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叙州区二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第1卷 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部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817年,周宣王立鲁武公的少子为鲁国嗣君,鲁人不从,宣王起兵伐鲁,终使鲁屈服,史称“宣王伐鲁”。“鲁人不从”的依据是
A.世官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
2.元朝时,西藏虽未设行省,但属于中央宣政院直接管辖,朝廷在其西部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在其东部设吐蕃等路宣慰司、驿站,并派驻军队,征收赋税。材料说明元朝
A.行省制度设施并不完善 B.与少数民族关系融洽
C.力图健全对边疆的管理 D.实际上并未完成统
3.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无论是在比雷埃夫斯港的造船场工作的员工,在偏远的乡下耕种狭小土地的农民,还是在雅具海军的战船上的划桨手,都有机会通过抽签拥有参政权,并能得到津贴。这说明。当时的雅典
A.注重激励公民参政 B.公民等级不复存在
C.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D.公民素养得以提高
4.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要成为真正的民主制,就应该是代表全体的民主制,而不是仅仅代表多数人的民主制。漏掉少数,全体就出现了空白,就不再是民主。少数和多数一样都应享有充分的代表权,按比例分配”。以下美国体制中可作为保护少数典型的是
A.参议院中所有州享有同等表决权 B.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C.众议院中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 D.民主党与共和党轮流执政
5.西晋段灼在上晋武帝表中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聚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卫瓘指出九品中正制“唯以居位为贵,人弃德而忽道业”。刘毅指出九品中正制有“入损”,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上述材料说明了
A.九品中正制度已沦为维护门阀士族政治利益的工具
B.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C.西晋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D.西晋时期确立了依靠舆论评价考核官吏的选拔方式
6.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学部成立后,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管理地方教育。如图是《学部官报》书影。这一现象的出现标志着
A.文官制度正式引入
B.选官制进入新阶段
C.封建教育退出历史
D.科举制被彻底废除
7.唐代科举一般固定以吏部考功郎中或礼部侍郎为主考官,宋代则采取临时差遣的方式,而且任何官员都可以担任主考官,并另增派若干人以互相监督。这一变化
A.有利于科举取士公平公正 B.提高了主考官的政治地位
C.改善了宋朝积贫积弱的状况 D.拓宽了文人入仕的途径与渠道
8.西方的文官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在长期的实践中,西方国家在文官的选用、职责、晋升及退休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关于西方文官制度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法规的公民可以参加文官考试 B.西方的文官可任职终身
C.文官可以公开参与政治活动 D.文官负责制定各项政策
9.宗教改革家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是不是上帝的选民,从而激发了人们追求发财致富的热情。这表明宗教改革思想
A.在当时具有积极作用 B.成为宗教改革的先声
C.有利于树立教皇权威 D.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
10.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外国人拒绝接受中国政府的法律裁决。清末进行了仿效西方的司法改革。此后,天津高等审判分厅从设立至1907年8月,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就受理了由县署移交暨关道发交以及洋商迁自来厅呈控的案件几十起。据此可知
A.领事裁判权已经名存实亡 B.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司法体系
C.在华洋人反对领事裁判权 D.中国司法的公正性大大增强
11.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改变了以往先规定公民义务,再规定公民权利的做法;同时,该宪法也保留了1975年宪法中一些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条文规定。这表明我国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民主法治建设曲折发展
C.社会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依法治国 D.公民权利得到制度保证
12.1950年2月,中苏废除了旧条约,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按条约规定,苏联为我国提供贷款、技术设备,并对贸易等各方面进行援助,还派各个部门的专家来中国进行指导。 当时中苏关系的发展
A.体现了结伴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B.践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C.有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D.突破了意识形态对我国外交的限制
13.国务院新闻办于今年5月21日发表《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为西藏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关于西藏自治区叙述正确的是
A.该自治区于1955年正式成立 B.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
C.其设立标志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D.其自治机关行使高度自治权
14.自古以来,我国与周边民族和域外国家保持着密切联系,各朝代都有管理边疆民族和域外宾客的机构。图中①②③④处填写正确的是

A.①宾②鸿胪寺③大鸿胪④宣政院
B.①小行人②大鸿胪③礼部④理藩院
C.①小行人②鸿胪寺③宣政院④礼部
D.①宾②大鸿胪③礼部④理藩院
15.2017年,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额比成立时增长了7.56倍,中、俄、哈、乌、吉、塔6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9.1倍、4.8倍、7.1倍、7.2倍、4.7倍、6.58倍,增幅皆高于同期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这说明了
A.发展中国家面临机遇与挑战 B.国际争端趋向缓和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形成 D.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第2卷 选择题(55分)
二.非选择题部分:五个大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晋察冀边区建立初期,传统婚姻制度仍有强大的束缚力。1941年7月7日,边区政府公布了《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条例明确规定“男女婚姻须双方自主、自愿”,“任何人不得强迫,禁止童养媳、早婚及买卖婚姻”,“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纳妾、蓄婢……”。为确保女性能够行使离婚权,条例还规定:“离婚后子女抚养教育之负担,在女方未与他人结婚前,夫方仍应给予抚养费教育费之全部或一部”。在边区政府、妇联、妇救会等妇女组织的宣传和努力下,政策法规得到了贯彻实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一大批女性摆脱封建婚姻束缚,积极参与抗战生产和各类社会活动,其中的优秀代表还成为边区生产劳动模范和妇女工作的骨干力量。
——摘编自傅建成《论华北抗日根据地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改造》等
(1)概括晋察冀边区婚姻制度改革的特点。(4分)
(2)简述晋察冀边区婚姻制度改革的意义。(8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春秋时期政治体制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断型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之称,古已有之,官者管也,是指国家职事人员:“同官为寮”,寮、僚相通,是指同署办事的官吏。在不同历史时期,官僚的形态是不相同的。在春秋以前,官僚位在贵族之下,类似于后世的管家和管事,各守其职,各司其事,一般不参与国家政务。到了战国时代,各国经过以否定宗族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运动,先后完成由宗族国家向封建专制国家的转变。官僚制度形成,它是和传统贵族世官制相对而言的新的政治制度,是指根据个人的能力、学识、才干提拔、任免、使用官吏的制度,宗族血缘关系不再作为官吏升迁进退的依据、官僚成为独立的阶层,依照国家法令或国君的旨意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责,国家机器的运转主要通过官僚进行、封建官僚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僚制度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僚制度变化的原因。(6分)
18.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彰显着不同文化的精神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了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历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世界上历来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材料三 追溯中国宪政史,往往要寻自清末立宪。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1912年3月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昙花一现的《临时约法》与其后接二连三的立宪丑剧和骗局,使得近代中国宪政的命运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苗连营《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根据材料一,比较韩非子和亚里士多德两者观点的异同。(6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宪法性文件及其历史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宪政道路曲折发展的原因。(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全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
西汉时期 “丝绸之路”开通,丝绸销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开通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通道。
唐朝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以瓷器为主要商品,又称“瓷路”。
宋元时期 商品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等地区,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明朝时期 实行“海禁”政策,推行朝贡贸易。
鸦片战争后 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处于从属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参与国际竞争;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拓展同欧亚大陆国家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 2015年,亚投行的建立与运行,对保障“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和赢得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更大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州区二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B 2.C 3.A 4.A 5.A 6.B 7.A 8.A 9.A 10.D 11.B 12.C
13.B 14.D 15.D
16.(1)特点:政府推动;制度保障;维护婚姻自由;保护女性权益;体现现代婚姻理念;
(2)意义:否定并冲击了旧婚姻制度,具有反封建性质;移风易俗,有利于新型婚姻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女性地位,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激发女性生产积极性,推动边区经济建设的开展;为新中国婚姻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17.(1)变化:从依据宗族血缘进行选拔到依据个人的才学和能力进行任免;从贵族的家臣到国家的官吏;从不参与国家事务到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责。
(2)原因:生产力的进步,旧体制如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诸侯的兼并战争促使宗族政治的瓦解;卿大夫的崛起成为新的官僚政治的代表;各国的变法运动促进了官僚队伍的壮大和制度的确立。
18.(1)异:韩非子主张用法律惩罚人民(或认为注律维护专制的工具),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限制统治者,防止专制(或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同:二着都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二者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
(2)文件:1954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或“1954年宪法"”)意义:①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和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②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③反映了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④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3)原因:政治:封建势力过于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经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或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思想:民主思想启蒙程度低(民智未开);专制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现代法治观念淡薄。
19.论点:开放交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论证: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是中国被西方称为丝国,唐朝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 中国被称为瓷国,宋元时期对外交往进一步发展,扩大了中华文明影响力。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进步,导致了中国的落后,也阻碍了中外文明的交流。改革开放以后中外交流,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外文明文化的交往。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