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选择题基础达标练
1.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以下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文物是( )
A.刻有甲骨文的牛骨 B.司母戊鼎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铁制农具
2.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的133座墓中,有些随葬品有五六十件,但有些随葬品极少;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没有随葬品,而有的随葬品达58件之多。这些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
A.生产活动中,产品有了剩余 B.氏族内部分化,出现富人和穷人
C.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国家已经产生,阶级压迫出现
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4.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在年代上处于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规模空前广大的城址和气势恢宏的宫殿。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这时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形成了特权阶层。据此可知,当时( )
A.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B.开始产生贫富差别
C.已进入奴隶社会鼎盛时期 D.已进入传统农耕社会
5.商人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制定历法,并将天象的变化视为天意的展现,因此,他们以天象、历法和占卜作为行事的依据。由此可见,商代( )
A.历法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B.观测天象是为了了解自然
C.占卜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 D.生活带有宗教神秘色彩
6.西周初年,周公旦被封在奄(商朝旧部所在地,周初因其参与叛乱而被灭),建立鲁国;姜尚被封在营丘(敌视周的东夷人故地),建立齐国。这表明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王畿 B.拱卫王室 C.奖赏功臣 D.笼络宗亲
7.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之为“示”。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维护着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内外服制度 C.禅让制 D.宗法制
8.西周时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分封诸侯、分赐土地,但如果诸侯不来朝贡周天子,天子可以“削其地”。这说明西周时期( )
A.周王直接占有天下土地 B.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
C.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D.井田制开始产生
9.《春秋左传正义》:“华、夏,皆谓中国也。”何尊是西周时期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其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由此可见,《春秋左传正义》与何尊铭文( )
A.起了证史补史的作用 B.证明西周都城在镐京
C.印证了甲骨文的出现 D.体现了华夷之辨观念
10.《春秋左传》载,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嫡(没有嫡子),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些做法( )
A.确立了长子的优先继承权 B.表明嫡长子继承制被废除
C.导致王位继承的混乱无序 D.利于保证宗法制正常运转
11.长期以来,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推翻这种说法的最可靠证据是( D )
A.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 B.古代先民的口耳相传
C.后世文献的详细记载 D.考古发现的出土遗存
12.研究发现,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以后,随葬石铲、石斧、石锛等生产工具的主要是男性,随葬纺轮的则主要是女性。由此可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
A.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B.发展到父系氏族阶段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仍然处在旧石器时代
13.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发现的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雨”“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
A.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B.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决定作用
14.王国维在其《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
材料二 西周分封制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身统治有机结合起来,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国家进行控制,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周王室利用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分封制促进了诸侯国势力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这有利于奴隶制的经济繁荣。分封制加速了民族交融的进程,受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国不断向周边地区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还进行了文化渗透。
材料三 除了向周边部族征战,西周很少发生战争或动乱,到第十任天子周厉王发生“国人暴动”时,西周已基本上稳定了200余年。西周是在统一局面下实行地方分权,诸侯掌握着地方的军事和财政,但至少200年还没有一个诸侯搞分裂。这是为什么呢?
(1)材料一反映了商朝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周为什么至少200年没有出现诸侯分裂和政局动荡的局面。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代仍有很多的邦(邦国),周王是各邦共同拥戴的王或天子。这和夏、商两代有相同之处,都行“封建”制度。但是,夏、商两代的诸侯都是从原有各部落发展起来的小邦,只是在名义上从属于王朝,而并非实际上由王朝封土建国的。周代的诸侯中仍有许多是原有的国家,但是周王朝也确实封建了一批重要的国家,如齐、鲁、晋、卫等。周王朝与诸侯国不仅保持政治和文化上的关系,而且与同姓诸侯保有宗法关系,与异姓诸侯结有婚姻关系。不论从传统文献还是从青铜器铭文来看,周代中原各邦已经有了共同的基本文化特征。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与夏、商两代在政治制度上的不同。
材料二 《礼记·表记》称:“殷人尊神,率民以 事神,先鬼而后礼①。”其信仰具有狂热性,祭祀仪式铺张,不但宰杀大量牲畜,还频繁采用人祭。商朝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但还未成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殷周之际,以农业立国的周族战胜殷人,建立西周王朝,为巩固政权,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革新了殷人的天命观,提出“天命靡常”,需“敬德保民②”以“祈天永命”的思想。
——摘编自谭研《西周“敬德保民”天命观念的表现及成因》
(2)材料二反映了殷商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敬德保民”治国理念形成的影响。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选择题基础达标练
1.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以下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文物是( )
A.刻有甲骨文的牛骨 B.司母戊鼎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铁制农具
[解析]据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能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还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原始居民制作的,是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文物,故选C项。
2.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的133座墓中,有些随葬品有五六十件,但有些随葬品极少;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没有随葬品,而有的随葬品达58件之多。这些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
A.生产活动中,产品有了剩余 B.氏族内部分化,出现富人和穷人
C.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国家已经产生,阶级压迫出现
[解析]根据材料中文化遗址的发掘情况可知,不同的墓中随葬品数量有较大的差异,这从本质上说明了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项正确;A、B两项都是现象,并非本质,排除;D项表述与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不符,排除。
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解析]“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耕织结合的农耕文明,故选A项。
4.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在年代上处于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规模空前广大的城址和气势恢宏的宫殿。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这时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形成了特权阶层。据此可知,当时( )
A.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B.开始产生贫富差别
C.已进入奴隶社会鼎盛时期 D.已进入传统农耕社会
[解析]根据材料“发现了规模空前广大的城址和气势恢宏的宫殿。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这时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形成了特权阶层”可知,当时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A项正确。B项错在“开始”,排除;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C项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5.商人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制定历法,并将天象的变化视为天意的展现,因此,他们以天象、历法和占卜作为行事的依据。由此可见,商代( )
A.历法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B.观测天象是为了了解自然
C.占卜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 D.生活带有宗教神秘色彩
[解析]“将天象的变化视为天意的展现”“以天象、历法和占卜作为行事的依据”可以说明商代生活带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故选D项;“以天象、历法和占卜作为行事的依据”不能反映A项,故排除;观测天象是为了了解天意,而非了解自然,排除B项;占卜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而非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排除C项。
6.西周初年,周公旦被封在奄(商朝旧部所在地,周初因其参与叛乱而被灭),建立鲁国;姜尚被封在营丘(敌视周的东夷人故地),建立齐国。这表明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王畿 B.拱卫王室 C.奖赏功臣 D.笼络宗亲
[解析]材料“周公旦被封在奄(商朝旧部所在地,周初因其参与叛乱而被灭),建立鲁国”“姜尚被封在营丘(敌视周的东夷人故地),建立齐国”体现了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拱卫王室,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排除。
7.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之为“示”。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维护着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内外服制度 C.禅让制 D.宗法制
[解析]根据材料“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维护着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宗法制,故D项正确;分封制是管理地方的制度,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错误;材料内容与内外服制度不符,B项错误;禅让制并不区别血缘亲疏,不是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的制度,C项错误。
8.西周时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分封诸侯、分赐土地,但如果诸侯不来朝贡周天子,天子可以“削其地”。这说明西周时期( )
A.周王直接占有天下土地 B.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
C.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D.井田制开始产生
[解析]据材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分赐土地”“天子可以‘削其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的土地属于以周王为代表的国家所有,实行的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C项正确。周王将土地分赐给各诸侯,而不是由周王直接占有天下土地,A项错误;“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是在战国时期,而不是在西周时期,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井田制开始产生”,D项错误。素养提升练
9.《春秋左传正义》:“华、夏,皆谓中国也。”何尊是西周时期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其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由此可见,《春秋左传正义》与何尊铭文( )
A.起了证史补史的作用 B.证明西周都城在镐京
C.印证了甲骨文的出现 D.体现了华夷之辨观念
[解析]从材料可得出,《春秋左传正义》有记载“中国”一词,而出土的何尊铭文上也有记载“中国”一词,这二者起了证史补史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对“中国”的解释而非强调西周的都城位置,B项错误;甲骨文在西周之前就已出现,C项错误;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10.《春秋左传》载,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嫡(没有嫡子),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些做法( )
A.确立了长子的优先继承权 B.表明嫡长子继承制被废除
C.导致王位继承的混乱无序 D.利于保证宗法制正常运转
[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如果没有嫡长子,由长子继承,这些原则的制定有利于保证宗法制的正常运转,故D正确。A不符合宗法制原则,B中“废除”说法错误,C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11.长期以来,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推翻这种说法的最可靠证据是( D )
A.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 B.古代先民的口耳相传
C.后世文献的详细记载 D.考古发现的出土遗存
[解析]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发掘结果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故推翻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说法的最可靠证据是考古发现的出土遗存,D项正确。
12.研究发现,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以后,随葬石铲、石斧、石锛等生产工具的主要是男性,随葬纺轮的则主要是女性。由此可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
A.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B.发展到父系氏族阶段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仍然处在旧石器时代
[解析]由材料“随葬石铲、石斧、石锛等生产工具的主要是男性,随葬纺轮的则主要是女性”可知,这一时期男子已成为社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担当者,妇女则主要从事纺织等家内劳动,这说明此时期的社会已经从母系氏族阶段发展到父系氏族阶段,B项正确。
13.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发现的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雨”“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
A.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B.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决定作用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商代遇到重大事件必须通过占卜决定。材料中甲骨卜辞的内容说明商代重视农业收成,这其实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故选B项。材料中“求雨”“有足雨”等信息反映出当时农业的收成主要受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与祭祀活动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项;商朝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农业生产的组织者是奴隶主贵族,不是巫师,排除C项;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并非起决定作用,排除D项。
14.王国维在其《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解析]根据材料中“封建子弟”“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因此C项正确。周代并未实行禅让制,A项错误;世袭制是周代和商代都实行的制度,不是二者的不同,B项错误;宗法制是按照父系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在材料中并未体现,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
材料二 西周分封制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身统治有机结合起来,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国家进行控制,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周王室利用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分封制促进了诸侯国势力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这有利于奴隶制的经济繁荣。分封制加速了民族交融的进程,受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国不断向周边地区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还进行了文化渗透。
材料三 除了向周边部族征战,西周很少发生战争或动乱,到第十任天子周厉王发生“国人暴动”时,西周已基本上稳定了200余年。西周是在统一局面下实行地方分权,诸侯掌握着地方的军事和财政,但至少200年还没有一个诸侯搞分裂。这是为什么呢?
(1)材料一反映了商朝哪些历史信息?
[答案]嫡长子继承制不健全;争夺王位的斗争激烈;政局动荡。
[解析]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废‘适’而更立‘诸弟子’”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度还不健全;“‘弟子’或争,相代立”说明争夺王位的斗争激烈;“比九世乱”“诸侯莫朝”说明政局动荡。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答案]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促进了奴隶制的建立和发展;加速了民族交融。
[解析]不能照抄原文,要逐条归纳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周为什么至少200年没有出现诸侯分裂和政局动荡的局面。
[答案]地广人稀,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周王室实力强大,诸侯国实力相对弱小;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礼乐制度强化了等级观念,形成了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
[解析]西周政局稳定的原因可从制度、时代的因素以及周王室的实力等方面归纳。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代仍有很多的邦(邦国),周王是各邦共同拥戴的王或天子。这和夏、商两代有相同之处,都行“封建”制度。但是,夏、商两代的诸侯都是从原有各部落发展起来的小邦,只是在名义上从属于王朝,而并非实际上由王朝封土建国的。周代的诸侯中仍有许多是原有的国家,但是周王朝也确实封建了一批重要的国家,如齐、鲁、晋、卫等。周王朝与诸侯国不仅保持政治和文化上的关系,而且与同姓诸侯保有宗法关系,与异姓诸侯结有婚姻关系。不论从传统文献还是从青铜器铭文来看,周代中原各邦已经有了共同的基本文化特征。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与夏、商两代在政治制度上的不同。
[答案]与夏、商两代相比,西周的许多邦是由周王分封而成的,周王与各邦之间具有宗法关系或婚姻关系,中原各邦已经有了共同的基本文化特征。
[解析]主要从西周各邦产生的形式、各邦与周王室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归纳。
材料二 《礼记·表记》称:“殷人尊神,率民以 事神,先鬼而后礼。”其信仰具有狂热性,祭祀仪式铺张,不但宰杀大量牲畜,还频繁采用人祭。商朝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但还未成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殷周之际,以农业立国的周族战胜殷人,建立西周王朝,为巩固政权,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革新了殷人的天命观,提出“天命靡常”,需“敬德保民”以“祈天永命”的思想。
——摘编自谭研《西周“敬德保民”天命观念的表现及成因》
(2)材料二反映了殷商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敬德保民”治国理念形成的影响。
[答案]特征:“尊天事鬼”,以神权强化王权。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解析]由“殷人尊神,率民以 事神,先鬼而后礼”可知其特征:“尊天事鬼”以神权强化王权。为巩固政权,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革新了殷人的天命观,提出“天命靡常”,需“敬德保民”以“祈天永命”的思想。由此可知:西周“敬德保民”治国理念的形成,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