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聊城市十八校联考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十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中国近代前夕“贸易失衡是贸易交往中常见现象,消除失衡,重建平衡,原本就是政府的责任。可惜的是,大清帝国的乾隆帝、嘉庆帝不明此理,而英国人也缺少足够的耐心。”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B.天朝上国的心态是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英国曾为和平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做出过努力
D.上述贸易失衡是指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2.档案是第一手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一份藏于英国国家档案馆的档案展示的是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的签字页,上面书有大清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和大英一千八百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的字样。下列史实与这份档案紧密相关的是( )
A.中国被迫接受协定关税及开放五口通商
B.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C.西方传教士可到中国租买土地兴建教堂
D.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3.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锋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思想文化开始向中国渗透 B.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洋务运动由此产生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下列内容不属于该条约的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D.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6.“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俄美联队 B.英美联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7.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 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8.“我国疆域辽阔,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片‘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只‘大公鸡’。”中国版图的缩小与下列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俄国
9.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833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岸,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0.近代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也使得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下列事件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邓世昌黄海大战 D.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
11.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农民运动兴衰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领导人是洪秀全 ②颁布了平均分配土地的革命纲领 ③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④失败的标志是天京事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史学家范文澜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一书中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他所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失败原因
13.洋务派的重要人物李鸿章曾经说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思是说,中国的思想是根本,西方的东西只能用来为中国的思想体系服务。由此可见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实现君主立宪 D.抵抗西方侵略
14.1875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时曾宣言:“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由此可见他们出国留学的指导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变法图强 D.争取自由民主
15.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16.“洋务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虽说它没有能让北洋舰队在黄海上击沉日本海军吉野号,但至少让更多的人相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可能和希望。洋务运动的更大历史意义是播下了种子……”洋务运动“播下了种子”指的是( )
A.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B.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思想
C.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7.2015年9月,考古人员在黄海海域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的残骸,顿时让人联想到:英勇抗贼,英雄殉国,海魂永存。这位英雄是( )
A.戚继光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张之洞
18.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国;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
A.它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它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它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它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19.关于下图《中国主要通商口岸及周边城市贸易往来示意图(1885一1890年)》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东南地区通商口岸贸易网络最为密集 ②“五口通商”中的香港成为南方贸易中心 ③最早开埠的上海是南北口岸贸易枢纽 ④天津居于北方口岸贸易的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 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 D.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21.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后(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陷入分裂局面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2.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23.“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亡,但作为一场更广阔的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百日维新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
A.促进了国民觉醒 B.推翻了专制制度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实现了主权在民
24.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识之士求新求变。特别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极大的触动下,世纪之交的中国先后经历了戊戌变法与新政。有关上述变法改革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B.起到了一定思想启蒙作用
C.是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的 D.有利于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25.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二、填空题
26.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了__________。
1860年清政府又英法签订了__________,增开天津为商埠。
27.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颁布____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后期,洪仁玕写成__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28.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____为钦差大臣谋求收复新疆。
1885年中法战争中老将__________临危受命取得镇南关大捷。
29.__________年在新疆建省,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__________年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从此开始了两岸长达50年的分离。
30.__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三、材料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至少列举“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的两场战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国门被打开后首次发生的“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重大史实。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针对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今以来,香港岛割与英国……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节选自中英某条约(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日本获得军费赔偿白银二亿两……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节选自中日某条约(1895年4月17日)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节选自哪个条约?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条约内容的异同。
33.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新式教育是其中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2—1893年中国设立的各类新式学堂(部分)
创办时间 学堂名称 地点 专业设置 创办者
1862 京师同文馆 北京 英文、法文、德文、俄文、天文、算学 奕
1863 上海同文馆 上海 英文、法文、德文 李鸿章
1866 福建船政学堂 福州 制造、驾驶、管轮、绘图 左宗棠
1876 福州电报学堂 福州 电讯 丁日昌
1884 广东黄埔鱼雷学堂 广州 驾驶、鱼雷 张之洞
1887 广东水陆师学堂 广州 驾驶、管轮、马步、枪炮、营造 张之洞
1888 台湾西学堂 台北 英文 刘铭传
材料二:1872—1886年派遣留学生情况
派遣时间 学习内容 留学地点 留学人数 主办人
1872 各种西学,包括法政、工科、矿学等 美国 每年每批30人,共4批120人 曾国藩、李鸿章
1874 舰船指挥 英国 5人 沈葆桢
1877 舰船制造 法国 18人,中途又增加5人 沈葆桢、丁日昌等
1877 舰船驾驶 英国 12人 沈葆桢、丁日昌等
1886 舰船驾驶 英国 34人 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60-90年代设立的各类新式学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9世纪60-90年代中国近代新式教育。
34.中国近代化道路就像一条环环相扣的漫长链条,洋务运动使中华民族开始了强国之梦,戊戌变法就是其始端不远处的重要一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经过洋务运动的努力,虽然远未成功,但却给中国的近代化,尤其是工业近代化,打下了一个薄薄的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实现近代化的经验……当然,洋务运动,包括后来中国近代化的缓慢步伐带给中国的近代工业基础毕竟是太薄弱了……应该由近代化过程担负的改造整个社会面貌的历史任务远远没有完成。
——李德征《中外学者对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关系的几点看法》
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上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布诏书的形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维新阵营其实还是先前的士大夫群体,他们虽然有了一些新观念、新思想,但阶级的局限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找到变法、变革的真正力量。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的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洋务运动“历史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指出戊戌变法的主要历史意义。
35.每一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有着自己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天国梦】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一目标实现了吗?为什么?
【富强梦】
材料二: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他们可能尚未认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2)材料二中“漂亮的拳击手套”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洋务派的“实际行动”。
【维新梦】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的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最终导致失败,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3)材料三中的“维新梦”与材料二中的“富强梦”相比,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何新的认识?
(4)请你谈谈上述材料中不同时代的“中国梦”对当今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其根本原因是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全世界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它把侵略对象指向地大物博的中国,希望打开中国大门,向中国倾销商品,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消除失衡,重建平衡,原本就是政府的责任。可惜的是,大清帝国的乾隆帝、嘉庆帝不明此理”可知,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爆发存在责任,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惜的是,大清帝国的乾隆帝、嘉庆帝不明此理”及所学知识,1792年任命马戈尔尼为大使,率一支七百人的船队,借乾隆83岁寿辰之际来华,商讨扩展对华贸易的问题,但遭到拒绝,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A
解析:
3.答案:B
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的皇帝是道光帝.“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意思是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所以这里说的“土地”是指香港岛。故选B。
4.答案:D
解析:1514+325=1839。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根据材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及所学知识,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项正确;鸦片战争前就存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排除A项;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解体,这是鸦片战争影响的部分表现,不是“界碑”的真实含义,排除B项;洋务运动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故选:D。
5.答案:C
解析:
6.答案:C
解析:
7.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急切向外开辟市场、原料产地。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打开了中国大门,取得许多侵略权益。英法美等国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才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两次战争都是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由于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故选A。
8.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从题干的意思: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海棠叶”变成“大公鸡”,版图缩小,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的领土被不断侵占,被一个国家蚕食。联系课本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故此题选择答案D。
9.答案:D
解析:史实陈述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评价则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观的评判表达,题干选项中选项ABC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选项D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历史评价。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0.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反侵略的壮举;太平天国运动是反抗清朝统治,也反抗外来侵略的农民运动,B项符合题意;黄海大战反抗的是日本的侵略;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与反封建,反侵略无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最终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①23都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正确表述,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天京陷落,④表述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B
解析: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近代第一批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是说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而不是要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然而,它最终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反而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选:B。
16.答案:D
解析:洋务运动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目标,引进西方技术,使中国的近代工业发展起来,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此洋务运动“播下了种子”指的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对中国的深层次的影响,洋务运动确实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但是与题意不符,排除A;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B;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C。故选:D。
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奋勇杀敌,最终以身殉国。故选:B。
18.答案:B
解析: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国;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可以看出,日本在美化对中国的侵略,打着文明的旗帜,对他国进行公然侵略,其目的是掩盖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B符合题意。故选:B。
19.答案:C
解析:依据“《中国主要通商口岸及周边城市贸易往来示意图(1885-1890年)》”和所学知识可知,东南地区通商口岸最多,贸易网络最为密集,而《南京条约》最早开埠的上海成为南北口岸的贸易枢纽,《北京条约》开放的天津则居于北方口岸贸易的中心,①③④正确;《南京条约》开放的“五口通商”是指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并不包括香港,②错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
20.答案:D
解析: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所以答案选D。
21.答案:D
解析:题干关键信息是“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随之而来的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D。
22.答案:B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的维新派的主张,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变法维新。
23.答案:A
解析: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封建的旧体制没有得到改造,民族危机依旧严重,但要变法、要革新的思想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人们的思想深受启迪,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蔚然成风,故A正确;B是辛亥革命,排除;C百日维新并未挽救民族危亡,排除;D太过绝对,排除。故选:A。
2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世纪之交的中国先后经历了戊戌变法与新政”及所学知识,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政治上的措施,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经济上的措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教育上的措施,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民主思想的传播;军事上的措施,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总之,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慈禧回到北京后,从1901年到1905年,先后颁布30多道上谕,推行新政。主要内容有:改革官制、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军制、改革法律等,新政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了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A项正确;BC项只符合戊戌变法,排除BC项;二者都失败,并没有巩固清王朝统治,排除D项。故选:A。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27.答案:《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28.答案:左宗棠、冯子材
29.答案:1884、1895
30.答案:虎门销烟、公车上书
31.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
(3)入侵——19世纪,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在战争失败后被迫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主权丧失,领土被割占。
反入侵——中国人民面对侵略没有屈服,奋起抗争,展现了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1)依据材料“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追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根据材料二“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概括可知,中国国门被打开后首次发生的“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重大史实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在慈溪打死华尔。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针对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入侵——19世纪,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在战争失败后被迫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主权丧失,领土被割占;体现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反入侵一一中国人民面对侵略没有屈服,奋起抗争,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32.答案:(1)材料一出自《南京条约》:材料二出自《马关条约》
(2)同: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都有割地赔款。
异:体现的主要经济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倾销商品)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开设工厂)为主。
解析:(1)条约:根据材料“香港岛割与英国.…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可知,材料一出自《南京条约》;根据材料“日本获得军费赔偿白银二亿两……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可知,材料二出自《马关条约》。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条约内容的相同之处有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都有割地赔款。两个条约内容的相异之处有体现的主要经济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倾销商品)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开设工厂)为主。
33.答案:(1)特点: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主要学习西方语言、先进的军事,为培养新式人才,富国强兵而服务;创办者几乎全部是清政府的重臣要员。
(2)评价: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主要体现在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等方面:培养了新式人才:服务于洋务运动的开展;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在资本主义列强侵华背景下和封建势力根深蒂固的基础上起步和发展的;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教育。等等。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从地点上看,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从专业设置上看,主要学习西方语言、先进的军事,为培养新式人才,富国强兵而服务;从创办者上概括得出,创办者几乎全部是清政府的重臣要员。
(2)评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评价,如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主要体现在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等方面;培养了新式人才;服务于洋务运动的开展;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在资本主义列强侵华背景下和封建势力根深蒂固的基础上起步和发展的;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教育;等等。
34.答案:(1)成果: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打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积累了一些实现近代化的经验。原因:封建制度的弊端;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洋务运动目的的制约性。
(2)主要原因: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过分依赖无实权的光绪帝,没有掌握实权: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近代化经过洋务运动的努力,虽然远未成功,但却给中国的近代化,尤其是工业近代化,打下了一个薄薄的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实现近代化的经验……”概括可知,洋务运动的成果是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打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积累了一些实现近代化的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洋务运动“历史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的原因是封建制度的弊端;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洋务运动目的的制约性。
(2)根据材料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上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布诏书的形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维新阵营其实还是先前的士大夫群体,他们虽然有了一些新观念、新思想,但险级的局限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找到变法、变革的真正力量”概括可知,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过分依赖无实权的光绪帝,没有掌握实权;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5.答案:(1)没有实现。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2)西方先进技术。评价:未能认识到西方强大的本质: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
(4)推行政策或实行改革要符合我国国情;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要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解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一目标没有实现;《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反映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但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只是空想,在实践中难以施行,根本无法实现。
(2)根据“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可知,材料二中“漂亮的拳击手套”是指西方先进技术;根据材料二“他们可能尚未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未能认识到西方强大的本质;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最终导致失败,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可知,材料三中的“维新梦”与材料二中的“富强梦”相比,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新的认识是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4)结合所学知识,上述材料中不同时代的“中国梦”对当今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启示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聊城市十八校联考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