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高新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黄帝、炎帝等大型部落,两大部落又进一步结合成为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材料意在说明( )
A.中原文明占据主导 B.早期国家雏形产生
C.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2.西周时期,“天”成为周王解释其政权合法性的最高依据。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开始频繁地使用“天”来颂美祖先的荣耀,解释国运的盛衰。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时期( )
A.政治权力下移的趋势 B.敬天法祖观念的浓厚
C.传统社会秩序的崩溃 D.治国理政思想的转变
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宣扬礼乐文明;法家希望通过法律的手段达到至德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道家则从“道法自然”的角度反对战争。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追求有序稳定成为社会要求 B.施行仁政的基础在于重德
C.思想领域趋同倾向日益明显 D.百家争鸣推动了社会进步
4.周公“国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逸周书·作雒》),县大于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这表明秦朝郡县制( )
A.因袭周代制度 B.强化宗法管理
C.尚需不断完善 D.具备创新特性
5.汉文帝时,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公元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汉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为武帝所采纳,颁布了“推恩令”,这些建议与做法( )
A.反映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 B.彻底解决了汉朝的王国问题
C.都引起了诸侯对中央的反叛 D.满足了诸侯分封子弟的要求
6.东汉豪强地主在庄园内纳宾客附徒,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由此可见田庄( )
A.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B.属于土地国有制经济
C.利于维护君主专制 D.不利于地方有效管理
7.司马迁著《史记》、班固撰《汉书》均为私人撰著。魏晋以后,国家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皇帝亲自参与、由宰相主持,这说明官修史书( )
A.注重史书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突出修史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8.魏晋时期,曹魏政权在北方开凿了淮阳渠、百尺渠、广漕渠等运河,东吴、西晋、东晋等政权也在南方开凿了运河。这些运河的开凿( )
A.加剧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B.推动了纳庸代役的赋税改革
C.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开发 D.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9.北周取代西魏后,周孝闵帝宇文觉标榜自己继承姬周法统,以周为国号,以周礼九命为基础改革官职,废除三省制,改行春、夏、秋、冬官职。这种现象反映出( )
A.北方民族冲突的加剧 B.汉制不适应北周政权需要
C.当时华夏认同的加强 D.周朝是古代政治的奠基期
10.东晋初,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 B.门阀政治确保了政局稳定
C.门阀士族觊觎皇权 D.皇权与士族势力达到平衡
11.唐前期,关中261个军府拥兵26万,约占全国军府总数和兵力总额的40%。唐玄宗天宝年间,却设置了安西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十镇兵力驻军约49万人,约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86%。这一举措( )
A.体现了唐“内重外轻”的布局 B.为唐朝衰落埋下隐患
C.遏制了边疆少数民族叛乱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12.在中国古代,士人通过经商致富,通过科举做官,通过购买土地成为地主,从而形成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这一现象( )
A.促进商品经济稳定发展 B.商人社会地位提升
C.传统社会的进一步巩固 D.市民队伍不断扩大
13.唐玄宗时,设置了很多差遣使职。例如,差遣心腹任“翰林待诏”,负责禁中密命的起草以分担中书省的制诏任务;差遣他官担任度支使、户部使、盐铁使等负责财政诸务,户部则逐渐处于闲散地位。这一设置说明了( )
A.中枢决策发生转移 B.皇权突破制度架构
C.三省体制已然解体 D.行政效率逐渐降低
14.某学者在评价公元5~8世纪中国的经济制度时指出:农民手中的土地与国家的租调收入结构相适应,国家控制的部分土地产权成为国家获取租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户获得了土地及其部分的使用、收益和转让权,但其经营行为却被国家控制。这说明国家通过这一制度( )
A.使土地兼并逐渐取得合法地位
B.将农民的土地产权结构纳进国家的利益框架
C.加速了大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
D.实现了对私人土地产权自由交易的完全控制
15.魏晋时期,嵇康、阮籍等名士援引《老子》《庄子》来阐释《周易》等儒经,并热衷于探讨“有无”命题,提出了“任自然”的口号。这体现出当时( )
A.儒家的正统地位逐渐丧失 B.思想融合的趋势明显
C.形成冲破纲常名教束缚的风尚 D.道教思想的影响深远
16.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解释医书名称由来时强调人的生命,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由此揭示了中国传统医学( )
A.仁术济世的医德精神 B.乐学践仁的医学理念
C.生命至重的医学思想 D.以人为本的医家风范
17.宋代的知州经历了从文武臣僚作为临时差遣,权知某州(军州)事,到以文臣知州为主作为常设的州级长官的渐变过程。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
A.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B.理学影响力日益扩大
C.文官势力得到了增强 D.守内虚外的治国方针
18.据元朝《元统元年进士录》记载,当年成为进士的举子中,其母及妻为汉族的非汉族儒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研究的19位蒙古族进士中,母为汉人的占66.76%,妻为汉人的占72.73%。这说明元代科举( )
A.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B.提高了汉族妇女的地位
C.营造了学习汉文化的高潮 D.规模和影响力超越前代
19.北宋统一后,首都汴京是南北饮食技术的交流中心,南宋时汴京的饮食业涌入杭州等地。宋朝人普遍喜欢饮酒和饮茶,城市中还有许多凉饮店,出售甘豆汤、漉梨浆、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等饮料。由此推知,宋代( )
A.商品经济发展助推社会生活变化 B.经济重心完成转移
C.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D.商业市镇经济繁荣
20.宋朝时,江南地区开始出现稻麦两熟制,但租佃契约仍按原先每年秋熟收租旧例,佃户只在秋收稻米中按规定额缴租,而所种之麦并不征租,全部归佃户所有。宋朝的这一收租做法( )
A.使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B.有利于稻麦两熟制的推广
C.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进程
21.清人沈垚指出:“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亦能为士。宋代以后,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如陆九渊曾言及“自先世为药肆以养生”。这表明宋代( )
A.科举取士兼顾商人阶层 B.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C.理学冲击传统社会结构 D.社会群体间的流动性增强
22.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福建发生水灾。朱熹等人请求官府发粮,设社仓,赈济灾民,秋收后,民众将赈米返还。之后,社仓在朱熹等人办理下,运营良好,陆九渊亦赞赏并推广此法。这反映了当时( )
A.理学强调求真务实探寻真理 B.官府的赈灾方式存在缺陷
C.理学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D.朱陆两派弥合了治学分歧
23.明朝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前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远至波斯湾、东非。郑和的远航大大提高了中国在海外诸国的声望,各国争遣使团来华。由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实现了经济与文化交流 B.导致丝绸之路贸易衰落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统治中心的南移
24.有学者指出:“军机处的出现并不影响内阁作为中央政府处理日常政务的职能,内阁仍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大量繁复冗杂的行政事务,这是军机处所不能取代的。”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军机处只是处理全国军务的中枢机构 B.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
C.内阁职能并未完全由军机处所取代 D.军机处与内阁分权制衡
25.明清两朝中国人口增长了四倍多,但科举取士的数额并未相应增加。士人们逐渐抛却“君子谋道不谋食”的观念,同时兼营商业;而商人中也有许多人学习儒术。这些现象( )
A.表明八股取士引起士人的不满 B.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说明士商融合社会价值观倒退 D.冲击传统观念促进思想解放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 (共4道小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秦统一中国以后,统一的国家机制更加规范及完善。在民族融合与同化中,华夏民族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自秦汉以来,华夏民族往往将国家的强大、统一和民族的安全、和睦作为评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的基本标准,并形成民族与国家的一种深沉的、绵延的文化心理与社会理想。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隋唐辽宋金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从春秋到秦汉国家形态和民族意识发生的变化。(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唐朝对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实施的措施,简析唐朝少数民族政策的历史意义。(6分)
27. (12分)治国人才的选拔事关国运的兴衰,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历经变迁,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品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摘编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并归纳二者的相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6分)
28. (14分)饮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代,饮食行为被纳入“礼”的范畴。君臣宴乐之时,按照不同等级、身份配置不同的餐具以及餐食,一人一案,跪坐而食。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民族交融,给中原传统的礼制带来了冲击。
材料二 唐代,中原地区传统的低矮餐案逐渐被北方游牧地区更为舒适、便捷的高足桌椅取代,传统的跪姿习惯也逐步变成了更舒适的垂足而坐。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新兴社会力量,不拘一格,敢于挑战传统礼制,在饮食生活上饮宴成风,聚会成群。统治阶级也推崇并引领宴会社交之风气,人们渐渐习惯于围桌而食,同桌不同器,聚食而分餐。
材料三 宋代,文人士大夫可以自由结社、朝堂论争,也可以归隐自然、追求自我。各个阶层的接触机会增多,社交活动频繁。临安等地“买卖昼夜不绝”。传统的分餐制,已不符合饮食者对美食和氛围的热切追求,也不符合经营者多元经营特色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要求。同桌群聚,同盘而食,各取所需,满足了官场结党、商业联系、亲朋联谊等各类聚会需求。
——摘编自陈伟明《分餐传统为何在唐宋时期发生改变》、田芬《唐朝饮食文化中“合食制”流行成因探析》等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唐代与周代餐饮习俗的差异,结合所学说明差异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餐饮习俗变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6分)
29.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各种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变为商品,如苏州的丝棉,景德镇的瓷器,福建的茶叶等行销海内外。北京、无锡、汉口等市镇都很繁华。但就商人而言,从事工商业最终目标是买田置宅,或科举入宦。如在徽商群体中,就有为数甚多的“亦贾亦儒”,及致富后转而从儒入仕的事例。
——摘编自张海英《明清商业思想发展及其转型困境》
材料二 康熙以来,“盛世”、“全盛”等词汇经常在臣民之口出现,并在乾隆时期的社会舆论中逐渐形成“盛世”。马戛尔尼认为,不管英国人进攻与否,中华帝国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摘编自[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社会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当时中国社会认识不同的原因。(6分)
咸阳市高新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D A D C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B B C C A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A C D
1.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材料意在说明中华文明的来源包括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体现了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占据主导”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早期国家雏形”,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华夏族形成的过程,并不能体现华夏认同观念,排除D项。
2.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天命最初是周天子论证其政权合法性的依据,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开始频繁使用“天”来颂扬祖先的荣耀,解释国运的盛衰,这反映了春秋时期周天子地位衰微,诸侯势力增强的现实,体现了政治权力由周天子向诸侯转移的趋势,A项正确;敬天法祖观念无法反映材料中的变化,排除B项;春秋时期传统社会秩序开始崩溃,排除C项;无论周天子还是诸侯,都围绕天命论证自己权力的合法性,治国理政思想未发生转变,排除D项。
3. 答案:A
解析:据题意可知,儒家、法家和道家的主张虽然不同,但他们都主张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说明追求有序稳定成为社会要求,A项正确;实行仁政只能代表儒家的观念,排除B项;“趋同”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社会的进步,排除D项。
4.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县大于郡”“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改变以前县大于郡的情况,说明秦朝实行郡县制具备创新特性,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地方实行分封制,而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没有承袭周代制度,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史实,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这冲击了宗法管理,而不是强化,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秦统一全国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史实,体现了秦朝郡县制具备的创新特征,而不是强调需不断完善的信息,排除C项。
5. 答案:A
解析:无论是汉文帝时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汉景帝时晁错的削藩建议,还是汉武帝时颁布的“推恩令”,都是由于地方王国势力威胁到了中央,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的三种做法中,导致诸侯反叛中央的是晁错的削藩建议,排除C项;晁错的削藩建议并没有满足诸侯分封子弟的要求,排除D项。
6. 答案:D
解析:东汉豪强地主利用庄园不仅控制地方经济、军事,还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庄园,不是王国问题的延续,故A项错误;材料与土地国有制经济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庄园属于地方势力,与君主专制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
7.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私人修史转向官修史书,可以看出政府对修史的重视和控制,体现了史书修撰的政治性,也就是说史书修撰要为政治统治服务,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修史书的真实性,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评价历史的公正性,排除B项;官修史书和私人撰写史书,都不能准确把握和保障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排除D项。
8.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修建淮阳渠、百尺渠、广漕渠等运河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东吴、西晋、东晋开凿的运河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所以这些运河的开凿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开发,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南北方之间的关系,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征收赋税的方式,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南宋时期才完成南移的任务,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9.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北周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北周取代西魏后,周孝闵帝宇文觉标榜自己继承姬周法统”,体现了北周对周文化的认可和推崇,反映了当时华夏认同的增强,故C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民族冲突,排除A项;“周朝是古代政治的奠基期”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
10. 答案:D
解析:“王与马,共天下”,表明东晋初年,世家大族的力量强大,皇权与世家大族的力量呈现平衡态势,D项正确;东晋的门阀政治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A项;门阀政治对皇权构成威胁,导致政局不稳定,排除B项;“王与马,共天下”,表明皇权与世家大族的平衡态势,没有涉及门阀士族对皇权的觊觎,排除C项。
11. 答案:B
解析:唐前期军事布局为“内重外轻”;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军事布局变为“内轻外重”,边镇节度使军事实力增强,唐王朝丧失了拥重兵居关中以驭天下的军事优势,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为唐朝衰落埋下隐患,B项正确;天宝年间的军事布局为“内轻外重”,排除A项;C项“遏制了”表达绝对,排除;“内轻外重”的军事布局带来分裂割据的隐患,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排除D项。
12.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士人通过经商致富、科举做官、购买土地成为地主,这些举措改善了士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形成了“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传统社会阶层和政治结构,C项正确;材料强调士人“三位一体”的角色对传统社会的作用,而不是对商品经济的作用,排除A项;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中士人的“三位一体”不代表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市民队伍扩大,排除D项。
13. 答案:B
解析:唐玄宗时设置很多临时的差遣使职,这就分散了正式机构的权力,从而使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是皇权突破制度架构,加强君主专制的表现,B项正确;中枢决策并没有发生转移,排除A项;三省的权力被分散,但并没有解体,排除C项;材料内容不能说明行政效率降低,排除D项。
14.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农民手中的土地与国家的租调收入结构相适应,国家控制的部分土地产权成为国家获取租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户获得了土地及其部分的使用、收益和转让权,但其经营行为却被国家控制”,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学者评价的是北魏至唐中叶的均田制。均田制下,国家将掌握的土地按性别、年龄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服徭役、兵役。这样,国家通过均田制,将农民的土地产权结构纳进国家的利益框架,B项正确;均田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不会加速大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排除A、C两项;均田制下有一部分土地可以买卖,“实现了对私人土地产权自由交易的完全控制”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15.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嵇康等代表的玄学,虽然提出“任自然”的口号,但其以道家思想来阐释儒家经典,实际上体现出儒道的融合趋势,故B项正确;儒家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是在隋唐时期,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当时要求冲破纲常名教束缚成为时代的风尚,排除C项;材料主旨并非强调道教思想的影响,且不能得出影响深远,排除D项。
16.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强调人的生命,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结合所学可知,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强调人的生命至上、贵于千金,拯救生命才是最高的医德,这揭示了中国传统医学中蕴含着生命至重的思想,C项正确。
17.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地方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文武臣僚作为临时差遣,权知某州(军州),到以文臣任知州为主,反映了宋代文官地位的提高,文官势力的增强,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排除A项;理学在北宋中后期逐渐形成,宋初文官地位提高并非受理学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守内虚外的治国方针,排除D项。
18.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其母及妻为汉族的非汉族儒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研究的19位蒙古族进士中,母为汉人的占66.76%,妻为汉人的占72.7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数据说明蒙古族进士受到较好的汉文化熏陶,即元代科举制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融,A项正确;材料与提高汉族妇女的地位无关,排除B项;“学习汉文化的高潮”无从体现,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科举制时断时续,规模和影响力相对来说不大,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科举制规模和影响力进行对比,排除D项。
19.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宋朝人普遍喜欢饮酒和饮茶,城市中还有许多凉饮店,出售甘豆汤、漉梨浆、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等饮料”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助推了社会生活变化,A项正确;材料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城市经济结构变革及市镇经济繁荣的说法无关,排除B、C、D三项。
20.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宋朝虽然推行了稻麦两熟制,但是按照契约关系,所种之麦并不征租,全部归佃户所有,这显然有利于提高佃户生产积极性,利于稻麦两熟制的推广,B项正确;当时我国民众饮食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排除A项;当时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排除C项;材料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
21.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亦能为士。宋代以后,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及“陆九渊曾言及‘自先世为药肆以养生’”可知,随着科举制的逐渐完善,宋代以后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取士不问家世”,社会群体间的流动性显著增强,D项正确;科举取士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并不兼顾某个阶层,排除A项;商人的子孙能参加科举考试,并不能说明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大提高,排除B项;冲击传统社会结构的是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理学,排除C项。
22.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理学大家朱熹和王阳明等人均积极推广社仓等行为赈济灾民,反映了理学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C项正确;材料与求真务实探寻真理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府赈灾方式存在缺陷,排除B项;材料与弥合两派的治学分歧无关,排除。
23. 答案:A
解析:根据“大大提高了中国在海外诸国的声望,各国争遣使团来华”可知郑和下西洋宣扬了明朝的国威,实现了明朝和其他国家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据题意可知,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海外贸易,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明朝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没有体现财政收入的增加,排除C项;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导致统治中心的转移,排除D项。
24. 答案:C
解析:材料“内阁仍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大量繁复冗杂的行政事务,这是军机处所不能取代的”体现的是内阁职能并未完全由军机处所取代,而是仍然在发挥作用,C项正确;军机处并非单纯的处理军务,排除A项;B项说法与材料“内阁仍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大量繁复冗杂的行政事务”矛盾,排除;军机处凌驾于内阁之上,二者并未形成制衡关系,排除D项。
25. 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人口的增长没有带来科举取士数额的增长,因此士人们逐渐抛却传统观念,兼营商业。这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带来的思想解放,D项正确;人口增长没有带来科举取士数额增长,而是导致士人的观念变化,这与八股取士引起士人不满和重农抑商政策松弛无关,更不能说明社会价值观念倒退,排除A、B、C三项。
26.(12分)答案:(1)打破邦国体制(或分封制瓦解),形成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打破宗族壁垒(或宗法制破坏),华夏民族不断壮大;国家强大、统一与民族和睦成为华夏民族的共同追求。(6分)
(2)措施:西南,和亲、会盟;西北,武力征服、设立机构;东北,册封。
意义:为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经济文化往来,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唐朝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统一。(6分)
27. (12分)答案:(1)西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
相同点:选拔依据都注重品德;选拔方式都主要为举荐;都是自下而上选拔人才的制度;实施初期都曾选拔出优秀人才;后期都导致世家大族特权地位的加强。(6分)
(2)影响: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被西方国家借鉴;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6分)
28. (14分)答案:(1)差异:餐桌,周代——低矮餐案,唐代——高足桌椅;
形式,周代——分案分餐,跪坐,礼仪严格,唐代——同桌分餐,垂足而坐,相对自由。
原因: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加强,冲击了传统礼制;唐代科举制推动文人士大夫阶层壮大;唐代民族、对外交往的兴盛,使饮食种类更加多样,饮食习俗发生变化;统治者引领餐饮新风尚;社会经济繁荣促进饮食习惯变化。(8分)
(2)宋代从同桌分餐到同桌合食。
时代特征:政治上崇文抑武;经济上坊市制度瓦解、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社会领域门第观念淡化、社会身份趋于平等。(6分)
29. (12分)答案:(1)农产品商品化;海外贸易发达;市镇繁荣;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形成;传统观念仍占主流;小农意识强烈。(6分)
(2)康熙乾隆时期臣民一致认为国家处于盛世,英国的马戛尔尼认为中国是落后的。原因:清政府对外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天朝上国意识浓厚;明清时期的欧洲主要国家完成了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产业革命的飞跃,相继进入近代工业文明轨道,而中国此时还停留在封建社会。(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2023-2024高一上学期11月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