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
—5BCDAD 6--10BCACB 11--15DBDAB 16--20DACBD
-25CAABD 26--30BBDCC 31--35ACBCC 36--40CDADC
(1)途径:基于间接专卖制度推动大宗商品的贸易;
基于商税制度进行官商之间的分利。(2分)
效果: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宋代国家财政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增强。(6分)
(2)变化:清政府开辟新税源;中央财政基础崩坏;地方政府财政自主度提高。(6分)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导致清政府税源枯竭,财政开支日益增加;镇压太平天国后清政府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财政的独立性大大增长。(4分)
42.(1)共同点:都肯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2分)
不同点:民权主义方面,北洋政府对民主共和政体表述模糊,南京国民政府肯定民权革命; 民族主义方面,南京国民政府加入了反帝的内涵。(2分)
(2)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确立,以三民主义为其指导思想;对外逐步掀起改订新约运动;民族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实力上升;五四运动和国民大革命以来的民族意识的觉醒。(6分,任意三点即可)
43.(12分)
【答案】示例:
观点:高力克先生认为,中国启蒙运动肇端于中西文明的冲突。
评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逐渐被打开,西学东渐。林则徐、魏源等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帅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提出“中体西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复辟帝制,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资产阶级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启迪了民智,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兴起,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思想与民族主义结伴而行,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总之,伴随着中西文明的冲突,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入,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不断发展。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冀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5共60分)
1.商代时期,玉器不仅是权力的载体,而且也被赋予了永生功能。春秋时期,“以玉比德”的观念和“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佩玉风尚逐渐形成。这表明从商到春秋( )
A. 传统审美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 B. 佩玉观念已走向社会伦理层面
C. 旧有政治体制逐渐崩溃 D. 儒家仁义思想广泛传播
2.周厉王暴政引发国人暴动,国人乃周人,宗文王、武王,难容周厉王父子,却仍然选择作为文王、武王之后的共伯和为继任人选,共伯和不愿或不敢践王位,只是暂时摄政,最终还政于周室。材料主要说明
A.平民政治势力较为强大 B. 周天子权威地位已动摇
C.宗法制与正统观影响政治活动 D.原始民主遗风逐渐失去影响力
3.春秋时期,宗族之间的兼并频频发生,“纳其室”“分其室”“兼其室”“取其室”的事件层出不穷,如春秋初期的晋国有宗族十一家,到春秋末期只剩下韩、赵、魏三家。这些现象说明
A.宗法分封体制日趋完备 B. 百家争鸣局面受到压制
C.国家统一成为历史主流 D.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4.贾谊在《新书·等齐》中描述了汉初官制:“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据此可知,汉初
A.埋下了王国叛乱的隐患 B.形成了完备的官僚体系
C.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 D.发展了古代的选官制度
5. 汉代,“书皆竹简,得之甚难”,以致“若不从师,无从写录”。五代以后,“学者无笔札之劳,(即可)获睹古人全书”,不仅“购买极易”,且可通过租借方式获得,“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这反映出( )
A. 文化的大众化倾向不断增强B. 儒家思想传播渠道得以扩大
C. 书籍商业化推动了文化发展 D. 印刷术拓展了知识流传方式
6. 在中国古代,科技处于发展的初期,它形成、发展于文化之中,并且与文化尤其是与儒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历代儒家不断地把科技纳入儒学的体系之中,在重视科技的同时,特别强调儒学对于科技的统摄作用。这实质上说明( )
A. 儒学对科技的依附性增强 B. 古代科技独立性的缺失
C. 儒学重视科技发展的作用 D. 科技对儒学发展影响大
7.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迁都洛阳后规定:“吴人(江南人)投国者,处金陵馆。三年已后,赐宅归正里。”后洛阳城归正里的北徙南人渐多,有“三千余家,自立巷市”,民间称之为“吴人坊”。这反映了
A.北魏政权封建化的完成 B.南北方民族差异已消除
C.南北方的文化融合加强 D.北方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8.《唐律疏议·杂律》中规定:“诸盗决堤防者,杖一百;谓盗水以供私用;若为官检校,虽供官用,亦是;若毁害人家及漂失财物,赃重者,坐赃论。”据此可知,当时
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B.国家严格保护个人私有财产
C.法律严苛且呈体系化特征 D.洪涝灾害频发威胁唐朝统治
9.蹴鞠运动在我国由来已久,白居易在《洛桥寒食日作十韵》中就描写了洛阳市区“上苑”“中桥”一带市民蹴鞠的情形;宋代《东京梦华录》中亦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的记载。据此可知
A.蹴鞠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欢迎 B.唐宋时期社会风气相对开放
C.体育活动丰富文学创作题材 D.经济发展助推市民文学进步
10.唐代官员都须参加考课,考课制度推行“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指德义、清慎、公平、恪勤;“二十七最”是对不同职责的官员提出的具体才能标准。“一最已上有四善为上上;一最已上有三善,或无最而有四善为上中”,以此类推,定为九等考第。这说明唐代
A.科举制度发展推动人才选拔 B.官员考核适应了专制统治需要
C.选官重在考查官员实际能力 D.官僚制度仍受到门阀政治影响
11.中国古代南方始终以种植水稻为主。唐代,已出现南粮北运的现象。宋代,南方稻田大量增加,水稻在全国成为第一位的粮食作物。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战乱不断 B.北方人口南迁 C.小麦地位下降 D.南方经济发展
12.明清时期,地方市镇由宋代的草市逐渐演变为完整的商业市镇,而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形成城乡互补的商业格局。这从侧面反映了
A.城市职能格局的演变 B.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C.政府放松商业的控制 D.市镇空间的相对独立
13.宋太祖将二十余万禁军的一半部署在京师,其余一半分散到外地驻扎;驻屯京师的禁军和驻扎外地的禁军经常调动,轮流换防;军队将领也须经常更换。这些举措
A.分散了中枢机构的权力 B.体现了崇文抑武
C.遏制了藩镇势力的坐大 D.强化了中央集权
14.公元1008年,北宋派往辽国的使者路振记载,幽州城中“居民棋布,巷端直,列肆者百室,俗皆汉服,中有胡服者,盖杂契丹、渤海妇女耳”。这反映了当时
A.辽国境内不同民族的杂处 B.宋朝民族交融的发展
C.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D.猛安谋克制影响深远
15.元代实现了台谏的完全合一,御史既领纠劾,又兼言谏。为保证御史言路畅通直至于君主,元朝还实行“实封之制”,“台臣言事,各许实封,须至御前拆”,“以防壅蔽之患”。这表明元代
A.监察机构的地位明显提升 B.君主专制有所加强
C.中枢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 D.御史台监察权扩大
16.宋明时期许多大儒长期研读佛道之说。朱熹借用佛教说明“理一分殊”的道理,称“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王守仁认为“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据此可知,宋明理学家( )
A.提倡和而不同以稳固社会秩序 B.推动儒释合流以应对信仰危机
C.认可三教同源以实现道德教化 D.会通佛老思想以强化儒学地位
17.清朝统一回疆后,回人的习惯法“回例”仍然是当地刑案司法中的主要法律依据。乾隆中期以来,清律和回例开始并存于回人命案的司法中,乾隆五十七年明确规定回人中的重案必须依据清律判决,回例只适用于一般刑案。同治时期,回例在回疆的刑案司法中最终被废除。这一变化表明清朝( )
A.推进制度趋同以巩固国家统一 B.变革司法体系以维持羁縻统治
C.实行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 D.消弭少数民族同中原文化差异
18.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袭击英军,迫使英军退守鼓浪屿;入侵浙江后,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了英军;进犯长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其舰队前进。这说明当时民众
A. 对政府妥协表示不满 B. 出现与政府结盟倾向
C. 有自发的反侵略意识 D. 成为反侵略的主力军
19. 19世纪60年代之前,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的方式以鸦片走私和“苦力”掠夺为主;19世纪60年代之后,方式则由非法掠夺逐渐转移为商品的不等价交换。这种变化意味着( )
A.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走向瓦解 B. 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力减弱
C. 晚清政府的外交努力初显成效 D.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20.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到,“倘(洋商)有泄外夷之短者,该夷公司必知。故洋商遇地方官询以夷事,皆谬为不知,而中国用人行政及大吏一举一动,彼夷翻无不周知。……公司一散,海疆可保永绥。善治者必先设法解散,而后易于制驭”,“探阅(澳门)新闻纸,亦驭夷要策”。这说明,魏源( )
A. 认识到海防战略地位重要 B. 认为舆论是抵抗外侵的良策
C. 宣扬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原则 D. 突破了传统保守的对外理念
21.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颁布的《挑选幼童赴泰西肄业章程》规定,“十二岁至十六岁之间,不限学历,只要聪颖,并稍通中国文理者’’。清末新政期间,外务部于1902年规定:出国前必须有中学文化程度,以备出国后“精求专门之学”。这一变化说明清政府
A.以留学生作为选官的基础 B.开始推行留学救国的路线
C.调整留学政策以维护统治 D.中体西用思想出现新变化
22. 1881年前的10年中,我国进口货中的“火柴、针及窗玻璃销售续增……国内各地,特别繁荣,各货销售,愈为畅旺。而煤油一项,进口激增”。1890年以后,棉纱、机器、铁路材料等生产资料类的进口也日见增多。这( )
A. 加速了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 B. 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明的崇尚
C. 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D. 促使新式生产方式在中国产生
23.梁启超曾在《新民说》中提道:“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从中可以看出
A.梁启超建设民族国家的政治理想 B.革命派认识到民族主义的作用
C.梁启超思想中天朝上国观念深厚 D.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脱离实际
2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鸦片战争后美国官员表示愿意提供制作枪炮蓝图,“被婉言谢绝”;《南京条约》的苛刻待遇“满汉官僚都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双方文书要用平等语气往来……反而使他们不安”。该材料
A.揭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本质 B.反映清统治者固守传统政治理念
C.说明清朝被迫从闭关走向开放 D.呈现出清廷的国家主权观念淡薄
25.郭嵩焘(1818—1891年)认为:“问及西洋政教风俗本源之所在,且谓合肥伯相(李鸿章)及沈幼丹……诸公专意考求富强之术,于本源处尚无讨论,是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纵然所求之艺术能与洋人并驾齐驱,犹末也,况其相去尚不可以道里计乎!”据此可知,郭嵩焘
A.主张进行维新变法运动 B.仍然坚持中体西用的观念
C.倡导学习西方优秀艺术 D.认识到洋务运动存在不足
26. 1894年9月,清政府电告台湾巡抚:“遇有他国商船装运米粮接济倭人,经过台湾洋面,即行截留,勿任偷渡。”由此可知,当时( )
A. 清政府拥有强大的制海权 B. 对外政策服从于战争需要
C. 清政府急于扭转战争局面 D. 列强支持日本对中国作战
27.晚清秋瑾女士作诗:“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作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这首诗
A.呼吁清政府进行“新政” B.阐明了八国联军侵华促成民族觉醒
C.赞誉义和团“扶清灭洋” D.肯定了发动武昌起义才能救亡图存
28.1911年11月,立宪派人士张謇致电清政府:“今共和主义之号召,甫及一月,而全国风靡”,并要求清政府“以归纳共和为福利”。这说明,当时
A.清政府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B.立宪派已完全转向革命
C.南北和谈取得了重大进展 D.政治转型已成大势所趋
29. 陈旭麓认为,虽然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但这种几千年岁月积淀而成的沉重惯性如同一种板结的地块,使新的体制难以把自己的根须扎进社会的深处。制度的鼎新并没有终结新与旧的冲突。这种状况
A. 表明君主专制统治尚未终结 B. 说明封建社会的基础已瓦解
C. 促使国人寻求新的救国之路 D. 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0.1919年5月以后,《新青年》杂志从“注重个人视像的建构转向底层阶级视像的营造”,杂志话语体系也从注重思想文化的渐进式改造转向重构社会秩序的激烈式革命。这一转变
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 B.促进了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C.影响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D.改变了中国救亡图存方向
31. 1919年12月出版的《新青年》第7卷第1号,发表了胡适的《新思潮的意义》一文,胡适提出新文化运动的“十六字”方针,即“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故国,再造文明”。据此,胡适强调
A. 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性 B. 新思想宣传方式需大众化
C. 新文化运动遵从务实原则 D. 对待外来文化应兼收并蓄
32.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国民党之政纲”,其中对内政策第11条即明确说明:“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国民党制定新劳工政策意在
A. 证明国民党关注农民的利益 B. 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纲领
C. 注入新生力量助推革命发展 D. 说明国民党以服务劳工群体为宗旨
33.1927年3月,经湘、鄂、赣、粤、豫等省农民代表联席会议选举,中共党员毛泽东、彭湃、方志敏和国民党左派邓演达等人组成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同年4月,农民协会的组织遍及广东、湖南、江西等17个省区。以上现象
A.促成国民政府进行北伐战争 B.提升了农民阶级的革命觉悟
C.满足了农民对于土地的要求 D.说明土地革命路线得到认可
34.1930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根本大法(宪法)大纲草案》明确指出,“实现代表广大民众真正的民权主义”乃是苏维埃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真正实现劳动群众自己的政权”。该草案的颁布
A.标志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B.是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贯彻
C.体现出对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视 D.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
35.竹枝词是一种“泛咏风土”的七言四句绝句体。近代上海曾有词云:“吾乡农妇向端庄,少女专求纺织良。自设缫丝轧花厂,附膻集粪蚁蝇忙。”“上工一路散工时,环绕浮头状醉痴。脚捏手牵诸丑态,竞容白昼众旁窥。”这些竹枝词表明近代上海( )
A.小农经济趋向解体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C.传统观念遭受挑战 D.劳动强度有所提高
36. 《天津条约》规定:“此次新定税则并通商各款,日后彼此两国再欲重修,以十年为限,酌量更改。”1868年,清政府主动派出以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为首使团出洋与各国交涉修约事宜,同时任命英国人柏卓安及法国人德善参与交涉。材料表明
A. 清廷主动接受近代外交体制 B. 西方国家积极支持中国修约谈判
C. 清政府面临的外交环境艰难 D. 贸易谈判是当时中外交涉的重点
37. 据民国时期《申报》记载:“兼省长阎锡山以国民学校原为儿童略识字,能通晓告白、报纸等而设,然查所选教材皆为文话,于实际上甚不适用,因拟将小学所用课本一律改用白话,俟征集妥协编辑完全后,即敕令一律改用云”。这一记载可说明( )
A. 阎锡山强烈支持新文化运动 B. 新文化运动广受社会基层的拥护
C. 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D. 白话文运动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
38.1924 年 ,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仪式 ,孙中山首先致演讲词 ,演说基本思想是鼓励学生践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 。演讲结束后 ,全体师生先后向党旗、校总理行三鞠躬礼 。最后 ,胡汉民宣读总理训词 ,训词按照严格的古文四字体模式规定了国民党建军宗旨 。典礼仪式的举行
A. 意在动员师生承担救国救民责任 B. 极大地增强了全体士兵的战斗力
C. 有利于调动民众支持革命的热情 D. 使国民党的凝聚力得到有效强化
39. 在严复看来 ,竞争的基本准则有两个:其一 ,竞争必须是以正途进行实力、智力和能力的角逐 , 这已规定于“优胜劣败之公例”中 ,胜者 ,必须是优者 。其二 ,竞争只肯定最大的且最有效的付出 ,只要比对手付出更多的努力 ,就能在竞争中获胜 。严复的上述主张
A. 直接批评了中国儒释道传统观念 B. 从体用关系角度论证竞争的残酷性
C. 强调开启民智在竞争中的重要性 D. 意在激发民众挽救民族危亡的热情
40. 下表所示为晚清时期外交使节制度的概况(部分) 。
时间 过程
1866 年 英国人赫德回欧洲休假 ,清政府派減椿代表团随赫德同往
1867 年 清政府正式派美国人蒲安臣充当“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清政府派礼部郎中孙 家谷等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 ”
1875 年 清政府逾旨候补侍郎郭蒿春出使英国 ,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驻外使馆 ,到 1804 年 ,清政 府向外派使的国家有12 个
1876 年 总理衙门制定了第一个《出使章程》,确定了外交官的驻使年限、权限等
据此可知 ,晚清使节制度的建立
A. 严重受制于西方列强的政治干预 B. 使清政府摆脱了天朝上国传统观念
C. 有利于中国观察和了解外部世界 D. 表明清政府寻求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第二部分 材料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宋代建立了国家和商人共利分利的双赢机制,如马端临所说“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后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这个基本机制使得商品经济领域中的财富增长可以转化为国家财政。宋代被纳入专卖管理的商品种类更多,且在管理上逐步向间接专卖制度转变,确立了在这些大宗商品的专卖领域中官商的共利和分利机制。相对于直接专卖,这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实现了国家和商人利益的共赢。同时工商业成为为国生财的重要领域,工商课税逐步赶上并超过两税收入,而且工商业收入主要以现钱、轻资为主,政府掌握的专卖商品又是市场的大宗商品,因而工商业收入不仅在比重上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而且在财政调度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宋代财政运行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财政史》
材料二 “厘金”和海关税收的扩大是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的,由此增多的税收收入对延长清政府统治的寿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状态不属于中央政府对财政基础的再建,也不是财政基础确立的保证条件,具有土地税的附加税性质的各种课征的膨胀,实质上是增大了地方巡抚所掌握的财源。由于过去的法定诸税种的比重的降低,要实现中央政府财政政策意志的难度增大了。自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外省的财政报告之类不再上报户部。因此,从1864年起,户部只能通过每年给各省的督抚及海关指派一定定额的京饷来维持中央政府的运转。另外,对于各省间的协饷,户部也以同样的方法来加以分配。但是,这种分配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收支状况来进行的,因而地方上会寻找各种理由来敷衍上面下达的派款指令或减额上缴。
——摘编自【日】岩井茂树著;付勇译《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双赢机制”的建立途径,并简述其效果。(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状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纪念】(10分)
材料:民国初年的北洋政府对辛亥革命的态度颇为暧昧迂回。1912年“双十节”,国务总理赵秉钧代表袁世凯恭读祭文,只以“时会既开,国风丕变,帝制告终,民豪聿见”数语,表现民国肇建过程,肯定诸位烈士终结帝制之功,对民族革命几乎不提。随着北伐的胜利,中国国民党逐渐取得政权。1927年《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中指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在肯定辛亥革命具有两层意义的同时,使辛亥革命民族革命的性质之中加入了反帝内涵,这是对辛亥革命性质的一种引申。
——摘编自何广《历史上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在辛亥革命纪念问题上所持态度的异同点。(4分)
并简要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态度变化的原因。(6分)
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与西方相比,中国启蒙不仅匮缺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而且没有西方式的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可资利用。这样,当启蒙运动移植西方现代性价值并以其批判本土传统时,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都是西方内源性启蒙所未曾遭遇过的。五四时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转型,是一个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的西方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摘编自高力克《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北省省冀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