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有解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首先需调整蜡烛(末点燃)、凸透镜和光屏,使实验时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下情形属于已经调好的是( )
A. B.
C. D.
2.(3分)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
B. 如图乙所示,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
C. 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
D. 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
3.(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平面镜 D. 投影仪
4.(3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出的像距v和物距w的关系图象,根据如图所示的图象,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当u=20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C. 当u<10cm时,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D. 在物距从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也逐渐变大
5.(3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在离凸透镜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厘米 B. 厘米 C. 厘米 D. 厘米
6.(3分)已知在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厘米处,则此时成
A. 放大的虚像 B. 正立的虚像 C. 放大的实像 D. 缩小的实像
7.(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 )。
A. 潜望镜 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 投影仪
8.(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 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所成清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
C.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D. 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逐渐变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会向下移动
9.(3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是汽化现象
B. 在教室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老师进入校园要扫“健康码”,是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实像原理
D. 测体温的额温枪,是通过吸收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辐射的能量测定体温的
10.(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C. 保持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倒立的清晰的像
D. 将一副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左侧放置,向左移动蜡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1.(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物距为20厘米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为25厘米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物距为5厘米时,成像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如图所示,是小明的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其镜头对光线有 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用这架相机拍照时,若拍完远景再拍近景,镜头需要向 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胶片的方向移动;胶片上所成的像与显微镜的目镜所成的像,它们的性质 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13.(4分)小梅去商场购物排队结账时前面的墙壁上有一面镜子,在靠近镜子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结账时小梅采用”刷脸”支付,支付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______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
14.(4分)中国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如图所示,考古家用焦距为的放大镜观察出土的青铜器件,他看到的是正立、______的 ______选填“虚”或“实”像,此时,该物件与放大镜的距离应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4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光屏_______________承接到,_______________用眼睛看到,当蜡烛逐渐靠近透镜时,像变_______________。
16.(4分)南京玄武湖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被誉为“金陵明珠”。深秋周日的早晨,小丽一家来到玄武湖游玩,拍下了很多美丽的照片,如图所示。

阳光下,小丽发现自己在地面留下了影子,这可以用光的 ______ 知识来解释;看到金黄的树叶,是因为树叶 ______ 选填“反射”或“吸收”黄色光的缘故。
在湖边漫步,小丽发现水中的鱼儿在凉亭的倒影间穿行,看见的凉亭的倒影是光的 ______ 形成的像,看见的水中的鱼儿是光的 ______ 形成的像。
小丽爸爸用无人机进行了空中摄影,此时相机中成倒立、 ______ 的实像,为了拍到玄武湖的全景,无人机需要飞得更 ______ 选填“高”或“低”一些。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7.(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了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它们中心在一高度上。

如图甲,当他将蜡烛、光屏位置固定后,左右移动透镜,发现透镜在①②两个位置时,屏上都能得到倒立的像,则镜在①位置相比在②位置时,所上得到的像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当他将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在屏上都不能得到像光具座足够长,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凸透镜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移动一些。经过调整,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发现若将凸透镜用纸遮住一半,屏上将得到______选填“完整”或“一半”的像;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__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
如图乙,他把“上”形状的遮光板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屏上观察到的形状是______。
A.上 .C.D.
18.(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当物距为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
19.(6分)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甲 乙
实验时,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___方。
在保持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间的距离为,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焦距__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_____用、表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略
2.【答案】D;
【解析】解:、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故正确;
、由图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正确;
、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处,此时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故正确;
、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处,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错误。
故选:。
凸透镜的焦距是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光心的距离;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虚像;
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不仅要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善于总结规律。
3.【答案】D;
【解析】解:由图可知,字经过凸透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像;
放大镜是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的规律,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的规律,投影仪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的规律,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投影仪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
故选:。
由图可知,字经过凸透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像;根据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示判断此时成像的性质。
4.【答案】B;
【解析】略
5.【答案】A;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说明成的像是实像,此时有两种可能,则:或;解得,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故选:。
由题意:“离凸透镜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可知,根据凸透镜成像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和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解像距的不等式求得焦距。
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成像特点,列不等式求得焦距,因此接答此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
6.【答案】D;
【解析】解: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此时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则,;
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厘米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
根据像的性质、像距的大小判定焦距的大小,然后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分析成像的性质。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7.【答案】C;
【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解:
、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则,所以焦距为;
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物距变大了,像距会变小,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错误,正确;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故错误。
故选:。
当物距等于像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进行判断。
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9.【答案】A;
【解析】解:
、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错误;
、在教室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是由于消毒液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发生了扩散现象,故正确;
、扫“健康码”是手机上的照相机利用物体在凸透镜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正确;
、额温枪是通过吸收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辐射的能量来测定体温的,故正确。
故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额温枪可以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
此题主要考查了液化现象、分子运动、凸透镜成像以及额温枪的工作原理,属于综合性题目。
10.【答案】D;
【解析】略
11.【答案】缩小;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析】略
12.【答案】;
【解析】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因此照相机的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拍完远景再拍近景,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需要增大像距,则镜头需要向远离胶片的方向移动;
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显微镜的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胶片上所成的像与显微镜的目镜所成的像,它们的性质不同。
故答案为:会聚;远离;不同。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上;
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
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特点,难易程度适中。
13.【答案】不变 缩小;
【解析】解:小梅靠近镜子的过程中,由于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则他在镜中的像将不变;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不变;缩小。
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14.【答案】放大 虚 小于;
【解析】解:因放大镜成像时,须将物体放在焦点之内,焦距为,物距要小于,此时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放大;虚;小于。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之一: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之内时,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正是应用了这一原理。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15.【答案】虚;不能;能;小;
【解析】略
16.【答案】直线传播; 反射; 反射; 折射; 缩小; 高;
【解析】解: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射向地面的太阳光被身体挡住,就在地面上形成了光线照不到的阴暗区,即影子;
太阳光照在金黄的树叶上,是因为树叶反射黄光而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所以呈现黄色;
凉亭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看见的水中的鱼儿是由于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偏折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镜头里能出现更多景色,需要将像拍摄小些,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知,需要无人机飞的高些来增大物距。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反射;折射;缩小;高。
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光的颜色来决定的;
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我们看到湖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即可判断。
本题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与反射、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7.【答案】较小 远离 完整 下移 C ;
【解析】解:光屏上能接到像,像是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当凸透镜在②处时,物距小,像距大,成的是放大的像,成像原理和投影机原理一样;当凸透镜在①处时,物距大,像距小,成的是缩小的像,故与镜在①位置相比在②位置时,所上得到的像较小;
在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的情况下,当他将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蜡烛,光屏上都得不到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都大于焦距。现在光屏上不成像,则意味着光屏与凸透镜间距离小于焦距,要想在光屏上得到像,应该使光屏与透镜距离大于焦距,所以透镜应远离光屏;
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上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完整但变暗;
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下移;
凸透镜成像时,成的实像,与原物体相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故选C。
故答案为:较小;远离;完整;下移;
凸透镜成像时,光屏上能呈现的像都是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从实际角度考虑物距、焦距关系,蜡烛和光屏的距离关系等即可得出原因;
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变,像变暗;
将蜡烛稍微上移,光屏上的像会下移,将透镜上移可以使像回到原来位置;
凸透镜成像时,像与物上下、左右均倒是互换的。
凸透镜成像是三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这两个知识点在凸透镜成像习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要熟练掌握。
凸透镜成实像时,无论遮住凸透镜的上部、下部、中间,都不能改变像的大小,但是像变暗,凸透镜遮住的越多,像越暗。
18.【答案】10 缩小 照相机 ;
【解析】解:当物距为时,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所以,则。
若物距为,则大于,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故答案为:;缩小;照相机。
根据物距等于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确定焦距的大小。
知道当物距大于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根据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来确定焦距,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9.【答案】同一高度;
倒立;上;
缩小;
;;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透镜的实验与探究。
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该调节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当物距小于像距成实像时,应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距大于像距成实像时,应该成倒立缩小实像;
对比成像条件,结合烛焰和光屏之间距离不变,分析解答。

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将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如图甲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
在保持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处图中未标出,相当于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当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时,此时应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所成像应该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间的距离为,成倒立放大实像条件是,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焦距;当凸透镜移至位置时,因为在光屛上出现清晰的像,根据光的可逆性原理,可以假设蜡烛在光屛位置时,像应成在原蜡烛位置,因此,光屏到透镜位置的距离应为,故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倒立;上;缩小;;。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有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