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历史学情导航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图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激增表。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是( )
A. 换取中国商品 B. 制裁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C. 扭转贸易逆差 D. 打破清朝“锁国”政策
2.“战争本身倒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戳破天朝威严门面。……不久英国即占领舟山之定海,
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口,北上威胁中国首都。”此处“战争”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亚罗号事件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3.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鸦片战争的进程和结果迫使林则徐重新认识对手。
于是他竭力主张买炮、买舰,同时派人翻译外国人所办的刊物”。这说明林则徐( )
A. 准确分析了中国战败的原因 B. 显示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意志
C. 认清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 D. 表现了接纳先进事物的开明
4.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写到:“条约的网络编成了所谓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
地榨取、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请问下列哪项内容让中国社会开始“改道变形”
( )
A.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港口
B. 允许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5.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因为它的爆发改变了中国的( )
A. 社会性质 B. 主要矛盾 C. 历史任务 D. 历史时期
6. 英国政治家格拉斯东激愤地说到:“我不知道也没有读到过比这个战争在起因上更不正义,比这个战争
更足使我国永远背上耻辱的战争。”他这样说是因为鸦片战争( )
A. 以强大欺负弱小 B. 是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的
C. 打开了中国市场 D. 扭转了中国与英国的贸易逆差
7. 1855 年,美国公使称:“从遥远的地方无法驾御中国政府,到了它的身边,它就变得驯服多了。”实现
美国这一意图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望厦条约》
8.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躲在避暑山庄的咸丰帝,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的赔款,却认
为外国派人驻北京“最为中国之害”。这说明咸丰皇帝( )
A. 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图强 B. 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C. 支持洋务运动抵抗西方侵略 D. 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9. 1861 年,雨果在《致巴特力尔上尉》中说:“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
我们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老夺目的东方博物馆……我谨作证,发生了一场偷
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这段文字可以用于佐证的史实是(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第一次鸦片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10. 下图是《近代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简示图(部分)》,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体现了(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地理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的著作,如曹廷杰的《东北边防
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等等。据此可知,当
时中国( )
A. 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B. 地理学研究兴起
C. 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D. 热衷于边疆军事
12. 绘制坐标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如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①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分
别是( )
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
A. 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 定都天京、颁布制度
C. 金田起义、天京陷落 D. 定都天京、天京事变
13.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
就变成了凶恶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该观点旨在说明太平天国( )
A. 主要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 失败的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C. 缺乏正确的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 应该将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主要任务
14. 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
团结,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 )
A. 战争环境的严峻性 B.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 清朝镇压的残酷性 D. 西方列强的欺骗性
15. 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其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
中所言,颇有见识”。“颇有见识”的依据是
A. 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理想 B. 主张废除私有制
C.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主张 D. 主张按人口平分土地
16. 李鸿章率淮军与太平军作战,发觉太平军之所以“猛不可当”是因为他们作战“专恃洋枪,每进队必有
数千杆冲击”。他逐渐认识到中国的武器与西方的差距。这些思想对他后来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影响很大。
由此可以看出( )
A. 太平天国运动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
B. 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
C. 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史进程
17.“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不自天文、算学中来……若不从根本上用着实功夫,即
习学皮毛,仍无裨于实用。”材料中的“根本”是指( )
A. 军事技术 B. 政治制度 C. 近代科学 D. 社会习俗
18. 洋务运动以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开始,但因没有进一步变革,违背历史潮流而结束。其中“进一步变革”
指的是( )
A. 推动制度进步 B. 引进军事工业 C. 开办民用企业 D. 维护封建统治
19. 随着洋务企业的开办,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沿海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也效
法洋务派。引进机器生产、雇佣工人、开设工厂。这反映了洋务运动( )
A. 目的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 B. 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 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D. 目的是为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20. 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遭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
台湾。”诗中的“去年”应是( )
A. 1894 年 B. 1895 年 C. 1898 年 D. 1900 年
21.“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
然是‘法人窥写,英人窥演,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由此可知。一些有识
之士预见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
A. 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D. 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22. 1894-1895 年间陆续翻译出版的《秦西新史揽要》,因介绍欧美各国的变革,受到上自光绪皇帝、各地总
督,下至普通士人的热烈追捧。《泰西新史揽要》热是由于( )
A. 近代教育不断发展 B. 军事近代化的需要
C. 戊戌变法正式开始 D. 对现状不满和反思
23. 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
“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A. 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B. 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C. 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4.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
史实 推论
项
挽救了中国的民族危
A 百日维新
亡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
B 公车上书
幕
颁布变法法 维新派控制了国家政
C
令 权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
D 戊戌政变
位
A. A B. B C. C D. D
25. 戊戌维新后,新式文化事业幼兴,国内出现办学热,创办新式报刊热,出版新书片。维新运动时期,维
新派为了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维新运动失败后,白话报刊更多出现,
白话文得到更多提倡。这说明戊戌变法( )
A. 使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B. 促进新式学堂开始普及
C. 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D. 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
二、简答题
26. 遗迹和文献都是历史的见证,是学习历史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某校九年级同学进行了“康温历史遗
迹·签往知远”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目标】通过收集近代史的文献材料以及走访退迹、遗址等方式,感受中国近代史遭遇外来侵略时中
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任务一:一组同学以“重温历史遗迹·了解近代屈辱与反抗”为题。收集了下面的文物照片。
(1)将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
(2)分析图①与图⑤之间的联系。
任务二:二组的同学根据“重读历史文献·感受民族英雄的气以”这一小题,制作了下面的卡片。
卡片 1:“若鸦片一日未 卡片 2:“湖湘于弟满天
卡片 3:“致达鼓楫冲重国”
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山”
人物: 人物:邓世昌
主要事迹:19 世纪 70 年代 主要事迹:面对日军的侵略。邓
人物:林则徐
我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 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奋勇杀敌,在
主要事迹:
他率军出兵新疆,讨伐阿 舰身严重全损之际准备与日舰同
古柏,收复了新疆。 归于尽。最终壮烈殉国
(3)请仿照卡片 3的示例,将卡片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三、材料分析题
27. 中国近代遭遇了外米侵略,深刻影响了晚清社会的发展变迁。
材料一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部分)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时间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1849 年 3281 969 77 23
1885 年 3071 40 3923 51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给晚清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洋务运动并木能完成促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代任务。前后历时三十余年却以失败而
告终。它的出现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曾经带给人们以某些新的希望,但希望破灭之后留下的则是更大的
失望。
——摘编自余明使《正确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谈谈对划线部分的理解,并分析洋务运动未能完成“时代任务”的原因。
材料三 戊戌变法作为应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红潮的“敕亡图存”之策。突破此前只重视“技艺”层
面的片面改革,在内政上取范于明治维新,在外交上主张“联合英日”。在科举、教育等领域引进西方思
想与学艺。引起了日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
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摘编自王美平《日本对戊戌变法的认知、态度与战略》:《中华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戊戌变法“短命而败”的原因,并谈谈其“成功之处”。
(4)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有哪些相同之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2024年10月月考八年级历史试卷( 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