变化,故排除A、C两项;材料中仅提及科举制度,故D项中
“多样化”的表述错误,故排除
15.A考查宋代经济。材料“镇本为在边境驻兵戍守的地方”,具有军事功能,但是宋政府专门设监镇官员带
财税衔,说明镇里有税收,监镇官俸禄提升则反映出镇的税收比较重要,体现了宋代镇的经济功能凸显,故
A项正确。税收多不等于营商环境宽松,故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崇文抑武,故排除C项:坊市界限以前主
要存在城市中,且材料也看不出坊市界限被打破,故排除D项。
【高三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T-041C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