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章 运动的世界(4份打包 有解析) 2022-2023上学期福建省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

2.1 动与静
一、单选题
1.(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期末)坐在座位上考试的小悟同学认为自己是运动的,则该同学选择的参照物为(  )
A.教室地面 B.桌子
C.坐着的监考老师 D.旋转的风扇叶片
2.(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7月27日东京奥运会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中,我国选手陈芋汐与张家齐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她们比赛时动作高度同步的场景,说她们同步,是指(  )
A.她们相对于跳台始终是静止的
B.陈芋汐相对于张家齐始终是静止的
C.张家齐相对于陈芋汐始终是运动的
D.她们相对于水面始终是静止的
3.(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10月16日早上,搭载了我国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如图所示的是它们对接后在空中运行的情景。若认为“神舟十三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天和核心舱 B.太阳
C.地球 D.月球
4.(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同步定点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我们觉得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卫星 C.地球 D.月亮
5.(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期末)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如图所示,是诗人骑马赏花的情景,若说诗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面 B.路边的百花 C.身后的房屋 D.诗人的马
6.(2022秋·福建南平·八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对接(如图),对接后若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A.地球 B.地面监测站
C.太阳 D.神舟十三号
7.(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7日早上,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对接。对接后若认为“天和核心舱”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天和核心舱 B.太阳 C.地球 D.神舟十三号
8.(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期末)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高铁,将一枚硬币竖立在高速飞驰的列车窗台上,硬币竟然能够屹立8min而不倒,如图所示。若认为硬币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铁轨 B.列车 C.房屋 D.树木
9.(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图为高空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画面。若认为其中一个运动员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白云 C.树木 D.其他运动员
10.(2022秋·福建三明·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矿泉水瓶、笔、手机都能够稳稳当当静止竖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我们也可以说矿泉水瓶是运动的,此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笔 B.手机 C.窗台 D.远处的山
11.(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小宁坐在向前行驶的小汽车上,看到同向行驶的大客车向后退去,由此可推断出(  )
A.小汽车速度大 B.大客车速度大
C.两者速度相等 D.两者速度无法比较
12.(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期末)请在如图中比较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正确的是( )
A.v甲<v乙<v丙 B.v乙<v丙<v甲
C.v甲>v乙>v丙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
13.(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飞船直冲云霄时,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 的。经过6个多小时飞行后,神舟十三号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形成组合体一起运动,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飞船是 的。
14.(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此时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以太阳为参照物,空间站是 的,以 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
15.(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如图所示,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 的。(两空均选填“运动”或者“静止”)
16.(2022秋·福建三明·八年级统考期末)2020年6月30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同步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北斗,点亮了世界卫星导航的天空。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同步卫星在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是 的,以太阳为参照物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17.(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在火车站坐火车时,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他看看站台,发现原来是对面的火车在向南行驶,而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小明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是以 为参照物,“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是以 为参照物.
18.(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期末)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 为参照物。
三、简答题
19.(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期末)影视剧中常有“腾云驾雾”的镜头,拍摄时,如果演员真正飞起来,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有危险,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说出你的办法和理由。
20.(2022春·福建福州·八年级期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粒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参考答案:
1.D
【详解】坐在座位上考试的同学与教室地面、桌子和坐着的监考老师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则以教室地面、桌子、坐着的监考老师为参照物时,坐在座位上考试的同学是静止的;坐在座位上考试的同学与旋转的风扇叶片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则以旋转的风扇叶片为参照物时,坐在座位上考试的同学是运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她们比赛时动作高度同步,是指她们的位置关系没有发生变化,即陈芋汐相对于张家齐始终是静止的;张家齐相对于陈芋汐始终是静止的;她们相对于跳台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她们相对于跳台是运动的;她们相对于水面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她们相对于水面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运动具有相对性,参照物选择太阳、地球或月球时,“神舟十三号”都会有位置的改变即有相对运动,而参照物选择天和核心舱时,二者没有位置的改变,则是静止的。
故选A。
4.C
【详解】ABD.同步卫星与太阳、月亮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太阳、月亮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运动的,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ABD不符合题意;
C.因为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它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ABC.诗人骑马赏花时,诗人相对于路面、路边的百花和身后的房屋的位置发生改变,诗人是运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
D.诗人骑马赏花时,诗人相对于他骑的马的位置没有改变,诗人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在对接时,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没有位置变化,则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处于静止状态,而地球、地面监测站和太阳相对天和核心舱都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详解】A.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故A不符合题意;
BCD.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后,两者保持相对静止,所以选择神舟十三号为参照物时,“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太阳、地球都是运动的,故只有D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详解】A.硬币相对于铁轨而言,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硬币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硬币相对于列车而言,位置没有变,故硬币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C.硬币相对于房屋而言,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硬币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硬币相对于树木而言,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硬币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因为运动员在下落,认为其中一个运动员是静止的,则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参照物只能是其他运动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矿泉水瓶、笔、手机都静止竖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矿泉水瓶相对于笔、手机、窗台位置都没有发生变化;由于矿泉水瓶随列车一起运动,相对于远处的山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选远处的山为参照物,矿泉水瓶是运动的。
故选D。
11.A
【详解】AD.小汽车和大客车同向行驶,如果小汽车的速度大,以小汽车为参照物,看到同向行驶的大客车向后退去,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B.如果大客车速度大,以小汽车为参照物,会看到同向行驶的大客车超过自己所坐的小汽车,向前行驶,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小汽车和大客车速度相等,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大客车相对于小汽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处于相对静止,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C
【详解】由s﹣t图象可知,丙保持静止(因为其s﹣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其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在相同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较大,因此甲的速度较大,即v甲>v乙。综上可知,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 运动 静止
【详解】[1]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与地球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飞船是运动的。
[2]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一起运动,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飞船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14. 运动 空间站
【详解】[1]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以太阳为参照物,空间站的位置发生变化,故空间站是运动的。
[2]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宇航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宇航员是静止的。
15. 静止 运动
【详解】[1]相对于加油机而言,正在加油的受油机的位置没有改变,加油机是静止的。
[2]相对于地面而言,正在加油的受油机的位置有改变,加油机是运动的。
16. 静止 运动
【详解】[1]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同步卫星与地球同步,以地球为参照物,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同步卫星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2]以太阳为参照物,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17. 对面的列车 站台(房屋)
【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详解】小明以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他与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他与站台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
18. 两岸 船
【详解】[1][2]舟行,舟和河岸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河岸为参照物,舟是运动的,人不觉,人和船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19.见解析
【详解】办法是:快速的移动演员身后的背景。
理由是:把背景作为参照物,快速的移动演员身后的背景,则演员与背景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演员相对于背景是运动的,所以可以看到演员“飞”起来了。
20.因为高速运动的飞机驾驶员与子弹一起飞行,子弹相对于飞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子弹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这也是飞机驾驶员伸手抓到一颗子弹的原因。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因为高速运动的飞机驾驶员与子弹一起飞行,子弹相对于飞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子弹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这也是飞机驾驶员伸手抓到一颗子弹的原因。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此类题目的训练,使学生明确,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一、单选题
1.(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期末)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
A.185μm B.185mm C.185cm D.185dm
2.(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祝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我国首辆火星车被命名为“祝融”,寓意为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未知宇宙的持续探索和自我超越。如图所示,这是八年级的小梦同学参观博物馆时,与“祝融号”模型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祝融号”模型的高度约为(  )
A. B. C. D.
3.(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八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可以判断这棵小树的高度约为(  )
A. B. C. D.
4.(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照片,你认为新冠病毒的直径与下列哪个数据最接近(  )
A.0.1km B.0.1m C.0.1mm D.0.1μm
5.(2022秋·福建三明·八年级统考期末)芯片是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核心部件。目前世界上能制造的芯片最小工艺水平是(  )
A.5cm B.5mm C.5μm D.5nm
6.(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A.1.6m B.7.5dm C.18cm D.70μm
7.(2022秋·福建南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小南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3cm
C.被测物体长度为2.30cm D.被测物体长度为2.3cm
8.(2022秋·福建三明·八年级统考期末)小吴想测量1角硬币的直径,下列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A. B.
C. D.
9.(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用塑料制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测量时用力拉伸塑料尺:①偏小、②偏大、③测量结果有误差、④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则测得结果为(  )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0.(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期末)用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单而又正确的是
A.把一张邮票直接放在天平上,测量一次,并记录
B.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
C.先测出100张邮票的质量,再将测得结果除以100
D.先测出一本书的质量,把一张邮票贴在书上,测出其总质量,再减去书的质量
二、填空题
11.(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了让测量结果更精确,应选择 (选填“甲”或“乙”)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记为 cm。
12.(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13.(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 cm。
14.(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期末)截止2020年底,我国现在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3.79万多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某同学在比例尺为1∶8000000的地图上,用一段细棉线与上海到某市的高铁路线重合,
(1) 然后按如图方式用刻度尺测这段细棉线的长度为 cm;
(2)上海到该市高铁路线的实际里程为 km。
15.(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期末)请同学们应用所学物理知识正确使用下列测量工具:
(1)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该选用 (选填“甲”或“乙”)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记为 cm;
(2)小明骑车去学校,借助停表记录了自己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如图所示,此时停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s。
参考答案:
1.B
【详解】中学生“一拃”的长度约15cm,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8.5cm=185mm左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如图所示,这是八年级的小梦同学参观博物馆时,与“祝融号”模型的对比照,中学生身高约,“祝融号”模型的高度大于中学生身高,约为,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初中生的身高在左右,由图可知,小树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80cm=1.8m左右。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新冠病毒直径非常小,人的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大约是
100nm=0.1μm
故选D。
5.D
【详解】目前世界上能制造的芯片最小工艺水平是5纳米,即5nm,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为18cm.
故选C.
7.C
【详解】AB.由图片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故AB错误;
CD.当刻度尺分度值为1mm时,在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可知,物体左端对准0刻度线,右端对准2.30cm,故被测物体长度为2.30cm,C正确,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此方法不能保证测出的就是硬币的直径,故A不符合题意;
BC.借助两个直角板卡住硬币,且两直角板与刻度尺对齐,才能正确测出硬币直径,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测量的起点没有从零刻度线开始,此时的读数要小于真实的直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分析】①塑料尺经拉伸长度可变,但被测量物体的真实长度不变。②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是在测量方法和操作规则都正确的前提下出现的,错误是方法或操作不规则出现的,误差只能减小,错误能够避免。
【详解】根据题意,作图说明:

由图可知,测量结果偏小;用力拉伸塑料尺的操作方法是错误的,所以测量结果也是错误的。
故选B。
10.C
【详解】A.B.1张邮票的质量很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直接测是测不出来的,故A、B错误;
C.先测出100枚邮票的质量,然后除以100这是累积法,这是测量的好办法,100枚邮票可以测出质量,故C正确;
D.由于邮票的质量很小,把一张邮票贴在书上,邮票和书的质量是无法直接用天平区分的,故D错误.
11. 乙 2.80
【详解】[1]长度测量时,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如图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以应选择乙刻度尺。
[2]如图物体左端与对齐0刻度线,右端与2.80cm处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80cm。
12. 2.50 0.1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4.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4.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详解】[1][2]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0.1cm;
末端刻度值为6.50cm,物体长度为6.50cm﹣4.00cm=2.50cm.
13.2.55
【详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在4.5cm和4.6cm中间,估读为4.55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
14. 4.50 360
【详解】(1)[1] 图示刻度尺 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 ;细棉线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0 ;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细棉线长度为 。
(2) [2]高铁路线的实际长度
15. 乙 2.74 307.5
【详解】(1)[1]甲刻度尺,1cm之间有2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5cm;乙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1cm,分度值更小,故使用乙刻度尺更精确。
[2]乙刻度尺,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2.70与2.80cm之间,所以物体的长度估读为2.74cm。
(2)[3]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秒针读数前半分钟;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7.5s,即307.5s。2.3 快与慢
一、单选题
1.(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
A.40km/h B.1.5km/min C.150m/s D.40m/s
2.(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结合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的步行速度约1.1m/s
B. 公交汽车行驶速度约200m/s
C. 自行车骑行速度约1m/s
D. 飞机飞行速度约20m/s
3.(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4.(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下表是“中国飞人”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百米决赛中的分段成绩,其中跑得最快的阶段是(  )
分段路程/m 0-30 30-60 60-80 80-100
时间/s 3.70 2.61 1.72 1.78
A.0-30m B.30-60m C.60-80m D.80-100m
5.(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甲车从点、乙车从点同时相向沿同一直线运动,两车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若两车相遇时,乙车距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均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C.、两点间的距离为 D.甲,乙两车的相对速度为
6.(2022秋·福建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第三比赛日,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半决赛正式开战。我国选手苏炳添凭借9秒83的成绩(破亚洲纪录)直接拿下第三组小组第一晋级决赛。关于苏炳添跑步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众是以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
B.裁判是以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
C.苏炳添在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9.83m/s
D.若以苏炳添为参照物,旁边的观众是向后运动的
7.(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校运动会比赛中,甲、乙两位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时间相差12.5s,并根据比赛成绩算得两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分别是5.0m/s、4.8m/s。则他们所参加的径赛项目是(  )
A.800m B.1000m C.1500m D.3000m
8.(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姗姗来迟 D.一日千里
9.(2022秋·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小龙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的运动情况时,描绘出了如图所示的v-t图像。通过查阅资料,得知v-t图像与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小车运动的路程。根据图像可知,小车在0~3s内通过的路程和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1.8m 0.3m/s B.1.8m 0.6m/s
C.0.9m 0.3m/s D.0.9m 0.6m/s
10.(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这是汽车“行车记录仪”中软件记录的一段时间内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汽车行驶得最慢的时刻是(  )
A. B. C. D.无法判断
11.(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本学期,七至九年级的同学都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在男生1000米的耐力测试中,体育老师是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评价同学们运动的快慢的(  )
A.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
B.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C.利用计算平均速度
D.以上方法都不对
二、填空题
12.(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A、B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m的两点,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点沿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向而行,其中甲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甲比乙先运动2s,乙出发4s后,甲乙相距8m,则乙的速度为 m/s。在此过程中,相对于甲,乙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3.(2022秋·福建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的速度表上的指针始终指在90km/h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直线行驶的一辆货车(车长为10m)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自己经过该货车的时间刚好为5s。则轿车的速度为 m/s,被超越货车的车速为 km/h。
14.(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物理学把路程与时间的 定义为速度,其表示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同样物理学中也用加速度a表示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若沿直线运动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该物体的加速度a= (用t、v1、v2表示)。
三、计算题
15.(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国内某科研机构建成了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浮车高速试验平台,若测试时,在140m长的实验管道内列车模型的平均速度为360km/h,列车模型的长度忽略不计,求:
(1)列车模型在管道内的运行时间;
(2)若试验管道足够长,该列车模型以3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16.(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期末)跳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运动。一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经15s下落210m后,再匀速直线下落15s,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运动员在前15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
(2)该运动员在30s内下落的总高度;
(3)该运动员在30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
17.(2022秋·福建三明·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周末从家中到公园锻炼,他前半段路程骑自行车,后半段路程步行,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求:
(1)他骑自行车的速度;
(2)他从家中到公园全程的平均速度;
(3)若全程都用步行,所用的时间。
18.(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出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高铁列车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快捷便利。假期里,爸爸驾车带着小明到漳州站,然后乘高铁次列车去深圳参观“世界之窗”。去漳州站的途中,小明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如表是次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
次列车
站名 到站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
合肥南
漳州
深圳北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求爸爸开车从交通标志牌处到漳州站最少需要的时间;
(2)求G3141次列车从漳州站驶往深圳北站的平均速度;
(3)若G3141次列车以180km/h的速度匀速完全通过长为1.3km的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0s,求G3141次列车的长度。
19.(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崇武古城是中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好的明代石头城,也是中国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史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图是某游客到惠安动车站后通过导航软件搜索到的出行地图,求:
(1)根据预计的导航规划,惠安动车站到崇武古城风景区的平均车速是多少km/h?
(2)动车站上车后游客希望司机在省道312上不超速的情况下33min内到达崇武古城风景区,请通过计算分析司机能否做到,为什么?
20.(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科技的发展,使无人驾驶成为现实,如图甲所示,这是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某次测试时沿直线行驶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
(1)无人驾驶汽车在BC段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求无人驾驶汽车在BC段行驶的速度。( )
(3)求无人驾驶汽车以AB段的速度行驶10min通过的路程。( )
21.(2022秋·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安全、快捷的动车、高铁,正在成为出行首选,也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小龙和爸爸乘动车从龙岩到古田会址站,平均车速112km/h,需要15min,求两站之间的距离;
(2)在建的“龙龙”高铁,北起福建龙岩,南至广东河源龙川县,线路全长265.5km,在龙岩境内设计时速为250km/h,是我市首条高铁。新阳明山隧道是“龙龙”铁路开工的首条隧道,全长约5km。若建成通车后,一长为200m的列车,以设计时速通过该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22.(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荣荣驾车从高山镇到福清市某地开会,导航给出了“熟路”、“大路多”、“距离长”三个路线方案,如图所示。三种方案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方案 熟路 大路多 距离长
路程
预估用时
(1)他选择了“熟路”方案,到达目的地所用时间与导航上的预估用时一致,求汽车的平均速度;
(2)若以60km/h 的平均速度,按“距离长”方案的路径行驶,求全程需要多少时间。
23.(2022秋·福建南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老爷岭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
(1)根据交通规则可知,汽车经过该隧道允许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若汽车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0.05h,请你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超速。
24.(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列车以72km/h的速度前行,在它的正前方B处有一个隧道,列车驶入隧道前,A处必须鸣笛,司机鸣笛1.2s后,在C处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峭壁反射的回声。
(1)列车听到回声行驶的路程s1是多少m?
(2)鸣笛声从A处,经过隧道峭壁反射后,回到C处共经过的路程s声是多少m?(v空气=340m/s)
(3)列车司机听到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s2还有多少m?
25.(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一列长 360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1800m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54km/h,请问: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共享汽车的平均速度
故A符合题意;
B.单位换算
故B不符合题意;
CD.单位换算
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详解】A.正常人步行速度在1m/s左右,故A符合实际;
B.公交汽车行驶速度约40km/h≈11.1m/s,故B不符合题意;
C.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飞机正常飞行的速度一般在1200km/h≈330m/s以上,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3.B
【详解】A.“朝辞白帝彩云间”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
B.“千里江陵一日还”,既能知道路程也能确定时间,所以可以估计速度,故B符合题意;
C.“两岸猿声啼不住” 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A.根据可知,苏炳添在0-30m段的平均速度为
B.根据可知,苏炳添在30-60m段的平均速度为
C.根据可知,苏炳添在60-80m段的平均速度为
D.根据可知,苏炳添在80-100m段的平均速度为
综上所述可知,,所以苏炳添在60-80m段的平均速度最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A.两车的图像都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当甲路程为6米时,时间为6秒,乙路程为12米时,时间为6秒,则则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
故B错误;
C.相遇时,乙车距点米,即甲通过的路程为米,则相遇的时间
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甲车从点、乙车从点同时相向沿同一直线运动,则、间的距离为
故C正确;
D.甲乙两车相向运动,甲乙两车的相对速度为
故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A.运动员同时起跑,观众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根据运动员移动的路程判断运动员速度的快慢,是根据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故A错误;
B.百米飞人大战,运动的路程是相同的,裁判是根据运动员跑完全程的时间来比较速度快慢的,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故B错误;
C.9秒83的成绩是指跑完全程的时间是9秒83,路程为100m,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全程的平均速度
则平均速度不是9.83m/s,故C错误;
D.以旁边的观众为参照物,苏炳添是向前运动的,运动是相对的,所以以苏炳添为参照物,旁边的观众是向后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甲运动员到达终点时所用的时间为
乙运动员到达终点时所用的时间为
由于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所以甲所用的时间小于乙所用的时间,甲、乙两位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时间相差12.5s,所以有
解得s=1500m,因此他们所参加的径赛项目是1500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详解】这四个选项中的成语都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其中“离弦之箭”、“一日千里”、“风驰电掣”这三个成语描述的是物体运动非常得快,而“姗姗来迟”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比较慢。但这四个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一日千里”,因为这个成语中既有时间又有路程,“一日”指的是时间,“千里”指的是路程,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由题意可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小车运动的距离,即是小车在0~3s内运动的距离为
s=S=0.9m
小车在0~3s内的平均速度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详解】配速是指跑每公里所用的时间,此数值越小大,表示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少多,根据
运动越快慢,由图知时刻的配速值最小,运动速度最快,时刻的配速值最大,运动速度最慢,故A符合题意,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B
【详解】在男生1000米的耐力测试中,同学们通过的路程相同,所用时间不同,用时少的速度快,用时多的速度慢,所以体育老师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评价同学们运动的快慢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2 运动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当时,,则甲的速度为
甲比乙先运动2s,乙出发4s后,甲乙相距8m,则此过程中甲运动的时间为,则甲运动的路程为
而此时两者相距8m,表明乙运动的距离为,则乙的速度为
[2]在此过程中,两者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故两者是相对运动的。
13. 25 82.8
【详解】[1]轿车的速度为
[2]小青发现自己经过该货车的时间刚好为5s,即在此过程中小青的车比货车多行驶了一个货车长10m,则
解得
14. 路程
【详解】[1]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定义速度,即。
[2]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该物体的加速度
15.(1)1.4s;(2)1.2×104m
【详解】解:(1)由可得,列车模型在管道内的运行时间
(2)列车模型2min通过的路程
答:(1)列车模型在管道内的运行时间为1.4s;
(2)列车模型2min通过的路程为1.2×104m。
16.(1)14m/s;(2)300m;(3)10m/s
【详解】解:(1)由题可知,运动员在0~15s下落的路程为s前=210m,则该运动员在前15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2)由图像可知,15s后运动员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运动员在15~30s通过的路程为
s后=v后t后=6m/s×15s=90m
因此运动员在30s内下落的总高度
s=s前+s后=210m+90m=300m
(3)整个过程中运动员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答:(1)该运动员在前15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为14m/s;
(2)该运动员在30s内下落的总高度为300m;
(3)该运动员在30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为10m/s。
17.(1)3m/s;(2)1.5m/s;(3)30min
【详解】解:(1)为了方便计算,给图示加上字母,如下图:
由图可知前半段路程为sOA=900m,前半段路程所用时间为
tOA=5min=300s
那么前半段路程骑自行车的速度为
(2)由图知,全程的距离为s=1800m,全程的时间
t=20min=1200s
全程的平均速度
(3)步行时的速度
v2=s2t2=1800m-900m(20-5)×60s=1m/s
则全程都用步行时需要的时间
答:(1)他骑自行车的速度为3m/s;
(2)他从家中到公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5m/s;
(3)若全程都用步行,所用的时间为30min。
18.(1)0.5h;(2)182km/h;(3)200m。
【详解】解:(1)从交通标志牌处到漳州站的路程为30km,限速6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爸爸开车从交通标志牌处到漳州站最少需要的时间
(2)G3141次列车从漳州站驶往深圳北站的路程
所用时间
G3141次列车从漳州站驶往深圳北站的平均速度
(3)G3141次列车此时的速度
通过隧道的路程
隧道的长度
G3141次列车的长度
答:(1)爸爸开车从交通标志牌处到漳州站最少需要的时间为;
(2)次列车从漳州站驶往深圳北站的平均速度为;
(3)次列车的长度为。
19.(1)39.6km/h;(2)不能做到,司机不可能全程都以60km/h的速度驾车行驶
【详解】解:(1)根据预计的导航规划,惠安动车站到崇武古城风景区的路程
s=33km
时间
惠安动车站到崇武古城风景区的平均车速为
(2)从图中可知限速60km/h,按照限速要求,到达风景区的最短时间
司机不能做到33min内到达崇武古城风景区,因为司机不可能全程都以60km/h的速度驾车行驶
答:(1)惠安动车站到崇武古城风景区的平均车速是39.6km/h;
(2)不能做到,司机不可能全程都以60km/h的速度驾车行驶。
20. 匀速 15m/s 3000m
【详解】解:(1)s﹣t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BC段为倾斜直线,故无人驾驶汽车在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像可知,汽车在BC段行驶的路程
行驶的时间
汽车在BC段行驶的速度
(3)由图像可知,汽车在AB段行驶的速度
汽车行驶10min通过的路程
答:(1)无人驾驶汽车在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2)无人驾驶汽车在BC段行驶的速度为15m/s;
(3)无人驾驶汽车以AB段的速度行驶10min通过的路程为3000m。
21.(1)28km;(2)74.88s
【详解】解:(1)由可得两站之间的距离为
(2)这辆列车以250km/h的速度穿过一条长5km的隧道需要的时间为
答:(1)两站之间的距离是28km;
(2)一长为200m的列车,以设计时速通过该隧道,需要74.88s的时间。
22.(1)48km/h;(2)0.9h
【详解】解:(1)按“熟路”方案行驶时

(2)按“距离长”方案行驶时
由可知
答:(1)“熟路”方案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8km/h;
(2)全程需要0.9h。
23.(1)60km/h;(2)汽车没有超速
【详解】解:(1)标志牌的含义:汽车通过隧道时,行驶速度不超过60km/h。
(2)已知全长为
2360m=2.36km
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可得,汽车的速度
该速度小于60km/h,故汽车没有超速。
答:(1)根据交通规则可知,汽车经过该隧道允许的最大速度是60km/h;
(2)若汽车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0.05h,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没有超速。
24.(1)24m;(2)408m;(3)192m
【详解】解:(1)火车的速度
v1=72km/h=20m/s
听到回声时列车行驶的路
s1=v1t=20m/s×1.2s=24m
(2)列车鸣笛后1.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
s声=v空气t=340m/s×1.2s=408m
(3)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可得
2s2=s声﹣s1
司机听到回声时,距隧道口距离为
s2===192m
答:(1)列车听到回声行驶的路程s1是24m;
(2)鸣笛声从A处,经过隧道峭壁反射后,回到C处共经过的路程s声是408m;
(3)列车司机听到回声时,他离隧道口s2还有192m。
25.2.4min
【详解】解: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是
s=s隧道+s车=1800m+360m=2160m
火车行驶的速度
v=54km/h=15m/s
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答:火车通过隧道需要2.4min。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一、单选题
1.(2022秋·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由A处静止下滑,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应保持较大坡度,以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时间
B.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
C.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量出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2.(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如图甲、乙分别是截取发射的视频中火箭刚发射时和第10s的图片,运载火箭全长58.3m,则火箭发射后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值应最接近(  )
A.2m/s B.7m/s C.11.66m/s D.13m/s
二、填空题
3.(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雾炮车在疫情期间向空中喷洒有消毒作用的水,从而达到对主要干道消毒的目的。该雾炮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若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2km/h,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8km/h,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4.(2022秋·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物理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甲,a、b是小亮两次跑步时,照相机记录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记录的时间内, (选填“a”或“b”)图反映他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如图乙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的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 。
三、实验题
5.(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2)测量小车从A点出发到达B点所花费的时间,如果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
6.(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小宁“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从A点到B点的时间tAB和A点到C点的时间tAC。
(1)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金属片、秒表,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若斜面坡度较陡,则测量的 (选填“时间”或“路程”)误差较大,如果释放小车时,提前按秒表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 ;
(3)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某次实验所测的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路程 运动时间
sAB=0.4m tAB=2s
sAC=0.9m tAC=3s
7.(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端点由静止释放到达点,用电子表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3)若实验中当小车通过中点后才停止计时,则测得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4)为了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实验时应让斜面的倾斜角略 (选填“大”或“小”)一些。
8.(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题图1所示。
①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②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
③如图2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
9.(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自然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应较 ;
(2)如果测得AB段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BC段的运动时间是通过 (选填“计算”或“测量”)得到的;
(3)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4)在测全程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选填“大”或“小”)
10.(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本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 ,便于准确测量 ;
(2)为测量BC段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小明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他的这种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其理由是: ;
(3)要正确使用电子停表,如果小车到达B位置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运动时间偏 (选填“小”或“大”),测得上半段速度会偏 (选填“小”或“大”);
(4)某同学计算A至C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方法2: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方法1”或“方法2”)。
11.(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期末)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0.2s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 ;
(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3)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小球的实际运动路程为48cm,则小球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12.(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期末)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这样可以减小测量的误差。
(2)小车通过全程s1所用的时间为t1,通过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为t2,则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用s1、s2、t1、t2表示)。
(3)如果在实验中释放小车后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13.(2022秋·福建南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到D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若sBC=0.04m,tBC=0.2 s,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14.(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期末)为研究小车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均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小车,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
(1)除了图中的器材外,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
(2)实验前,小明对小车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猜想:
①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
②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3)某次实验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为 cm;
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 100.00
分析数据可知,猜想 (选填“①”或“②”)是正确的,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2s通过的路程为 m;
(4)如图乙所示符合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5)小明继续进行实验研究,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某一位置,路程为s,时间为t,小车在路程中点处的速度为v1,在时间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或“=”)。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斜面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越短,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为了便于计时,应该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故A错误;
B.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加速运动,越往下速度越快,即
因此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
C.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所测量的时间会偏大,而AB段的路程一定,由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小,故C错误;
D.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在B点的速度不为零,因此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所测得的BC段的时间不是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的时间,因此测得的平均速度不是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2.B
【详解】解:由图知,火箭在10s内通过的路程大约为一个1.2个火箭长:
s=58.3m×1.2=69.96m
则火箭发射后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
故选B。
3.4
【详解】雾炮车通过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
雾炮车通过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
雾炮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4. b t2
【详解】(1)[1]设曝光时间间隔,由图甲知,通过的距离s相同,a图他所用时间为5,b图他所用时间为3,由可知,b图反映他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2]配速是指跑每公里路程所用的时间,此数值越小,表示运动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越少,根据知,运动越快。由图乙可知,t2时刻的配速值最小,其运动速度最快。
5. 40.0 25.0 小 小 不正确 见解析
【详解】(1)[1][2]AB段小车运动距离为
AB段小车运动的时间t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为
(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3)[4]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这样便于测量时间。
(4)[5][6]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他的做法不正确。
6. 刻度尺 时间 小 变速 0.5
【详解】(1)[1]实验中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用到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2]要测出平均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根据得到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是。
(2)[3]斜面坡度较陡,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误差较大。
[4]如果释放小车时,提前按秒表计时,记录的时间会偏大,由得到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3)[5]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是变速直线运动。
(4)[6]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
7. 0.2 偏小 小
【详解】(1)[1]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2]由图可知小车下落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3)[3]若当小车过中点后才停止计时,所测量的时间会偏大,而路程一定,由
可知测得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4)[4]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的速度越大,在斜面的运动时间越短,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略小一些,这样便于测量时间。
8. 加速 75 50 C
【详解】①[1]由图1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物体做加速运动。
②[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 ,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3]AC段的距离
AC段所用的时间
则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
③[4]A.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随着时间增加,速度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增大,故C符合题意;
D.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小 0.25 计算 小于 大
【详解】(1)[1]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即要增大下滑的时间,故斜面的坡度应较小。
(2)[2]图中AB段的路程
sAB=80.0cm﹣40.0cm=40.0cm=0.4m
则AB段的平均速度
[3]因小车在B点的速度不为0,可分别测出小车在AC段和AB段的时间,相减即可得出小车在BC段的运动时间,故BC段的运动时间是通过计算得到的。
(3)[4]因小车做加速运动,全程通过的距离是下半程的2倍,所用时间大于下半程的2倍,故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4)[5]在测全程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小,根据可知,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10. 显示小车到达终点的时刻 小车运动的时间 错误 小车从A点开始运动,经过B点时是运动的。 大 小 方法1
【详解】(1)[1][2]眼睛直接观察小车是否到达终点很困难,当有金属片后可以直接听撞击声停止计时,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3][4]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是运动的,如果由B点静止释放,则在B点是静止,故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3)[5][6]如果小车到达B位置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停止的时刻推迟,会导致记录的时间偏大,由速度的公式可知,在路程一定时,速度会偏小。
(4)[7]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方法1符合题意,而方法2是速度的平均值,并不能准确反映运动的情况,故正确的是方法1。
11. 变速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 C 0.8
【详解】(1)[1][2]相机拍照间隔的时间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逐渐变大,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3]由照片中小球的运动轨迹可知,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4]照片上A与B之间为3个时间间隔,所以运动时间为0.6s,小球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12. 小 偏大
【详解】(1)[1]斜面坡度如果太大,小车将会运动过快,测量时间时将会有较大的误差,所以实验中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可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2)[2]下半段的路程
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则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3)[3]如果在实验中小阳释放小车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时间偏小,利用计算出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13. 加速 0.2
【详解】[1]由图示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做的是加速运动。
[2]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14. 刻度尺 36.00 ② 0.1600 B >
【详解】(1)[1]实验中需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距离,用秒表测量小车行驶的时间。
(3)[2]由图1可知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3][4]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猜想②正确,由表格可知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2s通过的路程为16cm,即0.1600m。
(4)[5]分析表格中1s时间内的路程差,依次为12cm、20cm、28cm、36cm可知在相同时间,小球运动的距离间隔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故v﹣t图像应选B。
(5)[6]分析表格中1s时间内的路程差,依次为12cm、20cm、28cm、36cm可知在相同时间,小球运动的距离间隔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即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则时间中点未到达路程中点,则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章 运动的世界(4份打包 有解析) 2022-2023上学期福建省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