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含解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下列事物中,属于声源的是
A. 正在发出悦耳响声的勺子 B. 放在书包里的书
2.(3分)把人耳贴在装满水的一根长铁制水管的一端,在水管的另一端用铁锤用力敲击,人耳可能听到的情况是
A. 先听到沿铁管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B. 先听到沿铁管外空气中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C. 由于声音沿铁管和空气同时传来,因此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音
D. 人耳先后听到三次传来的敲击声
3.(3分)诗仙李白的诗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佳句,关于这句诗,从物理角度理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判断出笛声依据的是音色,笛声“满洛城”表明声音能向各个方向传播
B. 判断出笛声依据的是音调,笛声“满洛城”表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C. “暗飞声”表明笛子发出的是次声,“满洛城”表明各处笛声的响度相同
D. “暗飞声”表明笛子发出的是次声,“满洛城”表明次声能在空气中传播
4.(3分)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5.(3分)(2021福建宁德古田期中)如图所示是两个音叉振动时的波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比乙的音调高 B. 乙比甲的音调高
C. 甲和乙的音调一样高 D. 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6.(3分)二胡演奏者在拉二胡的过程中,手指要在弦上不同的位置不停地移动按压,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7.(3分)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
C. 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D. 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到2万次
8.(3分)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A. 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 B. 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 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 D. 是一种条件反射
9.(3分)鄂州市是全国文明城市,文明从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对于控制噪声的途径,下列做法不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A. 不高声喧哗 B. 跳广场舞时调低音量
C. 戴上防噪声耳塞 D. 公路上尽量不鸣笛
10.(3分)正月十五闹元宵,无锡有些社区组织人们吹锣打鼓、舞狮子,鼓手打击鼓面时,通过改变不同的力度从而改变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频率 D. 音色
11.(3分)发生地震时,一些动物能听到地震发出的声音,而人耳却听不见。这是因为地震时发出的声音
A. 是超声波 B. 是次声波 C. 响度太小 D. 振幅太小
12.(3分)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 利用超声波探测金属工件内部构造 B. 医生利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状况
C. 枪声引起积着厚厚白雪的雪山崩塌 D. 汽车倒车雷达监测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3.(4分)小夏用示波器显示了几种声音的振动波形图,如图所示,根据波的特征分析可知:__________可能是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的同一个位置发出的两个声音,__________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调和响度均相同的两个声音.
14.(4分)如图所示是歌手正在演唱“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主题曲《只有河南》的情景,歌手的声音低沉且洪亮,其中“低沉”是指声音的 ______ 低,“洪亮”是指声音的 ______ 大。均选填“音调”或“响度”
15.(4分)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扰;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声呐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到______。
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发出的声波倌号在内接收到经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倌号频率不变,潜艇与潜艇的距离是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继续监控潜艇,过段时间接到潜艇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则潜艇在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潜艇。
在月球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16.(4分)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规定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音不得超过 ______ 填单位。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7.(6分)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一起做“土电话”实验: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而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一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比______传声性能好。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停止,______停止。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其原因是松弛的线______填“易”或“不易”传声。
18.(6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铜 铜 铜 铁
长度
横截面积
为验证猜想一,可选编号为 ______ 、 ______ 的琴弦进行研究.
为验证猜想三,应选编号为 ______ 、 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一、二实验时,应使琴弦相同 ______ 填“横截面积”、“长短”、“受力程度”.
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______ .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9.(6分)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朗读课文的声音,和同学一起听听这段录音。你认为录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一样吗?别的同学认为一样吗?想想看,这是为什么?
五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20.(12分)如表所示是北京西到重庆北的列车时刻表的一部分,根据表格:求:
站名 北京西 天津 南阳 重庆北
到站时间 : : :
发车时间 : : :
里程
从天津到重庆北的平均速度;
若该列车全长,当以的速度通过某隧道时,从车头开始进入隧道到车尾完全通过隧道所需时间为,求隧道长;
列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求鸣笛时列车距离高山多远。
21.(12分)如图所示,国庆假期,小虎和家人去游玩,听导游介绍前方远的大山叫“测音速石”,聪明的小虎对着“测音速石”大喊一声“啊”,后听到回声,果然测出了声速。接着小虎对着另外一处的山崖大喊一声,后听到回声。
求小虎测出的声速。
求小虎到山崖的距离。
小虎测出的声速不等于,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A、正在发出悦耳哨声的哨子,正在发出哨声,是声源,故A符合题意;
B、放在书包里的书,没有发声,故不是声源,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
能够发声的物体不是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才是声源,分析题干中涉及的物体,是正在发声的就是声源。
要抓住声源的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而不是能够发声的物体。
2.【答案】D;
【解析】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最慢的是在气体中;
在一端敲击后,声音会同时沿着三种介质传播,分别是:固体铁、液体水、空气;
因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声音到达人耳朵的时间就不同,听到的第一声是通过铁管传过去的,第二声是通过水传播的,第三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共听到三次声音.
故选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3.【答案】A;
【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声音能向各个方向传播;
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来分辨不同的发声体.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频率低于的声音叫次声波.

笛子之所以能够发出声音,是由于笛腔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笛声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因此根据不同音色可以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笛声“满洛城”表明声音能向各个方向传播,故正确,错误;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频率低于的声音叫次声波.我们能听到笛声说明笛子发出的不是次声,故选项错误。
故选。
4.【答案】C;
【解析】略
5.【答案】B;
【解析】由波形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乙音叉振动的次数多,乙音叉振动较快, 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乙音叉发声的音调较高。
6.【答案】B;
【解析】解:
弦乐器发声的音调高低是由弦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弦振动的频率与弦的材质、长度、横截面积、松紧度有关;在材质、横截面积、松紧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其长度,可以改变音调高低;
所以,演奏弦乐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改变了振动弦的长短,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音调。
故选:。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对弦乐器发声音调的高低的决定因素,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进行细化的考查,应熟知。
7.【答案】D;
【解析】解: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低于或者高于这个频率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所以A错误,D正确.
振幅是指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所以B是错误的.
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物体振动的频率,所以C是错误的.
故选D.
8.【答案】C;
【解析】解: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和强弱以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我们用耳朵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所以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是因为双耳效应,不是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耳朵有特异功能,也不是一种条件反射。
故选:。
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也不相同,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双耳就能根据这些不同来确定声音发出的方位。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双耳效应概念的理解和生活中盲人的双耳效应的了解。
9.【答案】C;
【解析】解:、不高声喧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合题意;
、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合题意;
、戴上防噪声耳塞,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符合题意;
、公路上尽量不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合题意。
故选:。
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有关噪声问题是声学中常见考点,理解其减弱的三个途径,还要和实际生活结合,题目比较简单。
10.【答案】B;
【解析】解:鼓手打击鼓面时,通过改变不同的力度,改变了发声体的振幅,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故正确,错误。
故选:。
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响度、音调和音色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
11.【答案】B;
【解析】解:发生地震时,一些动物能听到地震发出的声音,而人耳却听不见。这是因为地震时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故错误,正确。
故选:。
地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此题主要考查了次声波这一知识点,属基础题目。
12.【答案】C;
【解析】解: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不符合题意;
C.枪声引起积着厚厚白雪的雪山崩塌,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符合题意;
D.汽车倒车雷达监测车与障碍物的距离,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的利用,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声波传递信息和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
13.【答案】甲、丁;甲、乙;
【解析】
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根据图示可以知道:相同时间内,甲和丁振动的频率相同,但甲的振幅大于丁的振幅,故甲、丁可能是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的同一个位置发出的两个声音。
甲和乙振动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但波形不同。故甲、乙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调和响度均相同的两个声音。
故答案为:甲、丁;甲、乙。

14.【答案】;
【解析】解:“低沉”是指声音的音调较低;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5.【答案】10k 20k 7500 远离 不能 ;
【解析】解:人耳只能听到到之间的声音,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多在之间;
因此人耳听到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为:。
①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
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所以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②因为声波频率变低,所以潜艇是远离声呐。
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用声呐技术无法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①;②远离;不能。
超声是指高于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根据回声测量距离的原理,结合速度公式,来进行计算。声波频率变低,潜艇远离声呐。
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无法使用声呐。
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计算距离时,注意回声测距需要计算单程的长度,这一点容易失误。
16.【答案】分贝;
【解析】解: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规定了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声等级,我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故答案为:分贝。
物理学中,我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强弱的表示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7.【答案】金属丝 棉线 振动 发声 不易;
【解析】解: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而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一些。这一实验其它条件相同,只是传声材料不同,传声效果不同,说明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效果好。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使线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所以听的一方不能听到声音。
其它条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由拉直状态变为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说明松弛的线不易传声。
故答案为:金属丝;棉线;振动;发声;不易。
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改变某一因素,总结实验结论。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固体可以传声,拉直的固体比松弛的固体传声效果好。
探究小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要明确控制哪些物理量,改变哪些物理量,被研究的物理量和改变量之间的关系。
18.【答案】;;
;;
受力程度;
控制变量法;
【解析】解:为验证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取材料和长度相同的两组进行;即选AB;
为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取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两组进行;即选CD;
为了验证猜想一、二实验时,应使琴弦相同的受力程度,即确保响度相同;
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受力程度;控制变量.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应用控制变量法方能获取正确的结论.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另外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运用,很关键.
19.【答案】解:通过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是通过气体传播的。
别的同学听自己的声音,也是通过气体传播的。
自己听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固体(骨)传导的。
所以自己听录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不一样,而别的同学听录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一样。
故答:我认为录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不一样,听录来的声音是空气传导的,听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骨传导的,而别的同学听我的录音和我的声音都是空气传导的,传声途径相同,所以别的同学认为一样。;
【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
不同介质传声效果是不同的。从这个因素上对本题进行讨论。
该题考查学生对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熟悉程度,同时要理解不同介质在传播声音上的效果是不同的,并结合题目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20.【答案】;
【解析】
根据列车时刻表可知从天津到重庆北的路程和运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从天津到重庆北的平均速度;
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列车完全通过隧道所行驶的路程,隧道长等于列车完全通过隧道所行驶的路程减去列车长度;
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声音传播的路程和列车行驶的路程,鸣笛时列车距离高山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的路程与列车行驶的路程之和的一半。
此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知道鸣笛时列车距离高山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的路程与列车行驶的路程之和的一半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1.【答案】;
【解析】
已知前方远的大山,后听到回声,则声音走一趟的时间为,由速度公式可求得当时的声速;
已知后听到回声,可求得声音走一趟的时间,根据求得的声速,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他到山崖的距离;
由于人听觉会有反应时间,所以导致测量的计时会有偏差。
此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弄清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