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升华和凝华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①打开冰柜时冒出的“白雾”
②用旧的灯泡灯丝变细
③冬至时房檐上的冰挂
④冬天冷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冬天玻璃上生成冰花
C.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3.善于观察的小洛发现:夏季夜晚闷热,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第二天早上,玻璃窗上会出现一层水雾;寒冷的冬天,在温暖的室内,早晨起来会看到窗户上有千姿百态的冰花。关于水雾和冰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雾是室外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水雾是室内的水汽化形成的
C.冰花是室外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冰花是室内的水凝固形成的
4.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升华
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
C.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现象
5.如图三种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 B.丙为固态 C.乙为液态 D.丙为液态
6.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乌鲁木齐市属严重缺水城市。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遇冷空气,熔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冷气流,凝华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7.在-10℃的寒冬天气,室外冻得发硬的衣服也会变干,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固 C.汽化 D.凝华
8.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来降温。这是因为(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凝固放热
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放热
9.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 )
A.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
B.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形成的二氧化碳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二、填空题
10.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常出现雾凇,那么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小明做了实验来进行探究,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因为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外部的相对高温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白霜,由此理解了雾凇的形成原因,小明还知道雾凇形成过程中 热量,演出时利用干冰制作出白气弥漫的舞台效果,这里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和 。
11.在刚刚结束的卡塔尔足球世界杯中主裁判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来辅助任意球的判罚,这种特制的速褪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防守队员不可以越界(如图),几分钟后白色直线会“神奇”地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体污渍。这条白色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发生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中 热量。
12.如图所示,儿童发烧时常用“退热贴”贴在额头进行物理降温。“退热贴”内部是一种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里面的水分受热会逐渐消失,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3.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属于升华的是 ;属于汽化的是 (以上填序号)
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
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
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14.小红把固态紫色碘放入试管中密封好,然后放入热水中一会发现试管中都是紫色碘气体,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是 (填“放热”或“吸热”)。
15.夏天把冰棒从冰箱中拿出来,常会看到冰棒纸上有一层白花花的“粉”,则“粉”的形成是 (物态变化),当把冰棒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则“白气”的形成是 (物态变化)。
16.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气体,并从周围 (吸收/放出)大量的热量,于是高空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也会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17.“冰火花”是一种新型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皮肤上,会迅速变成9℃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消失不见,不会产生湿黏的感觉,凝胶消失的过程属于 现象(填物态变化),此过程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实验题
18.某小组同学在做“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一是用酒精灯直接给装有固态碘颗粒的“碘锤”加热,二是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热水,再通过热水利用“水浴法”给装有固态碘颗粒的“碘锤”加热。(酒精灯的加热温度约400~500℃,碘的熔点约113℃,水的沸点是100℃)
(1)为了探究固态碘是否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在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在给碘锤加热的过程中,碘锤内是否有 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加热方式中,图 (填“甲”或“乙”)更好;
(2)实验后,将乙图中的碘锤从热水中拿出,过一段时间会发现碘锤中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这是 现象,这个过程需要 热量。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B
6.A
7.A
8.C
9.D
10.凝华 放出 升华 液化
11.升华 吸收
12.升华 吸收
13.③ ④ ①
14.升华 吸热
15.凝华 液化
16.升华 吸收 熔化
17.升华 吸收
18.液体 乙 凝华 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