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隋唐时期科举考试设科招考,不论门第、地域、行业等出身,开创了选人不论出身的传统。这( )
A.开启了以才选人制度 B.避免了任人唯亲的腐败
C.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D.消除了怠于政事的弊病
(2023春·四川·高一学业考试)
2.唐初进士科主要考时务策、经义,唐高宗时加试杂文(诗赋),唐玄宗时改为考诗赋为主。这一演变( )
A.扩大了统治基础 B.实现了考试公平公正 C.增加了考试科目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2023春·四川·高一学业考试)
3.依据“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北宋朝廷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的史实,你可以研究的主题是( )
A.科举制的形成与发展 B.军事制度的历史沿革
C.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 D.土地制度的不断完善
(2023春·湖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4.据统计, 曹魏、西晋时期朝廷选举入仕情况统计如下表所示。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023春·浙江·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5.唐诗“一声天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注:翠微为唐代宫殿名)葛水雾中龙乍变,缑山烟外鹤初飞。邹阳暖艳催花发,太皞春光簇马归。回首便辞尘土世,彩云新换六铢衣。”描写的是( )
A.唐玄奘前往天竺取经的场景 B.科举考试放榜的盛况
C.文成公主送亲队伍西出长安 D.国际都会长安的繁华
(2023春·浙江·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6.隋朝建立前,最新的选官制度是(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2023春·广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7.如表所示为唐代科举考试制度中由吏部主办“释褐试”的四项标准,“释褐试”中的通过者被授以官职,不及格者须三年后再试。可见,当时选官制度侧重于( )
“身” 观考生的样貌,必须仪表端正
“言” 观考生的言辞,必须善于辞令
“书” 观考生的书法,为官常书写公文,故文笔及书法须佳
“判” 凭案例考识见,因地方官要兼理狱讼,故须有判断能力
A.综合素质 B.家世门第 C.能言善辩 D.德才兼备
(2023春·湖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8.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提出了“每年十月”赴朝廷应试的定期,明确了州县地方预试。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明确了士人可以“投碟自举”下层寒士得不到举荐者“亦听自举”。这说明了( )
A.九品中正制产生 B.察举制被完全废除
C.科举制度的完善 D.世卿世禄制被废除
(2023春·广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9.公元220年,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到南朝时,出现了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的局面。这一变化表明九品中正制( )
A.以血统为主要评定依据 B.秉持着公正的民主原则
C.设置初衷与效果相背离 D.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023春·广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10.“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的弊端。该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023春·河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11.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颁行九品中正制,将评议权收归中央。据此可知,当时选官制度调整表明( )
A.人才选拔更加公平 B.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C.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D.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2023春·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12.洪迈在《容斋随笔·四笔》中评价道:“唐世科举之柄,颛(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议,多公而审。亦或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材料说明了唐代科举制( )
A.选拔方式多样 B.其公正性受到严重的挑战
C.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D.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2023春·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13.汉初的统治集团主要由功臣家族和刘姓宗室构成。刘邦晚年削平异姓诸王,将刘姓子孙分封到各地;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宗室渐渐失势。基于此,西汉政府( )
A.推行察举选官制度 B.依靠宦官牵制外戚
C.设立中朝架空三公 D.北击匈奴开疆拓土
(2023春·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14.东汉时期,察举制依赖乡里清议,选官权掌握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将评议权收归中央。由此可见,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 B.以门第出身为品评标准
C.加强了地方门阀的势力 D.起初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2023秋·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15.下面是魏晋世族分布图。对图中现象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制度因素是
A.三省六部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023秋·广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16.汉武帝时期,政府以“德”“文”“能”为标准,让各郡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这种选官制度是
A.殿最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监察制
(2023春·河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17.传说:“董永,西汉时出生在东台市西溪镇董家舍。少年丧母,与父亲董公相依为命。他常用小车推着多病的父亲到田头树荫下,边做农活边照应董公。后来,董公病故,董永因家中贫困,无钱安葬父亲,于是就到西溪镇上曹财主家卖身为奴,得钱葬父。”如果他生在汉武帝以后的汉代,他有可能被推举做官,主要是因为当时
A.选官注重道德品行 B.董永才能出众
C.解决王国问题的需要 D.选官制度公平公正
(2022春·江苏·高二学业考试)
18.宋代欧阳修在文章中记载当朝儒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慨叹人生仕途大起大落。这一现象产生的制度根源是( )
A.军功授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022春·甘肃·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19.西晋诗人左思针对当时达官贵胄的子弟占据高位要职,而出身寒微的英才俊杰却职位低下的现象,他在《咏史》中感慨道“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说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
A.通过考试公开选拔 B.以孝亲廉洁为标准
C.地方官员逐级推荐 D.以看重家世为主导
(2022春·湖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20.汉武帝建立了一套新的选官制度,如察举制、征召制、选用博士弟子等,这套制度设立的意图是( )
A.实现统一 B.发展经济 C.巩固统治 D.改革教育
(2022秋·山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21.中国某朝代的选官制度规定,郡国每年向中央举荐孝、廉各一人。该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022秋·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22.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横线处应填(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租庸调制
(2022春·新疆·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23.依据“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的史实,你可以研究的主题是( )
A.科举制的形成与发展 B.军事制度的历史沿革
C.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 D.土地制度的不断完善
(2022秋·河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24.有人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其选拔标准是( )
A.帝王的喜好 B.才能和学识 C.财富的多寡 D.门第的高低
(2022春·浙江·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25.《晋书.段灼传》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日,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材料中反映了该制度( )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D.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2022春·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26.下图为“大雁塔唐朝进士题名帖”。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与此现象有关的制度是( )
A.刺史制度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022春·浙江·高一学业考试)
27.西晋时,军人家庭出身的刘卡人太学学习,因成绩优秀而被定为四品官。中正的从官企图让刘卞替他抄书,刘卞没有答应。于是,从官告知中正,刘卞遂被降为五品。这可以用来说明
A.察举制依据考试成绩选官 B.中正掌掘授予官职大权
C.中正官褒贬人物首重门第 D.品级的评定具有随意性
(2021春·贵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28.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0 17.2 24.5 46.1
A.世卿世禄制的延续 B.察举制的产生与完善
C.九品中正制的盛行 D.科举制度创立和发展
(2021秋·内蒙古·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29.《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与材料反映的内容相关的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2021春·广东·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30.东汉时,豪门大族不但经济实力强大,而且往往通过“举孝廉”等方式推荐亲属做官。这说明东汉时期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九品中正制度确立
C.豪强地主享有特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021秋·云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3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下表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时 期 概 况
汉武帝时期 无论大小、人口多寡,郡、国各举一人
汉和帝时期 一般州郡,每20万口各举一人;边境州郡,每10万口各举一人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021秋·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32.魏晋时期,大、小中正官多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以“家世”“阀阅”评定品级。这表明,此时的选官标准主要是
A.军功 B.品德 C.门第 D.才学
(2021春·湖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33.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这件事最有可能发生在哪一时期
A.秦汉
B.魏晋南北朝
C.宋元
D.明清
(2021秋·陕西·高二学业考试)
34.据《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二、三省六部制
(2023春·湖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35.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对各部门奏抄“凡是诏敕有不便者,涂而奏还”,称之“涂归”。据此可知,门下省的职责是( )
A.草拟诏令 B.审核驳回 C.执行政令 D.统领六部
(2023春·广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36.唐初,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封驳审议,以便二者“以相检察”。但二者或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或护己所短,遂成怨隙。于是,在中书、门下两省以上增设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由此可见,政事堂的增设旨在( )
A.实现权力制衡 B.削弱宰相权力 C.加强官吏监督 D.提高行政效率
(2023春·湖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37.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中央政府组织结构示意图。这一结构图表明( )
A.皇权削弱相权加强 B.权力分配格局发生剧变
C.中央加强地方削弱 D.中枢权力机构得到完善
(2023秋·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38.“既能够保证政府对全国政务的处理,又抑制相权的过分膨胀,在皇权与相权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促进了两者关系的融合。”下列制度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二府三司制 D.内外朝制度
(2023秋·广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39.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朔,完善于唐朔,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隋唐时期,负责政令审核的是(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
(2023秋·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40.唐制,中书省设中书舍人六员,负责起草诏书。草诏时如认为旨意有不妥,可将其封还,拒绝为其“撰词”。门下省设给事中四人,负责封驳中书省起草的诏敕,不妥则封还或“涂归”。这两个职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皇帝权力 B.强化中央集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
(2023春·湖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41.唐德宗下诏任命齐总为衢州刺史,因此前齐总有盘剥百姓,进奉朝廷的恶行,时任给事中的许孟容封驳任命诏书,并陈述理由,唐德宗不得不收回成命。许孟容此时隶属于(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御史台
(2023秋·湖北·高二学业考试)
42.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 转运使、话 本、《梦溪笔谈》
② 政事堂、武 举、《千金方》
③ 宣政院、大运河、《授时历》
④ 造纸术、推恩令、《九章算术》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2023春·浙江·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43.钱穆先生这样描述唐代中枢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①发出。经皇帝画敕后,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下达②加予复核。若它反对此项诏书,可将原诏书批注送还。每一命令,必须由其副署,才能正式生效,然后送③执行。①②③对应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B.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D.门下省、御史台、尚书省
(2023春·广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44.唐朝为宰相们提供商议军国大事的办公处所称
A.外朝
B.政事堂
C.枢密院
D.军机处
(2022秋·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45.史学界认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以下史实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三省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B.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C.品位较低官员担任宰相 D.社会中下层参与政权
(2021秋·重庆·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46.唐太宗时,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能颁行。材料反映出( )
A.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B.三省体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 D.门下省的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
(2021秋·贵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47.下图是三省制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
A.君主专制弱化 B.制度建设具有延续性
C.中央集权加强 D.选官制度的不断完善
(2021秋·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48.有学者指出,,其影响既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现在我国中央政府的部门仍然叫部,日本的则仍然叫省。这里的“”应该是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2021春·广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49.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三、赋税制度
(2023春·河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50.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其目的是( )
A.遏制土地兼并 B.强化均田制度
C.解决财政困难 D.放松人身控制
(2023春·四川·高一学业考试)
51.唐朝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赋税,按田亩缴纳地租,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据此可知,两税法( )
A.简化了税收的名目 B.废除了人丁税 C.加强了对农民控制 D.提高了税收标准
(2023春·四川·高一学业考试)
52.通过考古及文献查证,西汉能够观察到的储粮状态与方式是“分散储粮”,而在唐代则更多表现为以巨型窖穴为代表的“集中储粮”形式。这说明( )
A.租佣调制的持续实施 B.均田制的有效推行
C.两税法减轻了农民负担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023春·浙江·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53.下表是中国古代某一赋役制度的主要内容。该制度的实施( )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不论主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分摊;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A.抑制了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 B.征税的主要标准由人丁转为财产
C.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彻底解决了唐王朝的财政困难
(2023春·湖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54.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贞观年间主要推行的赋税制度是( )
A.租调徭役制 B.租庸调制 C.一条鞭法 D.两税法
(2023春·湖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55.820年,唐宪宗下诏:“自今以后,宜准例三年一定两税,非论土著、客居,但据资产差率。”该举措意在应对( )
A.社会动荡引发的民户流动 B.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迁移
C.经济重心渐趋南移的挑战 D.藩镇割据造成的国家收入锐减
(2023秋·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56.“两税法:(一)化繁为简,(二)引偏于均,(三)防杜逃户,(四)征及行商,从经济政策观之,总比租庸调为更进一步。所惜当日定制未尽周密,估资产后,既以钱、物定税,而临时又折征杂物,色目颇殊,是则更启吏胥高下其手之弊矣。若复正供以外,复巧立名目,违法滥征……此非杨炎之过也。”材料意在说明两税法( )
A.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B.缓解吏治腐败,减轻农民负担
C.确立财产为标准的赋税制度 D.税制变更本意与结果严重背离
(2023春·广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57.下表为我国古代实施的某次赋税制度改革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该制度改革是(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均田制 D.摊丁入亩
(2023秋·北京·高二学业考试)
58.唐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780年,政府开始推行两税法。该税制的推行( )
A.消除了贫富差距 B.强化了人身控制
C.取消了实物税收 D.改变了征税标准
(2023秋·江苏·高二学业考试)
59.《资治通鉴》载,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乃至德兵起(安史之乱),所在赋敛,迫趣(促)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各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作两税法。上述材料表明两税法的设立是为了( )
A.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B.缓解吏治腐败,减轻农民负担
C.建立较为稳定的户籍和土地管理机制 D.保障农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023春·广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60.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 )
A.颁布均田令 B.推行租庸调 C.废除井田制 D.实行两税法
(2023春·河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61.唐初,政府规定成年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帛或布匹代役,称为“庸”。庸制的实施说明( )
A.唐朝的兵源十分充足 B.唐朝商品经济发达
C.唐初自耕农经济盛行 D.唐朝农民负担较轻
(2023春·河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62.下图为出土于西安何家村的庸调银饼,是岭南道怀集县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的银饼。该银饼所反映的赋税制度
①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
③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标志着人头税被取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3秋·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63.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该制度
A.保证了农民有较为充分的生产时间 B.大大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 D.从唐天宝年间开始实行
(2023春·广东·高二学业考试)
64.与以前所实行的赋税制度相比,唐朝两税法的特点主要在于( )
A.减轻了农民负担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执行了新的征税标准 D.统一了极端混乱的税制
(2023春·山西·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65.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下列对两税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简化了税收名目②改变了自西周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③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④是在均田制遭到破坏的背景下实行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春·甘肃·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66.孟子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下列赋税制度体现孟子这一思想的是
A.什一税 B.初税亩 C.两税法 D.租庸调制
(2023春·湖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67.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度瓦解,农民大量逃亡,政府赋税收入减少。为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推行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这一制度是
A.察举制 B.租调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2022春·浙江·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
68.两税法实施后,有人批评说:“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这一评价侧重于关注两税法( )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遵从了“量入为出”的原则
C.加重了百姓的税赋负担 D.抑制了唐朝的土地买卖和兼并
(2022秋·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69.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有利于( )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2秋·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70.两税法推行后,有人议论“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该议论主要表达( )
A.分夏秋两次征税从而简化了税收名目 B.制度创新增加财政收入
C.征税以人丁为主有利于农民人身自由 D.新法推行增加百姓负担
(2022春·湖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71.唐朝实行的“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是( )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2022春·浙江·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72.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
A.基本特点是以人丁计税 B.实行以田亩为主的征收标准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国家对人身控制加强
(2022秋·山东·高一学业考试)
73.《唐会要》记载,初行两税法时,规定“其比来征科色目,一切停摆”,“此外敛者,以枉法论”。这说明,两税法( )
A.扩大了收税对象 B.减轻了农民人身控制 C.简化了税收名目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2021秋·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74.唐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780年,政府开始推行两税法。该税制的推行
A.消除了贫富差距 B.强化了人身控制 C.加速了白银流通 D.改变了征税标准
四、综合题
(2023春·湖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75.唐朝的两税法改革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2023春·湖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76.唐朝两税法的实行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
(2023春·四川·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7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年,汉文帝开始采用由各地推荐人才的方法进行选官。汉武帝在位期间,将这种新的选官方法定为制度。这一制度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这一制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以来,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名称与选拔标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简析其积极影响。
(2023春·河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7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地方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现象,即所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曹操在北方稳定统治后,急需人才。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建议后,开创了九品中正制,这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所谓中正,就是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晋以后,中正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这保证了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对中正事务进行干扰。
——摘编自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研究》
材料二 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这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才,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才。隋朝在结束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局面后,百废待兴,而首先是解决国家所需的用人问题,于是科举制应运而生。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曹魏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隋朝实行科举制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2秋·山东·高一学业考试)
7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三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及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并概括科举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
(2021秋·重庆·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80.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 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社会现象,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2秋·河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8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隋唐时期,国力强盛,疆域拓展,经济繁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2)根据上述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国家强盛的主要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时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有突出贡献的三位中外代表人物。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选人不论出身”说明科举考试扩大了选官范围,让不同门第、地域、行业的人都有机会入仕,扩大了统治基础,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科举制的选官范围,而非选官标准,排除A项;“避免了腐败”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消除了弊病”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科举考试内容由“时务策、经义”到“加试杂文(诗赋)”再到“考诗赋为主”,这种内容的变化体现了中央政府注重对参考者文化素养的考查,D项正确;材料主要阐述唐朝考试内容的变化,没有涉及科举考试的资格,不能反映扩大了统治基础,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发展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但唐朝科举制尚不完善,不能表述为“实现了”公平公正,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考试内容的变化,并非考试科目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隋朝确立科举制后,经过唐朝、宋朝的不断发展,科举制在选拔官员的公平性上不断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不断完善,A项正确;材料内容为科举制的形成与发展,并非军事制度、赋税制度和土地制度,排除BC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曹魏、西晋时期(中国)。材料表明,较之曹魏时期,西晋一朝出身高门与一般士族通过朝廷选举入任的人数比例要高出不少。这是因为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世家大族在朝廷中的地位与影响日益扩大的结果,C项正确;世卿世禄制是在夏商西周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A项; 察举制是在西汉汉武帝到东汉实行的选官制度,排除B项;隋炀帝创立科举制,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上翠微”、“新换六铢衣”、“龙乍变”、“春光簇马归”等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内容选自唐朝古诗《放榜日作》,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场景,描写的是科举考试放榜的盛况,B项正确;唐玄奘前往天竺取经促进佛教的传播,加强了中印文化交流,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科举考试的情况,而非文成公主送亲队伍西出长安,排除C项;材料主旨重点描述的是科举的盛况,而非长安的繁荣,没有涉及描述长安繁华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前后(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建立前,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其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B项正确;察举制是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是隋朝时期的中央官职,排除C项;科举制是隋朝之后额官员选拔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中的四项标准可知,唐代对官员的选拔除有样貌要求外,还注重口头的表达能力、书法的工整美观和法律等综合知识,这反映了当时对官员综合能力的重视,A项正确;注重家世门第是九品中正制的特点,排除B项;语言表达只是四项标准之一,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品德,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高祖武德四年,确定每年十月定期应试,明确州县地方预试;第二年,进一步明确规定士人可以自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涉及到的制度为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材料体现了唐朝通过明确考试时间、地方预试、士人可自荐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C项正确。据所学,九品中正制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唐朝,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的完善,没有提及察举制和世卿世禄制的废除,且据所学,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是西周的选官制度,与本题时空不相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是为了择州郡之贤,而到了南朝,已成为维护士族门阀权力的工具,寒门学子无寸进之路,表明初衷与实行的效果相背离了,C项正确;材料未说明九品中正制是以血统为标准的,据所学可知,九中正制后期的标准是门第,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到南朝,九品中正制已成为维护士族权力的工具,并不公平,排除B项;D项表述只是材料一部分,材料强调从曹魏至南朝,就九品中正制的变化得出认识,这一变化体现的是九品中正制设置初衷与效果的偏离,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中正官依据家世出身对人才的品第进行评定,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内容,C项正确;军功爵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推行,它以军功论赏,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廉,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可知,在官员选拔方面,中央政府权力有所加强,C项正确;在九品中正制下,地方大族名士仍能操纵选官,排除A项;B项是指科举制,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涉及到选官方式,没有涉及到选官标准,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材料说明唐代的科举中不实行糊名,使得在录取士人的时候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公正性受到严重的挑战,B项正确;科举制以考试取士,没有体现选拔方式多样,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科举制公正性的质疑,并没有体现科举制对教育发展的促进,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科举制的公正性受到严重挑战,不能充分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政府在削平异姓诸王、平定七国之乱,削弱军功家族和宗室势力后,为扩大统治基础,推行自上而下推举人才的察举制,A项正确;依靠宦官牵制外戚不符合西汉中期的史实,排除B项;设立中朝强化的是君主专制而非统治基础,排除C项;北击匈奴不能解决统治基础薄弱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东汉至曹魏时,察举制从依赖本乡名士转为依赖朝政政府,可见选官权收归至中央,意在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中可以看出东汉时期与曹魏时期选官制度的差别,一脉相承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门第”,以门第出身为品评标准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地方门阀”,加强了地方门阀的势力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由材料中“世族”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作为选拔人才为官的标准,有利于名门世家大族的形成并扩大影响,C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开始实行于隋唐时期,排除A;魏晋时期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而非察举制和科举制,排除B、C。
16.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让各郡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实行察举制,故选B;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监察制不是选官制度,排除CD。
17.A
【详解】根据所学,西汉推行察举制,主要考核的标准是孝廉,也就是道德品行,因此材料中的董永是孝子,有可能被推举做官,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董永的才能,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察举的选官制度并不一定能体现公平公正,排除D项。
1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及所学可知,描述的是科举制的历史信息,即社会中下阶层通过考试的方式进入了官僚集团,D项正确;军功授爵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排除A项;察举制是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设立中正官品评人才,其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排除C项。故选D项。
1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西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在西晋时期主要看重门第家世,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D项正确;考试选拔的制度是科举制,当时并未实行,排除A项;举孝廉是汉朝时期察举制的主要内容,排除B项;地方官员推荐实行于汉朝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2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类题目,时空是汉武帝时期。根据材料“汉武帝建立了一套新的选官制度,如察举制、征召制、选用博士弟子等”可知,汉武帝设置新的选官制度,使得更多人才进入官僚系统,提高了政府的执政能力,这有助于巩固国家大一统的局面,C项正确;汉高祖刘邦实现了国家统一,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汉武帝发展经济的措施,排除B项;汉武帝通过设置太学的方式推动了儒家教育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1.B
【详解】根据材料“都国每年向中央举荐孝、廉各一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推行察举制,要求地方郡国每年向中央举荐孝、廉各一人,B项正确;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选官制度,按照出身、道德和才能选拔官员的制度,排除C项;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开始,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2.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隋唐创立的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的一种举荐人才的制度,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一种举荐人才的制度,排除B项;租庸调制是唐朝的赋役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23.A
【详解】材料“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体现的是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形成与发展,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A项正确;材料与军事制度、赋税制度及土地制度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4.B
【详解】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才学,B项正确;帝王喜好、财富多寡都不是科举制选拔标准,排除A、C项;D项是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排除D项。故选B项。
25.D
【详解】根据材料,西晋时在官员选拔上实施九品中正制,有人批评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上品皆显贵之子弟,寒门贫士仕途堵塞,也即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D项正确;九品中正制加强而非废除贵族特权,排除A项;士族把持政权,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B项;以门第为选官标准,不利于选拔人才,排除C项。故选D项。
26.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符合材料“进士及第”的描述,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而非刺史制度、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27.D
【详解】根据“中正的从官企图让刘卞替他抄书,刘卞没有答应。于是,从官告知中正,刘卞遂被降为五品”可以看出,西晋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中正官利用手中的权力随意的说评定品级,故D项正确;材料与察举无关,排除A;中正没有授予官职的权力,排除B;C项不主材料的主旨,排除。
28.D
【详解】材料图表信息体现了从隋朝开始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大幅增加,结合所学知识,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寒门子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入仕的机会,D项正确;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主要推行于汉朝,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之下,选官权力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寒门子弟很少有入仕的机会,排除C项。故选D项。
29.B
【详解】唐代科举制扩大了选举人才的范围,与题干相符,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与选拔人才无关,排除A项;唐代并未实行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排除C、D项。故选B项。
30.C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对当时察举制的垄断,C正确;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A排除;九品中正制的确立是在魏晋时期,B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3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标准是孝廉,因此B正确;世官制的标准是血缘,A排除;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门第族望,C排除;科举制标准是考试成绩,D排除。故选B。
32.C
【详解】根据材料“大、小中正官多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以‘家世’‘阀阅’评定品级”,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魏晋时期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该制度以门第为选官标准,故选C;军功授爵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且材料没有涉及军功,故排除A;汉代察举制以品德为依据,且材料没有涉及品德,故排除B;科举制以才学为依据,且材料没有涉及才学,故排除D。
33.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中可知,此时期是以门第的高低为标准来选拔官员,这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34.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本史实的再认和在现能力。依据“举贤良”“举孝、廉各一人”可判断该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
3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代(中国)。据题干可知,门下省的职责是对各部奏抄的审核和驳回,B项正确;中书省职责是草拟诏令,排除A项;尚书省职责是执行政令,排除C项,门下省无统领六部职资,排除D项。故选B项。
3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初(中国)。根据材料“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初,三省在处理文书时经常发生争执,纷纭不决,因此唐设置政事堂以提高行政效率,D项正确;权力制衡不是设置政事堂的目的,排除A项;设置三省分割削弱了宰相的权力,政事堂的设置是议事程序的变化,不能体现权力的削弱,排除B项;政事堂的职责不是监督官吏,排除C项。故选D项。
3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图片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字样,结合所学可得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下,相权一分为三,采用程序分权的方式,体现了中枢权力机构不断完善的特征,D项正确;三省六部制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特征,排除A项;“权力分配格局发生剧变”表述有误,三省六部制体现的是分权制约的信息,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与削弱地方权力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8.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既保证了政府对政务的处理,又抑制了相权,形成了“皇权下的民主”,B项正确;三公九卿制中相权仍然较大,排除A项;二府三司制中相权相对太弱,未在皇权与相权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排除C项;内外朝制度也大大限制了相权,同样未在皇权与相权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排除D项。故选B项。
39.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职权分工分明,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C项正确;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排除AB项;枢密院是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
40.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中央设置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起草的诏令,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从而这两个职务的共同作用是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排除B项;提高行政效率是指办事效率高,与材料意思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1.B
【详解】根据材料“时任给事中的许孟容封驳任命诏书,并陈述理由,唐德宗不得不收回成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给事中应属于门下省,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排除A项;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御史台是监察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
42.A
【详解】根据“《梦溪笔谈》”可知①是宋代;根据“政事堂”、“《千金方》”可知②是唐代;根据“宣政院”、“《授时历》”可知③是元代;根据“造纸术”、“推恩令”可知④是汉代。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④②①③,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43.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因此①②③对应的机构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A项正确;门下省负责审核,与②对应,排除B项;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与①对应,排除C项;唐朝御史台负责监察,并非审核政令,排除D项。故选A项。
44.B
【详解】据所学可知,唐朝分割相权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议事的地方称为政事堂,B正确;外朝出现于汉朝,A错误;枢密院出现于宋朝,C错误;军机处出现于清朝,D错误。
45.A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彼此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A项正确;明朝废除宰相后,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皇帝让品位较低官员担任宰相是为了分化相权,加强皇权,不能说明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排除C项;社会中下层参与政权,说明阶层的流动性良好,不能说明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排除D项。故选A项。
4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材料“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体现的是在三省六部制下,一定程度上对皇权形成制约,有利于科学的决策,B项正确;材料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强调的是科学决策,排除A项;材料中的给事中隶属门下省,负有审核政令的职责,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下,不存在门下省权力超越中书省的说法,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47.B
【详解】可知,唐代三省是经历了两汉、魏晋而发展形成的,这说明古代的制度建具有延续性,B项正确;图片体现不出君主专制弱化,排除A项;中央集权涉及地方中央的关系,与本题无关,排除C项;题干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8.C
【详解】根据材料“……也是世界性的——现在我国中央政府的部门仍然叫部,日本的则仍然叫省”及所学可知,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C项正确;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建立的中央官制,三公包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包括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等,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郡县制、行省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中央政府的部门仍然叫部”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点睛】
49.B
【详解】材料所示的中央机构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答案为B;ACD的中央机构不是实行三省六部制,排除。
5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和所学可得出主要结论:780年,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实行的情况下,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的目的是,解决财政困难,C项正确;据所学,两税法承认而非遏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据所学,两税法是在均田制无法推行的背景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其目的并不是要强化均田制,排除B项;据所学,放松人身控制是两税法产生的影响而非其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5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赋税,按田亩缴纳地租,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及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简化了税收的名目,A项正确;唐朝并未废除人丁税,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后废除人丁税,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税收明目的简化,没有体现对农民人身限制和税收的标准,排除CD项。故选A项。
5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汉代“分散储粮”到唐代“集中储粮”,说明唐较汉加强了对粮税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租庸调制是唐前中期的赋役制度,排除A项;均田制是唐前中期的土地制度,排除B项;两税法是唐后期的赋役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5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该赋役制度是两税法,两税法征税的主要标准由人丁转为财产,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项正确,排除C项;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抑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困难,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排除D项。故选B项。
5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唐代(中国)。结合所学,唐朝初年实行租庸调制,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B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还需负担一定的徭役,史称“租调徭役制”,排除A项;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排除C项;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排除D项。故选B项。
5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要求主客户都要纳税,强调每三年依据资产核定一次税率,意在应对当时社会动荡引发的民户流动,稳定政府税收,A项正确;据所学,唐朝后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藩镇割据等引发的动荡,并非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区分南北地域,不是为了应对经济重心渐趋南移的挑战,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意在应对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造成政府财政收入下降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56.D
【详解】据材料“两税法:……所惜当日定制未尽周密,估资产后,既以钱、物定税,而临时又折征杂物,色目颇殊,是则更启吏胥高下其手之弊矣。若复正供以外,复巧立名目,违法滥征……此非杨炎之过也。”并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税额按田亩和资产的多寡确定,废除以前的租庸和杂税。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从理论上,这种计资而税的制度,较按人丁平均摊派的旧制度合理得多,对无地少产的民户较为公平。但材料强调地方官吏巧立名目,违法滥征,由此可知,材料意在说明两税法变更的本意和结果严重背离,D项正确;材料不仅强调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但主旨是两税法的弊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缓解吏治腐败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两税的征税标准,排除C项。故选D项。
57.B
【详解】根据材料“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交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期后,政府推行两税法,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交税 ,B项正确;租庸调制已被废除,排除A项;均田制在此时已经被废除,排除C项;清朝推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排除D项。故选B项。
58.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期均田制瓦解,租庯调制无法维持,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以资产多少为主,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消除了贫富差距”表述绝对化,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减弱,而非增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既收实物税,也收货币税,排除C项。故选D项。
59.A
【详解】根据材料“版籍浸坏,多非其实。”、“乃至德兵起(安史之乱),所在赋敛,迫趣(促)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各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作两税法。”可知租庸调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随着土地兼并的盛行,均田制到唐玄宗的时候破坏殆尽了,又赶上安史之乱,各种财政税收奇缺,国家的官员开始随意增加增税的名目,老百姓的负担极为严重,就从租庸调制过渡到两税法,故两税法的设立是为了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财政收入,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实行不久,农民的负担并未减轻而是加重,排除B项;在两税法之下,并未建立稳定的土地管理机制,排除C项;两税法分为春秋两次征收,与保障农时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0.D
【详解】根据材料“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可知,唐朝初期沿用北魏的均田制,但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导致与之相对应的租庸调制无法推行,严重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于是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进行赋税制度改革,实行两税法,D项正确;均田制的颁布是在北魏时期,排除A项;推行租庸调制是在隋唐初期,排除B项;废除井田制是在战国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61.C
【详解】材料“政府规定成年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娟帛或布匹代役”体现的是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体现了唐初自耕农经济盛行,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唐朝的兵源情况,排除A项;租庸调制是赋税制度,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唐朝农民负担较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6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庸调银饼”反映的是唐朝的租庸调制,该赋税制度以土地制度均田制为基础,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①②③可选。A项正确;清朝“摊丁入亩”的实施标志着人头税被取消,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63.A
【详解】根据材料中“授田百亩”“永业田”“口分田”“租庸调”可知,这是唐朝的均田制,而均田制以及配套的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有较为充分的生产时间,A正确;租庸调制下,百姓不必亲自服徭役,政府对百姓的控制相对较弱,排除B;两税法是均田制瓦解之后采取的税收制度,排除C;唐初就实行了均田制,排除D。
64.C
【详解】据所学可知,两税法按资产征收户税,按田亩征收地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要标准的征税方法,C正确;A、B、D是两税法的作用,而不是特点,A、B、D排除。
65.C
【详解】根据材料中“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可知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①项正确;根据材料中“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②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可知两税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③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④项正确。根据分析可知①③④正确,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66.D
【详解】根据材料“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可知,这里涉及的赋税有谷物、布匹以及劳役,这与租庸调制相符,D正确;什一税是教会征收的税收,指的是收入的十分之一,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初税亩中主要征收的是粮食,不涉及力役,排除B;两税法未涉及力役,排除C。
67.D
【详解】根据材料“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唐朝两税法的收税标准,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选D;察举制是汉朝选官制度,不是税收制度,A错误;租调制是均田制下的赋税制度,仍然以人丁为主,B错误;租庸调制是在租调制基础上加“庸”,即可以缴纳一定数量的绢或布代替服徭役,仍然以人丁为主,C错误。
68.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根据材料“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可知,材料评价认为两税法以各地收税最高年份为标准作为两税定额,这不符合实际情况,这加重了百姓负担,C项正确;材料评价并没有涉及到两税法和农民人身控制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两税法”明确提出了量出为入财政立法原则,排除B项;两税法并不能抑制土地买卖,而且材料本身未提到两税法和土地兼并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69.A
【详解】据材料“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等信息可得出国家允许人口流动,说明国家放松了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A项正确;募役法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排除B项;两税法是在土地兼并,均田制瓦解的情况下推行的税法,没有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催生新的经济因素,排除D项。故选A项。
70.D
【详解】根据材料“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可知两税法采取就高原则进行定额,并以此立为常制,这无疑增加了百姓的负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税收名目的变化,排除 A项;材料侧重表述两税法征税“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无法体现其创新,排除B项;两税法以财产为主要征税标准,排除C项。故选D项。
7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中期实行的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因此C项正确;租调制和租庸调制均与材料无关,排除AB项;D项是在清朝时期推行的,排除。故选C项。
72.A
【详解】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下的田是按人口来分的,而征收租、庸、调的依据就是人丁,这就说明租庸调制主要是“以人丁计税”,A项正确,排除B项;“租”和“调”是实物地租,“庸”是指可以纳绢和布代役,这种地租形态是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表现,排除C项;纳庸代役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
73.C
【详解】根据“其比来征科色目,一切停摆”,“此外敛者,以枉法论”可知两税法规定了应收税赋的名目,在此名目之外滥收的都要受到处罚,由此可知两税法是简化了税收名目,C项正确;两税法征收的对象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根据题意叙述无法体现减轻了农民的人身控制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BD项。故选C项。
74.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中期均田制瓦解,租庯调制无法维持,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和增加了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两税法并不能“消除”贫富不均,排除A项;两税法减弱而非增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加速了白银流通,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75.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两税法改革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题意说法错误。
76.正确
【详解】据所学,唐朝两税法的实行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77.(1)名称:察举制。标准:德、才(或孝廉)
(2)制度:科举制。积极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制度,据材料一“(汉武帝)将这种新的选官方法定为制度”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此选官制度为察举制。第二小问标准,据材料一“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结合所学可知,标准为德、才(或孝廉)。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由材料二“(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等信息可知,其为科举制。第二小问积极影响,据材料二“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结合所学,从政治、思想、社会和国家治理等角度思考可得出,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78.(1)原因:东汉末年,察举制因腐败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曹魏政权稳固统治的需要。
(2)背景:隋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九品中正制下人才选拔权被世家大族掌握,以门第为标准选拔人
才,不适应统治需要,影响中央集权。
(3)启示:制度革新要与时俱进,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选拔制度要合理、公正;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3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详解】(1)原因:根据“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地方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现象”得出东汉末年,察举制因腐败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根据“曹操在北方稳定统治后,急需人才”得出曹魏政权稳固统治的需要。
(2)背景:根据“隋朝在结束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局面后,百废待兴,而首先是解决国家所需的用人问题,于是科举制应运而生”得出隋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根据“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得出九品中正制下人才选拔权被世家大族掌握,以门第为标准选拔人才,不适应统治需要,影响中央集权。
(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启示我们制度革新要与时俱进,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选拔制度要合理、公正;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言之有理即可。
79.(1)察举制:以德才为主;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
(2)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隋朝对人才的客观需求。(任答两点)
影响: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3)特点: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拔性。(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选官制度及标准:根据所学可之,科举制诞生之前,汉代实行察举制,以德行为主;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
(2)原因:根据材料“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可知,科举制产生的原因是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根据所学可知,选官制度是为政府选拔人才,而隋朝新立,因此科举制诞生是新王朝对人才的客观需求。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社会阶层流动、中央集权加强、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基础等角度回答即可。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3)特点:根据材料“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可知,古代选官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根据材料“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可知,文官选拔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根据材料“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可知,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拔性。
80.(1)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使官员选拔更加公开和公平)加强了中央集权。(任答3点)
(2)特点:多以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任意3点)
原因:地理环境影响。(答山多平原少,许多人向海上发展也可)
(3)现象:乐舞发达。(答反映乐舞发达得具体表述也)
原因:统治者重视;文化宽容政策;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间、中外间文化交流。(任意答3点)
【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和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影响可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统治基础、增强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及加强中央集权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特点∶根据材料“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可归纳出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根据材料“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可得出,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原因:根据材料“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可得出,地理环境影响。
(3)现象:根据材料“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可归纳出乐舞发达。原因:根据材料“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府政策及中外交流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81.(1)A∶科举制;B∶三省六部制;C∶诗歌;D∶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2)制度的创新与完备;文化高度繁荣;各民族间交流频繁,对边疆的管理进一步加强。(言之有理的其他答案也可)
(3)玄奘;鉴真;空海。
【详解】(1)根据所学,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隋唐时期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千古绝唱;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2)根据材料中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制度、科技文化、民族交流、边疆管理等方面分析。隋唐时期,国家制度有诸多创新,更加完备。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文化高度繁荣。儒学、道教与佛教获得进一步发展,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书法、绘画、雕塑、舞蹈等大放光彩,雕版印刷术、火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各民族间交流频繁,文成公主入藏,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唐朝灭亡东西突厥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对边疆的管理进一步加强。
(3)根据所学,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在天竺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唐朝时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他回国时携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玄奘、鉴真、空海都为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高中历史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