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1.据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统计:1906年至1912年间,中国出现的新式学堂数量和入学学生人数均骤增近三倍,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因为( )
A.民族危机加剧激发了民族意识
B.选官制度变革切断了传统仕途
C.民主革命浪潮推动了思想解放
D.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以下是“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表”,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A.教育出现近代化趋势
B.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
C.传统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D.近代教育已取代传统教育
知识点二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3.民国初,孙中山令法制局拟定出《任官状纸程式》《任官令》《文官考试令》《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外交官及领事官考试委员官令》《法官考试令》《官职试验章程》等法令,并交参议院议决。这些法令( )
A.预示着立法程序和环节基本完成
B.保证了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与发展
C.深受西方文官制影响而具有开创性
D.体现了建立现代文官制度的构想
4.甄别是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方式之一,是指对经常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这一做法旨在( )
A.保持行政的稳定性B.完善文官考试制度
C.选拔经世济变之才D.加快民主政治建设
5.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并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这主要表明( )
A.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形成是对北洋政府文官制度的继承
B.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具有多元性和创新性
C.制度的创新都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的有利因子
D.南京国民政府比较重视公务员制度建设
知识点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6.从中央组织部出台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实施细则印发到2019年3月18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6万人次,其中提醒110.8万人次,函询16.9万人次,诫勉11.9万人次。这体现了党的( )
A.严惩腐败原则B.甄别审查机制
C.党管干部原则D.干部任用改革
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形成过程中,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据此可知( )
A.政府管干部是我国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
B.已经实现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C.公务员属于国家事业编制,应依法履行公职
D.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8.下表是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相关史实,据此可知( )
1901年 清政府批准分科递减科举中额,用学堂逐渐取代科举。
1902年 管学大臣张百熙制定《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1904年 清政府批准张之洞、张百熙等上奏的《奏定学堂章程》,确立“癸卯学制”。清廷颁布《各学堂奖励章程》。
1905年 清政府停罢科举。
1909年 全国有学堂58896所,学生1626720人。
A.近代教育体系日趋完备
B.清末新政取得显著成效
C.改革侧重考试形式变化
D.清末教育体制平稳转型
9.1901年,清廷谕令各省科举考试在能够解说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要有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当时( )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
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10.下表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5次文官考试情况,据此可知( )
考试名称 考试日期 应考人数 录取人数 录取率
留学生甄选考试 1915年2月 239 151 63.18%
第一届文官高等考试 1916年6月 不详 194 不详
第一届文官普通考试 1917年4月 2482 405 16.32%
第二届文官高等考试 1919年10月 5600 480 8.57%
第二届文官普通考试 1920年10月 3800 400 10.53%
A.文官选拔制逐渐被接受
B.选拔官员方式渐趋完善
C.人事任用程序逐步建立
D.留学生的行政素质较强
11.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制度规定,简任官无须考试,也无法通过考试得到任官资格,荐任和委任官员分别可以通过高等和普通文官考试取得任职资格,而即便是级别较低的荐任和委任文官,文官考试及格也仅是众多任用资格中的一项而已。与民国初期相比,这一规定反映出( )
A.文官考试与选拔功能难以实现
B.政府因文官缺失导致决策失误
C.文官考试与任用的开放性降低
D.政治环境影响文官制度的实施
12.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规定:“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这一规定( )
A.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B.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
D.剥夺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权力
13.据某科研机构深入我国农村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干部的选拔经历了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到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发展到现在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经济实力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宗法习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
B.复杂历史左右民主政治建设
C.经济实力决定干部社会特性
D.村干部选任受时代因素影响
14.2005年,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但我国公务员制度不搞“政治中立”,坚持党管干部,不搞“两官分途”,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造成我国公务员制与西方公务员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两极格局和冷战思维的影响
B.东西方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
C.西方公务员制存在重大缺陷
D.中国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选官似乎又回到了东汉混乱局势。北洋政府时期颁布了《文官高等考试令》《文官普通考试令》等700多种行政法规文件,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文官管理法规、法令体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行政范围日益增加,急需一大批懂业务、有专长、技术娴熟的专业行政官队伍来有效执行中央号令,国民政府考试院陆续颁布各种相关法规。应该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起了一整套以西方文官制度为模板的近代文官制度。其考选机构独立化、事务官与政务官分离、按职位分类、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取代四书五经等。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选制度不仅在考试形式、考场管理、考官、应试资格、法规等方面都吸收了科举的环环相接、细密有序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对科举公平竞争、平等开放、择优录用、机构公正等选才精神的继承使公务员考选制具有了名副其实的科举特色。自1927~1937年录取各类行政人员、司法人员、外交人员及其他专门技术人员等1072人,较大限度地网罗了一批高素质人才,许多没有背景的考生,因成绩优异而得以入选,为各阶层知识分子参政提供机会。——据陈小锦《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公务员考选制的科举特色》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选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选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基础夯实练
1.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清政府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转而全面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这些变革切断了传统仕途,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因此B正确。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与政策的变化有关,与民族危机、民主革命浪潮和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A、C、D。
2.答案:A
解析:从课程分类来看,既有中国儒家经学,也有西方自然科学等课程;从课时分布来看,儒学与西学课时比例差别不大。由此可知,A项正确;B项错误,中国并非殖民地;C项错误,与材料信息明显不符;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近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并行的局面。
3.答案:D
解析:材料所述“法令”是孙中山为了保证民主共和政体而颁布的,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时间太短,这些法令均未能完成立法程序,但已构建起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框架,故D项正确,A项错误;B项说法绝对化,这些法令并不能保证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和发展;由材料无法看出受西方文官制度影响,也无法看出这些法令的开创性,故C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北洋政府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官员能否留任,目的是保持行政的稳定性,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文官考试制度,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决定其能否留任的措施,并非选拔经世济变之才,排除C;材料信息与民主政治建设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依据材料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既有对北洋政府时期文官制度的继承,也有对传统政治制度的借鉴,还有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吸收,是在对古今中外多种相关制度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所以B项正确;A、C项都只是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形成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南京国民政府对公务员制度的态度,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6万人次,其中提醒110.8万人次,函询16.9万人次,诫勉11.9万人次”可知,党的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党管干部原则,没有涉及严惩腐败原则,A项错误;材料所述提醒、函询和诫勉是党管干部原则,而不是审查机制,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没有涉及干部任用改革,D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这意味着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D正确;国家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是党管干部原则,排除A;我国干部管理制度尚未完善,不能认为已经实现了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排除B;公务员属于国家行政编制,排除C。
能力提升练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新学制确立与科举制的废除,1909年新式学堂及学生数量十分可观可知,清末教育平稳转型,D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教育体制改革,无法得出近代教育体系日趋完备,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教育改革,无法得出新政取得显著成效,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考试形式,排除C项。
9.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留学生”,又有“进士、举人出身”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中国教育新旧并存,D项正确;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提出的,B项错误;中国正式废除科举考试是在1905年,C错误。
10.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从1915年到1920年,参与北洋政府文官考试的人数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由此说明文官选拔体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故选A;形式都是考试,不能反映官员的选拔方式渐趋完善,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官员考试选拔,不是人事任用程序,排除C;表格信息不能说明留学生的行政素质,排除D。
11.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看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与民国初期文官制度相比,“文官考试及格也仅是众多任用资格中的一项而已”,与孙中山的官员选拔应以考试制度为主的思想不符,开放性要小很多,故C项正确;文官考试开放性降低,并非选拔功能难以实现,故A项错误;文官考试与任用相脱节,导致文官录取人数少,但并未体现决策失误,故B项错误;D项属于两者的相同点,排除。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35年国民政府公务员任用,与功勋、国民党派有密切关系,故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C项正确;根据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可知,目的不是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而是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排除A;据材料可知这种公务员的任用制度会造成任人唯亲、宗派主义、一党专政、政治腐败,不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相关信息,排除D。所以选C。
13.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村干部选任标准也是不同的,体现了时代的需要影响了村干部选任标准,D正确;宗法习俗未操控农村民主选举,选项A不合史实,排除;“左右”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选项C仅仅适合改革开放后的一个历史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
14.答案:B
解析:由于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国情与西方不同,因此中国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公务员制,故选B;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已经结束,排除A;C不是中国公务员制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中国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影响,排除D。
15.答案:(1)背景:科举制的历史影响;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北洋政府奠定的文官考试基础;国民政府建立后的行政需要。
(2)特点:将西方文官制度与传统科举制度相结合。
影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
解析:(1)根据“北洋政府时期……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文官管理法规、法令体系”得出北洋政府奠定的文官考试基础;“急需一大批懂业务、有专长、技术娴熟的专业行政官队伍来有效执行中央号令”得出国民政府建立后的行政需要;“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起了一整套以西方文官制度为模板的近代文官制度”得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选制度……名副其实的科举特色”得出科举制的历史影响。(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以西方文官制度为模板”“科举特色”等关键信息得出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选制度是将西方文官制度与传统科举制度相结合;第二小问影响,根据“网罗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得出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许多没有背景的考生,因成绩优异而得以入选,各阶层知识分子参政提供机会”得出扩大了统治基础,结合所学可知可以提高行政效率。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1830~1834年,担任英国海军大臣的詹姆士·格雷厄姆曾在本部门内打破政党界限,按能力任命文官,结果遭到本党成员的攻击,同时受到财政部负责文官任命事务的秘书的谴责。这说明( )
A.文官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B.资产阶级革命势在必行
C.政党分肥制阻碍社会进步
D.历史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2.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19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于1853年制订了一套行使至今的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统选官制度弊端B.英国政府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影响D.中国科举制的影响
知识点二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3.19世纪中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建立起文官制度。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文官在政党间保持中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西方文官制度( )
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
C.与中国科举制初衷一致
D.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
4.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文官委员会委员在财政部的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为了避开保守势力的压力,又规定外交部和内政部例外,某些高级官职可不经考试而由内阁直接任命。这些规定( )
A.反映了内阁有凌驾法律的权力
B.保证了公共行政事业的稳定
C.体现了文官制度仍需逐渐完善
D.助长了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知识点三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5.近代英国实行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的政党政治体制,因而两党争斗激烈,内阁换届频繁,但是频繁更选政府并没有动摇资产阶级的统治。此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英国( )
A.政党分肥制的建立B.实行了文官制度
C.基层治理体系成熟D.成为“世界工厂”
6.1883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的《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做法( )
A.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
B.确立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C.克服了两党政治的弊端
D.有效防止了政治舞弊现象
7.1883年,美国颁布了正式建立文官制度的法律《彭德尔顿法》,规定:“政府公务员在政治上必须采取中立态度,禁止参加竞选等政治活动。”根据该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主管文官考试与管理的“文官制度委员会”。美国的上述举措( )
A.意在保持行政运行的稳定性
B.体现出两党之间利益的趋同
C.有利于减少政治竞选的失误
D.说明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8.1841年,哈里森当选美国总统,一个月后便因忙于职位分配劳累而死;1861年,林肯当选总统,分官使他精疲力尽,他形容说:“如果前院起火,我都无法去救。”1881年,因分官不均导致菲尔德总统被刺事件的发生。这表明( )
A.“政党分肥”影响政治稳定
B.美国总统权力失去制度约束
C.恩赐官职制度已在美国泛滥
D.美国政治制度具有不稳定性
9.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多党选举制度下,由于不同政党的存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人才被政党切割成几个部分,并随政党共进退。一党获胜,哪怕原来的政务官再有能力,也需统统大换血。这揭示出西方政党政治( )
A.导致了政治人才的匮乏
B.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多元化
C.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
D.扩大了政治人才的空间
10.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的(局部)内容的对比,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
项目 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 中国科举制(乡试考试)
考试内容 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 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篇,并问经史实务、政治。
A.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B.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
D.英国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11.19世纪以来,英国借鉴中国科举考试制度进行文官选拔制度的改革;20世纪初,清政府废除科举取士制度,推行新式教育体制。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英国文官制度照搬中国科举取士的原则
B.晚清政府关于科举取士价值认识的不足
C.基于中英两国不同现实需求的政策考量
D.突出反映近代中西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12.下表是一战末期和二战后英国文官分类的调整措施。由此可以得出二战后文官分类的最大变化是( )
A.等级结构同教育制度相结合
B.英国文官的分类更加专业化
C.文官分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D.行政在文官系统中地位重要
13.读史如图,①②③④处依次需要填写的内容是( )
英国政府官员构成示意图
A.政务官,随内阁共进退;事务官,长期任职
B.事务官,长期任职;政务官,随内阁共进退
C.政务官,长期任职;事务官,随内阁共进退
D.事务官,随内阁共进退;政务官,长期任职
14.近代英国选拔、任用文官,特别是高级文官,提倡非专家化。考试录用制度注重一般教育及学识,而不重视特殊的或者专门的技术经验和能力。这体现了文官制度的特点是( )
A.忽视专业技术专长
B.关注教育的层次高低
C.渊博的知识备受推崇
D.比较重视通才文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文官制度萌芽于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此期间,政府官吏的录用方法以封建色彩浓厚的“恩赐官职制”为主。进入19世纪,政党政治的兴起带来了文官任免的“政党分赃制”……英国政府于1855年和1870年以枢密院名义两次颁布法令,揭开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序幕。首先,确立了文官考选制度。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采取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文官;其次,文官作为从事具体的行政管理及法令实施工作的人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并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两种: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11门,任选6门。——摘编自范文超《英国文官制度变迁初探》
材料二 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建立于100年前的传统文官制度显得力不从心。1968年,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新的改革。首先,规定除常务次官外,各部增设一名政策顾问,负责研究部内的长期政策和计划,并保证现有政策的执行。其次,凡新录用的行政级文官须经两年的见习期,在文官学院学习两期为时20周的课程。第一期学经济、法律、公共行政等课程,第二期研究行政制订、财政管理等。30-40岁左右的文官都要学习决策程序、个人管理技术、电脑使用等课程。第三,变“封闭结构”为“开放结构”,取消“六等级制”,代之以职类为基础的“三类制”,即行政类、专家类、秘书类。第四,完善退休制度,严格掌握养老金的发放,奖励功绩优异者,惩处功绩不佳者。——摘编自李治国、宋发清《富尔顿文官改革述论》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其体现的共同价值取向。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基础夯实练
1.答案:C
解析:1834年英国文官制度还没形成,故A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于1688年完成,故B项错误;“按能力任命文官”“遭到本党成员的攻击”,说明当时政党分肥制阻碍社会进步,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曲折前进,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时间上来看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时期,是工业革命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才导致了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C符合题意;传统选官制度弊端是原因但不是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A排除;英国政府的推动也是原因但不是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B排除;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确受中国科举制的影响,但只是客观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D排除。
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官制度是工业革命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该制度的出现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A项正确;B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科举制的初衷是加强皇权,这与西方文官制度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完全不同,排除;D项文官制度是工业化的结果而并非原因,排除。故选A。
4.答案:C
解析:根据“为了避开保守势力的压力,又规定外交部和内政部例外,某些高级官职可不经考试而由内阁直接任命。”可得出,当时的文官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规定不够严格,说明文官制度仍需逐渐完善,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内阁的权力,排除A项;“保证”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这些规定与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文官制度实行“政治中立”,不受政党进退的影响,有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B项正确;政党分肥制即西方国家执政党领袖把政府官职作为酬劳分配给在竞选中出过力的本党党员和个人亲信的任用制度,它不利于政府的稳定,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官制度,与基层治理体系无关,排除C项;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B
解析:由“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可以看出美国文官不与政党牵连,具有中立性,故选B项;A项不选,题干主要讲的是美国的文官不是政府;C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D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信息可以看出防止舞弊现象。
7.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美国颁布文官制度的法律,是希望政府公务员在政治上采取中立态度,并为此建立了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主管文官考试与管理的“文官制度委员会”,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政府公务员能够相对公正合理的处理行政事务,保持行政运行的稳定性,A项正确;材料的重点是保持行政运行的稳定性,无法得出两党之间利益的趋同,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保持行政运行的稳定性,不是减少政治竞选的失误,排除C项;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能力提升练
8.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政党分肥制”带来了政局不稳等种种弊端,表明其影响政治稳定,A项正确;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和宪法的制约,B项错误;美国并未实行恩赐官职制度,C项错误;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具有稳定性,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材料显示,西方多党制选举造成政治人才的政党化和闲置,这不利于政治人才的整合和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党选举制度下政党对政治人才的争夺和政治人才的闲置,不是缺乏政治人才,A项错误;多党制下,不同党派秉承不同的政治理念,体现出政治理念的多元性,但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不同政党的政治人才随政党共进退,在野党政治人才无法参与国家管理,缩小了政治人才的空间,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通过对比19世纪中叶即工业革命时期,中英两国选官时考试的内容,从英国侧重数学等实用知识,中国突出经书、诗赋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B项正确;海洋文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C项错误;英国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11.答案:C
解析: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政府职能不断扩大,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然而,当时英国的官僚体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英国国内出现了借鉴中国科举制、以考试方式选官的呼声。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同时近代工业也逐渐产生和发展,需要更多的新式人才。然而,科举考试的内容脱离实际,无法满足现实需求。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科举制度虽然被废除了,但是考试选官的原则得以保留。19世纪以来,中英两国面临着不同的社会问题,英国借鉴科举考试制度进行文官选拔制度的改革,中国则废除科举取士,推行新式教育体制。这些措施分别适应了中英两国不同的现实需求,C项正确;英国文官制度借鉴了科举制考试选官的方式,形成了公开选拔、择优录用、政治中立等特点,并非照搬中国科举制度,排除A项;科举制度虽然被废除了,但是考试选官的原则得以保留,排除B项;材料无法反映中西文化发展差异,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B
解析:A项是一战时期的特征,不是变化,故排除;一战期间文官分类按级别,而二战后文官分类是按“行政人员”“专业人员”,体现专业化管理,故B项正确;C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项是相同点,不是变化,故排除。
1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非专家化”“注重一般教育及学识”“不重视特殊的或者专门的技术经验和能力”等信息可知,英国文官制度注重的是官员具有通才而不是重视专门的技术经验或专长,故答案为D项;材料主旨是强调文官考试录用制度注重一般教育及学识,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关注教育层次高低,只是“注重一般教育”,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知识渊博而备受推崇的信息,排除C项。
15.答案:(1)背景:19世纪:历史因素: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
传统文官制度的弊端;滋生贪腐和效率低下。
现实因素:经济上: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政府职能扩大;
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
思想上: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0世纪:历史因素:原有文官制度的弊端;忽视专业人才、内部流动性差、工作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现实因素:经济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一方面使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新技术手段;另一方面,科技成果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政府的日常管理工作;
政治上:政府干预扩及社会各个方面、战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思想上:社会管理中越来越重视人的作用。
(2)19世纪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文官常任、政治中立;突出通才。
20世纪特点:行政管理更专业;人才选拔更开放;突出激励机制。
取向:公平与效率。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进入19世纪,政党政治的兴起带来了文官任免的‘政党分赃制’”说明传统的文官制度存在弊端,容易滋生腐败;根据材料一“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两种”说明当时的文官改革受到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结合19世纪的英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可知,这一时期经济上,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政府职能扩大。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思想上,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根据材料二“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建立于100年前的传统文官制度显得力不从心”可知原有的文官制度存在弊端。结合20世纪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可知,这一时期经济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一方面使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新技术手段;另一方面,科技成果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政府的日常管理工作。政治上,政府干预扩及社会各个方面、战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思想上,社会管理中越来越重视人的作用。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19世纪文官改革的内容“采取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两种”可知其特点为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文官常任、政治中立;突出通才。结合材料二中“学经济、法律、公共行政等课程,第二期研究行政制订、财政管理等。学习决策程序、个人管理技术”“变‘封闭结构’为‘开放结构’”“奖励功绩优异者”可知其特点为行政管理更专业;人才选拔更开放;突出激励机制。第二小问,结合两个时期改革的特点可知,其共同的价值取向是公平与效率。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韩非子说,商鞅的军功爵制把斩杀敌人首级和官职及爵位相联系,结果是有无治国能力的人都想杀敌立功,如此即可谋得官职,少数甚至能跻身于统治阶层。让有勇气和力量的人去担任需要智慧和才能的官职,就如同让杀敌立功的人去当医生和工匠一样。由此可知,韩非子( )
A.重视对儒学理念的借鉴
B.迎合了王权强化的时代诉求
C.认识到军功爵制的弊端
D.要求选官制度的全面调整
2.汉末魏晋时期,荀彧曾任尚书令,其父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杨彪(杨修之父)及其曾祖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都官居太尉。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曾祖父司马量曾任东汉豫章太守,祖父司马儁任东汉颍川太守。由此可知,当时的选官制度( )
A.有利于人才发挥特长
B.易使上层社会趋向固化
C.任用官员无固定标准
D.缓解了世家大族间矛盾
知识点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4.北宋的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台谏官称为“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宋太祖曾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宋朝的这一传统( )
A.保证了宋王朝长治久安
B.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
C.完善了古代的监察制度
D.有效地制约了君主权力
5.考课是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一种。唐代官员的考课等级共分九等,获得中上以上等级者,每进一等,加禄一季;获得中中者,保持本禄不变;中下以下等,每退一等,减禄一季。据此可知,唐代的考课制度( )
A.是科举制度发展的产物
B.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
C.保证了政治局面的稳定
D.有利于国家吏治的改善
知识点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6.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7.明代学者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中记述:“备书其在任行事功绩……凡有三等,一曰称,二曰平常,三曰不称,既书之,引奏取旨,令复职,六年再考,亦如之。九年统考……以定其升降之等”。此处表述的制度是( )
A.上计制B.考察制
C.考满制D.考课制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8.汉朝的察举制按照四科标准分类,以“德”为主的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为主的有明法科;以“才能”为主的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据此可知,汉朝的察举制( )
A.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B.扩大了统治集团的阶级基础
C.有助于选拔各类治国人才
D.实现了中央对选官权的控制
9.汉代时,某类官员的职责是“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下面为“六条”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
◇第一条 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第二条 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背)公向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第三条 二千石不恤疑狱……怒则任刑,喜则淫赏……为百姓所疾……
◇第四条 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第五条 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第六条 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
A.土地兼并造成社会危机
B.豪强地主势力出现恶性膨胀
C.朝廷重视对地方的控制
D.政府加强对王国的行政管理
10.唐代科举考试中,应试者通过考试仅是得到了做官的资格,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通过吏部的“释褐试”或曰“关试”,合格者才能授官。吏部考试的科目分为博学宏词和拔萃。《新唐书》记载:“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 )
A.选官的标准趋向严苛
B.保障了吏治清明与高效
C.重视官员的实际才能
D.冲击了世家大族的特权
1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12.如图为北宋太祖至哲宗七朝御史中丞(监察官)的出身统计图。该图可以用来说明北宋( )
A.政府重视监察官员队伍建设
B.监察体系内部出现权力制衡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加强
D.进士及第主要担任监察官员
13.清朝科举实行分省取士制,也就是在本省内依额选佳卷录取。乾隆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势必至于江浙大省,取中人数居其大半,而边远小省,或至一名不中,殊非就地取才之意。”此举旨在( )
A.缓解江浙地区人才积压的状况
B.促进文教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
C.体现公平公正以选拔最佳人才
D.吸纳各省人才以巩固统治基础
14.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慎、公、勤等多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
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15.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基础夯实练
1.答案:C
解析:材料为韩非子对军功爵制的评价,认为军功爵制选出来的官员不一定有能力为官,故C项正确;材料与儒家无关,排除A项;材料是对军功爵制的评价,不是迎合时代,排除B项;材料与选官制度的调整无关,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在察举制之下,魏晋时期官员的家族背景比较雄厚,说明世家大族把持了官位,社会阶层趋向固化,故选B项;由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以门第背景选拔人才,不利于人才发挥特长,故排除A项;任用官员以门第高低为准,并非无固定标准,故排除C项;察举制是官员选拔制度,不能缓和世家大族矛盾,故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
4.答案:B
解析:材料分两层信息,第一层是宋朝台谏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说明宋朝台谏官权力大;第二层是宋太祖的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说明宋朝文人地位大大提高,综合两层信息可知宋朝文官位高权重,这大大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故选B项;宋朝重文传统有助于政治清明,但起不到保证宋王朝长治久安的作用,排除A项;完善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宋朝台谏官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主权力,但起不到有效制约的作用,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官员能否升迁与考课成绩关系密切,这就促使官员不得不做好本职工作,不敢稍有松懈,这有利于国家吏治的改善,故D项正确;考课在秦汉已有,排除A项;材料中“考课等级共分九等”体现了唐代考课制度具有严密而公正的标准,与等级制度无关,排除B项;考课制度不能保证政治局面的稳定,安史之乱的发生就证明了这一点,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是,明代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地方官员“不胜谄事”,对出身举人的地方官员则随意提出要求。这实质上反映出进士的功名比举人的功名更具威望,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故A错误;材料没有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的信息,故B错误;出身等级不可能决定行政能力,故C说法错误。
7.答案:C
解析:根据“既书之,引奏取旨,令复职,六年再考,亦如之。九年统考……以定其升降之等”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通过考核决定官员的等次升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明代的考满制,C项正确;上计制度是中央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课的制度,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明代的考满制,考察制的说法过于宽泛,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考课制是清代实行的,排除D项。故选C项。
能力提升练
8.答案:C
解析:汉朝的察举制可以选拔出“德”“文法”“才能”为主的人才,说明察举制有助于国家选拔不同类型的治国人才,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人才的出身阶层的信息,无法体现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排除A;B项是科举制的影响,排除;察举制是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没有实现中央对选官权的控制,排除D。
9.答案:C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省察”“黜陟”可知此类官员负责的是监察和考核工作,通过“六条”中的监察对象为“强宗豪右”“二千石”,可知材料所言为汉代派出官员对地方豪强和地方长官进行监察、考核,故选C项;材料中第一条的确能看出土地兼并造成不良影响,但无法看出是否已经形成社会危机,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看出豪强地主势力是否已经出现恶性膨胀,排除B项;“二千石”是郡守的通称而非王国,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考查唐代的选官制度。材料反映出唐代的选官制度既注重文章,又注重官员的司法判辞,即官员的实际治理才能,故选C项;材料强调唐代的选官文采与治理能力并重,并非趋向严苛,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选官程序,没有体现行政效率,且任何一种选官制度均无法绝对保障吏治清明,排除B项;这种选官制度对于世家大族和中小地主的子弟一视同仁,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力下降,排除A;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宰相权力的变化,C不正确;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D说法不正确。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太祖至哲宗七朝御史中丞(监察官)的出身大多是进士出身,说明政府重视监察官员队伍建设,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权力制衡,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政府重视监察官员队伍建设,无法得知监察力度是否加强,排除C项;材料体现北宋太祖至哲宗七朝御史中丞(监察官)的出身大多是进士出身,但不能说明进士及第主要担任监察官员,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乾隆采取分省取士制度是为了防止人才皆出于江浙地区而边远地区没有的情况。取士不均匀势必会影响朝廷的统治,故选D项;材料并未出现“江浙地区人才挤压”的现象,乾隆皇帝采取的是一个预防措施,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采取措施提升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只是在保证落后地区也有人才能够入仕,排除B项;选拔“最佳”人才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14.答案:C
解析:从秦朝到明代,中央政府重视对于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通过政绩考核来强化对地方基层的管理,实质上反映了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C项正确;不同时期对基层考核方式不同,因此不能证明管理水平的变化,排除A项;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属于监察内容,但不是实质,排除B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而非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5.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解析:第(1)问紧扣“汉晋”,即可明确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有两个,一个是汉朝的察举制,一个是晋朝的九品中正制。对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的考查,重在回答科举制的积极作用,联系所学知识即可。第(2)问首先明确回答的角度,“政治”“思想”及“整体”的功能,然后紧扣材料,“政治”方面强调的是“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思想”方面强调的是“儒家正统观念”,“整体”方面强调的是“稳定性和连续性”,进而组织语言展开回答。第(3)问紧扣材料信息“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进而展开具体阐述,难度不大,注意回答的全面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作业(含解析3份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