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如图所示光现象及其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水中小鸟的倒影——光的折射
B. 乙图中站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光的反射
C. 丙图中手影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
D. 丁图中彩虹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
2.(3分)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 水中树的倒影
C. 夕阳下栏杆的影子
D. 放大镜放大的地图
3.(3分)关于图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
B. 图中凸透镜成像规律与摄像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C. 图中光路图说明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的方向一定改变
D. 从不同方向能看清银幕上的像,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4.(3分)(绵阳中考)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的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的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 )
A. 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
B. 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C. 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D. 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5.(3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则平面镜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
A. B. C. D.
6.(3分)一些意境优美的古诗词中含有丰富的物理知识。诗词“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月亮的像形成的原理是
A. 光的色散 B. 光的折射 C. 光的反射 D. 光的直线传播
7.(3分)小刚身高1.7m,他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距平面镜的距离为2m处。小刚在平面镜中像的高度为h,像距镜面的距离为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s=2m B. s=1.7m C. h=2m D. h=4m
8.(3分)一束紫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下面哪一个光路图是正确的( )
A. B.
C. D.
9.(3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下列各选项中符合光的折射规律的是
A. B.
C. D.
10.(3分)小明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A. B.
C. D.
11.(3分)如图所示,为防疫新冠病毒,学校在用“红外线测温仪”检测体温。下列与红外线测温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
A. 红外线能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 B. 红外线属于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C. 红外线测温仪是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 D. 测温仪测体温说明红外线能传递信息
12.(3分)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 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 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 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4分)如图所示,太阳光线与水平地面夹角,用一平面镜把斜射的太阳光变为水平的光线照射洞口,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______ 度,此时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______ 。
14.(4分)红光和紫光是两种不同颜色的色光,当它们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入玻璃时,折射角的大小是不同的,如图所示,一束红光与一束紫光相距平行入射到一块玻璃砖上,再由玻璃折射出后 ______选填“仍然平行”或“不再平行”,太阳光谱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部分。人们对不可见光的利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医院中经常会利用 ______来消毒杀菌。
三 、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井底之蛙所见甚少,这是为什么?
16.(6分)为临摹一幅熊猫画,小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将熊猫画(用AB代替)竖直摆放在自纸上方。透过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小明看到白纸上有熊猫画的像。然后她用笔依照熊猫画的像在白纸上描绘了一张熊猫画。请在图中画出平板玻璃的位置,并标出其与水平桌面的夹角及度数。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7.(12分)如图所示,小张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张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处。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画出过点放置的平面镜。
18.(12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烟花三月,我和几个同学相约去玄武湖公园。走进大门,只见桃红柳绿连绵数里,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跃然眼前,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我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把这美丽的景色一一拍下,我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不一会儿,来到一片树林中,林中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树缝中漏下的点点光斑在地面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已到了黄昏,夕阳西下,湖面上波光粼粼,让人眼花缭乱,咦门楼的影子怎么这么调皮,比中午时长出许多?
请你从这段优美的文字中,找出两处我们学过的不同物理知识或规律:
例如:语句: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
物理知识:______。
语句: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
语句: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
19.(1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该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______ 。
点燃蜡烛,小心地移动蜡烛,直到与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______
、保持、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
五 、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20.(6分)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金字名片。导游介绍说兵马俑与当时的真人一样大时,游客特别想通过兵马俑了解秦朝时人的身高。为满足游客的这一愿望,博物馆计划建一个体验馆让游人近距离观察,并与兵马俑比身高。方案是把兵马俑放在馆内玻璃樹窗里,如图所示,当游客站在玻璃橱窗前某一位置时,观察橱窗玻璃上自己的像和兵马俑就可以体验了。请你帮助博物馆完善以下设计。
为方便比较身高最好在橱窗外地面上画个标记,当站在这个标记上时游客在橱
窗玻璃上的像会与兵马俑有部分重合。这个标记到玻璃的距离应______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兵马俑到玻璃的距离,你这样选择的依据是______。
为方便游客观赏,橱窗里的展品一般放在高出橱窗外地面的台子上。你觉得体验馆橱窗里的兵马俑应放在
______选填“高出地面的台子上”或“与地面一样高的平面上”更能方便游客体验。
关于体验馆橱窗周围的环境灯光设计应该采用以下四个方案中的______方案
A.橱窗内外都比较明亮
B.橱窗内外都比较黑暗
C.橱窗内较亮、橱窗外较暗
D.橱窗内较暗橱窗外较亮
21.(6分)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垂直于镜面.
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射到点,光将沿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 ______ 填“可见”或“不可见”;如果一束蓝光沿原方向射到点,反射后沿 ______ 方向射出;
如果入射角为,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______ ;
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______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22.(6分)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______ 。
小芳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小芳应在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移动蜡烛的位置使之与蜡烛的像 ______ 。
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中所成像的大小将 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另一组同学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与蜡烛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______ 。
23.(6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
了如表所示的数据。
空气中的入射角
水中的折射角
玻璃中的折射角
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到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 ______ 选填“改变”或“不变”。
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______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
当光线以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为 ______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一个“水凸透镜”,与外观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镜相比,“水凸透镜”的焦距更 ______ 选填“大”或“小”。
实验中,某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此做法是为了 ______ 。
24.(6分)阳泉某校“玩吧”社团,开展了用双纸筒做小孔成像实验的社团活动,如图所示,他们将右端开口的粗纸筒和两端开口的细纸筒嵌套在一起,在粗纸筒的左端中央截一个小孔,然后在细纸筒的右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片做光屏。探究所成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以下是小明探究的过程。

将装置正对点燃的蜡烛如图所示,前后移动细筒,在光屏上会看到蜡烛火焰的 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该实验最好在较 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
小明猜想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烛焰大小、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以及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支蜡烛实验,且保持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在多次改变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时,他测出了烛焰像的高度见下表。
小孔到光屏的距离
像的高度
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小孔离光屏越远,所成的像越 ______。
小明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后很高兴。但他又想,像的大小会不会跟蜡烛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呢?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小明应注意控制 ______、______不变。
小明发现小孔会成上下颠倒的像,他想小孔成的像会不会左右也相反呢?为了验证这个说法,他准备制作一个灯组作为物体进行研究,下列关于灯组制作形状的选择最适合的是 ______选填“”、“”、“”、“”。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小鸟倒影的形成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为光的反射,故错误;
、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错误;
、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正确;
、彩虹的形成为光的色散现象,故错误。
故选:。
①在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有: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
应掌握光的传播规律,熟悉常见光现象的形成原因,有助于我们分析解答此类光学题。
2.【答案】B;
【解析】解:
A、树叶与树叶之间会形成很多小的缝隙,太阳光从这些小缝隙中照射下来,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在地面上会形成太阳的像即圆形光斑,且是倒立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B、水中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不符合题意。
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3.【答案】D;
【解析】解:、图中物距小于像距,物大于像,此时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原理,故错误;
、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错误;
、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发生了漫反射,故正确。
故选:。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侧焦距;
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如投影仪或幻灯机;
当时,不成像;
当时,像物在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如放大镜;
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反射面的粗糙的表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人的眼睛,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物体。
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以及反射现象,难度不大。
4.【答案】C;
【解析】略
5.【答案】C;
【解析】略
6.【答案】C;
【解析】解:“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的“月”是月亮的虚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错误,正确。
故选:。
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优美的古诗词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现的新课标的要求。
7.【答案】A;
【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A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了,故不正确;
B图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该选项正确;
C图中反射光线的方向和入射光线的方向相同了,故不正确;
D图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侧了,故不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记住:无论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还是从水斜射入空气,在空气中的角度大。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分析判断。

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折射光线要进入水中,并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错、正确。
故选。
10.【答案】C;
【解析】
首先应该知道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是小鸟反射的光进入潜水员的眼睛;其次知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遵循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选出符合要求的选择项。
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符合要求的是。
故选C。
熟记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1.【答案】D;
【解析】解:、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肉眼是不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故错误;
、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不是声音,故错误;
、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准确地测定物体表面温度的仪器,而不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故错误;
、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红外线传递有关人的体温的信息,由此说明红外线能传递信息,故正确。
故选:。
红外线和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属于电磁波;
红外线不是声音;
红外测温仪利用的是人体自身发出的红外线,而不是体温枪自身发出的;
电磁波不但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此题主要考查到红外线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12.【答案】C;
【解析】略
13.【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太阳光线与水平地面夹角,平面镜把斜射的太阳光变为水平的光线照射洞口,所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镜面与两条光线的夹角也相等,则镜面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即此时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故答案为:;。
根据图中标出的入射光线和水平面的夹角,可求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求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
此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会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会根据反射定律求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14.【答案】仍然平行 紫外线;
【解析】解:光线通过平行玻璃砖时,要发生两次折射,由于玻璃砖上下两个表面平行,上表面的折射角等于下表面的入射角,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下表面的折射角等于上表面的入射角,由几何知识可知,出射光线必定和入射光线平行;
医院中常用紫外线消毒杀菌。
故答案为:仍然平行;紫外线。
光线通过平行玻璃砖时,要发生两次折射。由于玻璃砖上下两个表面平行,上表面的折射角等于下表面的入射角,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紫外线可用在验钞机上和手术室杀菌。
本题根据折射定律和光路的可逆性理解平行玻璃砖的光学特性,难度不大。
15.【答案】答:如图所示,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青蛙只能看到两条光线之间的较小空间:
.;
【解析】
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本题题目结合成语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是一道基础题.
16.【答案】;
【解析】略
17.【答案】解:连接AB,此线即为反射光线,然后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作一条线段与法线垂直,该线段的位置即为镜子的位置。
如下图:
;
【解析】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法线,作法线的垂线即镜面的位置。
光的反射定律不仅要记熟内容,还要会灵活应用,会由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或由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或由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18.【答案】平面镜成像 我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把这美丽的景色一一拍下 凸透镜成像 门楼的影子怎么这么调皮,比中午时长出许多 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析】解: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平面镜成像
我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把这美丽的景色一一拍下--凸透镜成像
鸟儿在欢快的歌唱--声的发生
树缝中漏下的点点光斑在地面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门楼的影子怎么这么调皮,比中午时长出许多--光的直线传播
夕阳西下--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湖面上波光粼粼--光的反射
故答案为:平面镜成像;我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把这美丽的景色一一拍下;凸透镜成像;门楼的影子怎么这么调皮,比中午时长出许多;光的直线传播。答案不唯一
通过阅读文章得知,涉及到光学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还涉及到声的发生;还涉及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掌握光学三条规律: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
掌握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
掌握声的发生和传播。
掌握有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选择参照物。
做好这类开放性习题,一定对知识网络有透彻的理解。
19.【答案】位置 等效替代法 B;
【解析】解:
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实验时,用和完全相同的蜡烛和蜡烛的像进行比较,是用蜡烛来代替蜡烛,这种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需要再多做几次,使发现的规律具有普遍性;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
故答案为:位置;等效替代法;。
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用和物体一样的另一个物体来代替物体,和物体的像进行比较物像大小关系,这种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寻找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要求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0.【答案】等于 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与地面一样高的平面上 D ;
【解析】解:橱窗玻璃相当于是平面镜,在橱窗外地面上画个标记,当站在这个标记上时游客在橱窗玻璃上的像会与兵马俑有部分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所以这个标记到到玻璃的距离等于兵马俑到玻璃的距离;
为了能便于比较兵马俑与人的大小,人与兵马俑应在站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把兵马俑放在与地面一样高的平面上;
游客反射的光线经过橱窗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会形成虚像,进入人眼的这部分光线越多,成的像越清晰,所以橱窗外要更亮一些,故D正确。
故答案为: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与地面一样高的平面上;。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
橱窗的玻璃会反射一定的光线,据此分析。
该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难度不大。
21.【答案】不可见;;;测量的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解析】解:把纸板的右半边向后折时,由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不会出现在纸板上,当一束蓝光沿原方向射到点时,根据光的可逆性知,反射光线在位置出射.
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为
当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测出时,即得到表中数据.
故本题答案为:不可见;;;测量的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由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把纸板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不会出现在纸板上,根据光的可逆性知,如果一束蓝光沿原方向射到点,反射后沿方向射出.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填写.
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故他所测量的角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以及光路具有可逆性.
22.【答案】;
【解析】解: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也能确定像的位置,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小芳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小芳应在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移动蜡烛的位置使之与蜡烛的像重合;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中所成像的大小将不变;
另一组同学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与蜡烛的像无法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垂直水平桌面放置。
故答案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重合;不变;玻璃板没有垂直水平桌面放置。
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也能确定像的位置;
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反射现象;选择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实验中玻璃板应垂直水平桌面放置,否则成的像偏高或偏低,实验无法进行。
本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考查实验注意事项、对实验方便的改进和评估。
23.【答案】不变 增大 不可能 45° 大 更好的显示光路;
【解析】解:当空气中的入射角为时,水中的折射角和玻璃中的折射角都为,故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空气中的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但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故光从空气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不可能达到;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则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线以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应为;
由表格数据可知,入射角为时,光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为,光射入玻璃的折射角为,则玻璃对光的偏折能力更强,
所以两个外形完全一样的水凸透镜和玻璃凸透镜,玻璃凸透镜的焦距应更短,“水凸透镜”的焦距更大;
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并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牛奶和烟雾可以反射光,此做法是为了更好的显示光路。
故答案为:不变;增大;不可能;;大;更好的显示光路。
根据表格中入射角为的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表格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分析;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入射角相同时,光射入玻璃和水中时折射角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出玻璃和水对光的偏折能力的强弱,最后判断两种凸透镜的焦距大小关系;
为了使水和空气更好地反射光线,便于观察的角度进行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根据现象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有一定的综合性。
24.【答案】倒立 暗 大 物体的高度 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 D;
【解析】解: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实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大;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小明在探究像的大小会不会跟蜡烛离小孔的距离有关时,应该控制蜡烛的高度和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不变;
、形状的光源,颠倒后,形状和原来是一样的,所以不能明显的表现出上下颠倒的特性,故错误;
、形状的光源,颠倒后,形状和原来是一样的,所以不能明显的表现出上下颠倒的特性,故错误;
、形状的光源,左右颠倒后,形状和原来是一样的,所以不能明显的表现出上下颠倒的特性,故错误;
、形状的光源,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后,形状和原来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能明显的表现出小孔成像的特性,故正确。
故答案为:倒立;暗;大;物体的高度;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物体越亮,像越清晰。
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像,像的大小与物到孔的距离、孔到薄膜的距离有关;孔到薄膜的距离一定时,物到孔的距离越大,所成的像越小。
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蜡烛的大小、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有关,研究与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小孔会成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像,所以根据图形中字母颠倒后的形状分析即可判断。
此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像的特点,重点是小孔、蜡烛、薄膜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变化规律,属于光学的基本实验,应当掌握。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