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5.2 速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正在考试的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正确的是( )
A.第一次考物理,心情激动,心跳1次的时间约是0.1s
B.监考老师在教室巡考,步行速度约为5m/s
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2dm
D.读完此题,心平气和,感觉此时体温大概是36.8℃
2.如图,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
A.A物体的运动速度小于B物体的速度 B.A物体的运动速度大于B物体的速度
C.A物体运动通过的距离是 D.B物体运动通过的距离是
3.乘客乘竖直电梯下楼,下降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梯做曲线运动
B.0~20s电梯的速度越来越大
C.0~5s电梯的平均速度大于5~10s的平均速度
D.0~5s电梯的平均速度等于15~20s的平均速度
4.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速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
C.正常人的心脏1s跳动70次 D.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1mm
5.无人机航拍影像具有高清晰、高现实性的优点。如图甲所示,交警部门利用载有高清摄像机的无人机对高速公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图乙是无人机竖直向上运动到95m上空过程中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上的白线是光源,发出的光射入摄像机成像
B.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路面在摄像机中成的像不断变大
C.在第6s至第10s内,无人机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人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
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第4s~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7.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在10s内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 )
A.从第2s到第4s的过程中,汽车的速度减小
B.汽车在第5s时的速度为30m/s
C.汽车从第4s到第6s这两秒时间里共前进了30m
D.汽车前4s内做匀速运动
8.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B.内,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第时,甲在乙前方处 D.第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9.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3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C.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行驶的距离68m
D.汽车的速度是28.33m/s
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由东向西运动,根据它们的运动图像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丙车运动4s通过的路程是4m
C.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1
D.运动6秒后,乙、丙两车的距离为18m
11.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呼和浩特市6月平均气温约50℃ B.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约5m/s
C.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D.教室内课桌高约40cm
12.下列数据中与生活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一间教室的空气质量约为0.26t B.老师讲课的声音估计为30dB
C.中学生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4km/h D.初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13.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204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68m
C.汽车的速度约为34m/s
D.汽车的速度约为30.9m/s
14.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8s内,小华跑得路程较远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15.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车在内处于静止 B.甲乙两车在第时相距
C.甲车内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前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
16.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路程需要的时间之比是7∶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若两车的速度和时间之比分别是3∶4和2∶3,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______。
17.用斜面、小车、木块、金属片、停表、刻度尺等实验器材来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小车运动时间太短。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减小实验误差,可以_______。
18.小红做“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将物块从位置A拉到位置E。如图是物块从A处沿直线水平运动到E处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了一次。分析照片可知:物体从A处到E处共运动了_____cm的路程,物块从C处运动到E处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19.将A、B两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甲是在它们运动的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则图甲中______(选填“A”或“B”,下同)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可以用图乙中s—t图像描述 ______小球的运动。
20.小红通过某运动软件监测自己的运动情况。当她绕操场跑一圈时,软件截屏如图所示,1公里即为1km。则她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合_________km/h。软件上的“配速”指的是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若她跑步的速度是7.5 km/h,则她跑步的配速是_________s。
三、综合题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接入。
很多同学喜欢用手机上网,用耳机听音乐,若使用不当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眼晴长时间近距离靠近手机屏幕,使眼睛内的睫状肌、晶状体长期处于绷紧状态,容易患近视眼;长期使用耳机听音乐容易对耳朵造成伤害。
小明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了一些应用软件后,打开手机中的北斗导航系统,可以通过卫星精确定位手机所在的位置,可以根据位置的移动进行测速、测距、导航等。手机前后有两个摄像头,后置摄像头是透镜组合,相当于焦距为2.1cm的凸透镜,前置摄像头利用应用软件,可以实现自拍和照镜子的功能。
(1)下列关于手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
A.增大音量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B.利用手机软件照镜子,看到自己的完整脸蛋是放大的像
(2)如图中是生活中常用的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是利用 _____(选填“黑色”或“白色”)部分获取所含的信息。某次扫描时,发现画面中二维码太大而不完整,为了扫描到清晰完整的二维码,可以将手机 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二维码,二维码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 _____cm;
(3)人眼内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近视眼患者应配戴合适的 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4)如图乙所示,小明打开手机中的跑步软件记录了一次跑步数据,图中“06'15''”表示时间为6min15s、“平均配速”是物体每运动1km需要的时间。则小明这次运动的路程为 _____km。此次跑步的平均速度为 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2.小明下载了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的AcousticStopwatch功能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而调皮的小张则安装了专门用来搞怪的变声软件,打电话时对方听到的声音可以变成萝莉、大叔、回声、外星人、机器人等的声音。(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小张用变声软件打电话变成了“萝莉”的声音通话,对方在音量不变时听不出是小张发出的声音,这时声音的______或______(均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发生了变化。
(2)若人的反应时间是0.1s,则0.1s的时间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为多少?( )
(3)某人使用手机在空旷的平地山上,测量到对面山崖的距离。他在手机边击掌一次,手机第二次记录到掌声的回声时显示时间差是5秒。那么山崖距离人的距离多远( )。
23.国庆节,小明一家驾车回临猗县看望爷爷奶奶,汽车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标示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从该标示牌到临猗县,爸爸驾车通过这一段路程用时40min,请你求解下列问题:
(1)交通标志牌上“80”的含义是:________;
(2)小明家的汽车从该交通标志牌行驶到临猗县的平均速度是多少________?
24.小明同学去修车,听修理师傅说汽车是利用车轮的转动来测速的,对这个问题他很感兴趣,进行了思考。
(1)他拿来一个圆纸筒来模拟汽车车轮,测得其半径为R,然后让圆纸筒在水平桌面上滚动一周,如图所示,并记录下滚动的时间为t,则纸筒中心O点相对于水平桌面的平均速度为______(圆周率为π)。
(2)从网上了解到,汽车都安装有车轮转速传感器,通过测量车轮的转速可得知汽车的行驶速度.车轮的转速指每分钟车轮转动的圈数,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r/min(转/分钟)。假设车轮的半径为30cm,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车轮始终保持圆形,当n=100r/min时,汽车在1min内行驶的路程为______m(取π=3)。同时可以分析出,在车速相同的情况下,车轮半径越大,车轮的转速就越______(选填快/慢)。
(3)如果车轮的半径为R(单位为m)、转速为n(单位为r/min)、圆周率为π,那么汽车的车速是______km/h。
25.如图甲为广清高速上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超声波的频率高于______,超声波______在真空中传播(选填“能”或“不能”);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计算并在图丙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______
(3)汽车前灯的反光罩(如图丁所示)相当于______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4)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为了他人的安全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从戊图所示标志牌上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广州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用_______min才能到达;
(5)如图己所示,当甲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至EF处时,乙车刚好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至GH处。若甲、乙两车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当甲车刚好完全通过路口的AB线时,乙车的车头距路口BC线有______m远。
26.光速的测定在物理学中有多种方法,迈克耳逊曾用类似于下述方法在地球上较精确测定了光速。将激光发射器和接收装置按图示位置固定,装置a是四个侧面均镀有高反光涂层的正方体,可绕固定的中心轴转动(图示为俯视图),当正方体转动到图示位置静止时,激光束恰能以角照射到某侧面中心P点处,反射到相距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山顶上,经此处的光反射器(内部结构未画出,不计光在其中的传播时间)反射后,平行于原光线射到正方体另一侧面中心Q点处,最终被接收装置接收到。
(1)若光速为,正方体到光反射器之间的距离为30km,则光从P点射出到射回Q点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s;
(2)正方体快速转动一周,光反射器能接收到_______次激光的照射;
(3)当正方体的转速为n圈/秒时,接收装置可接收到激光,正方体与对面山顶光反射器间距离用d(单位:m)表示,则测得的光速可能为_______m/s。(填写选项符号)
A.8nd B.12nd C.16nd D.20n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第一次考物理,心情激动,心跳1次的时间短一些,但远大于0.1s,故A错误;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老师巡考过程中的速度要小于此数值,故B错误;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C错误;
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37℃之间,变化幅度很小,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AB.甲图是A物体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乙图是B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B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得,B物体的速度。故A错误,B正确;
CD.由上面分析知:,。根据得,AB物体运动通过的距离分别为
故C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
A.乘客乘竖直电梯下楼,做直线运动,不是曲线运动,故A错误;
BCD.0~5s电梯的平均速度
5~15s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5~10s的平均速度等于5~15s的平均速度,15~20s的平均速度
15~20s的平均速度
0~20s电梯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0~5s电梯的平均速度小于5~10s的平均速度,0~5s电梯的平均速度等于15~20s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BC错误。
故选D。
4.B
【详解】
A.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A不符合题意;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符合实际,故B符合题意;
C.正常人的心脏1s跳动1次,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0.08m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
A.地面上的白线不是光源,反射出的光射入摄像机成像,故A错误;
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物距变大,像变小,故B错误;
C.由如图已知在第6s至第10s内,无人机的运动速度保持10m/s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由如图知无人机竖直向上运动到95m上空时用的时间为15s,则无人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由图可知: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但乙出发的晚,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以乙物体为参照物,前24s, 甲相对于乙的位置一直在发生变化,故甲物体一直在运动,24s以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相对位置不再发生变化,甲物体是静止的,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第4s~19s甲和乙运动的路程相等,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
D.由图可知: 整个过程中乙刚开始运动到8s时,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2430s时甲、乙速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D.由图象知道,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速度,该图象反映的是速度—时间图象,从第2s到第4s的过程中,图象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表明汽车的速度随时间而增大,做加速运动,故AD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知道,当t=5s时,对应的纵坐标v=30m/s,即汽车在第5s时的速度为30m/s,故B正确;
C.由图像知道,汽车从第4s到第6s这两秒速度都是30m/s,所以,汽车在这两秒前进的距离是
s=vt'=30m/s×2s=60m
故C错误。
故选B。
8.A
【详解】
AB.3~5s内,乙通过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乙处于静止状态,0~5s内,乙通过的距离为15米,乙的平均速度
故A正确,B错误;
C.甲的s~t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
第4s时,甲运动的距离
s甲1=v1t1=3m/s×4s=12m
第4s时,乙运动的距离
s乙=15m
故4s时,乙在甲前方
故C错误;
D.第5s时,甲的速度是3m/s,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A、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由v=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5s=85m;故A错误; B、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15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15s=51m;故B错误;CD、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51m=34m;这34m共用了:t′=△t﹣t1+t2=1.3s﹣0.25s+0.15s=1.2s,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28.33m/s,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10.D
【详解】
A.由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可知,甲乙丙三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丙车运动速度为4m/s,则运动4s通过的路程是
故B错误;
C.甲乙两车运动速度分别为
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故C错误;
D.运动6秒后,乙、丙两车的距离为
故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
A.呼和浩特市6月最高气温不到40℃,平均气温更不可能为50℃,故A不符合题意;
B.步行的速度约1.4m/s,自行车正常骑行的速度在5m/s左右,故B符合题意;
C.成年人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质量小于此数值,在50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课桌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
A.空气的密度在1.3kg/m3左右。教室的长、宽、高分别在8m、7m、3.5m左右,教室中空气的体积为
教室中空气的质量约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30dB是非常安静的环境,响度太小,距离老师较远的学生难以听到,为使教室内所有同学能够听到讲课的内容,老师讲课的声音在60dB左右,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为1.1m/s,即
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课桌高度小于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B
【详解】
AB.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
汽车行驶34m所用的时间
汽车的车速为
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D
【详解】
AB.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由图象可知,8s内,小明和小华通过的路程都为4m,所以小明和小华通过的路程一样,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两人在8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m,运动时间和运动路程均相等,所以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
A. 由图像可知,乙车在内运动的路程不发生变化,因此乙车处于静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在第时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故B错误,符合题意;
C. 甲车内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故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甲乙两车在第时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根据 可知,甲乙两车在前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3∶7 1∶2
【详解】
[1]两车速度之比
[2]两车的路程之比
17.减小斜面的坡度
【详解】
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得越快,通过某段距离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可以减小斜面的坡度。
18. 8.00 0.15
【详解】
[1]如图所示,刻度尺每大格表示1cm,平均分成10小格,即分度值为0.1cm,故物体从A处到E处共运动了8.00cm。
[2]物体在C处时,左端读数为2.00cm,物块从C处运动到E处的距离为
物块从C处运动到E处共有2个间隔,故所用时间为
物块从C处运动到E处的速度为
19. A B
【详解】
[1]小球A、B均从同一高度竖直下落,通过的距离相等,因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所以图中小球与小球之间的时间相等,间隔越多时间越长,B球所用时间大于A球所用时间,根据,A球的平均速度大于B球的平均速度。
[2]由甲图可知,A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A球做变速直线运动。B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所以B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s—t图像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描述的是B球的运动情况。
20. 1.5 5.4 480
【详解】
[1][2]由图可知,小红运动的路程是
s=0.3km=300m
运动的时间
t=3min20s=200s
她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配速”指的是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她跑步的配速
21. A 白色 远离 4.2 凸 凹 11 2.7
【详解】
(1)[1]A.增大音量是增大了声音的强度即响度,故A正确;
B.利用手机软件照镜子,相当于使用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完整脸蛋是等大的像,故B错误。
故选A。
(2)[2]如图中是生活中常用的二维码,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部分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部分不反射色光,而白色部分能够反射所有色光,以此达到识别的目的。
[3][4]某次扫描时,发现画面中二维码太大而不完整,为了扫描到清晰完整的二维码,可以将手机远离二维码以增大拍摄视野,摄像头是凸透镜,使用时满足物距大于2倍焦距,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二维码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4.2cm。
(3)[5][6]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的人看远处的物体时,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应该用凹透镜做眼镜的镜片来矫正视力。
(4)[7][8]如图乙所示,小明打开手机中的跑步软件记录了一次跑步数据,图中“06'15''”表示时间为6min15s、“平均配速”是物体每运动1km需要的时间,则此次跑步的平均速度为
小明这次运动的路程为
22. 音调 音色 34m 850m
【详解】
解:(1)由题意知道,音量不变,即声音的响度不变;女生的声音音调较高,所以小张用变声软件打电话变成了“萝莉”的声音,可能音调发生了变化;音色是区别不同发声体的主要依据,对方听不出是小的声音,所以可能声音的音色发生了变化。
(2)由知道,0.1s的时间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
s=vt1=340m/s×0.1s=34m
(3)由知道,声音在5s内传播的路程
s′=vt2=340m/s×5s=1700m
山崖与人的距离
答:(1)音调和音色发生了变化;
(2)0.1s的时间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为34m;
(3)山崖与人的距离850m。
23. 见解析 60km/h
【详解】
(1)[1]由图可知,交通标志牌上“80”表示在该路段车辆行驶的最高速度不能超过80km/h。
(2)[2]由图可知,从该交通标志牌行驶到临猗县的路程是40km,平均速度
24. 180 慢 0.12nπR
【详解】
(1)[1]由图知道,圆纸筒在水平桌面上滚动一周,纸筒中心O点相对于水平桌面的距离
则纸筒中心O点相对于水平桌面的平均速度
①
(2)[2]汽车在1min内行驶的路程为
②
(3)[3]由①②式知道,在车速相同的情况下,车轮半径越大,车轮的转速就越慢。
(4)[4]根据题意知道,汽车的车速是
25. 20000Hz 不能 凹面 45 30
【详解】
(1)[1]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约为20~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3]根据图乙可知,汽车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可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如下所示:
(3)[4]汽车前灯的反光罩相当于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根据光路的可逆知,当汽车的远光灯位于该凹面镜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
(4)[5]从戊图所示标志牌可知,此处到广州的路程为45km,限速为6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广州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用的时间为
(5)[6]由图己可知,甲车刚好完全通过路口的AB线时需要通过的路程
s甲=550.2m+5m+4.8m=560m
甲车完全通过路口的AB线时的运动时间
在这个时间里,乙车通过的路程
s乙=v乙t=15m/s×28s=420m
乙车的车头距路口BC线的距离为
26. 4 A
【详解】
(1)[1]若光速为3×105km/s,正方体到光反射器之间的距离为30km,从P点到Q点,光线要往返,总距离为
所用时间为
(2)[2]正方体快速转动一周,四条边上各有一个点可以满足反射角刚好能让光反射器接收到激光的照射,因此共4次。
(3)[3]要使接收装置可接收到激光,必须使转速符合正方体转周的时间与光线从P点到Q点的时间相同,当正方体的转速为n圈/秒时,转动周期为
转过周的时间为
正方体与对面山顶光反射器间距离用d(单位:m)表示,光传播的时间为
则
可求得光速可能为
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速度同步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