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中测试
初 2027 届 历史 题 卷
(满50分,与道德与法治共用90分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复原早期人类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的最重要依据是( )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现 C.文字记载 D.学术研究
2.如图中的文物,稻谷堆积数量之多,保存程度之完好在同时代遗址的考古中极为罕见。陶体上的猪憨态可掬,反映了当时已驯化和饲养家畜。这些文物所属原始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3.下列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它们共同说明了( )
A.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 B.远古人类的狩猎场景
C.“龙的文化”已经定型 D.原始农业的发展
4.苏辙的《和子瞻濠州七绝·涂山》:“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这首诗称赞的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他是( )
A.黄帝 B.炎帝 C.禹 D.尧
5.下图是河南三门峡出土的距今8000-6000年的彩陶盆。相传在部落联盟时期,炎帝教民耕作,会制作陶器,由此可知( )
A.远古传说真实可信 B.传说没有任何价值
C.炎帝成为人文初祖 D.传说和史实有联系
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这一时间用世纪、年代的表达方式应为( )
A.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 B.公元10世纪40年代
C.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 D.公元11世纪40年代
7.《史记》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注:敌人)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这表明受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
A.定期到周室朝觐 B.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C.定期向周王纳贡 D.对下属再分封
8.《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朝 D.汉朝
9.《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出现这一动荡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周平王东迁洛邑
C.周王室统治力减弱 D.诸侯国不听从王命
10.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平原出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的景象,是因为修建了( )
A.长城 B.驰道 C.水井 D.都江堰
11.《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
A.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改革户籍,严明法度
12.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繁荣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新篇章。下列主张属于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
A.顺应自然 B.建立中央集权统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1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政治家,其功绩包括:并吞六国;开疆拓土;创立新制;统一货币;修筑驰道、直道等。这位政治家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
14.某中学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打算编排一部历史情境剧,各幕的名称暂定为:遇雨失期、揭竿而起、张楚政权等。该历史情境剧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商鞅变法 B.秦灭六国
C.陈胜吴广起义 D.长平之战
15.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者直接发生时所产生或者记录的资料;后者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诠释。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资治通鉴》的记载
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电视剧《大秦帝国》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5分:16题6分,17题8分,18题14分,19题7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6.探究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随着适应、利用和改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高、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由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按照图一、图二分别写出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名称。(2分)
材料二: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岑参
由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伯禹”和“李太守”推动当时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2分)
材料三:如图
由材料三图片及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而深刻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潮、学派的交锋与激荡,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所谓百家争鸣,指的是两种社会现象:一种是各个学派独立地阐述自己的学说思想,学派之间相互问难,进行辫论。另一种是游说诸侯。战国的诸子百家主张学以致用,为了救世,必须以其所学去游说诸侯,推出自己的政策主张、治国方略,不可避免与诸侯及其官员发生争鸣,因而各学派的巨子几乎都是伶牙俐齿、口若悬河的雄辩家,像韩非那样口吃,只是个特例……当时文人学士游说之风很是盛,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经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执政大臣。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 ”。(3分)
A.卫国商鞅入秦游说秦孝公,做到了秦国最高官职大良造。 ( )
B.百家争鸣指各个学派之间相互问难,进行辩论及游说诸侯的社会现象( )
C.百家争鸣中各学派的巨子全部都是雄辩家 ( )
材料二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局面产生的历史背景(1分)。哪家学说对秦国实现富国强兵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分)
(3)阅读以下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分别指出其属于哪家学派。(3分)
①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②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 ③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
① ② ③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亲)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不) 能禁止。
——《史记》
(1)材料一说明了哪一制度已不适应社会发展?(1分)结合所学,列举“诸侯更相诛伐 ”的史实。(1分)
材料二 秦国没有严格的宗法制度,国内改革的阻力较小。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近20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都相对较长,内部相对稳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秦朝实现“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原因。(2分)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3分)
项目 措 施
经济 统一A______制度;以秦国的B______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文化 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C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材料五 秦朝独特的皇帝制度的建立,对结束以往诸侯纷争的局面进而维护国家的统一,对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器的运转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秦朝创设的皇帝制度神化了皇权并突显出皇帝至高至尊的地位。君权与神权相结合加强了皇权不可侵犯的神圣性。皇帝独一无二的名号确立后,即宣布在全国只能有一个君主。皇帝拥有支配天下一切土地和人员的权力以及最高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军事统率权和国家财政大权。
——整理自黄栋法《秦朝首创的君主专制制度》
(4)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五中得出的,请在对应括号内填“√”;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对应括号内填“×”。(2分)
A.诸侯纷争的局面对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器的运转起着重要作用。( )
B.皇权的神圣性在君权与神权的结合下得到加强。( )
材料六 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历史学家翦伯赞
材料七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阅读材料六,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1分)其主要依据是什么?(1分)材料七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1分)
材料八: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四十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
(6)根据材料八和所学知识,概括秦亡的原因?(1分)它表现在哪些方面?(1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材料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就其现实作用而言,此次变法是针对性极强的富国强兵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重视“耕战”是其重点,打破了七国并立争雄的相对平衡状态,秦国也逐渐展示出一枝独秀的战略优势
——摘编自安作璋《秦汉史十讲》
(1)根据材料,指出商鞅实施变法的历史时期。(1分)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中测试
初 2027 届 历史 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A C D C B B C D C A A C A
非选择题
16.(1)图一:河姆渡遗址;图二:半坡遗址(2分)
(2)大禹治水;李冰修建都江堰(2分)
(3)因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2分)
17.(1)A( )B(√)C(×)(3分)
(2)背景:社会大变革;士阶层崛起和私学兴起;(1分,答出一点即可)法家。(1分)
(3)(3)①道家(1分)②儒家(1分)③墨家(1分)
18.(1)制度:分封制;(1分)史实: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1分,答出一点即可)
(2)国内改革的阻力较小;国内相对稳定;善于用人。(2分)
(3)A:度量衡 B:圆形方孔半两钱 C:小篆(3分)
(4)A(×)B(√)(2分)
(5)评价: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1分)依据:他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1分)
史实:秦朝为了抵御匈奴,修筑长城。(1分)
(6)原因:秦的暴政。(1分)表现:沉重的赋税、刑法严苛。(1分)
19.(1)战国时期。(1分)
(2)观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
论述: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后来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也加快了战国时期统一战争的进程。(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中学校联盟十校联考2024-2025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