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3-2024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评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5 DBCAC 6-10 BCDAA 11-15 DCBBA 16-20 CBAC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10分)
(1)(3分)图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或半地穴式)(1分);图二:干栏式建筑(1分)。
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1分)(只要说出所处地理位置或所处自然环境不同即可)。
(2)(2分)人物:大禹(或禹)(1分)。
治水方法: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1分)(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3)(4分)目的: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1分)(任意一点即可)
作用:发挥防洪(1分)、灌溉(1分)、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1分)(防洪、灌溉必须答出方可得分,水运、天府之国任一点即可得分)。
(4)(1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一句话即可。如: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依存、和谐的关系等。(1分)
22.(10分)
(1)(2分)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2分)
(2)(2分)政治制度:分封制(1分)
原因: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1分)。
(3)(6分)本小题形式不唯一,第一层级写出皇帝给1分,第二层级写出太尉、丞相和御史大夫给3分,第三层级写出郡或郡守给1分,第四层级写出县或县令、县长给1分,共6分。若能画出最高统治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那一列,得1分,没有不扣分,总分不超过6分。
23.(10分)
(1)(3分)目的:破除奴隶制度,巩固和发展封建制度。(1分)(任意一点即可)
影响: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1分),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1分)。
(2分)秦王:秦始皇(或嬴政)(1分)(错别字不得分)。
功绩:统一六国(或统一全国)(1分)。
(4分) A: 统一货币(1分),统一度量衡(1分)。
B: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1分)(任意一点即可)。
C:北击匈奴,修筑长城(1分)(任意一点即可)。
(4)(1分)从分裂走向统一(或统一)(1分)。■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评
七年级历史答题卡
姓名
考号
贴条形码区
考场
座号」

正确填涂■
注意事项

错误填涂 口圈回口
1答题前先将姓名、考号、考场、座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考生禁填)
3非选择题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笔迹清楚。
4.保持卡面清洁,严禁折叠,严禁做标记。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
1[A】IB]IC】ID】6IA】IB][C]ID】11IA】IB】IC][D]16【A]【B】IC】ID]
2[A】[B]【C]【D17[A【B][C][D]12【A]【B]【C】[D]17【A][B1【C1【D]
3[A】[B]【C】ID】8【A】IB][C]【D]13IA】【B][C][D】18【AJ[B]【C】ID】
4【A】[B]【C1【D19【A】IB]【C][D]14【A]【B1IC][D]19【A]【B1【C】ID]
5[A][B]【C]【D]10[A][B][C]【D]15[A]【B][C][D]20【A][B][C】[D
二、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21(共10分)
21(1)(3分)
21(2)(2分)
21(3)(4分)
21(4)(1分)
七年级历史答题卡第1页(共2页)

22(共10分)
22(1)(2分)
22(2)(2分)
22(3)(6分)
23(共10分)
23(1)(3分)
23(2)(2分)
23(3)(4分)
23(4)(1分)
七年级历史答题卡第2页(共2页)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评 七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选择题部分(共2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一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1. 比较“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图片可知,北京人
古猿头像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现代人头像
A. 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B. 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C. 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 D. 仍然保留猿类特征
2. 在我国古文献中,记录有这样的传说:神农“作未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这一传说 A. 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 B. 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
C. 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 D. 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3. 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 黄帝。其原因是他们
A. 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 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 教民种植五谷和蔬菜
4. 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 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B.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C. 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 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5.“周武王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曰,纣兵败。”材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 夏朝灭亡 B. 商朝建立 C. 武王伐纣 D. 西周灭亡
6.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 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7. 下图三处历史遗址的发掘有利于我们研究
洛阳二里头遗址 郑州商城遗址 殷墟遗址
A. 文字的发展演变 B. 商周都城的更替
C. 早期国家的建立 D. 动荡的春秋时期
8.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名称及其功能见下图)。据此 可知,当时青铜器
青铜胄
(防护器具)
铜簋
(盛放粮食器具)
铜尚
(盛酒器)
铜刀
(切割工具)
A. 功能单一 B. 工艺简单 C. 象征皇权 D. 种类丰富
9.“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
亡,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A. 周王室势力大减 B. 周朝即将灭亡
C. 井田制得到巩固 D. 周朝政局稳定
10. 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 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B. 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 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D. 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11. 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A. 赵 B. 韩 C. 晋 D. 齐
12.“春秋之初,楚国是中原诸侯国里的南方蛮夷……到楚庄王时期,楚国文化正潜移默化地 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楚人已经完全接受了中原文化,与中原人无异。”可见,春秋 时期的诸侯争霸
A. 使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 B. 严重破坏人民的生产生活
C.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13.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 促进生产力发展 B. 实现富国强兵
C. 缓和社会的矛盾 D. 保卫东周王室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14. 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鞅变法后,秦国人“勇于公战”。这是因为商鞅变法
A. 奖励农耕 B. 按军功授爵位
C. 推行县制 D. 抑制商业贸易
15. 胡适说:“孔子是一个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学,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属于孔子教育主张的是
A. “有教无类” B. “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以法治国
16.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纷纷提出救世之策。各学派之间相
互论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当时
A. 王室日渐衰微的表现 B. 诸侯争霸战争的结果
C. 政治经济变革的反映 D. 分封制度确立的影响
17. 比亚迪王朝系列车型的车标使用了我国秦朝时
统一全国的一种美观大方的书体(右图),彰显
了文化自信。这种书体是
A. 金文
B. 小篆
C. 宋体
D. 楷书
18. 以下图示中能正确反映秦朝疆域的是
(


)长城
A. 陇西. _东海 B. 南海 东海
南海 陇西
南海 长城
C. 长城 东海 D. 南海 东海
陇西 陇西
19. 史料能帮助我们很好的解读历史。史载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道路上都是穿罪
犯衣服的人,监狱里关满了囚犯,像市场一样拥挤),该材料说明当时
A. 赋税繁重 B. 人口众多
C. 刑法严苛 D. 商业发达
20.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棋比喻历
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发生在
A. 商纣和周武王之间 B. 夏桀和商汤之间
C. 秦二世和陈胜之间 D. 项羽和刘邦之间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
非选择题部分(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把
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21.(10分)人类采取多种方式适应自然、征服自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写出图一、图二房屋的名称,并说
说这两种建筑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3分)
材料二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译文:疏浚大河, 挖开被堵塞的地方,凿开龙门。治理疏通三江五湖,让其水流顺利注入东海,用这种方式使老
百姓受益。) ——《吕氏春秋·古乐》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记述的治水人物,并指出他的治水方法。(2分) 材料三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 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
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其作用。(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1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
22.(10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炎帝
黄帝
)
(1)指出材料一中①②处应填写的制度。(2分)
材料二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 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
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请引用材料二原文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2 分 )
材料三 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 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上,
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的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据材料三画出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6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
23.(10分)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目的是破除奴隶制度,巩固和发展封建制度,从本质上说 这是一场地主阶级的政治革命……商鞅虽死, “秦法未败”。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 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和影响。(3分)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
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 这段材料赞赏的他的功绩是
(2分)
材料三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类别 措施 影响
经济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文化 统一文字 B:
交通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军事 C: 巩固边疆
(3)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填写材料三空白处。(4分)
材料四
战国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1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3-2024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