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届高考文综考向核心卷 新课标专用(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考文综考向核心卷—新课标专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荀子》中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土特产交易情况:“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这一交易情况( )
A.印证了社会大分工的出现 B.得益于诸侯国间的通商政策
C.表明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 D.促进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2.录囚制度创建于西汉武帝时期。《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县邑囚徒,皆审视录,参考辞状,实其真伪,有侵怨者,即时评理之。”录囚是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罪囚的复核审录,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平反冤狱及督办久系未决案件的一项制度。该制度的出现反映出汉代( )
A.司法制度臻于完善 B.统治者奉行“德主刑辅”的政治主张
C.实行无罪推定原则 D.地方行政能力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3.魏晋时期,“州”发展为一级行政单位,且州郡数量不断增殖,人口不过汉代的几分之一,州郡县数却远超东汉,地方上为增加将帅资位而建州郡,还有为了羁縻“异国之人”而设州县者,刺史守令皆用豪酋。这一时期州郡的增殖( )
A.表明疆域扩大导致机构的增加 B.旨在推进民族交融的进程
C.折射出政权统治蕴含重大危机 D.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4.下表内容为历史上不同时期“中国观”内涵的变化。
历史时期 观念 内涵
汉唐宋 小中国 地理上指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意义上汉族聚居地。中国人指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业的汉族
元 大中国 中国疆域指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元朝所有疆域;中国人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中国文化是农耕和草原两大系统;中国主权行使者是汉族政权和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
下列选项中对上表理解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缔造了疆域辽阔的“大中国”
B.“小中国”代表汉唐宋的统治区域范围
C.从“小”到“大”是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D.元代“中国”成为不同民族共有的符号
5.康熙五十五年(1716),康熙帝在谈到海防时曾说,“天下事未有不由小而至大。小者犹不可忽,大者益宜留心……即如海防,乃今日之要务,朕时加访问”,预言:“通海口子甚多,此时无碍,若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害矣”。这表明康熙帝( )
A.初具近代海权意识 B.认识到学习西方文化的迫切性
C.深入了解西方文化 D.感受到西方殖民者东来的压力
6.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的目的,是解放各被压迫的民众,不止是解放农民……不过农民解放是一个枢纽。农民的解放如果实现,其实也就是各阶级的利益”。毛泽东此论( )
A.阐明中国革命性质已经发生根本转变
B.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C.强调中国革命必须同农民问题相结合
D.意在适应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要求
7.20世纪60、70年代,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其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地区。期间,三线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三线地区占40%以上。这一举措( )
A.意在建设国家安全战略后方 B.开启新中国国防现代化进程
C.改变了西部工业的落后面貌 D.推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8.考古发现,古代两河流域居民通过观察牲畜内脏占卜(通称脏卜),出土的占卜文献中就有88%属于脏卜;古埃及人利用一些天象如日食、月食等进行占卜;玛雅人擅长预言和占卜,留下了很多非常准确的预言。这说明( )
A.占卜是每一个部族的必修课 B.可以透视不同地区的人神关系
C.人类文明发展交流具有共性 D.是研究古代社会的第一手史料
9.下表为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约500—565)的代表作。普罗科匹厄斯被誉为是继古希腊修昔底德、波里比阿之后“垂训史观”的代表人物,这是因为他的著作( )
代表作 内容
《战争》 记述了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对汪达尔和东哥特王国的征服战争
《建筑》 记述了查士丁尼在全国大兴土木的情况,其中不乏对皇帝的溢美之词
《秘史》 记述了查士丁尼夫妇的专制统治,揭露了宫廷的黑暗和帝王将相的隐私
A.符合统治者加强专制的要求 B.勇于揭露拜占庭的黑暗统治
C.继承了古希腊人文主义史观 D.重视历史的训育和启迪作用
10.“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与伏尔泰的这一观点意思最接近的是( )
A.“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
B.“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C.“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1.英国人包令(1849—1859年在华),曾在厦门亲眼看见掠卖华工的情况:“几百个苦力(华工)……胸前各自按照准备把他们送去的地方,分别打上‘C’(加利福尼亚)、‘P’(秘鲁)或者‘S’(山德维治群岛,即夏威夷群岛)等印记。”这一批华工( )
A.为提升中国一战后的地位作出贡献 B.赴加利福尼亚从事太平洋铁路建造
C.在各地形成唐人街传播着中华文化 D.自愿签署契约出国获取了巨额利润
12.互联网金融(ITFIN)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如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无须亲自到金融网点,就能办理转帐汇款、投资理财、贷款兑换等业务。这反映了互联网金融( )
A.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B.使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C.为人们相互交流提供了新途径 D.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关于以民为本政治哲学思想,我国商周时代就已萌芽。西周姜尚最早提出民本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儒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系统的民本思想。例如,孔子主张富民、患民,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倡“民贵君轻”;荀子提倡“民水君舟”。这一时期民本思想已渐趋成熟,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它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
——摘编自邓群英《中国儒家的民本思想与西方的人本主义之比较》
材料二: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成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把资本变成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时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的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效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我们主张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材料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更加公平公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毛泽东在1955年就明确指出:“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但是,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在全面建设新征程中,习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摘编自姜辉《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原则和现实途径》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民本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汉朝以民本思想为“重要的官方意识”的具体实践。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共产党宣言》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关于改造社会的主张。结合所学,列举李大钊等人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活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人民走向“共同的富裕”而采取的经济措施。结合所学,指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应坚定走下去的道路及该道路的世界意义。
14.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答。
材料一:
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中期,面对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德国部分城市结合社区中卫生、宗教与教育组织的力量进行济贫改革,英美则发起社区睦邻组织运动,目标在于通过社区组织整合社区资源来扶危济困。二战后,欧美各国大都制定了城市社区自治的法律法规。美国联邦政府自1960年以来相继制定了几部关于城市社区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如《住宅和社区发展法》《社区再投资法》和《国家和社区服务条例》等。社区组织行使社区管理职能,由社区居民代表选举产生,多层次的非营利组织遍布各个社区,他们为社区提供各种各样的专业性和差异性服务,每年约有9000多万人次的志愿者从事社区服务工作,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为美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保障。
——摘编自吴素雄、吴艳《欧美国家社区治理的结构、功能及合法基础》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在城市建立了一种以“单位”治理社会的体系,各个企事业单位从属于各级政府,城市成员从属于各个单位,国家与城市社会几乎是重合的。1986年初,民政部门首次将“社区”概念引入基层管理,开始倡导和推动社区服务工作,并于1995年制定《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随之在全国推行。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方向。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通过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发表,体现了我国社区建设由“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的转变。
——摘编自邱梦华《城市社区治理(第二版)》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社区产生的背景,并指出西方近代以来社区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特点,并简析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意义。
三、论述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一体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线索,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出现许许多多不合理、不平等和非正义的现象,带来剧烈的动荡、混乱和各种痛苦。因此,世界近代史中便充满了各种各样反抗奴役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这成为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另一条线索,这些斗争虽然带来了全球性的对抗与分裂,表现为一种与一体化相悖的离心倾向,但它有助于纠正世界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不平等、非正义的现象,从而使世界日趋公平和谐,因此,一体化与合理化这两条主线贯穿于世界近代史,世界历史也因此在这两大板块的互动中循序渐进地向前发展。
——摘编自王玮主编《世界近代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确定两条历史发展线索,就这两条线索之间的联系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所定线索不得与材料重复,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市场集散的贸易物品来自四面八方,种类较为丰富,这反映出当时诸侯国间的经济交往,政府允许存在一定规模的通商活动,B项正确。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分别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原始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商业与农业的分离,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商人社会地位,排除C项;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通过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的录囚活动,让一些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体现了汉代统治者奉行“德主刑辅”的政治主张,B项正确。“司法制度臻于完善”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汉代并未实行无罪推定原则,排除C项;录囚制度有利于提高地方司法官明法慎刑的自觉性,从而使当时的司法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并不会提高地方行政能力和效率,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地方上为增加将帅资位而建州郡”“为了羁縻‘异国之人’而设州县者,刺史守令皆用豪酋”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是大分裂大割据时期,政权统治面临严重的外部军事威胁,为了巩固统治,得到地方军事将领和豪强的支持,不得不增设州郡,任命他们作为州郡的首长。州郡的增殖实际上是为了增加政权的拥戴者,就其结果而言,州郡任用地方势力为首长,易导致割据局面,威胁中央,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疆域的扩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民族交融,排除B项;扶持地方豪强势力,致使豪强大族逐渐强大,易威胁皇权,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大中国”是指实现了疆域空前辽阔并实现了多民族的大统一,结合所学,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长时间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D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元朝缔造“大中国”,不能说明少数民族都缔造了疆域辽阔的“大中国”,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小中国”指汉族聚居地,中国人指汉族,不是代表汉唐宋的统治区域范围,排除B项;从“小”到“大”指的是疆域和民族、文化方面的变化,不是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排除C项。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康熙帝认为应该加强海上的防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清朝统治者感受到西方殖民者东来的压力,对西方的力量已经有所警觉,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海防意识,并不具备近代海权意识,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海防,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文化的内容,排除B项;康熙帝并没有认为要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只是防范西方殖民者,排除C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认为国民革命解放农民是关键,而解放农民就势必需要解决农民所关注的土地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即农民问题,说明毛泽东已经把农民问题同中国革命联系在一起,C项正确。国民革命的性质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党的领导是革命胜利的主导,而非农民阶级,排除B项;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尚未建立,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西南、西北地区进行的三线建设是党中央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的战争威胁做出的决策,是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布局考虑的,该做法意在建设国家安全战略后方,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国防现代化进程的开启,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三线建设一定程度上利于西北西南工业的发展,但相对来说仍较落后,故“改变了”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经济布局调整,并未体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材料“古代两河流域居民通过观察牲畜内脏占卜(通称脏卜)”“古埃及人利用一些天象如日食、月食等进行占卜”“玛雅人擅长预言和占卜”体现的是古代世界的先人们都在用占卜活动进行预测,是研究古代社会的第一手史料,D项正确。“占卜是每一个部族的必修课”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人神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文明之间的交流,且古代文明之间具有封闭性特征,排除C项。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普罗科匹厄斯被誉为是继古希腊修昔底德、波里比阿之后‘垂训史观’的代表人物”可知,垂训史观重视历史的训育和启迪作用,普罗科匹厄斯的著作从正反两方面记录了查士丁尼的统治,给后人借鉴,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普罗科匹厄斯的著作从正反两方面记录了查士丁尼的统治,而非符合统治者加强专制的要求,排除A项;垂训史观不仅要求从反面记录历史,给后人以教训,还要求从正面记录历史,给后人以经验,排除B项;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思想内核,排除C项。
10.答案:A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材料中伏尔泰的观点大意是人类社会也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表明需要用科学的方式认识世界,与伏尔泰的观点最接近,A项正确。“本身自由”的意思是追求自由、平等,与伏尔泰观点不一致,排除B项;“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凸显人的地位和价值,排除C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体现的是进化论思想,与材料观点不符,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英国人包令(1849—1859年在华),曾在厦门亲眼看见掠卖华工的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清政府允许列强招募华工,大量华工被掠卖至世界其他地区,他们在海外聚居并将中国文化传播至异国他乡,C项正确。此时还未开始一战,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及华工被掠卖到加利福尼亚,未体现他们赴加利福尼亚从事太平洋铁路建造,排除B项;部分华工并非自愿且没有获得巨额利润,排除D项。
12.答案:D
解析:据材料“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无须亲自到金融网点,就能办理转账汇款、投资理财、贷款兑换等业务”及所学知识可知,互联网金融在当今社会已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由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并非互联网金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们相互交流,排除C项。
13.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具有连续性;形成系统性;影响深远。
实践: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建立常平仓制度;皇帝赐给高龄老人鸠杖。
(2)前者: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后者:既改造人类的经济组织又改造人类的精神。
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建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研究团体;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3)经济措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
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世界意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我国商周时代就已萌芽。西周姜尚最早提出民本的思想”可知,历史悠久;据材料“经过儒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系统的民本思想”可知,具有连续性,形成系统性;据材料“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它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可知,影响深远。第二小问实践,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本思想指的是重视人民,以民为本,汉朝初年,面对残破的经济,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此外,建立常平仓制度,以备荒年,皇帝还赐给高龄老人鸠杖,以表示对老人的优抚。
第(2)题,第一小问主张,前者:据材料二“消灭私有制……把资本变成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可知,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后者:据材料二“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我们主张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可知,既改造人类的经济组织又改造人类的精神。第二小问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活动主要有: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建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研究团体;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第(3)题,第一小问经济措施,据材料“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化三改,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第二小问道路及世界意义,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应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世界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主要可以从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等角度进行说明。
14.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原有救济方法的不足;城市基层治理的传统等。
特点:结合多方力量扶危济困;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社区行使自主管理;非营利性服务组织数量多、分布广;提供多种社会服务;拥有庞大的志愿者队伍。
(2)特点:起步晚,发展快;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行政色彩;社区管理多元化;社区建设与时俱进等。
意义: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居民幸福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中国社会治理水平;促进基层民主自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
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中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可得出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材料一“面对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得出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根据材料一“德国部分城市结合社区中卫生、宗教与教育组织的力量进行济贫改革,英美则发起社区睦邻组织运动,目标在于通过社区组织整合社区资源来扶危济困”可得出原有救济方法的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欧洲近代城市有基层治理的传统等。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德国部分城市结合社区中卫生、宗教与教育组织的力量进行济贫改革,英美则发起社区睦邻组织运动,目标在于通过社区组织整合社区资源来扶危济困”可得出结合多方力量扶危济困;根据材料一“美国联邦政府自1960年以来相继制定了几部关于城市社区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如《住宅和社区发展法》《社区再投资法》和《国家和社区服务条例》等”可得出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根据材料一“社区组织行使社区管理职能,由社区居民代表选举产生”可得出社区行使自主管理;根据材料一“多层次的非营利组织遍布各个社区”可得出非营利性服务组织数量多、分布广;根据材料一“他们为社区提供各种各样的专业性和差异性服务”可得出提供多种社会服务;根据材料一“每年约有9000多万人次的志愿者从事社区服务工作,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为美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保障”可得出拥有庞大的志愿者队伍。
第(2)题,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中的几个时间点“1986年、1995年、2000年和2017年”及所取得的成就可得出起步晚,发展快;结合材料的时间可得出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根据材料二“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可得出社区管理多元化;根据材料二“民政部门首次将‘社区’概念引入基层管理,开始倡导和推动社区服务工作”“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可得出具有一定的行政色彩;根据材料二“开始倡导和推动社区服务工作”“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方向”“体现了我国社区建设由‘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的转变”可得出社区建设与时俱进。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可得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居民幸福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材料二“通过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可得出促进基层民主自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结合所学可知,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是基层治理的探索,有助于提升中国社会治理水平。
15.答案:示例
论题: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竞争、合作与互鉴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阐释: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弊端暴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一条历史主线。两者的竞争在冷战时期达到高峰,虽然造成世界的分裂,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各自经济、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货币体系的形成,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20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伟大建设成就,为大危机中的美国新政提供了借鉴,资本主义开始了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的进程,延续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而改革开放的中国则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解放了生产力;两者的合作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雅尔塔体系,联合国至今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21世纪中国加入WTO,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合作、竞争和互鉴中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有力地促进全球化、多极化,为世界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推动了原有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向公平合理的新秩序发展。
世界近现代史在这两大板块的互动中循序渐进地向前发展,实践必将证明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
解析:本题相对开放,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世界近代史中便充满了各种各样反抗奴役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这成为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另一条线索”和所学知识可知,可结合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竞争、合作进行分析,可拟定论点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竞争、合作与互鉴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关于阐释可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成就、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加入WTO、罗斯福新政及这些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如本题还可以从西方殖民、亚非拉反殖民与民族独立;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经济与民主政治变迁等诸多角度自拟论题,阐释合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届高考文综考向核心卷 新课标专用(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