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2024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京华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京华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第11、12题为双选,少选扣1分,错选扣3分)
1.(3分)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的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是他们交流时的估测数据(  )
A.中学生脚掌的长度约为250mm
B.中学生的脉搏跳动每分钟60次左右
C.人正常步行速度大约为4km/h
D.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
2.(3分)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为参照物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3.(3分)一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2.42cm、12.43cm、12.82cm、12.4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3cm B.12.53cm C.12.42cm D.12.433cm
4.(3分)甲、乙两人沿平直路面步行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同时出发
B.前5min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10min内两人的路程相等
D.第10min时两人速度相等
5.(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C.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
D.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
6.(3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7.(3分)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的歌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噪声
B.“禁止鸣笛”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C.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安装在街道旁的噪声监测仪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8.(3分)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跑步,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5:4,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  )
A.5:3 B.4:3 C.15:16 D.5:4
9.(3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声音的响度最小
B.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C.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D.丁声音属于噪声
10.(3分)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  )
A.15m/s B.10m/s C.6.75m/s D.2.5m/s
(多选)11.(3分)甲、乙、丙三人各自乘坐升降机,甲看见建筑物在上升;乙看见甲在下方并正在靠近自己,则甲、乙、丙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一定上升
B.乙一定下降
C.丙一定上升
D.甲、乙、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多选)12.(3分)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6s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2~4s内运动的路程为5m
C.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1.25m/s
D.物体在0~2s的平均速度小于4~6s的平均速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3.(6分)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14.(2分)小明步行的速度约为1.5m/s=   km/h。
15.(6分)任何声音都是由于发声物体的    而产生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同时她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16.(2分)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3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
17.(4分)如图中标志牌的含义是    和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司机小梅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多长时间?
18.(4分)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敲击编钟时   (选填“空气”或“编钟”)振动产生的。编钟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远处,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了改变。
19.(4分)如图,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竹管的C处开有小孔,用嘴吹竹管A端,哨音是    振动产生的,活塞从B处向C处运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    。(选填“逐渐变高”或“逐渐变低”)。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0.(12分)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AB=   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c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选填“大”或“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
(4)实验中可以发现vBC   vAC.(选填“>”、“<”或“=”)
21.(8分)小提琴是由两端固定的琴弦振动而发声的:如图甲所示。为了研究同一根钢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已知一块厚木板上有A、B两个楔支撑着琴弦,其中A楔固定,另一端通过定滑轮悬挂不同个数的相同重物,重物个数越多,用仪器测出发声的频率。
实验次序 长度L/m 重物个数 频率f/Hz
1 0.4 2 375
2 0.8 2 170
3 0.8 4 265
(1)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第    次实验中琴弦发声的音调最高。
(2)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该实验研究的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的    和琴弦的松紧程度这两个因素的关系。
(3)分析第1和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松繁程度相同时,琴弦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4)在上述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如果再选用一根与钢制琴弦粗细相同的长为0.4m的涤纶琴弦,来探究音调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   个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
22.(8分)我国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寒假期间爸爸带小丽自驾车到德州高铁东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通过导航查询知道到达目的地的距离为130公里,同时小明利用4G手机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到如表所示的列车时刻表
车次 德州站到 德州站开 上海虹桥到 上海虹桥开 运行距离
G101 09:40 09:43 13:18 13:21 930km
G107 10:02 10:05 13:50 13:53 930km
G113 10:23 10:26 14:20 14:23 930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请依据以上信息计算:爸爸为了10:00前赶到德州高铁东站顺利乘坐G107,则需要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至少为多少?
(2)G107高铁从德州站出发到达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中途200米长的高铁列车以288km/h的速度通过一个长度为1000m的隧道,则整个列车在隧道内的时间多长?
23.(8分)小亮同学乘坐小船对着对面的一座高山大喊一声,5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他离高山多远?
(2)若小船以36km/h的速度正对高山驶去,该同学喊叫时离高山多远?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京华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第11、12题为双选,少选扣1分,错选扣3分)
1.(3分)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的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是他们交流时的估测数据(  )
A.中学生脚掌的长度约为250mm
B.中学生的脉搏跳动每分钟60次左右
C.人正常步行速度大约为4km/h
D.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
【答案】D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不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中学生的步幅在50cm左右,在25cm=250mm左右;
B、正常情况下,1min跳动60次左右;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4m/s=1.1×3.6km/h≈4km/h左右;
D、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mm;
故选:D。
【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3分)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为参照物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答案】D
【分析】判断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来比较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就是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解答】解:A、“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即“月亮”在运动,描述的是“月亮”在运动,故A错误;
B、“钱塘观潮时,是描述“潮水”相对于观众在运动,故B错误;
C、升国旗时,观察者是以“旗杆”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故选:D。
【点评】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则是静止的。
3.(3分)一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2.42cm、12.43cm、12.82cm、12.4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3cm B.12.53cm C.12.42cm D.12.433cm
【答案】A
【分析】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计算前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除错误读数,取其余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
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解答】解:从题中数据可知,12.82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应去掉,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L=≈12.43cm。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是一道基础题。
4.(3分)甲、乙两人沿平直路面步行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同时出发
B.前5min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10min内两人的路程相等
D.第10min时两人速度相等
【答案】C
【分析】(1)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人开始运动的时刻,然后得出甲乙是否同时出发;
(2)根据图象得出甲开始运动的时刻即可得出前5min内甲的运动状态;
(3)根据图象直接得出前10min内两人的路程,然后得出路程关系;
(4)在s﹣t图象中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一组数据,根据v=求出两人的速度,然后得出第10min时两人速度关系。
【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乙从t=0时开始运动,甲乙不是同时出发;
B.由图象可知,甲从t=5min开始运动,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前10min内甲,所以前10min内两人的路程相等;
D.由图象可知,甲、乙两人运动时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运动的路程为3.6m,由v=,甲、乙两人的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s﹣t图象的了解与掌握,要注意s﹣t图象反映物体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能直接读出路程。
5.(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C.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
D.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
【答案】C
【分析】(1)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
(2)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响度与振幅有关;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答】解:A、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
B、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C、一般情况下,液体中次之,故C正确;
D、当宇航员在太空中时,所以不能直接对话,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与声现象有关的多个知识点,熟知相关知识并能与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6.(3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答案】A
【分析】(1)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是由物体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解答】解:A、甲实验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
B、钢尺振动越快听到声音音调越高,故B错误;
C、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听到声音越大,故C错误;
D、橡皮膜振动发声的声波传递给蜡烛的火焰,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故选:A。
【点评】掌握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把小实验与识点要联系起来,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7.(3分)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的歌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噪声
B.“禁止鸣笛”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C.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安装在街道旁的噪声监测仪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答案】C
【分析】噪声可从两个角度下定义: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解答】解:A、悦耳的轻音乐如果妨碍了人们正常休息,或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了干扰;故A错误;
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安装在街道旁的噪声监测仪是检测噪声并不能控制噪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噪声的有关问题,对于噪声,要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即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
8.(3分)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跑步,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5:4,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  )
A.5:3 B.4:3 C.15:16 D.5:4
【答案】B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知道速度之比和路程之比,根据v=求出甲、乙两同学所用的时间之比。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v乙=5:4,s甲:s乙=3:3,
由v=可得,甲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灵活应用,要注意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要颠倒。
9.(3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声音的响度最小
B.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C.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D.丁声音属于噪声
【答案】C
【分析】(1)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物体的弹性好,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就快。一般来说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中,固体的弹性最好,气体最差,因此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响度最小;
B、从图中可以看出,即甲乙的振动频率相同,故B正确;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音调、音色无关、介质相同时,故C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因此丁为噪音。
故选:C。
【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
10.(3分)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  )
A.15m/s B.10m/s C.6.75m/s D.2.5m/s
【答案】A
【分析】根据轿车实际长度,结合图片求出轿车在t=2s内实际通过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v=计算轿车的速度。
【解答】解:由图可知,在照片中轿车的长度为3个小格,
因为轿车的实际长度为4.4m,所以可知一个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为1.5m,
则轿车在t=2s内实际通过的路程:s=20×1.5m=30m,
该轿车的速度:v===15m/s。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根据轿车的实际长度,结合图片求出轿车在t=2s内实际通过的路程。
(多选)11.(3分)甲、乙、丙三人各自乘坐升降机,甲看见建筑物在上升;乙看见甲在下方并正在靠近自己,则甲、乙、丙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一定上升
B.乙一定下降
C.丙一定上升
D.甲、乙、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答案】BD
【分析】首先根据建筑物为参照物判断甲升降机的运动状态;根据乙看甲的情况,判断乙的运动状态;最后根据丙看见甲、乙的情况来判断丙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研究三架升降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应以地面,
甲看见建筑物在上升,说明甲一定下降;
乙看见甲在下方并正在靠近自己,因甲在下方且甲在下降,且下降的速度比甲快;
丙看见甲、乙都在下降,也可能上升,且下降的速度小于甲乙的速度、乙、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AC错误。
故选:B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多选)12.(3分)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6s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2~4s内运动的路程为5m
C.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1.25m/s
D.物体在0~2s的平均速度小于4~6s的平均速度
【答案】CD
【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6s时物体运动的路程;
(2)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
(3)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
(4)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解答】解:由s﹣t图象可知,
A、在2~4s内,其速度为5 s内不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B、在2~4s内,即物体静止;
C、物体在前7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则物体在0﹣2 ==2.25 ,故C正确;
D、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 s的平均速度:v2===2.8m/s,
物体在4﹣6s运动的路程为10m,则物体在3﹣6s的平均速度:v2===6m/s,
所以,物体在0﹣2 s的平均速度。
故选: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计算和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关键能从图象上找出有用的信息,属于典型的图象问题,虽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3.(6分)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70 cm;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338.5 s。
【答案】2.70;338.5。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右侧与5.70cm对齐;
图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偏过中线,而大盘指针在38.2s,即:338.5s。
故答案为:2.70;338.4。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和秒表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4.(2分)小明步行的速度约为1.5m/s= 5.4 km/h。
【答案】5.4。
【分析】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1m/s=3.6km/h。
【解答】解:小明步行的速度约为1.5m/s=7.5×3.3m/s=5.4km/h;
故答案为:7.4。
【点评】此题考查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5.(6分)任何声音都是由于发声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音色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同时她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响度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答案】振动;音色;响度。
【分析】一切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物体的材质和结构不同,所以物体发声的音色也不同,即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距离的发声体远近可以影响声音的响度,距离发声体越远,声音越小。
【解答】解:由于一切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所以任何声音都是由发声物体振动产生的。
由于物体的材质和结构不同,所以物体发声的音色也不同,故小王是通过音色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
由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可以影响声音的响度,距离发声体越远,所以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音色与响度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
16.(2分)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3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可以设总路程为s,算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2,则总时间为t=t1+t2,用公式v=计算出平均速度。
【解答】解:设总路程为s,则前1=s2=s,
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t1===,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t2===,
物体全程时间t=t5+t2,
全程平均速度:
v======8m/s。
答: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4m/s。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知道平均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用公式v=去计算(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能用v=(v1+v2)去计算。
17.(4分)如图中标志牌的含义是  “40”表示此路段机动车最大车速不能超过40km/h 和  “8km”是里程值,表示此地到西大桥的距离为8km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司机小梅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多长时间?
【答案】(1)“40”表示此路段机动车最大车速不能超过40km/h;“8km”是里程值,表示此地到西大桥的距离为8km。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中的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12min。
【分析】(1)“40”是某一路段的限速值,意思是此路段机动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此数值;“8km”是里程值,表示此地到某处的距离。
(2)已知汽车行驶的距离和速度,利用t=计算所用时间。
【解答】解:(1)“40”表示此路段机动车最大车速不能超过40km/h;“8km”是里程值。
(2)由v=得,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所需要的时间:
t===5.2h=12min。
答:(1)“40”表示此路段机动车最大车速不能超过40km/h;“8km”是里程值。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中的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应用的计算题,难度不大,从图片中读懂里程表、限速表的含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8.(4分)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敲击编钟时 编钟 (选填“空气”或“编钟”)振动产生的。编钟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远处,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  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了改变。
【答案】编钟;响度。
【分析】(1)声音生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响度与物体的振动幅度和与声源的距离有关。
【解答】解:敲击编钟,声音是由编钟的振动产生的,与声源的距离越来越远。
故答案为:编钟;响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属于基础题。
19.(4分)如图,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竹管的C处开有小孔,用嘴吹竹管A端,哨音是  空气柱 振动产生的,活塞从B处向C处运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  逐渐变高 。(选填“逐渐变高”或“逐渐变低”)。
【答案】空气柱;逐渐变高。
【分析】(1)声音是有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管乐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声音;
(2)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物体具有细、小、短的特征的物体振动频率快。
【解答】解:
(1)哨音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2)活塞从B处向C处运动时,空气柱的长度变短,哨声的音调变高。
故答案为:空气柱;逐渐变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特性的区分,属于简单题型。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0.(12分)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AB= 40.0 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25.0 c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小 (选填“大”或“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同一位置 由静止开始下滑。
(4)实验中可以发现vBC > vAC.(选填“>”、“<”或“=”)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确定图中刻度尺分度值为1cm,求出AB段的距离sAB,已知测得时间tAB,根据v=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时间偏大,根据v=分析;
(3)每次实验时,都要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4)小车做加速运动,可得上半段、下半段路程的速度大小关系。
【解答】解:(1)图中刻度尺的一个大格为10cm,一个小格为1cm,
则AB段的距离:sAB=80.0cm﹣40.4cm=40.0cm,
测得时间tAB=1.4s,
则AB段的平均速度:
vAB===25c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时间偏大可知AB会偏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
(4)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即vBC>vAC。
故答案为:(1)40.0;25.0;(3)同一位置。
【点评】本题为“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求出平均速度。
21.(8分)小提琴是由两端固定的琴弦振动而发声的:如图甲所示。为了研究同一根钢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已知一块厚木板上有A、B两个楔支撑着琴弦,其中A楔固定,另一端通过定滑轮悬挂不同个数的相同重物,重物个数越多,用仪器测出发声的频率。
实验次序 长度L/m 重物个数 频率f/Hz
1 0.4 2 375
2 0.8 2 170
3 0.8 4 265
(1)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第  1 次实验中琴弦发声的音调最高。
(2)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该实验研究的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的  长度 和琴弦的松紧程度这两个因素的关系。
(3)分析第1和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松繁程度相同时,琴弦  长度越长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4)在上述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如果再选用一根与钢制琴弦粗细相同的长为0.4m的涤纶琴弦,来探究音调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 2 个
【答案】(1)1;(2)长度;(3)长度越长;(4)2。
【分析】(1)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2)由表中数据可知是研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度和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
(3)1、2两次实验数据,松紧程度相同,而长度不同,据此判断;
(4)应用控制变量法来解答。
【解答】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则第1次实验中琴弦振动频率最高;
(2)表中数据,弦的长度,故是研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度和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
(3)分析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松紧程度相同时,弦的音调越低;
(4)探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时,应控制长度和重物相同。
故答案为:(1)1;(2)长度;(4)2。
【点评】此题由探究影响音调与各因素的关系,考查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与应用,当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探究其中一个因素和物理量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
22.(8分)我国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寒假期间爸爸带小丽自驾车到德州高铁东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通过导航查询知道到达目的地的距离为130公里,同时小明利用4G手机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到如表所示的列车时刻表
车次 德州站到 德州站开 上海虹桥到 上海虹桥开 运行距离
G101 09:40 09:43 13:18 13:21 930km
G107 10:02 10:05 13:50 13:53 930km
G113 10:23 10:26 14:20 14:23 930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请依据以上信息计算:爸爸为了10:00前赶到德州高铁东站顺利乘坐G107,则需要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至少为多少?
(2)G107高铁从德州站出发到达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中途200米长的高铁列车以288km/h的速度通过一个长度为1000m的隧道,则整个列车在隧道内的时间多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求出需要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2)从表格中得出G107高铁从德州站到达上海虹桥站的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3)整个列车在隧道内时行驶的路程为隧道长与火列车长的差,又知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
【解答】解:(1)他们8:00从阳信县某小区开车出发,10:00前赶到德州高铁东站顺利乘坐G107,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v===65km/h;
(2)G107高铁从德州站出发到达上海虹桥站的时间t′=13:50﹣10:05=5h45min=3.75h,
G107高铁从德州站出发到达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
v′===248km/h;
(3)v″=288km/h=80m/s,
整个火车在隧道内通过的路程:
s″=1000m﹣200m=800m,
整个列车在隧道内的时间:
t″===10s。
答:(1)需要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至少为65km/h;
(2)G107高铁从德州站出发到达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为248km/h;
(3)整个列车在隧道内的时间10s。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能够从表格中获取相关信息,并弄清整个列车在隧道内时行驶的路程为隧道长与火列车长的差是关键。
23.(8分)小亮同学乘坐小船对着对面的一座高山大喊一声,5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他离高山多远?
(2)若小船以36km/h的速度正对高山驶去,该同学喊叫时离高山多远?
【答案】(1)若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它离高山850m;
(2)若小船以36km/h的速度正对高山驶去,该同学喊叫时离高山875m。
【分析】(1)先求出声音从小船传到高山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公式变形计算此处到高山的距离;
(2)该同学喊叫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小船时,小船36km/h的速度已经前行了5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小船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喊叫时小船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s=vt分别计算小船和声音在这段时间内的距离,然后计算该同学喊叫时到高山的距离。
【解答】解:(1)因为声音传播到高山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则声音传播到高山的时间t′=×5s=7.5s,
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离高山的距离:s=vt′=340m/s×2.2s=850m;
(2)小船行驶的速度v2=36km/h=10m/s,
在t=5s的时间内,小船行驶的距离:s5=v2t=10m/s×5s=50m,
声音传播的距离:s2=v1t=340m/s×5s=1700m,
则该同学喊叫时小船到高山的距离为d===875m。
答:(1)若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它离高山850m;
(2)若小船以36km/h的速度正对高山驶去,该同学喊叫时离高山875m。
【点评】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的知识,搞明白回声走过的路程、小船走过的路程和发声时到高山的距离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2024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京华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