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南昌市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一)中国古代史部分(先秦—秦汉)(含答案解析)

南昌市202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测试卷(一)
中国古代史部分(先秦—秦汉)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
1.考古学家们曾对位于赣东北的万年仙人洞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工作,证实了其年代距今至少八千年以上,在这个早期人类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约12000年的人工栽培水稻。这说明( )
A.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B.原始人类脱离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C.洞穴是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所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文明的门槛
2.上古时期,负责保存天子祭祀颂词、祷文、誓书并兼掌占星气候、布历农时者称为“祝史”。周朝时期,祝史或随分封远赴列国,或因王室衰微流散列国。这表明,周朝“祝史”( )
A.巩固了分封制度 B.导致了王室衰微
C.有助于文化传播 D.推动了经济发展
3.春秋时期,中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扩张势力, 以“尊王攘夷”等号召组织同盟,合力对抗他们认定的所谓“夷狄”国家。这一做法反映出当时( )
A.周王室地位的提升 B.周边少数民族威胁加大
C.华夏认同观念发展 D.诸侯对分封秩序的维护
4.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睢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5.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君主决策时要把国人的舆论作为重要参考,但不能盲从;韩非主张应采取对统治有利的舆论,但前提是必须受到法律制约。这两种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
A.加强君主专制 B.稳定社会秩序 C.强化思想控制 D.迎合国人诉求
6.右图是公元前246年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如图1)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时期开通的水利工程灵渠(如图2)。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 )
图1 郑国渠 图2 灵渠
A.推动了国家统一的实现 B.缘于强有力的国家治理
C.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D.沟通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7.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表1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表1 西汉汉高祖以后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8.秦统一将“新地”六国遗民纳入国家户籍体系,编制“新黔首户”。在编户过程中,秦对“新黔首户”有着很高的防范意识,不仅在户籍上特别记有出身国名,同时区别“新黔首”与“故黔首”(统一前的“秦民”),实行差异化管理。这一举措( )
A.有效地拓展了统治疆域 B.体现集权下的垂直管理
C.推动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D.给秦地方治理埋下隐患
9.秦律规定,中央、郡、县的长官要负责向国家保举人才。秦律还要求官吏“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除害兴利,慈爱万姓”。这表明秦朝( )
A.官僚政治形成 B.选官重视品德 C.重视吏治建设 D.治国刑主德辅
10.西汉时期,萧何任丞相,“因民之疾秦法”,“治事省约宽缓”,曾请求刘邦准许长安民众耕种上林苑空余田地。据此可知,萧何( )
A.倡导儒家民本思想 B.主张与民休息政策
C.力求缓解人地矛盾 D.反对大兴皇家林苑
11. 汉高祖颁布“更令民铸钱”的法令,承认战后民众有获取财富的权利和机会,以获得民众好感,引导民众尽快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然而实际上,普通百姓铸币的规模和影响甚微,真正有能力进行大规模铸币活动的是王侯势力及地方大官僚、富商等。由此可推知,汉初( )
A.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威胁 B.突出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C.铸币政策受前朝影响大 D.民间铸币有利于社会稳定
12.东汉永元三年(公元前91年),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他以“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西域各族“难养易败”为由,推行“宽小过,总大纲”的政策,决定保留西域原有政权,并给予其较大自主权。这一治理方略( )
A.削弱了汉廷对西域的有效管理 B.标志着西域归属中央管辖
C.根植于班超其人平等的民族观 D.有利于民族间交流和交融
13.《汉书》记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0年),“张掖(位于陕西省,处河西走廊中段)以东,粟石百余(钱)”。公元前27年,这一地区的粮价增至每石三千至四千钱。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A.王位更迭战乱不断 B.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C.通货膨胀趋于严重 D.丝绸之路贸易繁荣
14.《史记》在“纪传”之外,尚有“八书”——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八书”概述了自黄帝至汉武时期各种社会制度的发展,天文、地理、法律、经济,无所不述。这能够说明司马迁( )
A.重视实地查访 B.治史视野开阔 C.推崇儒家思想 D.主张政治统一
15. 表2秦代至西汉中期粮食价格变化(单位:钱/斛)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武帝 汉宣帝
最低价 30 5000 十余至数十 30-80 5
最高价 1600 万 500 — 百余
据表2可知,在此期间( )
A.政治局势持续动荡 B.农耕技术得到发展
C.土地兼并受到抑制 D.农民税负明显减轻
16.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元和元年,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单于复愿与吏人合市,诏书听云遣驿使迎呼慰纳之。北单于乃遣官员,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交易。诸王大人或前至,所在郡县为设官邸,赏赐待遇之。”据此可知,这些商贸活动( )
A.有助于促进民族交融 B.促进了丝绸之路开通
C.巩固了汉朝北部边疆 D.源于中原王朝向心力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计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表3 有关西南丝绸之路的部分学术观点
学者 出处 主要观点
苏仲湘 《论“支那”一词的起源与荆的历史和变化》 中国南部通往印度的通道出现的时间,早于从中国西北部通往国外通道出现的时间
伍加伧、江玉祥 《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 西南丝绸之路是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最早的联系纽带,战国时四川的丝绸就是通过这条道路传到印度的
胡绍华 《西南丝绸之路》 在我国西北丝绸之路形成前的两个多世纪内,西南地区就出现了一条国际交通大道……这是我国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的最古老道路
陈茜 《川滇缅印古道初考》 西南丝绸之路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开通;二千多年来一直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国际交通线,虽然没有特别大的发展,但却从未长期间断过
——摘编自梁州《十多年来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西南丝绸之路发展的条件。(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南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8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荀子认为“天”是产生万物的自然,没有道德属性,而人也没有来自于“天”的道德使命。那么人为什么要遵循道德呢 荀子认为,这来自于人类社会的客观需求。因为如果没有礼义法度在内的社会制度建构的约束和教化,人们的性情、欲望就会泛滥成灾,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弱肉强食、秩序混乱的局面。……人类利用自然界万事万物和创制礼义法度的能力就是荀子所说“制天命”能力。“制天命”意味着人们不仅要因循人的自然天性来进行道德矫正,而且要对自身和周遭环境的规律有充分认识,并尽最大可能摆脱厄运的束缚。
——摘编自孙伟《从“知天命”到“制天命”——荀子天命观思想新探》
材料二
董仲舒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论出发,认为天道乃人道之本,可以从天道来认识和把握人道。董仲舒所说的天道完全是一种道德秩序,他认为,四时兴替、万物荣枯都是天意的体现,因此,只能通过阴阳、四时、五行等自然万物和日蚀、星陨、山崩、地震等灾异现象以及麒麟、凤凰等祥瑞之物来认识天道和天意。由于天意或天道的实质是封建的政治原则和道德秩序,所以董仲舒“观事察事”所要认识的不是自然万物的规律,而是人类本身的伦理道德。
——摘编自惠吉星主编《荀子与中国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荀子天命观的内涵。(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荀子相比董仲舒天命观的不同之处。(6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二千余年基层管理休制诸多婵变,大秦帝国确立的模式(乡官制度)基本不变:即在编户相互监督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由教化、征税、治安三个部分组成的基层管理结构。而且,历朝政府都试图建立一种机制,发挥基层民众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功能。从秦汉时起,通过建立什伍组织,邻里监督,善恶相告,甚至有罪连坐,形成严密甚至残酷的监督体系。这种法家的治民之术即便在标榜独尊儒术的汉代以后仍未放弃,在唐代的邻保之制、宋及明清的保甲法中,不断地重现,足以说明它是行之有效的。
——摘编自张德美《古代乡官的殖变》
材料二
商鞅变法“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监督举发)连坐……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种社会结构因秦的统一和汉承秦制而长期延续。国家积极推动改造乡里社会秩序,重视依法治民、以德化民。察举制推行使得乡里民众注重自我人格完善,自觉保持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与乡里社会在政治层面和思想道德文化层面的成功对接。而当时土地买卖的相对自由,使财产集中加速,其中的部分“齐民”成为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乡里豪民。东汉末年,编户民不断向豪民屈从,甚至沦为了依附民,不少豪民以村屯坞堡的形式控制基层社会人口,乃至与国家相抗衡。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里社会演变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推行“乡官制”治理模式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汉乡里社会人口管理的概况,并提炼秦汉时期乡里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政治制度的变革,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动荡,但这种变革往往最能体现历史的演进轨迹。
表4 从夏商周到宋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时期 政治制度变迁特征 概要说明
夏商周 贵族政治时代 殷商确立了封建制和较完备的宗法制;周朝的分封制与宗法紧密相联,形成了一个政治和血缘相互扭结的分层治理结构。
春秋战国 官僚制帝国过渡时代 礼崩乐坏,宗法政治秩序崩溃。
秦朝汉朝 开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时代 秦朝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汉代巩固。
三国魏晋南北朝 贵族与皇权并行时代 官僚门阀化和地方政治豪强化。
隋唐 大一统官僚帝制走向成熟的时代 隋唐像是一对扣得很紧的锁链。前一个创制,后一个继承,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的制度转变。
宋朝 政治制度繁杂的时代 矫五代之弊,重视权力的分散和制衡,但矫枉过正,形成了机构庞杂、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的政府体系
——摘编自伦宁《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及特点》
围绕材料中中国古代有关朝代政治变迁的信息,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提炼观点或整体或任选一点,可赞同,可反对,可提出新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
1南昌市202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测试卷(一)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A B B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A B B A
1.【答案】A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对江西历史的了解与热爱。据材料可知,在万年仙人洞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约12000年的人工栽培水稻,农业是文明兴起的经济基础,故选A项;据“万年仙人洞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工作,证实了其年代距今至少八千年以上”可知洞穴是较早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所,但不能说明就是最早的,排除C项;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洞民不能完全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排除B项;文明产生的标志性因素为国家、城市、文字、阶级分化等等,农业是文明兴起的经济基础,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周朝“祝史”负责保存天子祭祀颂词、祷文、誓书并兼掌占星气候、布历农时等事务,对周朝的文化、典籍等非常熟悉,所以祝史的流散会将周文化带入迁入地,有助于周文化的传播,故选C项;因“祝史或随分封远赴列国”可知是分封制助推了祝史的流散,而不是祝史助推了分封制,排除A项;周王室衰微是导致祝史流散的一个原因,B项因果倒置,排除B项;祝史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与经济发展关系不大,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据材料“尊王攘夷”的号召并结合所学可知,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夷狄入侵,这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反映出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故选C项;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衰微,排除A项;据材料“合力对抗他们认定的所谓‘夷狄’国家”可知并不是真正因为周边少数民族的威胁,而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排除B项;尊王攘夷的实质是利用周天子的影响来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争夺霸主地位,是对分封秩序的破坏,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秦国任相相比于关东六国来说并不拘泥于内部宗族和国人,这有利于积聚人才,维护统治,说明秦国的官僚制度相对完善,A项正确。材料中数代秦王所用秦相来自不同的诸侯国,不能说明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排除B项;材料“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说明六国任相宗法色彩浓厚,但不能说明其严格遵行宗法制,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法家人物在六国的地位,排除 D项。
5.【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孟子主张君主决策时要参考国人的舆论,体现民本思想,韩非主张采取受法律制约的对统治有利的舆论,说明二者都主张利用舆论来管理基层社会,共同目的是加强对基层社会的管理,稳定社会秩序,故选B项;据材料“利用舆论来管理基层社会”可知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项;“思想控制”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孟子和韩非子都是新兴地主阶级,二人主张的共同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不是迎合当时国人的诉求,排除D项。
6.【答案】B
【解析】郑国渠兴建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它的兴建推动了关中农业的发展。为了征服岭南地区秦朝兴建了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两者的修建都有秦国或秦朝强而有力的集权统治,B正确;灵渠修建于国家统一之后,A错误;郑国渠在关中地区,C、D错误。
7.【答案】C
【解析】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这使王国势力膨胀;后来统治者减少王国职官数量、降低王国职官地位,其目的是削弱王国势力,便于中央控制地方,维护国家政治统一,故C项正确。由材料中“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信息可知,“精简地方行政机构”是材料中调整的表现而非出发点,排除 A项;郡国并行制下,王国官员俸禄由王国支出而非中央,排除B项;西汉统治者并未废除郡国并行制,且这也不是材料中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进行调整的出发点,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材料摘编自吴方基《新出秦简与秦代“新黔首”户籍管理》,本题考查秦朝户籍管理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正确认识秦对“新黔首”户籍管理政策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对《高考评价体系》中基础性的考查。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户籍管理是为适应广阔疆域的统治需求,但不能拓展疆域,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逐渐产生,排除C项;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排除B项。秦朝基于户籍区别“新黔首”与“故黔首”,实质是从根本上分化两者,导致“新黔首”对秦的认同感低,不能安定归心于秦,因此给秦地方治理埋下隐患,故选D项。
9.【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材料提到,长官要负责向国家保举人才,“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除害兴利,慈爱万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秦朝重视吏治建设,故C项正确。吏治建设不能说明官僚政治形成,故A项错误。重视品德,过于片面,故B项错误。刑主德辅是治国思想,不是吏治思想,故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因民之疾秦法”“治事省约宽缓”可知,西汉初期民众痛恨秦法,所以汉初行政较为宽松,结合材料“准许长安民众耕种上林苑空余田地”可知汉初重视农业恢复和发展,两者都体现了汉初的与民休息政策,故选B项;材料中“治事省约宽缓”“准许长安民众耕种上林苑空余田地”确实体现了民本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不会倡导儒家的思想,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地矛盾一般产生于人口增多、土地兼并激烈的王朝末期,材料所在的汉初,经过数年的秦末农民战争,人口大幅下降,不存在人地矛盾,排除C项;结合材料“准许长安民众耕种上林苑空余田地”可知,萧何建议允许百姓去皇家园林耕种,没有体现萧何反对修建新的皇家园林,排除D项。
11.【答案】A
【解析】材料摘编自施艳菊《秦至西汉中前期的货币政策与国家控制》,本题考查西汉前期货币政策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汉初宽松放任的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对《高考评价体系》中基础性的考查。汉初“更令民铸钱”的法令虽是引导民间自行铸币,但实际有能力铸币的是王侯势力及地方豪强,这实际上会助推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A项正确;汉初推行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民本思想来自儒家,且材料的政策从实际上无法让民众获益,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汉初货币受秦影响,排除C项;“更令民铸钱”的法令是要引导民众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但后面文字说明其世纪上无助于社会稳定,排除D项。
12.【答案】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91年东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班超认为华夷有别,西域少数民族难以管理,因此推行“宽小过,总大纲”的政策,保留西域各民族风俗习惯和社会组织,给予当地政权较大的自主权,结合所学,这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D项正确。据材料和所学,班超经营西域的措施是恰当合理的,是有利于汉王朝边疆治理的,排除A项;据所学,标志着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措施是,西汉时期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排除B项;据材料,班超认为“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可知其受传统华夷观念的影响,认为华夷有别,西域少数民族难以管理,民族观并不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在西汉后期,自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汉宣帝刘询因病之后,西汉开始走向衰败,王位更迭极为频繁,导致宦官专权现象出现,再加上对匈奴的战事不断,社会经济逐渐衰败,这与题干所述史实基本一致:公元前27年,在张掖以东区域,粮食价格急剧增长,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农业生产力提升之后,农业产量会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会下降,而不是上涨,排除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粮食价格的增长,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原因是王位更迭以及战乱所导致的供需失衡,而通货膨胀一般指的是国内主要商品的物价普遍上涨,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在西汉后期,由于西汉政权对匈奴的战事不断,丝绸之路的贸易相比之前萧条许多,排除D项。
14.【答案】B
【解析】由材料“概述了自黄帝至汉武时期各种社会制度的发展,自天文、地理、法律、经济,无所不述”可知《史记》内容丰富,涉及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说明治史视野开阔,故选B项;司马迁非常重视实地考察,实地游览和考察,让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给司马迁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但材料并未提及,排除A项;司马迁的政治思想既不属于道家,也不属于儒家,但对儒、道二家都有所继承和吸收,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政治思想体系,排除C项;西汉王朝显示出空前的“大一统”局面,为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提供了稳固的政治环境,这是司马迁创作的背景不是主张,排除D项。
15.【答案】B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推断题。时空是秦代至西汉中期(中国)。据图示信息可知,秦代至西汉中期,粮食价格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由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增多,粮价下降,而在秦汉时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农耕技术的推广和应用,B项正确;秦末存在政局动荡,之后整体维持稳定状态,排除A项;仅从粮价的变化,无法得出土地兼并的状况,也无法得出农民的税负状况,排除CD项。故选B项。
16.【答案】A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东汉时期。根据材料“北单于……与汉贾客交易”可知,反映了东汉时期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间的贸易往来,这有助于促进民族交融,A项正确;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开通,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间的交流而不是汉朝北部边疆的巩固,排除C项:商业贸易的往来源于各地的互通有无,与中原王朝的向心力无关,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计52分)
17.(14分)
【答案】
(1)条件:农耕文明的发达;大一统政局相对稳定;开放包容的心态;汉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经营与治理;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西南地区对外交流的加强。(6分)
(2)历史价值:西南丝绸之路开通以来,内接中原,外联南亚,东南亚等地。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通道,加强了中印之间的联系;西南丝绸之路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推动其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西南丝绸之路加强了西南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各国商贸往来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了经验。(8分)
【答案解析】
(1)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原地区农耕文明的发达是西南丝绸之路发展的经济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大一统政局相对稳定,且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及汉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经营与治理;根据材料“西南丝绸之路是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最早的联系纽带,战国时四川的丝绸就是通过这条道路传到印度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中国南部通往印度的通道出现的时间,早于从中国西北部通往国外通道出现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南地区对外交流的加强。
(2)历史价值:根据材料“在我国西北丝绸之路形成前的两个多世纪内,西南地区就出现了一条国际交通大道……这是我国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的最古老道路”可知,西南丝绸之路开通以来,内接中原,外联南亚,东南亚等地;根据材料“西南丝绸之路是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最早的联系纽带,战国时四川的丝绸就是通过这条道路传到印度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南丝绸之路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通道,加强了中印之间的联系;根据材料“在我国西北丝绸之路形成前的两个多世纪内,西南地区就出现了一条国际交通大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南丝绸之路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推动其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根据材料“西南丝绸之路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开通;二千多年来一直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国际交通线,虽然没有特别大的发展,但却从未长期间断过”可知,西南丝绸之路加强了西南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根据材料“在我国西北丝绸之路形成前的两个多世纪内,西南地区就出现了一条国际交通大道……这是我国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的最古老道路。......西南丝绸之路是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最早的联系纽带”可知,为各国商贸往来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了经验。
18.(12分)
【参考答案】
(1)内涵:“天”本身不具备道德属性;礼义法度可以治理人性本恶带来的问题;“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具有一定的人本意识。(6分,一点2分)
(2)不同:认为天道是人道之本、天人合一;以“天人感应”为理论基础;实质上为封建统治服务。(6分,一点2分)
【答案解析】
(1)荀子天命观的内涵可以从材料一“荀子则认为“天”是产生万物的自然,没有道德属性,而人也没有来自于“天”的道德使命”、“为如果没有礼义法度在内的社会制度建构的约束和教化,人们的性情、欲望就会泛滥成灾,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弱肉强食、秩序混乱的局面”、“人类利用自然界万事万物和创制礼义法度的能力就是荀子所说“制天命”能力”等内容可以得出。
(2)董仲舒的天命观也要从材料“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论出发,认为天道乃人道之本,可以从天道来认识和把握人道”、“天道完全是一种道德秩序……四时兴替、万物荣枯都是天意的体现”、“天意或天道的实质是封建的政治原则和道德秩序”等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19.(14分)
【参考答案】
(1)原因:①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需要;②乡村是中国封建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③古代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④古代宗法传统的影响;⑤儒家思想的影响。(每点2分,任意3点得6分)
(2)概况: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编户齐民:豪强崛起后控制人口。(6分)
经验:重视德治与法治结合:察举制的推行使乡民自觉保持与国家主流思想一致。(2分)
【答案解析】略
20.(12分)
【参考答案】
辩证看待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春秋战国时期,地方诸侯势力膨胀,分封制逐渐崩溃,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皇帝任免,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在制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强干弱枝”,将精壮力量抽调到中央,削弱了地方军事力量,使地方无力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政治上,宋朝分化事权,导致地方官僚机构臃肿,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的消极影响。国家治理兴一利的同时,还要充分预设、减少可能的负面。
【答案解析】
答案从不同方面剖析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指导。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进行剖析、总结,贯彻了新教材有关国家治理的核心价值;做到分层论述,史论结合,两段论述以不同历史阶段为例,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结合了材料的“变迁”。
【评分细则】
1.论题3分,要求结合材料。
2.论述两个层面,一个层面3分,共6分。要求两个层面从不同角度论述;每个层面紧扣论题;做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合理。
3.总结3分,要求在综合前文所述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1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西省南昌市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一)中国古代史部分(先秦—秦汉)(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