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3分)以下是一位中学生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A. 体温约为 B. 眨一次眼约用
C. 质量约为 D. 手掌宽度约为
2.(3分)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记录了五次测量结果,即,,,,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A. B. C. D.
3.(3分)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
A. 甲下降,乙下降 B. 甲上升,乙下降
C. 甲比乙速度慢 D. 甲、乙速度相同
4.(3分)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秒,如果他在前秒内的平均速度为;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5.(3分)成语“水滴石穿”中,水滴在空中下落时受到的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水滴加速下落一段距离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物理的角度分析:
①力改变了石头的形状
②以下落的水滴为参照物,石头是静止的
③水滴加速下落过程中,水滴的机械能守恒
④水滴匀速下落过程中,重力对水滴做了功
以上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3分)在体育测试中,小红的百米赛跑成绩是,测得她在处的速度是,到终点时的速度为,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7.(3分)甲、乙、丙三辆赛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先到达终点的是丙车,甲、乙两车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乙车最后到达终点 B.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C. 丙车的s-t图象在Ⅱ区域 D. 相同时间内,丙车行驶的路程最长
8.(3分)某天李军上学时,以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9.(3分)甲、乙两同学分别以同样速度进行两次比赛:.百米赛跑,甲、乙从起跑线同时起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还距终点;.让甲从百米起跑线后退,乙仍在起跑线,甲、乙同时起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的速度较大 B. 乙同学的速度较大
C. 第二次比赛时甲同学先到达终点 D. 第二次比赛时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10.(3分)甲、乙两图是小明先后从车内后视镜观察到后方、、三辆汽车的像的情景,其中汽车的像在甲、乙两图中大小相等,且所有汽车都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 小明所乘汽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
B. 以汽车为参照物,汽车是向后运动的
C. 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所乘汽车是静止的
D. 该情景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6分)小霞的妈妈买了一盒新蚊香,蚊香盒上写着广告语“新款:加大圆盘”。小霞将其和该品牌的旧款蚊香(如图)做了比较。发现新款蚊香圆盘确实加大了,每盒仍然为盘,蚊香条的粗细没有变化、但每盘蚊香的圈数减少了。给你一把刻度尺,请你再添加适当辅助器材设计实验来判断到底新款蚊香有没有加量,请写出方案。
12.(6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转为红色,经一定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 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在反应时间内汽车驶过的距离为多少?
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动距离为多少?
若驾驶员饮酒,从发现红灯到完全停止汽车共前进了 米,则此时的反应时间为多少?汽车的初始速度不变
除禁酒外,请再提出一条行车建议________。
13.(6分)某次海上军事演习,假设在演习中一艘鱼雷快艇以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以的速度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时,发射一枚鱼雷,经过,舰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发出的火花,同时发现受损敌舰仍然以速度继续逃跑,于是舰长立即发出了第二次攻击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的速度前进,鱼雷快艇仍以的速度继续追击,又经过,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不考虑光传播的时间求:
鱼雷的速度为 ______;
第二枚鱼雷击中敌舰前,敌舰逃跑的速度为 ______;
第二枚鱼雷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距敌舰的距离为 ______。
四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14.(4分)如图提供的信息,请你判断:选择 ______为参照物,轿车是静止的;选择卡车为参照物,轿车是 ______的。
15.(4分)我县公交出行步入了绿色环保新时代,采用的是“纯电动无极变速空调车”。
公交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______ 填“运动”或“静止”的。
《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是指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的 ______ 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物理老师早晨点分乘公交车去学校,点分到达学校门口公交点,设公交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则物理老师上车地点到学校门口公交点的距离是 ______ 。
16.(4分)如图所示的图象是某物体在内沿直线运动的图象。分析图象信息,前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在这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17.(4分)一个球从高处下落,着地后每次都回跳到前一次高度的一半。若历时秒球才停止运动。那么球运动的平均速率为______。
18.(4分)甲、乙、丙、丁四辆小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小车乙的速度是________。
19.(4分)如图所示,小明参加高山速降滑雪运动,滑雪板板尾从点开始加速下滑并越过点。小明通过段与通过段的平均速度的关系为________(选填“”“”或“=”)。
20.(4分)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由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内是小车到达、、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的平均速度______,段的平均速度______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不合理;
、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时间不到。故不合理;
、成年人的质量在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左右。故合理;
、中学生手掌宽度在左右。故不合理。
故选:。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合理的是哪一个。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答案】C;
【解析】解:数据、与其它数据准确值不同,为错误数据,舍去,
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故正确、错误。
故选:。
在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求平均值时,要先对所有数据进行判断,把错误数据删除,然后进行平均,并且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
此题主要考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难度不大。
3.【答案】A;
【解析】解:楼房静止在地面上,甲看到楼房在上升,看地面也应该是上升的,以甲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一定是下降。
楼房静止在地面上,乙看到楼房在上升,看地面也应该是上升的,以乙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乙一定是下降的。甲和乙都在下降,乙看到甲在下降,说明甲下降的速度比乙大。
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是下降的,甲是下降的,并且甲下降的速度大于乙。
故选:。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一定要选择参照物,选择地面和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容易理解。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否则物体是静止的。
参照物可以任意的选择,运动的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选定为参照物,选择地面和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容易理解。
4.【答案】C;
【解析】解:百米赛跑的路程,运动时间,
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故选C.
已知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该题考查了求运动员的平均速度问题,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要注意求平均速度只能用路程比时间,要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5.【答案】B;
【解析】解:①“水滴石穿”,石头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改变了石头的形状,故①正确;
②以下落的水滴为参照物,石头与水滴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石头是运动的,故②错误;
③水滴加速下落的过程中,是水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但由于水滴与空气存在摩擦,水滴在下落的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做功,所以机械能有一部分会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减小,故③错误;
④水滴受重力作用加速下落,沿重力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对水滴做了功,故④正确;
故选:。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水滴下落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守恒;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做功的要素、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
6.【答案】B;
【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用百米路程除以跑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某时刻的速度无关.
解决本题注意排除干扰因素某时刻的速度,挖掘关键字词:“百米赛”告诉路程;“他的成绩是”告诉时间.
解:由题意知:,,由平均速度公式:
.
故选:.
7.【答案】C;
【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解:设总路程为,前一半路程与后一半路程,
,
李军的运动时间:
,
,
总的平均速度.
故选B.
设总路程为,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李军前一半路程与后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该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9.【答案】AC;
【解析】、根据第一次比赛情况可知:在相同时间,甲跑了,乙跑了,根据可知: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正确,错误;
、第二次比赛时,甲跑了,甲所用时间,
乙跑了,乙所用时间,
由此可见:,所以甲先到达终点;故正确,错误。
10.【答案】CD;
【解析】解:由图知,三辆车运动的方向相同,乙图中的车小于甲图中的车,说明小明的车速比车的速度大;故错误;
图中车变小,车大小不变,说明车与车间距离变小,所以以车为参照物,车是向前运动的;故错误;
甲、乙两图中的车大小相同,说明车与小明乘坐车辆的距离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以车为参照物,小明的车是静止,故正确;
由以上分析可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故正确。
故选:。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改变,则是静止的。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1.【答案】蚊香圆盘不是线段,不能直接利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可以取易弯曲但弹性不大的细棉线,使其与蚊香圆盘完全重合,然后量出这段棉线的长度,蚊香的长度就等于这段棉线的长度。;
【解析】
蚊香圆盘不是线段,不能直接利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可以取易弯曲但弹性不大的细棉线,使其与蚊香圆盘完全重合,然后量出这段棉线的长度,蚊香的长度就等于这段棉线的长度。
12.【答案】解:由图可知,汽车原来的速度为,反应时间为,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
在的反应时间内,汽车前进了:;
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行的平均速度:;
滑行距离:;
由可知,当汽车的初始速度不变,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动距离为,
则反应时间的路程为:,
驾驶员饮酒的反应时间为:。
开车不接打电话。
答:在反应时间内汽车驶过的距离为;
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动距离为;
若驾驶员饮酒,从发现红灯到完全停止汽车共前进了 米,则此时的反应时间为;
开车不接打电话。;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要注意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路程。
知道汽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根据求出车子前进的距离;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车子滑行的时间,车子速度最后变为,从而可以求出滑行的平均速度,进一步求出车子滑行的距离,进一步求出车子滑行的距离;
利用总路程减去滑行的路程求出反应的路程,在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反应时间;
接打电话容易让人疏忽大意,故除禁酒外,开车不接打电话也是非常必要的。
13.【答案】75 15 1600;
【解析】解:第一次发射鱼雷过程中敌舰运动的距离:,
已知鱼雷快艇与敌舰两者相距,
由题意知第一次鱼雷通过的路程:,
鱼雷的速度:;
已知我方快艇速度,
由可知第一次发射鱼雷后我方快艇运动的路程为:,
第二次发射鱼雷时我方快艇与敌舰距离:,
第二次鱼雷通过的路程:,
敌舰第二次通过的路程:,
第二枚鱼雷击中敌舰前,敌舰运行速度:;
第二枚鱼雷击中敌舰时,我方快艇通过的路程为:,
已知敌舰第二次通过的路程:,
则此时鱼雷快艇距敌舰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
已知第一次发射鱼雷过程中敌舰的速度,利用的变形式可求出第一次发射鱼雷过程中敌舰运动的距离;第一次鱼雷通过的距离等于鱼雷快艇与敌舰两者相距的距离和敌舰运动的距离之和;最后根据求出鱼雷的速度;
已知我方快艇速度,由可知第一次发射鱼雷后我方快艇运动的路程;第二次发射鱼雷时我方快艇与敌舰距离等于鱼雷快艇与敌舰两者相距的距离与第一次发射鱼雷过程中敌舰运动的距离之和,再减去第一次发射鱼雷后我方快艇运动的路程;利用的变形式求出第二次鱼雷通过的路程;最后根据可求出第二枚鱼雷击中敌舰前,敌舰运行速度;
利用的变形式求出第二枚鱼雷击中敌舰时,我方快艇通过的路程;已知敌舰第二次通过的路程,则此时鱼雷快艇距敌舰的距离等于第二次发射鱼雷时我方快艇与敌舰距离与敌舰第二次通过的路程之和,再减去第二枚鱼雷击中敌舰时我方快艇通过的路程。
此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题关键是要搞清鱼雷、快艇、敌舰运动距离的关系。
14.【答案】路标 运动;
【解析】解:由图可看出来,轿车对于路标来说没有位置的变化,对于卡车来说有位置的改变。所以选择路标为参照物,轿车是静止的;选择卡车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路标;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在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时应该选择参照物,对参照物来说有位置的改变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但都是正确的,
此题主要考查物体运动的描述,要注意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果可能不同,但都是正确的。
15.【答案】;
【解析】解: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相对于司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路边的树相对于司机是运动的;
《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即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老师乘车地点到学校的时间:::,
老师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
。
故答案为:运动;最大速度;。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即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知道此时的运动时间和运动的速度,据公式公式变形可计算出运动的路程。
该题以校车为载体考查了参照物的选取、最大速度的理解以及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6.【答案】30;5;
【解析】解:在图象中,物体在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象读出前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其速度,
由可得,前内通过的路程。
由图象读出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为,
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
在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前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读出总路程和总时间,根据求出平均速度。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读懂图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7.【答案】;
【解析】解:该球第次着地通过的路程,第次着地通过的路程,
第次着地通过的路程,
第次着地通过的路程,
第次着地通过的路程,
则该球从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通过的总路程:
。
所以球运动的平均速率:
。
故答案为:。
设第次球着地点通过的路程是,可得数列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由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出总路程,根据求出球运动的平均速率。
本题的关键是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出总路程,对数学知识要求较高,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
18.【答案】甲;丙;;
【解析】由图所示图象可知,,=,
由所示图象可知,=,=,
由此可知,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丙,小车乙的速度是。
19.【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知,滑雪板板尾从点到点的过程中做加速直线运动,
因从点到点的过程中点的速度最大,从点到点的过程中点的速度最小,
所以,通过段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段的平均速度,即;
20.【答案】0.02 ; < ;
【解析】解:根据图示可知:,,,,,
则;
;
;
故。
故答案为:;。
由图读出小车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分别求小车的平均速度,然后比较段和段平均速度的关系。
“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算出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