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一次阶段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鲁僖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33年),杞国国君杞桓公朝鲁,《春秋》记载这件事为“杞子来朝”。杞桓公为夏氏之后,按其封爵应称侯,因其“用夷礼”,故被称为“杞子”。这个记载表明当时( )
A.杞国国君并非华夏族后裔 B.文化认同影响政治认同
C.华夷有别的观念尚未形成 D.宗法秩序得到显著强化.
2.“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 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 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3.秦统一前,“属邦”是管理少数民族居住地的中央机构,同时还下辖这些地区的地方县治;
至公元前214年后,蒙恬北逐匈奴所设陇西郡和北地郡接管了最后的少数民族县治。至此,“属邦”成为专职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这说明秦朝( )
A.郡县治理体系不断加强 B.大一统实现民族大交融
C.分化事权强化君主权力 D.地方官吏行政能力提升
4.长沙马王堆汉墓(约为文帝时期)出土的帛书中有一篇年表,采用“秦——张楚”的纪年顺序,而司马迁的《史记》中也采用“秦楚之际”的纪年表述,但只把项羽列入帝王本纪,而把陈胜列入世家。东汉班固的《汉书》则将陈胜和项羽都统一编入列传之中。对此变迁的合理解释是( )
A.史家对秦末史实的考证不断接近真实 B.司马迁对农民起义军有着同情和认可
C.儒家思想的正统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 D.传统史学体例和编年方式逐渐规范化
5.有学者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说,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国家颓势,并为隋唐王朝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找到了历史出口。该评价说明孝文帝改革( )
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B.实现了北魏政权的长治久安
C.为民族政策的推行创造了条件 D.导致了门阀士族制度的消亡
6.唐代应试举子在参加省试之前,将自己作品写成卷轴,送给政要或名流,以求其赏识,称之为“行卷”。主考官请有地位、声望且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来共同决定录取名单,则谓“通榜”。“通榜”者提出的名单主要是依据“行卷”来定夺。这种现象( )
A.体现取士公平 B.容易助生朋党 C.丰富录取形式 D.加速阶层流动
7.唐朝时期,中国社会家庭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前期主要以小户家庭为主,后期则出现了大量的联合型家庭,家庭人口数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下列各项与这种变化最相关的是( )
A.儒家伦理的影响 B.科举制度创新
C.赋税制度的变革 D.小农经济瓦解
8.‘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
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 )
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
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 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9.《大唐开元礼·序列(下)》中规定:凡身亡者,“六品以下达于庶人称死”,关于墓田、
坟高、明器等规定中均不见涉及庶人: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制定的庶民墓田法
令规定:“庶人墓田,依法置方一十八步。”这一变化表明了( )
A.传统等级秩序的基本崩溃 B.礼治秩序趋向平民化
C.唐宋政府较重视丧葬仪式 D.古代丧葬制度的完善
10.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大都依次为路、府、州、县,但边疆行省则有所不同。图1为云南行省管理层级结构示意图。该图表明元朝的行省制度( )
A.完善了少数民族地区郡县设置 B.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
C.扩大了地方行省的民政事务权 D.运用犬牙相入原则以节制边疆
11.明中叶以后,浙江常山地区丁壮“屏(摒)耒耜而事负载,以取日入佣值”,安徽徽州许多农民“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郡”,福建古田县壮年农民也“多佣之四方”。这表明上述地区( )
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
C.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12.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在康熙时期的经筵御讲中,讲官讲授儒家经典时,康熙帝习惯插话甚至要求交换位置,而原来教化王者的讲官变成了被教导的对象。可见此时的经筵( )
A.有利于儒家经典的继承传播 B.强化了皇帝对基层思想控制
C.体现儒家道统与政统的合一 D.加强国家对社会的有效管控
13.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内阁大学士出现分化,入值军机处的为内中堂,留守内阁的为外中
堂,内阁有满汉票签处、批本处、诰敕房等机构;军机处除负责军事机密的决策外,还有满汉屋、内翻书房、方略馆等机构。这表明清朝( )
A.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军机处在处理事务时比较灵活
C.中枢机构的职责分工明确 D.内阁与军机处权力的争夺激烈
14.下表反映出福州茶叶出口量猛增。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1853~1859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单位:百磅)
年份 总出口量 福州出口量 占全国总量比%
1853 1050810 59500 5. 7
1854 1190340 204900 17. 2
1856 1306770 409726 31. 4
1859 1109152 465944 40. 2
A.英国市场的需求 B.内外战争的冲击
C.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福建茶叶生产迅速扩张
15.19世纪7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边疆危机日益恶化,触发了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争论的结果迫使清政府及时调整国防战略,从重陆轻海到海陆两防并重。为此,清政府决定( )
A.实行改土归流,强化边疆管理 B.引进先进技术,推行百日维新
C.改革边疆建制,新疆台湾设省 D.编练湖北新军,提高国防实力
16.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明确提出要“设议院”,使“政皆出于一堂”,“事皆本于众议”,“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据此可知,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制( )
A.直接照搬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为后来民主共和思想奠定基础
C.体现了当时中国民众的斗争需求 D.没有摆脱君主专制思想的羁绊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 2分,共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其中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节日,下表反映了端午节俗的演变:
时期 地域 纪念人物 农历五月初五的习裕
两汉以前 中原、长江中下 游、吴越等地 待考证 源自先秦的夏至节,主要有祭神、采药、 挂艾叶、祈求丰收、禳除灾害等活动
两汉 山西部分地区 介子推(割股啖君) 西汉时,确定了端午仪典,端午成为全 国的重大节日。主要有采兰沐浴、系五 色丝、用桃木板辟邪等穰灾祛害、祈祝 平安等活动
苏南、浙北 伍子胥(忠贞贤能)
绍兴 曹娥(孝女)
梧州 陈临(勤政爱民)
许多地区 屈原(爱国爱民)
南朝 南方 屈原 主要有吃粽子,系五色丝、竞渡等活动
隋唐 全国 屈原 端午节俗大体定型,主要有龙舟竞渡、 吃粽子、射柳等活动
——据蔡靖泉《端午为屈原的节俗演变与丈化意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端午节俗历史流变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端午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4分)
18.(14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秦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
(1)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判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3)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分)
19.(12分)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中国
世界
在上表中选择一处上下对应的空白栏,填入同一时段的两个历史事件,并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 (要求:填写史实准确,相互关联说明清晰,史论结合,观点正确。)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秦统一中国开始,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的建立与灭亡,即“初”与“末’’。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去读历史,就会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朝代,不仅有“末”,还有一个时段被定义为“晚”,这三个时段即晚唐、晚明和晚清,都尚有数十年时间的延续。一般被称,为“晚”的时代,虽然出现颓势,但是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却十分繁荣,一般都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
——摘编自商传《晚明社会转型的历史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朝代晚期的观点。(说明:可对该学者整体或部分观点表示赞同、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B D A C A B C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B B C A B C D
1.【答案】B【解析】杞国国君因为使用“夷礼”拜见鲁国君主而被歧视,称其为“子”,这说明当时华夷之防的观念已经比较显著,说明文化认同影响政治认同,故B项正确:杞桓公为夏氏之后,是华夏族后裔,故A项错误;华夷有别的观念尚未形成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宗法秩序,故D项错误。
2.【答案】D【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指的是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将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西周时期的天子和诸侯继承上,较为严格的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为太子,所以太子一词“文献中绝少见到”,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嫡庶之争、庶子受封的情况增加,天子、诸侯的继承人出现变化频繁的情况,使得太子一词“频繁出现”,故选D项;太子一词在文献中由“绝少见到”到“频繁出现”,体现的是天子、诸侯继承上,宗法制遭到破坏,出现嫡庶之争、庶子受封的情况,冲击了分封宗法制度下的尊卑制度,排除A项;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周王室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遭到破坏,与分封制没有直接关系,且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分封制并未“逐渐瓦解”,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嫡庶之争、庶子受封的情况增加,体现出权力过渡并不平稳,排除C项。
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陇西郡和北地郡接管了最后的少数民族县治”“‘属邦’成为专职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可知秦统一后,地方郡县与“属邦”之间的权责关系逐渐明确化,有利于强化郡县制在地方治理中的突出地位,说明地方郡县治理体系不断加强,故选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秦统一后郡县制成为了负责地方治理的专属机构,而“属邦”成为专职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体现了国家治理分工的明确化和专业化,无法体现不同民族之间的大交融,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地方治理体系的完善,对应的是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君主专制属于不同的范畴,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郡县制在地方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不是地方官员行政能力的变化,排除D项。
4.【答案】C【解析】文帝时期出土的帛书以秦一张楚纪年,说明当时的书写者认可张楚政权合法性,认可陈胜的地位。司马迁认可的楚,是项羽建立的楚政权,也就是司马迁否认了陈胜农民政权的正统性,只认可他的诸侯地位。东汉班固则否认了陈胜和项羽政权,只认可从秦到汉的法统。这一变迁历程体现出儒家正统观念逐渐树立,故选C。史家对以上史实无异议,但对史实的解读不同,排除A。司马迁只把陈胜列人世家,不能推断他同情农民起义,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史学体例规范化,只是体现了不同史家对历史的解释不同,排除D。
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体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民族融合,为隋唐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故D正确;北魏政权未能“长治久安’’,因此B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重点非“民族政策”,故C项错误。门阀士族制度并未因此而消亡,故D项错误。
6.【答案】B【解析】据材料“主考官请有地位、声望且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来共同决定录取名单,则谓‘通榜’。‘通榜’者提出的名单主要是依据‘行卷’来定夺”可知,唐朝时期考试舞弊现象较多,通过‘行卷’和‘通榜’这种行为可以选拔任用自己的亲信,容易助生朋党,故选B项:唐朝时期科举考试中“行卷”和“通榜”的行为助长了舞弊之风,不利于取士公平,排除A项:科举考试主要通过考试的方式录取,并没有丰富其录取形式,排除C项;唐朝时期科举考试中“行卷”和“通榜’’的行为使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局限于世家大族的范围内,无法加速阶层流动,排除D项。
7.【答案】C【解析】据材料“前期主要以小户家庭为主,后期则出现了大量的联合型家庭”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中后期赋税制度改革,以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和资产为主转变,使得家庭人口数增加,故选C项:儒家伦理可能存在影响,但并不是最直接相关的因素,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而科举制强调社会阶层的流动,两者并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近代中国小农经济才逐渐瓦解,排除D项。
8.【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北宋宝元元年(1038)到元丰元年(1078)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江南东路的客户人数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且没有田产的客户占比逐渐增加,结合所学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措施,导致土地兼并较为严重,因此客户比重上升,主户比重下降,故选A项:材料仅有不同地区人口的统计数据,没有对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进行比较,无法得出此结论,排除B项:材料强调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主户和客户,属于农业经济中的封建租佃关系,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C项;土地兼并推动贫富差距迸一步拉大,.排除D项。
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关于墓田、坟高、明器等规定中均不见涉及庶人’’、“庶人墓田,依法置方一十八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唐代法令与礼典中并没有庶民享有墓田之规定,墓田只有六品之上官家才能享受,即是说庶民百姓无权以墓田祭祀自己的祖先与亲人,礼制是贵族化的。到了南宋时期,制定庶民墓田法令,在全宋推行。宋代庶民享有墓田的法令是得到司法的支持与保护的。这样一来,礼治秩序趋向了平民化与生活化,故选B项;材料中法律允许庶民有墓田,并不代表传统等级秩序的基本崩溃,排除A项:材料讲的是礼治秩序趋向平民化,不是讲丧葬仪式方面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明丧葬习俗由贵族扩展到平民,不能直接说明这一制度完善,排除D项。
10.【答案】B【解析】据材料“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大都依次为路、府、州、县,但边疆行省则有所不同”可知,元代对地方实行多重轨管理,在边疆设宣慰司,由当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体现了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的特点,故选B项;图表仅体现了云南地区的地方设置,未体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设置,排除A项;图表体现了云南行省的设置,不符合全部的行省设置,C项以偏概全,排除C项:元朝行省的设置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并不是只对边疆地区,排除D项。
11.【答案】B【解析】朝后期,江南地区出现手工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材料所述即体现了上述地区的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故选B项;材料叙述的主体是农民,并非民营手工业,A选项与材料主体不一致,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不同人群的财富分配,无法体现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更无从体现,排除C项;长途贩运贸易的主体是贸易,材料的主体是农民,二者不一致,排除D项。
12.【答案】C【解析】由材料“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原来教化王者的讲官变成了被教导的对象”可知皇帝从被教化的对象转变成为教导者,说明原本由士宣讲的儒家道统转变为皇帝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体现儒家道统与政统的合一,故选C项;康熙时期的经筵有利于皇权专制的加强,而非传播儒家经典,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皇帝在经筵御讲中身份的转变,无法体现出对基层管理的信息,排除B项;“有效”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据材料可知,军机处分担了内阁的大量权力,强化了皇权,故选A项;材料讲的是军机处和内阁两个中枢机构,没有涉及军机处的行政特点,故排除B项;军机处官员很多都是原来的内阁官员,满汉票签处与满汉屋等机构具有关联性,分工并不明确,故排除C项;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14.【答案】B【解析】1853—1859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由于部分出口地区被占领,在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没有被占领的福州地区出口猛增,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部分出口地区受到战争影响,没有受到战争影响的福州地区出口反倒增加,故B项正确。题于反映的是出口量的增加,无法体现英国市场的需求,故A项错误。题干中中国对英国的总出口量变化不大,不会产生福州茶叶猛增的结果,故D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带来是整个中国贸易趋势的变化而材料仅仅说明福建出口猛增,故C项错误。
1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从重陆轻海到海陆两防并重’’可知,清政府意图加强塞防、海防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边疆危机,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C项正确;改土归流是明清时期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不是为了应对近代边疆危机,排除A项:百日维新运动发生于1898年,晚于边疆危机的出现,排除B项;编练湖北新军是在甲午战争之后,目的是提高军队的近代化水平,且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答案】D【解析】材料“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反映了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制仍然将决策权归于皇帝,说明其没有摆脱君主专制思想的羁绊,故D正确。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统而不治”,不符合材料,故A排除。君主专制思想不是民主共和思想的基础,故B排除。中国民众的斗争需求与君主专制思想没有直接联系,故C排除。
17.(1)特点:由各地自发/区城性到全国性节日(二取一);由多种形象/多元到以屈原为主(二取一);由繁复仪式到民众世俗活动;习俗逐步定型。(每点2分,共4分)原因:隋唐统一利于文化传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二取一):南方经济发展,文化影响力增强;屈原的文化贡献和爱国爱民形象;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交融;儒家文化的影响。(每点2分,共6分)
(2)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文化自信(五取一);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认同/提高民族凝聚力(三取一);有利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二取一)(每点2分,共4分)
18.(1)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每点2分,共4分)
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每点2分,共4分)
(2)变化原因:“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每点2分,共4分)
(3)认识者的立场、思想观念、所处时代环境等。(每点1分,共2分)
19.【解析】题目要求考生在每个世纪填写中国和世界两个历史事件,而且这两个历史需要有一定关系。考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同时发生的同类或者相关的历史事件中选取。例如16世纪西方进行新航路开辟,此时中国虽然还在进行闭关锁国,但是明代隆庆年间实施隆庆开关,开放了一部分口岸进行海外贸易。新航路开辟西欧开始与中国直接贸易,中国产品出口西欧,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的发展,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也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高产植物玉米、番薯,经济作物烟草等从美洲传入中国。17和18世纪西方都可以选取资产阶级革命,中国都可以选取君主专制加强,对比中西方政治制度对中国和西方的不同影响。17世纪中国还可以选取设置台湾府,西方选取早期殖民扩张,以此说明早期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影响。进入19世纪可以选取西方工业革命和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进行对比,特别要注意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加紧对中国侵略,而正是由于西方的侵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也开始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19世纪也可以选取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中国鸦片战争,或者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中国签订《马关条约》,说明两者的关联。
示例一
时间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中国 管理濠境澳(1分)
世界 新航路开辟(1分)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明朝沿袭各代旧制,设香山县管辖濠境澳,建立行政机构,设市征税,管理海疆。 (2分,简要介绍历史事件)
14-15世纪,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利用掌握的先机,占据了欧洲至亚洲、美洲的最有利的航路。(2分,简要介绍历史事件)
1533年葡萄牙人借口晒货,进入澳门。此后又贿赂清朝官员,得以在澳门定居,葡萄牙商人很快把澳门变成了海上贸易的中转站。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品从澳门经印度运往欧洲,获得大量白银。当中国需要大量白银时,葡萄牙人又以澳门为据点,向中国输入大量白银,这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方殖民者在澳门等地的殖民活动促使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消极防卫,从而错失了发展机遇。(6分,说明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影响)
示例二
时间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中国 洋务运动(1分)
世界 两次工业革命(1分)
19世纪初,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大机器生产迅速发展。19世纪中后期,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机的新动力。欧美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4分,分别介绍历史事件的情况及影响)
工业革命的扩展也极大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和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即是工业革命在中国的扩展。(2分,说明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
面对着内忧外患,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西方国家的富足强大,提出借助“洋务”,达到“自强”“求富”的政策,以挽救清朝的颓势,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尝试。(4分,分别介绍历史事件的情况及影响)
评分标准:
分值 层级要求
12~10 历史事件选择准确:说明中外历史事件的相互关联明确:表现出在一定 历史时空下历史解释的能力:运用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条理清楚、准确。
9~6 历史事件选择准确:说明中外历史事件的相互关联明确:有一定的历史 时空观和历史解释能力:运用史实比较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比较 有条理、比较准确。
5-3 历史事件选择比较准确:涉及到中外历史事件的相互关联:运用史实比 较准确,表述比较准确。
2~0 历史事件选择不准确或没有选择:有个别中外历史事件。
20.【解析】学生观点可从朝代后期是否有“晚”、“末”之分;朝代后期呈现颓势,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是否繁荣:朝代后期是否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等方面评析。
示例一
观点:学者认为一般被称为“晚”的朝代,都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我赞同该观点。
论证:清朝晚期处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初步发展;清政府由重农抑商转而鼓励近代工商业发展。是经济近代化的表现。政治上,维新变法、民主革命运动冲击封建专制统治,政治逐渐民主法制化。思想上,西方自由、平等、法治、科学等思想传人,维新立宪、民主共和等思潮相继而起,封建伦理纲常遭受巨大冲击。社会生活上,衣食住行、社会习俗、大众传媒等领域开始呈现近代化、城市化特征。
因此,朝代晚期虽走向没落,期间也孕育新的因素推动社会变迁,应辩证地加以看待。示例二
观点:学者认为一般被称为“晚”的朝代都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我不认同该观点。
论证:中国历史上只有晚清时期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其他被称为“晚”的时代,未必具有该特点。晚明时期,政治上,科举制度日益僵化,君主专制强化,这些现象均持续到清代,形成八股取士,设置军机处,皇权空前强化。晚明至清朝,政治上未体现社会变迁特点。经济上,晚明江南市镇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达,但未能改变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中国的经济未能取得突破性进步。思想上,李贽公开打破对孔子(孔孟)的迷信,强调入的正当私欲,他因“异端”思想受到严重迫害,无法改变理学和伦理纲常的统治地位。
由此可见,被称为“晚”的时代未必都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评价历史事件切忌以偏概全,应全面、客观。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