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监测
历史试卷
【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老子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深刻地认识到“万物负阴而抱阳”,他提出“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观点。这体现了老子的( )
A.仁政思想 B.无为思想 C.辩证法思想 D.法治思想
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关注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关注人的价值
3.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巩固国家统一 D.加强君主专制
4.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原因的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B.“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C.“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D.“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5.“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治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 )
A.郡国并行制 B.师法黄老 C.设置刺史 D.颁布“推恩令”
6.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 )
A.汉武帝 B.董仲舒 C.卫青 D.张骞
7.“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与这些事件密切相关的是( )
A.“汉承素制”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党锢之祸”
8.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9.图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反映出( )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10.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政权重视农业
11.魏征当过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唐太宗的重用。这说明唐太宗( )
A.善于纳谏 B.知人善任 C.大兴文治 D.改革吏治
12.唐朝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
A.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B.儒学出现危机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蓬勃发展
13.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下列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 )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4.古代思想家认为“神”是“形”之“君”。因此,艺术表现也要以神为主。东晋有一位画家提出了“以形写神”和“传神写照”的见解,并创作了《洛神赋图》等名作。对该画家创作特色描述准确的是( )
A.线条活泼、人物传神 B.治病救人、泽被后世
C.人物鲜明、史家典范 D.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5.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 )
A.国家的强盛和统一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16.北宋宰相赵普认为,“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初统治者制定的“制其钱谷”的措施是( )
A.委任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 B.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
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D.中央设置二府三司
17.王安石《周公论》载:“立善法于天下者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者则一国兴。”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是( )
A.推动社会转型 B.加强中央集权
C.整顿官僚机构 D.实现富国强兵
18.元朝时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其他民族融合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 )
A.回纥 B.回鹘 C.畏兀儿 D.回回
19.俗语说文史不分家,要学好历史,可以借助文献来了解历史情况。据《鸡肋篇》记载:“昔汴都数百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种经济情况出现于(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20.宋代四川转运使张若谷等人奏称:“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这主要可以用来研究( )
A.四川农业生产的状况 B.宋代纸币诞生的原因
C.四川商业发达的原因 D.古代抑商政策的影响
21.北宋时期,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以上现象说明( )
A.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B.士族阶层的衰落
C.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D.南方经济的发展
22.北宋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思想( )
A.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B.确立了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C.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D.明确了获得万物之“理”的方法
23.辽夏金元统治者十分注重民族的文化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制文字、在创制文字方面,进行了汉语拼音化最早尝试的是( )
A.契丹文字 B.女真文字 C.西夏文字 D.八思巴字
24.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
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 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5.法国学者伏尔泰(1694-1778年)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这一时期中国正处在( )
A.“贞观之治” 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26.图是某同学所作清朝历史大事年表。该大事年表反映出( )
653年 顺治册封"达赖喇嘛" 1690年 康熙帝亲征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年 雍正设立驻藏大臣 1762年 乾隆设立伊犁将军
A.君主专制强化 B.边疆地区巩固
C.抗击外来侵略 D.盛世帝国危机
27.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 )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28.北宋至明清时期除了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发展。下列属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畴的是( )
A.程朱理学的发展 B.山水画的发展
C.戏曲艺术的发展 D.书法艺术的发展
29.在一张地图上,出现了“欧逻巴”、“亚细亚”、“地中海”、“大西洋”、“尼罗河”等汉字地名.“大地是球形的”这一观念被引入了中国。这张地图的绘制者是( )
A.沈括 B.马可·波罗 C.利玛窦 D.徐光启
30.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里的“晚霞”是指( )
A.涌现集大成的科技巨作 B.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C.引领中国科技发展方向 D.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转型
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里耶秦简(部分)(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文字:“迁陵洞庭郡”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结合文字内容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8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4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
——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自《宋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及影响。(6分)
33.明朝的政治、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中央官制发生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时期商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所示事件的历史影响。(6分)
闽侯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监测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A A D C D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B A B B D D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D B B B B C C A
二、非选择题3道共40分[31题(1)8分、(2)4分,32题(1)8分、(2)6分,33题(1)2分、(2)6分、(3)6分]
31.(12分)
(1)史料类型:材料一是文献史料(2分),材料二是实物史料(2分)。
史料价值:《史记》中记载的秦郡县制和统一度量衡,得到了出土的铁权和秦简的印证(2分)。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的结合有助于历史的研究(2分)。
(2)秦统一后,在政治上创立了皇帝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其所确立的政治制度对上后世影响深远。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经济交流。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及交融。(任答2点4分)
32.(14分)
(1)情形:①北方少数民族移迁到中原地区(2分);②中原汉族南迁到南方地区(2分)。
原因:①北方地区寒冷出现得更早(2分);②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2分)。
(2)原因: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兵役和徭役负担较轻;社会安定。(任答2点4分)
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
33.(14分)
(1)变化:废除宰相,权分六部(1分);设立内阁(1分)。
(2)现象: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任答3点6分)
(3)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扩大了中国的影响(2分);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和平友好关系(2分);但给明朝政府造成了沉重财政负担(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监测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