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 12 月月考
高一历史试题
一 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题 3 分)
1.1843 年,中国茶叶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 48%,南京棉布的出 口关税降低了约 75%;英国棉花、白洋布的进口关税则降低了约
77%。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五口通商 B.闭关锁国 C.协定关税 D.战后赔款
2.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主题是“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寻 求国家出路的探索”,下列项中完全符合这一主题的史实是( )
选 项 史实
① 《海国图志》《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孔子改制考》
②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成变法、新文化运动
③ 徐继畲、李鸿章、康有为、宋教仁、陈独秀
④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扶清灭洋”、“民主与 科学”
A.① B.② C.③ D.④
3.如图为洋务派开办的部分企业。据此可知洋务派( )
1862 年,李鸿章在下海设立三个洋炮局,另命属下向英国军官学 习操用火炮。
1865 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下海开设江南制造局。
1866 年,左宗棠在福州城外开设福州船政局,机器从法国购得。
1877 年,丁宝桢在四川开设一个机器制造局。
1878 年,左宗棠在甘肃创办一个织呢局。
A.获得了中央的大力支持 B.前期主要发展民用工业
C.主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创办的企业都在沿海地区
4.《马关条约》使得日本的侵略势力从此深入中国的内陆与内河, 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下列通商口岸的开放始于《马关条约》 的是( )
A.厦门 B.南京 C.天津 D.沙市
5.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 南互保”协议,断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地方坐视朝廷 危机,不发兵勤王。这表明( )
A. 地方督抚认清了清政府本质 B. 清政府统治实际上土崩瓦解 C. 部分督抚反对朝廷的基本政策 D. 清政府中央权威的极大下降
6.1900 年 12 月,《纽约时报》上一篇有关戊戌变法的文章写道: “(改革派)非常不善于利用人们对既有体制的反对。要知道隐 藏在这种反对的背后,人民的内心都憋着一股劲儿,并且人民的 情感会被广泛地唤醒,而只有这种状况真正出现时,才会对改革 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此文意在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 于改革派( )
A.依赖既有体制 B.采取妥协政策 C.缺乏爱国情感 D.忽视群众基础
7.1912 年,共和政府在中国昙花一现,很快变成军阀官僚统治, 近代中国始终没有建立起完整意义上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其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 B.资产阶级极为软弱 C.中国社会性质的阻碍 D.封建势力异常强大
8.1906 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我们 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 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 民反食恶果,故成此不平等世界”。为此,孙中山主张(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建立民国
C.节制资本 D.平均地权
9.推翻帝制后,在建设中华民国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复辟帝 制的尝试。第二次尝试的核心人物是( )
A.段祺瑞 B.袁世凯 C.张勋 D.曹锟
10.下表所示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主要军阀割据情况。据此推 知( )
派系 直系 皖系 奉系
首脑 冯国璋 段祺瑞 张作霖
靠山 英、美 日本 日本
控制 地盘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 赣、鄂等省 皖、浙、闽、鲁、陕等 省 东北三省
A.直系军阀的实力最为雄厚 B.英美两国与日本的矛盾激化
C.列强是军阀割据的重要因素 D.北洋军阀政府统治面临崩溃
11.1919 年 6 月 8 日,陈独秀发表《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 一文,指出“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他 最后的回答是: “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 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这反映出( )
A.五四时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B.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C.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D.国民政府的卖国行为丧失人心
12.20 世纪初,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理性地认识到中国复兴 的关键不在器物,也不在制度,而在于国民素质,要从文化心理 层面进行启蒙,改变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鉴于此,他们 大力提倡(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3.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活动,点头鞠躬 取代了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这主要体 现了( )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民主共和的实现 C.等级观念的消除 D.习俗风尚的变革
14.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一直朝着资本主义现代化 方向发展”,但“这一运动发生后,中国现代化开始转变为社会 主义方向”。该学者所指的“运动”是( )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15.中共一大制定革命纲领时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
俄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中共二大则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纲领,第一次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策略方针。这体现了中国 共产党( )
A. 积极开展土地改革 B. 受国共合作方针的影响 C. 意图放弃暴力革命 D. 对国情的认识逐渐深入
16.建军初期,南昌起义部队实行了政治指导员制度……一切工 作以争取军事胜利为主要目标。1927 年 9 月,“三湾改编”正式 建立了党代表制度。1929 年 12 月,《古田会议决议》肯定了党对 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1930 年 10 月,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工 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 政治上之唯一领导”。这一过程表明( )
A.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制度化 B.党在斗争中日益成熟 C.军队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 D.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 材料题(共 3 小题,共计 52 分)
17.(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 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 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 一律削平……(诸国)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 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 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 压惩办。
——《辛丑条约》
(1)列举上述不平等条约所涉及的列强侵华战争。(6 分)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列强侵华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9 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 《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 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皇帝有权 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会,设官制禄,黜陟百司, 编订军制,统帅陆海军,宣战媾和及订立条约,宣告戒严,爵赏 恩赦,总揽司法权及在紧急情况下发布代法律之诏令。并且“用 人之权”,“国交之事”,“一切军事”,不付议院议决,皇帝皆可 独专。另外,又以附则形式规定,臣民有纳税、当兵、遵守法律 的义务。在法律范围内,享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 担任公职等权利和自由。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
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
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 选举之;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 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 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材料三 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退位,封建王朝专制统 治覆灭的大局已定。新旧政权更迭之际,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了 一定的权力真空。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 一步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人们结社组党、参与政治事务的自由和权 利。加之浓烈民族民主氛围的刺激,社会各阶层成员,尤其是民 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知识阶层成员积极行动起来,创 立政党,进行政治活动,试图以此夺取或控制政权,直接干预国 家政治利益的分配。
—摘编自于小英《政治道路选择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 (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的局限性。
(3 分) (2)依据材料二,说一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如何体现民主。(6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 布的主要目的和历史地位。(6 分)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 分)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 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 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 年 7 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 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 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 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 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摘自《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 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迅速地做起来,农 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 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摘自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 年 9 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 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产生的原 因。(11 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取得的成果。(2 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 共产党人的认识获得哪些发展。(9 分)答 案
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协定关税导致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大大降低,方便了资本主义列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C项正确;通商口岸的开辟与关税水平的降低没有直接关联,排除A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关税降低反映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排除B项;战后赔款与关税水平的降低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C项。
2.A【解析】据材料“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结合所学可知,晚清时期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先后进行救国探索。魏源写下《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康有为著有《孔子改制考》,借孔子的名义,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①完全符合这一主题,故选A项;新文化运动发生于民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民国时期的人物,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洋务派开办的部分企业”可知,洋务运动期间,许多洋务派大臣创办了洋炮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机器制造局、织呢局等一系列洋务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期间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大量的民用和军事工业,C项正确;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中央政府的支持十分有限,排除A项;洋务运动前期主要发展军事工业,并非民用工业,排除B项;甘肃、四川不在沿海,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项正确;沙市的开放始于《马关条约》,ABC项不符合材料,排除ABC项。故选D项。
5.D【解析】据材料可知,东南各省与列强达成协议,而不尊奉慈禧的宣战诏书,说明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这是清政府中央权威大大下降的表现,故选D项;结合所学可知,地方督抚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奉诏,而不是因为认清了清政府的本质,排除A项;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排除B项;材料“断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仅体现南方部分督抚不奉宣战诏书,不代表反对基本政策,排除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0年12月(中国)。据本题材料“改革派)非常不善于利用人们对既有体制的反对。”“人民的内心都憋着一股劲儿,并且人民的情感会被广泛地唤醒,而只有这种状况真正出现时,才会对改革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历史舞台的主体。而在戊戌变法中,人民却是他们忽略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些知识分子阶层,与劳动阶层脱节,忽略了发动劳动阶层的力量。同时新思潮的风并未吹到劳动阶层,使得他们缺乏思想基础,这就导致戊戌变法不但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还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材料意在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改革派忽视群众基础,D项正确;改革派并不依赖既有体制,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改革派采取妥协政策的相关论述,排除B项;改革派具备爱国情感,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共和政府在中国昙花一现,很快变成军阀官僚统治,近代中国始终没有建立起完整意义上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是不可能成功的,C项正确;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封建势力的阻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D
【详解】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1906年中国。材料考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社会贫富悬殊太大针对的是民生主义——平均地权,D项正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民族主义,排除A项;建立民国是民权主义,排除B项;节制资本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建设中华民国的过程中,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1917年张勋扶持清末溥仪复辟帝制,C项正确,排除B项;段祺瑞、曹锟没有复辟帝制,排除A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据材料可知,北洋时期三个派系的军阀都得到了列强支持,由列强扶持的北洋军阀是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代理人,这说明列强成为北洋时期军阀割据的重要因素,C项正确;材料只能看出军阀控制的势力范围,不能得出各军阀的实力对比,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英、美两国与日本矛盾激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军阀割据的基本情况,无法反映出北洋军阀政府统治面临崩溃,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A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中国)。根据材料“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可知,陈独秀认为国家应该为人民谋幸福,体现了五四时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政府的卖国行为,且此时为北洋政府,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认识到中国复兴的关键不在器物,也不在制度,而在于国民素质,要从文化心理层面进行启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启迪民众觉悟,D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想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的途径,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民主共和是革命派的重要思想,主张进行制度变革,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成立后的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剪辫易服、放足、点头鞠躬、握手等都是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所以这些常见礼节体现的是习俗风尚的变革,D项正确;这些礼节不能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说明民主共和的实现,排除AB项;“消除”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14.D【解析】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使得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民主革命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以五四爱国运动使得中国现代化开始转变为社会主义方向,故选D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与现代化背道而驰,排除A项;维新变法运动倡导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并未改变为社会主义方向,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方向,在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才改变了发展方向,所以不是新文化运动,而是五四爱国运动改变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排除C项。
15.D【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共二大在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制定出了符合实际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逐渐深入,故选D项;此时中共革命的重心在城市,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才开始开展土地改革,排除A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共没有放弃暴力革命,排除C项。
16.A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正式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古田会议决议》肯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红军中只允许党在政治上之唯一领导”可知,党不断强调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突出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制度化,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党的斗争,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军队凝聚力提升,也无法得出战斗力增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党的影响力,排除D项。故选A项
17.【答案】
(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特点:鸦片战争后,英国取得五口通商的特权,体现了殖民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特点。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取得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的特权,体现了殖民者输出资本的要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驻军、干预统治、禁止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18.【答案】(1)局限性:维护君权;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臣民的自由权利有限并缺乏有效保障。(3分)
(2)体现:主权在民;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受到很大限制。(6分)
(3)目的:维护民主共和,限制袁世凯独裁。(4分)
地位: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2分)
19.(1)转变: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党内合作。(3分)
原因:中国共产党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议决;孙中山决定同共产党合作。(8分)
(2)直接成果: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2分)
(3)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9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高级中学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