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练习
一、单选题
1.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其产生后不断发展变化,下图表现了该文字中“吃”“大麦”和“鱼”的书写形式的变化。该文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A.由大到小 B.由繁到简 C.由象形到会意 D.由图画到符号
2.下面这件瓷器发现于今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的一座陵墓中,它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这体现了( )
A.中国古代发达的手工技艺 B.文明交流的源远流长
C.不同地区之间的文明交流 D.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3.亚里士多德等人本是西方古典哲学家,可是在他们的著作被从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前,西方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哲学家。阿拉伯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对西方影响巨大,它点燃了西方智慧的火炬,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建立。这表明( )
A.阿拉伯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 B.阿拉伯哲学比欧洲哲学更加先进
C.阿拉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 D.阿拉伯帝国文化对世界贡献巨大
4.在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产生之前,当地的主要宗教为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拜火教 D.多神教
5.公元前2770年左右,左塞在埃及建立古王国。他主持兴建了第一座金字塔。在左塞及其主要继承人的统治下,古王国法老被视为太阳神的后代,其实际权力没有外在限制。这可用于说明,古埃及( )
A.封建王权受到神权掌控 B.文明形态颇具特色
C.王位传承影响国家发展 D.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6.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其相似之处有
①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 ②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 ④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7.对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表述错误的是( )
A.古埃及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B.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C.金字塔的建造证明古埃及在建筑和数学方面水平较高
D.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是莎草纸
8.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苏美尔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两河地区依靠对外移民生存 B.法典指《汉谟拉比法典》
C.洪水导致苏美尔人对外掠夺 D.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
9.古代印度文明十分发达,他们创造了“0至9”的数字,后经阿拉伯人传达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据此可知( )
A.“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B.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桥梁作用
C.印度文明高于欧洲文明 D.文明的传播必须借助其他民族
10.有学者指出,腓尼基人主要从事商业和航行事业,经常坐船到各地做买卖。由于在做买卖记账时,觉得楔形文字太繁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时人发明了
A.象形文字 B.阿拉马文字 C.字母文字 D.拉丁字母
11.读如图,如图反映出,当时两河流域( )
注:一件苏美尔人墓葬出土的“饰板”,约公元前2500年。
A.出现了中央集权国家 B.出现了阶级分化现象
C.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D.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12.在马里沙漠中心的廷巴克图,中世纪的阿拉伯文化遗迹现在依然随处可见。最著名的建筑是建于1325年的廷巴克图大清真寺,庄严肃穆。城市布局和建筑形式大致保持了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城镇的风貌。这说明中世纪( )
A.廷巴克图是国际大都会 B.阿拉伯文化影响马里城建
C.阿拉伯人足迹遍及非洲 D.马里是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13.下面两图分别反映了古代两个区域文明的政治制度,下列文明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D.古阿拉伯文明 古苏美尔文明
14.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基督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5.考古学家在基什附近的奥海米尔土丘出土了一块约公元前3500年的石板,上面刻有图画符号和线形符号,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乌鲁克文化末期,大约有2000个文字符号,并运用于经济方面。这可用来佐证( )
A.古代埃及文明历史悠久 B.雅利安人创造灿烂文化
C.古代希腊商品经济兴起 D.苏美尔人迈入文明门槛
16.《伊斯兰的遗产》中道:“伊斯兰(医学与)科学映射着希腊的光芒,当希腊科学的白昼流逝,伊斯兰(医学与)科学的光辉犹如月亮,照耀着中世纪欧洲最黑暗的夜晚。”这说明( )
A.古代希腊文化走向衰亡的原因 B.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宗教色彩浓
C.阿拉伯文化促进欧洲社会进步 D.欧洲近代科学的产生过程曲折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希腊诸地的文化,都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得到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所有的人仿佛忽然间变成学生或文学的奖励者。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帙之伟大,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的百科全书,而其对于现代科学的贡献,远非一般人的想象所及。
——摘编自郭应德《阿拉伯中古史简编》
材料三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摘编自【美】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
(2)综合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经济文化中的作用。
18.史料阅读,
史料:古代埃及人重视家庭。
一位父亲教孩子要孝敬母亲:
绝不可忘记你母亲的大恩……十月怀胎,备极辛苦,哺养怀抱,不辞劳瘁。为你揩屎揩尿,从无一丝厌烦。为你上学,为你备膳,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另一位父亲告诫儿子要善待妻子:专注你的事业,美化你的房屋,爱护你的妻子。别使她饿着,别使她冻着……和睦相处,让她高兴,她会使你受益……假定你们相处不善那你的家庭便会破败。
——摘译自[美]威尔·杜兰特《东方的遗产》
谈谈古代埃及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古代西亚文明的灭亡,楔形文字逐渐消失并被人遗忘。从中世纪后期开始,欧洲人慢慢认识到楔形文字的存在,并尝试通过与后来的语言进行对比,释读文物上的铭文。到19世纪中期,已有多位学者能够释读楔形文字铭文。1857年,英国皇家亚洲学会邀请4位学者同时释读一份刚发现的棱柱铭文,并组织了一次鉴定会。评委们认为,虽然各家的解释在细节上有一定出入,但总体一致。这说明学者们对楔形文字的释读是基本正确的。
除楔形文字外,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迈锡尼的线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等,也都在长期失传之后,经过近代人的研究才被成功释读。但还有一些文字,如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印章文字、克里特文明的线形文字和美洲玛雅人的文字,仍未被释读出来。
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些古文字的释读情况。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文明的第一缕光出现在水土丰沛的大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每年春季的河水泛滥给农田带来肥沃的淤泥,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北非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土壤肥沃,有学者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并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高度文明。
根据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B
【详解】从图中提供的楔形文字的演变看,其书写形式主要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化,故选B;大小变化不是演变的总趋势,排除A;图示内容主要体现了由繁到简,CD中的特点不能体现,排除。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的瓷器在今“非洲的坦桑尼亚”被发现,这体现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明交流,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瓷器的制作工艺,不体现中国古代手工技艺是否发达,排除A项;B项有一定道理,但是材料没有对比和参考标准,不能得出15世纪中国瓷器出现在非洲是属于较早、还是较晚的交流,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不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D项范围太大,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保存并传播古典哲学,为文艺复兴、科学革命提供了文化支持,促进了西方文化思想的发展和转型等,表明阿拉伯帝国文化对世界贡献巨大,D项正确;据所学,欧洲文化的源头是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并非阿拉伯文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阿拉伯哲学和欧洲哲学,不能得出阿拉伯哲学比欧洲哲学更加先进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特别强调阿拉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贡献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据所学可知,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主要信仰多神教,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5.B
【详解】材料“金字塔”“法老”等信息体现了古代埃及文明中世俗统治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色,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王国时期的埃及处于奴隶社会时期,所以“封建王权”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古埃及王权的强化,没有涉及王位传承方式对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当时古埃及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材料主要体现了古埃及文明特色,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分别创制了世界上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①正确;古代埃及没有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排除②;古代西亚没有制定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排除③;古埃及遗留下的数学纸草文献“莫斯科纸草书”、“兰德纸草书”等,古代西亚在数学方面,用十进制计数法及时间的六十进制计数法。能计算出∏的近似值。能解含有10个未知数的多元方程组,会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来表示月亮的亮度。都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④正确;①④正确,B项正确;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
7.A
【详解】结合所学,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亚的文化成就,不是古埃及人发明的,A项符合题意;古埃及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证明古埃及在建筑和数学方面水平较高,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是莎草纸,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由材料“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可知,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故选D;材料中两河地区的人民是通过战争或编制完备法典的方式解决矛盾,以求得生产空间,而非对外移民或掠夺,排除AC;《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人制定的,排除B。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帝国。材料体现的是阿拉伯数字的来源,突出的是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B项正确;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排除A项;材料并未对比印度与欧洲的文明,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B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觉得楔形文字太繁难”并结合所学可知,西亚地区的腓尼基人为方便记账,发明了书写简捷、易于记忆的22个字母文字,C项正确;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人发明的,排除A项;阿拉马文字、拉丁字母都是腓尼基字母文字演化而来的,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两河流域。据图及所学可知,“饰板”画面的第一排是国王与贵族们正在欢宴,第二排和第三排表现出征车凯旋,人们驱赶牛羊驮运货物向王宫进发,“饰板”的层级设计主旨反映了统治阶级高高在上的地位,也反映出现了阶级分化现象,B项正确;“饰板”所反映的约公元前2500年乌尔王朝的社会现象,此时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处于分裂时期,因此,出现了中央集权国家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两河流域地区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时期,这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图中反映的约公元前2500年乌尔王朝的社会现象,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符合当时的史实,但与“饰板”的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在今天马里依然可以看到中世纪的阿拉伯文化遗迹,且城市布局和建筑形式大致保持了中世纪阿拉伯城镇的风貌,可见古代马里城建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廷巴图克的经济状况,排除A项;材料仅显示阿拉伯人对古代马里和今天马里的影响,无法说明给in阿拉伯人足迹遍及非洲,排除C项;仅凭材料中马里的建筑不能得出马里是西非最强大的国家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体现的是古代埃及的以法老为核心的比较完善的政治制度,图2体现的是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所以A正确,BCD错误。
14.C
【详解】①南亚的古印度创立种姓制度;②西亚的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③基督教起源于古罗马的巴勒斯坦省,但成为欧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根据分析可知②④属于西亚地区,故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史(西亚地区)。据材料“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乌鲁克文化末期”表明,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在当时发明并使用文字,产生了最初文明,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古西亚文明,并不是古埃及文明,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苏美尔人创造的文明,并不是雅利安人,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古西亚文明的特点,并不是古希腊文明,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详解】据材料“伊斯兰(医学与)科学映射着希腊的光芒,当希腊科学的白昼流逝,伊斯兰(医学与)科学的光辉犹如月亮,照耀着中世纪欧洲最黑暗的夜晚。”可知,伊斯兰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以阿拉伯语为主要语言工具,以伊斯兰教为指导思想,所以又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之称。而材料反映伊斯兰教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的太阳的光芒,它象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这说明阿拉伯文化促进欧洲社会进步,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A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未涉及中世纪欧洲文化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欧洲近代科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17.(1)特点:将东西方文化进行兼容并包,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宗教传统,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原因:地处东西方的传统商路的中心;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及疆域的扩大;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及民众的好学精神及知识创造等。
(2)作用: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传播各民族文化,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和桥梁;对东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均作出了巨大贡献。
【详解】(1)特点:根据“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得出将东西方文化进行兼容并包,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宗教传统,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原因: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主要原因包括地处东西方的传统商路的中心;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及疆域的扩大;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及民众的好学精神及知识创造等。
(2)作用:根据“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可得出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传播各民族文化,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和桥梁;对东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均作出了巨大贡献等。
18.借鉴:尊敬父母;奉行孝道;爱护子女;善待妻子;和睦相处;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详解】借鉴:根据材料“绝不可忘记你母亲的大恩……十月怀胎,备极辛苦,哺养怀抱,不辞劳瘁。”得出尊敬父母;奉行孝道;根据材料“另一位父亲告诫儿子要善待妻子:专注你的事业,美化你的房屋,爱护你的妻子。”得出爱护子女;善待妻子;根据材料“和睦相处,让她高兴,她会使你受益”得出和睦相处;根据材料“假定你们相处不善那你的家庭便会破败。”得出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19.研究古代文明,首先要读懂相关文字。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要明白,历史研究必须依靠第一手资料,只有直接阅读古人留下的文献,才有可能对历史有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也要提醒学生,做任何工作,都必须付出努力。
【详解】依据材料“从中世纪后期开始,欧洲人慢慢认识到楔形文字的存在,并尝试通过与后来的语言进行对比,释读文物上的铭文”、“这说明学者们对楔形文字的释读是基本正确的”可知,研究古代文明要读懂相关文字;然后结合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可知,历史研究必须依靠第一手资料,只有直接阅读古人留下的文献,才有可能对历史有深入的了解;最后指出做任何工作,都必须付出努力。
20.观点:各区域人类的早期文明往往发源于大河流域。
论述:大河流域由于水量充沛,土壤肥沃,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人类早期,更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居住,由此决定了各区域人类最早的文明往往诞生在各大河流域。如西亚的两河流域,早在公元前4300年左右,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就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他们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其中有大量的“大麦”和“鱼”的文字,《吉尔伽美什》中著名的洪水故事,则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则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其莎草纸文书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他们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对后世历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大河流域由于特殊的地理优势,往往成为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
【详解】根据“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北非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土壤肥沃,有学者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等信息可概括得出观点为各区域人类的早期文明往往发源于大河流域。论述时可从大河流域在地理环境方面的优势进行理解。最后再进行总结可得出大河流域由于特殊的地理优势,往往成为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