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8.0分)
1.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
B. 牛顿首先发现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C. 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 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内指的是第初到第末这一秒的时间间隔
B.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后半句诗中以长江作为参考系
C. 只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且 与 成正比,与 成反比
D.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而路程却不能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
3.如图所示,静止的小球分别与一个物体或面接触,设各接触面光滑,小球受到两个弹力的是( )
A. B. C. D.
4.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内由增加到;汽车以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内停下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 B. 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
C. 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 D. 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
5.如图所示,图甲为质点和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图乙为质点和做直线运动的图像,由图可知( )
到时间内,和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均发生了改变
B. 到时间内,和两个质点的速度均一直减小
C. 若时刻、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
D. 若时刻、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
6.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全程的前半段距离所用的时间和下落全程后半段距离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 B.
C. D.
7.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发现险情紧急刹车,汽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车,已知汽车刹车时第秒内的位移为,倒数第秒内的位移为,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减速时间为 B. 汽车加速度大小为
C. 汽车第秒末的速度为 D. 汽车刹车总位移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8.如图所示,老师用手托着地球仪在讲课,地球仪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手所受压力是由于手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B. 手所受压力和手对地球仪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地球仪所受重力大小等于地球仪对手的压力大小
D. 地球仪所受重力和手对地球仪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如图所示,一人用与水平面成角斜向下的拉力拉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质量为的箱子,箱子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若箱子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B. C. D.
10.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与的单位分别为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加速度的大小 B. 质点初速度的大小
C. 时,质点的速度 D. 时,质点经过的路程
11.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以的速度冲上斜面,到达两斜面交接处点时的速度大小为运动员过交接处时速度大小不变运动员冲上第二段斜面滑行的长度与第一段斜面长度相等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员在每段斜面上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运动员冲上斜面到向上滑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滑雪运动员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之比为
B. 滑雪运动员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大小之比为
C. 滑雪运动员在第一段和第二段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D. 滑雪运动员在第一段和第二段滑行的时间之比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12.(每空2分)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先将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弹簧的上端挂在铁架台上,使弹簧处于竖直状态,如图所示。然后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算出弹簧伸长量,记录实验数据,作出弹簧下端所受拉力随弹簧伸长量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图中,直线没过坐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坐标标度选取不合理
B.钩码重力的测量值都偏大
C.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由图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
该同学用实验中的弹簧制作了一个弹簧秤,将该弹簧秤竖直放置,未挂重物时,指针与零刻度对齐,悬挂某一重物时,读数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总长为______。
13.(每空3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电源频率,从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取某点为参考点,在纸带上依次标记、、、四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个记录点未画出:如图所示,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仅保留了、、三点及其到点的距离:、、。
下列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用选项字母填写
A.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
C.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释放小车,打出纸带
D.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并与小车尾部相连
利用上述信息可知:
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
打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保留位有效数字;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计算结果为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位。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0分)
14.(10分)一个物体从高的地方自由下落,取,问:
物体落地速度多大?
物体落到地面用了多少时间?
15.(13分)甲、乙两车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已知甲车匀速时的速度为,乙车匀速时的速度为,甲、乙两车反应时间均为。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
为避免相撞,乙车制动时的加速度至少多大?
若在此刻,甲车发现前方处发生了交通事故,经反应时间后,立即制动,恰好未陷入交通事故中。甲车制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16.(15分)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的速度向收费站沿直线正常行驶,如果过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处正好匀减速至,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速度为,经过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求汽车过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汽车通过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多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D C B C A A BCD CD BD AC
1.【答案】
【知识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明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知道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即可正确求解。
对于物理学史的学习要注意平时加强积累和记忆,不可忽视,这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解答】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得快一些,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A错误;
B.伽利略首先发现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B错误;
C.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错误;
D.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通过斜面实验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正确。
故选D。
2.【答案】
【知识点】参考系、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时刻和时间间隔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时刻、时间间隔、参考系、位移速度的定义式;掌握相应的概念即可,难度较小。
【解答】
A.第内指的是第初到第末这一秒的时间间隔,故 A错误;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后半句诗中以河岸作为参考系,故B错误;
C. 是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各种运动,且 与、 无关,故C错误;
D.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而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不能用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
【解析】【分析】
正确解答本题要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注意光接触而没有弹性形变不可能产生弹力,或者正确根据平衡条件判断弹力的有无.
弹力是高中阶段所学的一种重要作用力,要正确理解其产生、大小、方向等问题,在判断弹力大小方向时可以根据物体所处状态进行判断.
【解答】
A.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绳的弹力平衡,斜面与球之间不可能产生弹力,否则小球不可能平衡,故A图中球只受一个弹力作用,故A错误;
B.图中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支持力是弹力,即只有一个弹力,故B错误;
C.图中小球受到绳子拉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小球受两个弹力作用,故C正确;
D.图中竖直面对小球没有弹力作用,否则小球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
【解析】A.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故A错误;
B.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故B正确;
火箭的加速度
汽车加速度
正负号表示方向,故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慢,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故CD错误。
故选:。
5.【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图象的识别与应用。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
表示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读出有用信息,注意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的区别,从斜率、面积等数学
角度来理解其物理意义。
【解答】
A.在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则的速度方向变化,图像中,的速度一直为正,方向没有改变,A错误;
B.到时间内,的斜率先变小后变大,即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由图可知的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B错误;
C.和时刻、两个质点都在同一位置,若时刻为第一次相遇,则时刻为第二次相遇,C正确;
D.若时刻、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到时间内,、两质点的位移不等,因此时刻两质点不可能相遇,D错误。
6.【答案】
【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有,可得前半段距离所用的时间为:,全程的时间:,则后半段距离所用的时间为:,可得:,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答案】A
【解析】【分析】
采用逆向思维,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根据第内的位移,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初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第末的速度。
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难度不大。
【解答】
采用逆向思维,倒数第秒内的位移为根据初速度为零的与加速运动相等时间位移比公式可以得到最后内的位移为,根据得,汽车加速度大小;第内的位移为,根据得,代入数据解得初速度,则汽车在第末的速度;汽车的减速时间为汽车刹车总位移为
故选A
8.【答案】
【知识点】牛顿第三定律、形变及弹力的产生条件
【解析】A.地球仪对手的压力是由于地球仪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
B.手所受压力和手对地球仪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B正确;
C.地球仪对手的压力与手对地球仪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由平衡条件可知,手对地球仪的支持力与地球仪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地球仪所受重力大小等于地球仪对手的压力大小,故C正确;
D.地球仪所受重力和手对地球仪的支持力都作用在地球仪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BCD。
9.【答案】
【解析】【分析】先判断物体受的是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动摩擦力用公式求解或力的平衡来求,而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求解.
本题看似考查动摩擦力的公式,但关键是正交分解,要注意本题中的正压力不再是重力;同时还要注意物体做匀速运动,因此摩擦力还等于水平方向的推力.
【解答】首先由题意可知物体受到的是动摩擦力,设动摩擦力为,
据公式求解,我们只需求出即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正交分解,如图:
箱子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根据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
则:
水平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得:,故CD正确,AB错误。
故选:。
10.【答案】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解析】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为:
得质点的初速度为:,加速度,所以质点加速度的大小为,初速度的大小,故A错误,B正确;
C、时,质点的速度,故C错误;
D、由知质点经速度减为,后反向做初速度为的匀加速运动,第内的路程,后的路程为,所以时,质点经过的路程为为,故D正确;
故选:。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结合位移表达式,得出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11.【答案】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
【解析】【分析】
本题以滑雪运动员的运动过程为背景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记住物理公式,并能够熟练选用相关公式求解。
【解答】
、第一段中间时刻速度;第二段中间时刻速度,故滑雪运动员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之比为:,故正确;
、第一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第二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故滑雪运动员在第一段位移中点和第二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之比:,故错误;、根据,滑行时间与平均速度成反比,其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所以,加速度之比:,故正确,错误。
故选。
12.【答案】.
【知识点】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解析】解: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弹簧自身有重力,竖直悬挂的原长大于水平放置的原长,故选C;
图像的斜率表示弹簧劲度系数,故
,
图所示弹簧秤分度值为,故读数为:,
弹簧形变量为:
,
未挂重物时弹簧由于自重形变量为,
此时弹簧总长度为:。
故答案为:.
图线不过原点可能是弹簧自重的影响;图像的斜率表示弹簧劲度系数;弹簧秤读数时注意不需要估读,弹簧总长原长自重引起的形变量挂重物产生形变量。
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图像的分析,不过原点是由于弹簧自重,斜率表示弹簧劲度系数。
13.【答案】;
,,
【知识点】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解析】实验中,首先应固定打点计时器、穿好纸带,再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最后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故正确的顺序为:;
电源的频率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个记录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打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中间时刻的速度为,则小车加速度为
代入数据解得。
14.【答案】解:根据公式
可知落地速度;
由公式
可知自由下落时间;
15.【答案】解:根据题意可知,甲车匀速时的速度为,
乙车匀速时的速度为,
甲、乙两车反应时间均为,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
乙车开始减速时二者的距离为:,
乙车的速度减速到与甲车速度相等经过的时间:,
此过程中甲车的位移:,
乙车的位移:,
根据位移关系可得:,
联立解得乙车制动时的加速度至少为:;
甲车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为:,
设甲的加速度大小为,制动距离为,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
解得:。
答:为避免相撞,乙车制动时的加速度至少为;
甲车制动时的加速度是。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解析】求出乙车开始减速时二者的距离,当乙车的速度减速到与甲车速度相等时不相撞,以后就不会相撞,求出此过程中甲车和乙车的位移,再根据位移关系列方程求解;
求出甲车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求解加速度大小。
追及相遇类的问题要找准个关键点:速度关系;时间关系;位移关系,把握这三个关系列式即可。
16.【答案】解:过通道时,减速的位移和加速的位移相等,均为:
,
所以总的位移:;
过人工收费通道时,开始减速时距离中心线为:,
减速的时间,
过人工收费通道时:,
过通道的时间:,
汽车通过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
答:汽车过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
汽车通过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加速和减速的位移,以及匀速运动的位移大小求出总位移;
通过人工收费通道时,开始减速的位置相对于收费站中心线距离为减速的位移,分析运动过程,分别求出过人工收费通道和过通道总时间,求出节约的时间。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汽车在两种通道下的运动规律,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和时间公式进行求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