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高二年级历史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一至第三单元)
命题人:梁紫华审核人:张志朋
考试日期:2023年11月2日
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罗马共和国,执政官的职责是统领军队,指挥作战,但必须建立在公民大会和元老院
支持的基础之上。同时,公民大会有权对执政官缔结的条约或其他举措加以同意或否决。
元老院虽然大权在握,但也不敢忽视公民大会与执政官的权力。由此可见,当时的罗马
()
A.共和政体有利于激发其强大活力
B.实行直接民主政治
C.通过分权制衡保障人民主导地位
D.贵族完全控制政权
2.在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的太子坡,这个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曾经是红
三军8师驻扎的根据地。当地一个叫“福”字照壁的墙上,如今依然清楚地写有:“红军
是工农贫民的军队”“实行土地革命”两幅红军标语。这可以用来说明()
A.北伐战争推动农民革命热情
B.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的探索
C.力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中共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
3.近期考古学者在昆明发掘出主体为两汉时期的文化堆积层,其中发现封泥共500余枚,
有官印封泥和私印封泥,包括“益州太守章”及益州郡下辖24个县中18个县的长官封
泥等。这表明汉代()
A.中央对云南行使治权
B.西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
C.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D.
官僚行政制度体系完善
4.下表所示是唐代地方政府层级的变迁情况。这反映出唐代()
时间
内容
全国划为十道,每道派遣监察官员,即巡察使,巡抚使
太宗贞观元年(627年)
等,对州(郡)县二或行政区进行监察
睿宗景云二年(711年)
更巡察使等为按察使,并且将原来的差遗制变为常置制
玄宗天宝年间(742
设置十个节度使辖区,式遏四薨之事,不与民政;使采
756年)
访使兼任黜陟使,掌握着地方官吏的黜陟权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改采访使为观察使,并以观察使兼任节度使,道(方镇)
肃宗乾元元年(758年)》
州(郡)县三级制渐渐成形
A.
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与演变
B.分权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
C.县作为基层机构权力稳定
D.地方行政机构沿袭前代传统
5.有学者研究认为,雅典的城邦民主所规定的平等的发言权、提案权及担任公职的权利等,
往往只有形式意义。原因在于,成千上万的公民要在一天之内完成繁缛的议事日程,显
然无法详细审议每一提案,更不可能给每个人足够的发言机会。议题实际上往往被少数
人垄断,公民难免成为民主的陪衬。这可以用来说明古代雅典()
A.是寡头政治的典型代表
B.公民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C.城邦公民责任意识淡薄
D.民主政治运作存在缺陷
6.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因为随葬品不足,新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祈求,史
称“求赙”。西周以来“天子不求私财”的传统从此打破…过去诸侯必须朝会天子的礼
仪也名存实亡。这表明()
A.传统秩序遭到破坏
B.专制王权受到削弱
C.分封制破坏
D.宗法制解体
7.下表为我国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据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朝代
分等标准
汉
“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
唐
“户口多少”“资地美恶”
明
缴纳钱粮的数额
冲(交通要冲人、繁(政务繁杂入、疲(赋税拖欠、难(命盗案多)
清
“四项兼者为最要”,派能力强的官员管理
A.历代都城及边疆地区的县等级最高B.县的等级高低由缴纳赋税多少决定
C.县级官员选拔和考核标准日益严格D.中央政府对县的行政管理逐渐细化
8.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州、县官僚的管理,在中央与州之间设置了“路”。路级官僚机构
的办公署地或同置一处,或分属它处,对州级长官也无直接的统领之权,州府上表奏事
可越过路级直通朝廷。据此可知,宋代的“路”()
A.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不掌实权影响效率
D.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
9.1932年江西省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要求在苏区彻底废除包括缠足在内的“一
切封建遗物及封建制度”。同年,宁都县委制定的《妇女运动工作计划》指出,缠足者“不
能参加很多重要的革命工作”,因此“使每一个妇女不能绑脚,己经绑了脚的实行放脚”。
这些要求()
A.顺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求
B.促使工农民主政权日益巩固
C.旨在扩大革命统一战线的规模
D.
导致女性社会地位空前提高
10.1939年1月17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延安举行,参会议员情况如下:
民族资产阶级、开
无政治派性
其他
议员身份
共产党员
明绅士、小资产阶
的
(特邀代表)
级
工人、农民
议员人数
44
45
46
14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第2页,共6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上学期高二期中历史试卷(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