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一元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某同学认为其中含有金属铁,在讨论时,其中一位同学“拿出磁铁靠近硬币,发现硬币吸在磁铁上”,发现硬币吸在磁铁上”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和假设
C.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D.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2.(2分)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50cm
B.我国国歌播放一遍的时间大约8min
C.中学生用的课桌高度约为0.8m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m/s
3.(2分)如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4.(2分)2022年的春晚上,由易烊千玺、邓超、李宇春深情演绎了歌曲《时代感》,听众可以“听音辨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5.(2分)控制噪声主要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在人耳处采取措施三种方法。属于在传播过程采取措施控制噪声的是( )
A.禁鸣喇叭 B.比赛时戴防噪声耳罩
C.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 D.在铁道边安装隔音板
6.(2分)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第三比赛日,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半决赛正式开战。我国选手苏炳添凭借9秒83的成绩(破亚洲纪录)直接拿下第三组小组第一晋级决赛。关于苏炳添跑步的过程( )
A.苏炳添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是9.83m/s
B.若以苏炳添为参照物,观众席上的观众是运动的
C.观众是以“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来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D.裁判是以“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来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7.(2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8.(2分)如图,日晷(gu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钟”,这是利用了(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9.(2分)小东在阅读时,常发现有些词句或成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床前明月光”——月亮是光源
B.“夜半钟声到客船”——仅凭音色不可辨别发声体
C.“立竿见影”——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巍巍青山两岸走”——以岸为参照物
10.(2分)在众多的科学巨匠中,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亚里士多德 D.爱因斯坦
11.(2分)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之比为5:4,运动时间之比为2:3( )
A.15:8 B.5:6 C.8:15 D.6:5
12.(2分)如图所示,是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
B.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
C.t1~t3时间内汽车做减速运动
D.t1~t2时间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13.(2分)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由于空间限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 )
A.2.3m B.2.7m C.5.0m D.5.8m
14.(2分)下列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是( )
A. B.
C. D.
15.(2分)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A.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
16.(2分)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 )
A.乙物体运动越来越快
B.两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 s甲小于s乙
C.在5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7.(2分)如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所测物体的长度记为 cm
18.(2分)如图是2020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的图片。他按照当地习俗,敲响三声木鼓:“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三声鼓响四海升平”。其中鼓响是由于木鼓 产生的;声音是通过 进入现场村民耳朵的。
19.(2分)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 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
20.(2分)如图是拱桥和它在水中“倒影”的照片,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选填“虚”或“实”)。
21.(2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据图分析:折射角大小是 ,空气在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右”)。
22.(2分)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病人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能量”)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3.(4分)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射向平面镜,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4.(4分)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四、简答题:1小题,共4分。
25.(4分)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烟开始计时,还是听到枪声计时?为什么?
五、实验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26.(5分)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图甲中小明用小槌敲击音叉,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此过程运用了实验方法中的 法;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两列声波图,从图中可看出这两次声音的 (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3)在上述装置的右侧再放一个音叉,组成丁图的装置,并由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船和空间实验任务的宇航员带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做实验。请你预测当敲击右侧的音叉时 (选填“弹开”或“不动”),进一步说明了 。
28.(7分)甲图是芳芳“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直放置一块白色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接缝ON折转的E、F两部分组成。
(1)硬纸板在E、F共面(不折转)情况下,小明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原因可能是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30° 30°
3 50° 50°
(2)纠正错误之后,芳芳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次实验目的是: ,由此可得出结论: ;
(3)让光沿着FO的方向射向O点,反射光会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路是 的。同组的小红还发现,从纸板前的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
(4)如图乙所示,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转 半部分(选填“上”或“下”)。这现象说明了,光在反射时 。
29.(6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 完全重合(选填“A蜡烛”或“A蜡烛的像”)。
(2)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若将玻璃板左右移动时,像 (选填“随”或“不随”)玻璃板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玻璃板时,像 (选填“随”或“不随”)玻璃板前后移动。
(4)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点燃蜡烛的像好像总是“悬浮”在纸面上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序号)
A.玻璃板太厚
B.玻璃板未垂直桌面,且偏离点燃蜡烛一侧
C.玻璃板未垂直桌面,且偏向点燃蜡烛一侧
30.(4分)小明在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光路。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六、计算题:第31题7分,第32题9分,共16分。
31.(7分)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10s,紧接着在公路上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时间15s内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2.(9分)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度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求: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若汽车仍以原速度前进
(3)在(2)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判断若司机酒后驾车
(4)由此可知,如果有人开车去应酬,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一元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某同学认为其中含有金属铁,在讨论时,其中一位同学“拿出磁铁靠近硬币,发现硬币吸在磁铁上”,发现硬币吸在磁铁上”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和假设
C.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D.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解:根据题意,就“拿出磁铁靠近硬币,是一个进行实验,在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的环节。
故选:D。
2.(2分)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50cm
B.我国国歌播放一遍的时间大约8min
C.中学生用的课桌高度约为0.8m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m/s
解: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0cm;
B、国歌播放一遍的时间约为46秒;
C、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0.8m;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1m/s。
故选:C。
3.(2分)如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解:A、云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的是一天内通过的距离,故B正确;
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诗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是猿的声音,故C错误;
D、从“轻舟已过万重山”知,所以,“山”是运动的,但不知道时间,故D错误。
故选:B。
4.(2分)2022年的春晚上,由易烊千玺、邓超、李宇春深情演绎了歌曲《时代感》,听众可以“听音辨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解: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听众可以“听音辨”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BCD错误。
故选:A。
5.(2分)控制噪声主要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在人耳处采取措施三种方法。属于在传播过程采取措施控制噪声的是( )
A.禁鸣喇叭 B.比赛时戴防噪声耳罩
C.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 D.在铁道边安装隔音板
解:A、禁鸣喇叭,故A不合题意;
B、比赛时戴防噪声耳罩,故B不合题意;
C、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故C不合题意;
D、在铁道边安装隔音板,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2分)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第三比赛日,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半决赛正式开战。我国选手苏炳添凭借9秒83的成绩(破亚洲纪录)直接拿下第三组小组第一晋级决赛。关于苏炳添跑步的过程( )
A.苏炳添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是9.83m/s
B.若以苏炳添为参照物,观众席上的观众是运动的
C.观众是以“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来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D.裁判是以“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来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解:A、苏炳添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v==,故A错误;
B、旁边的观众相对于苏炳添的位置向后变化,旁边的观众是向后运动的;
C、观众是以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大小来判断运动员快慢的;
D、裁判是以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长短来判断运动员快慢的。
故选:B。
7.(2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解: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当把空气全部抽空后听不到声音,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大,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故选:A。
8.(2分)如图,日晷(gu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钟”,这是利用了(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解:因为日晷(guǐ)是利用太阳光下指针的影子指示不同的时刻,则它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故选:C。
9.(2分)小东在阅读时,常发现有些词句或成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床前明月光”——月亮是光源
B.“夜半钟声到客船”——仅凭音色不可辨别发声体
C.“立竿见影”——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巍巍青山两岸走”——以岸为参照物
解:A、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B、“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色判断出的;
C、“立竿见影”,故C正确;
D、“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的运动,则“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照物。
故选:C。
10.(2分)在众多的科学巨匠中,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亚里士多德 D.爱因斯坦
解:伽利略因其对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BCD错误。
故选:A。
11.(2分)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之比为5:4,运动时间之比为2:3( )
A.15:8 B.5:6 C.8:15 D.6:5
解:根据题意可知,t甲:t乙=2:3,s甲:s乙=7:4,
则它们的速度之比:==×=×=。
故选:A。
12.(2分)如图所示,是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
B.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
C.t1~t3时间内汽车做减速运动
D.t1~t2时间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解:A、由图可知1和t2~t8时间内,汽车的s﹣t图像均是倾斜直线,因此在这两段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D、由图可知1~t2时间内汽车的s﹣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路程无变化,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t2~t3时间内汽车不是做减速运动,而是先静止后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13.(2分)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由于空间限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 )
A.2.3m B.2.7m C.5.0m D.5.8m
解:已知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7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人到视力表像的距离为5.7m+2.6m﹣0.4m=2.0m。
故选:C。
14.(2分)下列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是( )
A. B.
C. D.
解:AB、人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B正确。
CD、人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故CD错误;
故选:B。
15.(2分)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A.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
解:A、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不符合题意;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符合题意;
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不符合题意;
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2分)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 )
A.乙物体运动越来越快
B.两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 s甲小于s乙
C.在5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解:A、由图可知乙的s﹣t图像是倾斜直线,说明乙做匀速运动;
B、由图可知,故B错误;
C、两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可知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D、由图可知甲的s﹣t图像是曲线,由上述分析可知乙匀速运动。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7.(2分)如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记为 5.22 cm
解: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右侧与8.22cm对齐。
故答案为:1mm (或 ;5.22。
18.(2分)如图是2020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的图片。他按照当地习俗,敲响三声木鼓:“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三声鼓响四海升平”。其中鼓响是由于木鼓 振动 产生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进入现场村民耳朵的。
解:鼓响是由于木鼓振动产生的。
木鼓和现场村民之间是空气,木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村民耳朵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19.(2分)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 音色 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音调 。
解:每个人发声的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区分不同的人的声音,辨识度极高;
当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
故答案为:音色;音调。
20.(2分)如图是拱桥和它在水中“倒影”的照片,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 虚 像(选填“虚”或“实”)。
解:景物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反射;虚。
21.(2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据图分析:折射角大小是 40° ,空气在界面的 左 (选填“上”“下”“左”“右”)。
解:根据图可知,∠AON=90°﹣20°=70°=∠BON,所以,竖直方向的直线MM′为界面、折射光线与法线分居法线的两侧,OA为反射光线;
则∠BON为入射角,∠N′OC为折射角;此时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40°;左。
22.(2分)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能量 ;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病人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 。(选填“信息”、“能量”)
解: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比如:利用超声波的破碎能力除去人体结石;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疾病就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能量;信息。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3.(4分)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射向平面镜,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解: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
如图所示:
24.(4分)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解: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
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用虚线连接A′,如图所示:
四、简答题:1小题,共4分。
25.(4分)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烟开始计时,还是听到枪声计时?为什么?
答:应该看到烟开始计时,因为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声音传播100m的距离需要一定的时间,故应看到枪口冒烟开始计时。
五、实验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26.(5分)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图甲中小明用小槌敲击音叉,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此过程运用了实验方法中的 转换 法;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两列声波图,从图中可看出这两次声音的 音调 (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3)在上述装置的右侧再放一个音叉,组成丁图的装置,并由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船和空间实验任务的宇航员带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做实验。请你预测当敲击右侧的音叉时 不动 (选填“弹开”或“不动”),进一步说明了 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解:(1)图甲中小明用小槌敲击音叉,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此过程运用了实验方法中的转换法;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如图乙和丙,频率相同;
(3)在上述装置的右侧再放一个音叉,组成丁图的装置。当敲击右侧的音叉时,因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没有空气。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转换;(3)不动。
28.(7分)甲图是芳芳“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直放置一块白色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接缝ON折转的E、F两部分组成。
(1)硬纸板在E、F共面(不折转)情况下,小明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原因可能是 纸板没有垂直于镜面放置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30° 30°
3 50° 50°
(2)纠正错误之后,芳芳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次实验目的是: 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由此可得出结论: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3)让光沿着FO的方向射向O点,反射光会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路是 可逆 的。同组的小红还发现,从纸板前的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漫反射 ;
(4)如图乙所示,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转 上 半部分(选填“上”或“下”)。这现象说明了,光在反射时 同一平面内 。
解:(1)实验中纸板应与镜面垂直,否则在纸板F面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F共面(不绕折)情况下,可是在纸板F面上没有反射光线的径迹;
(2)通过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时,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偶然性太大;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20°、5°时,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20°、5°;
(3)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光将沿图中的OE向射出;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
(4)如图乙所示,将纸板B沿PQ剪开。实验时。这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
故答案为:(1)纸板没有垂直于镜面放置;(2)寻找普遍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漫反射;同一平面内。
29.(6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 未点燃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 A蜡烛的像 完全重合(选填“A蜡烛”或“A蜡烛的像”)。
(2)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若将玻璃板左右移动时,像 不随 (选填“随”或“不随”)玻璃板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玻璃板时,像 随 (选填“随”或“不随”)玻璃板前后移动。
(4)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点燃蜡烛的像好像总是“悬浮”在纸面上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C 。(选填序号)
A.玻璃板太厚
B.玻璃板未垂直桌面,且偏离点燃蜡烛一侧
C.玻璃板未垂直桌面,且偏向点燃蜡烛一侧
解:(1)如果点燃玻璃板后方的蜡烛B,则因为光太亮而几乎无法分清镜中的烛焰是像的烛焰还是对面B的烛焰,从而对实验造成影响,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2)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大小不变;
(3)由于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若将玻璃板左右移动时;前后移动玻璃板时;
(4)前面点燃蜡烛的像总是“悬浮”在纸面上方,如图所示,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未竖直放置且偏向点燃的蜡烛方向,故选:C。
故答案为:(1)未点燃;A蜡烛的像;(3)不随;随。
30.(4分)小明在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光路。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反射 和 折射 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且折射角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解:(1)根据题干中的光路图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
(2)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1)反射;折射; ;小于。
六、计算题:第31题7分,第32题9分,共16分。
31.(7分)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10s,紧接着在公路上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时间15s内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解:(1)由v=可得
s1=v1t6=10m/s×10s=100m;
(2)测试总路程:s总=s1+s2=100m+100m=200m,
汽车在整个测试时间15s内的平均速度:
v==≈13.4m/s。
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是100m;
(2)汽车在整个测试时间内的速度是13.3m/s。
32.(9分)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度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求: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若汽车仍以原速度前进
(3)在(2)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判断若司机酒后驾车
(4)由此可知,如果有人开车去应酬,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解:(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t=0.75s,且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s=15m,
所以制动前的行驶速度:
v===20m/s。
(2)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
t′=4t=4×0.75s=6s,
由v=得,酒后的反应距离(即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s′=vt′=20m/s×3s=60m;
(3)汽车从采取制动措施到完全停止行驶的总路程:
s总=s′+s滑=60m+30m=90m>80m,
所以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4)由此可知,如果有人开车去应酬。
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20m/s;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其反应距离为60m;
(3)通过计算可知,汽车是会撞上障碍物;
(4)酒后不开车。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2024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