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古代印度最高统治者称“Raja”,即“王”,也就是“佛经里的天王”。这反映出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是( )
A.发源于大河流域 B.建立严格等级制度
C.受希腊哲学影响 D.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2.《大唐西域记》中这样记载某古国:“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伏异路;内外宗枝,姻媾不杂。”材料反映了该古国的( )
A.民主政治 B.种姓制度 C.佛教文化 D.庄园经济
3.文明遗迹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文明遗迹与其地理位置匹配准确的是( )
A.胡夫金字塔——印度河流域 B.摩亨佐·达罗遗址——两河流域
C.半坡遗址——长江流域 D.帕特农神庙——爱琴海地区
4.下图是某个国家发展的重大事件时间数轴示意图,下列选项关于这个国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颁布了欧洲的第一部成文法
C.地中海成为这个国家的“内湖” D.编制新的历法“儒略历”
5.读下列两张图片,两部法律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成文法典 B.均产生于欧洲的中世纪
C.都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D.刻在完全相同的材质上
6.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应该思想高尚,尽力遵循理性而生活”。从中可得出二者的共同点是( )
A.扩大城邦公民权利 B.展现古罗马的哲学成就
C.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D.关注对人本身的研究
7.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蛮族王国的建立让罗马教会意识到要寻求新的政治保护。而法兰克王国从克洛维到查理大帝,为了巩固统治和进行扩张,也深知需要罗马教会这样一个强有力的精神工具。这体现出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特点是( )
A.封建王权至高无上 B.基督教会操控一切
C.教权与王权相结合 D.契约关系双向制约
8.下列是四大帝国的扩张路线图,伴随其扩张而广泛传播伊斯兰教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 B.图二 C.图三 D.图四
9.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恩格斯就曾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下列对中古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时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一些
B.城市属于国家,由国王委派官吏进行管理
C.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受领主的剥削
D.城市居民通过斗争,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
10.如图所示关卡数量的变化导致了( )
A.庄园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西欧中世纪教育快速发展
C.城市与封建主的经济抗争 D.拜占庭帝国国势日渐衰弱
11.“开始于沙漠中的一个宗教,在短短的一个世纪12世纪末13世纪末14世纪末15世纪末内,已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到750年,它统治了从比利牛斯山到信德,从摩洛哥到中国边境的广大地区。”材料中的“帝国”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
A.开创民主政治先河 B.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C.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D.沟通了东西方的文化
12.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中古时期”(5—15世纪)的世界大事,其中正确的是( )
①哈里发设立“智慧宫” ②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 ④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13.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各项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罗马人对犹太人的残酷统治——基督教产生 B.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C.十字军东征——拜占庭帝国衰落 D.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欧洲市民阶层的形成
14.根据如图呈现的历史现象,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出现 B.西欧封建制度彻底瓦解
C.租地农场逐渐走向衰败 D.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15.达·芬奇的画作《圣母子与圣安妮》中,圣母更像一位村妇,也是赤脚。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中的圣母形象,典雅而沉静,俯视着死去儿子的身体,表现出无奈与痛苦。这反映出作者的意图是( )
A.宣扬人要主宰万物 B.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C.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D.揭示现实生活人性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杰出人物影响历史进程,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历经10年征战,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元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他执政时的法令编辑成《查士丁尼法典》。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达·芬奇的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他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服兵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提供保护的义务……封君授给封臣一块土地……称作封地。
——摘编自弗朗索瓦·冈绍夫《何为封建主义》
材料三 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日本社会的一场重大变革。这场变革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国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的改革对雅典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的特点。(2分)
(3)材料三中“日本社会的一场重大变革”的实质是什么性质的改革?(2分)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变革能够成功的原因。(2分)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的感受。(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世纪城市培育了很多新的经济理念。11世纪以来的城市逐渐形成了新的认识,即各种有用物品都可用货币标准来衡量。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财富被当作价值增殖的资本,放货可以收利的意识逐渐在人们头脑中扎根。同时,市民将所获财富部分地用于改善生活,其大胆的消费实践似乎并没有被上帝惩处。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材料二 12世纪到13世纪期间,欧洲的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不但数量增多,规模也迅速扩大。城市容纳了法院(包括市政法院)医院、宗教团体或行业协会之类的兄弟会等组织机构。此外,大多数城市除了“中产阶级”或“市民”之外,还生活着数量相对较多的神职人员……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当小,不到总人口的15%。1500年,只有6%的欧洲人居住在人口超过1万的城镇。
——摘编自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
材料三 从11世纪开始,英、法等西欧国家进入城市复兴阶段。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市民,从这个市民阶层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国王给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证书,使得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一般都支持国王。城市文化教育发达,到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成为国王统治机构中的重要成员,教士不再是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城市培育的新经济理念。(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城市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城市复兴的作用。(3分)
19.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的文物图片。
图一 金字塔 图二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图三 古代印度佛像 图四 古希腊陶瓷
【材料二】
图五 图六
【材料三】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可将材料一中的图一、二、三归为一类,图四归为一类,其理由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五和所学知识,请列举一项史实说明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并根据图五、图六指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6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文明的认识。(4分)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5DBDCA 6-10DCBBC 11-15DCBAD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1)√
(2)×;“公元”改为“公元前”
(3)×;“《查士丁尼法典》”改为“《新法典》”
(4)×;将“达·芬奇”改为“莎士比亚”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7.(1)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2分)
(2)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2分)
(3)封建(性质的改革)。(2分)原因:遣唐使的推动,以中国唐朝模式推行改革。(2分)
(4)改革推动历史进步,要改革创新;民主法制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杰出历史人物推动社会进步;要善于交流互鉴(2分,任答一点即可)
18.(1)商品货币意识(或货币标准衡量);财富追逐意识(或财富增值,放货收利);新的积极消费观念(或财富改善生活,大胆消费)。(需答出3点,全抄材料扣1分)(3分)
(2)发展速度快,数量多,规模大;组织机构众多;主要由市民和神职人员组成;城市人口较少,规模小。(需答出4点,全抄材料扣1分)(4分)
(3)政治:自治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力量,他们与国王联盟,共同对抗封建大贵族,加速国家统一或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经济: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思想:促进大学的产生,世俗文学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基础。(3分)
19.(1)图一、二、三属于大河文明,图四属于海洋文明(2分)
(2)改造并传播了阿拉伯数字;传播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将印度棉花、食糖传入欧洲;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西方天文医学传入东方(2分,任答一点即可)方式:和平交往(2分)暴力冲突(2分)
(3)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多样性)、共容性,尊重世界各地文明的差异;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包容互鉴,取长补短;所有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等。(4分,需答2点,言之有理皆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