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重点中学高二年级2024年2月入学考试
历史试题
范围:历史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 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2.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3.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 整体上对“天”的态度
《周颂》 西周初年 颂天
《大雅》 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 疑天
《小雅》 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 骂天
《国风》 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 不理天
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天道观持续衰落
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D.人性论走向成熟
4.西汉《氾胜之书》记载:“凡区种麦,令相去二寸,一行一沟容五十二株,一亩凡四万五千五百五十株,麦上土令厚二寸*凡区种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沟容九株,一亩凡六千四百八十株”等。这体现了( )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B.农民生产积极性日益提高
C.麦豆复种制开始形成 D.传统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5.如表是秦汉时期铸币情况表(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发行时间 名称 重量 币面文字 是否垄断发行
自秦延续 秦半两 半两 半两 否
文帝五年(前175年) 四铢钱 四铢 半两 否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 三铢钱 三铢 三铢 不准私铸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郡国五铢 五铢 五铢 由郡国垄断
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 赤侧五铢 五铢 五铢(带红色镶边) 由中央垄断
A.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B.王国问题渐趋严重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铸币制度日臻完善
6.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 )
A.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B.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
C.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 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7.明成祖统治时期,实行“厚往薄来"及主动对外开拓的政策,不断遣使外出,招徕“四夷”,形成了“四夷来朝”的盛况。明成祖病逝后,继位的明仁宗调整治国方针,专注内政治理。明仁宗这一政策调整( )
A.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C.冲击了传统的夷夏秩序 D.导致了朝贡贸易体制崩溃
8.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通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 )
A.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C.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D.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9.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1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B.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11.中古时期,西欧司法审判中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11世纪初,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城市中的商人开始选出仲裁人,并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出( )
A.城市崛起促进王权加强 B.自由主义打破封建束缚
C.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 D.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
12.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政长官等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 )
A.推动了民主进程 B.颠覆了寡头统治
C.削弱了元首权力 D.保留了共和因素
13.汉代名臣黄霸在任职颍川太守期间“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治颍川八年“百姓乡化,孝子、悌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这反映出汉代( )
A.社会治理渗透德治教化思想 B.开创了德治礼教的治理方式
C.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 D.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普遍提高
14.(2021山东)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思想解放的推动
15.(2023全国甲卷)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 )
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 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 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
16.成了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等三大货币集团,二战后初期,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起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一变化表明( )
A.苏联独立于西方经济体系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C.国际金融合作机制的形成 D.区域集团化的崩溃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题18分,第18题18分,第19题16分。
1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分别提取图一、图二、图三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18.《西行漫记》又被译作《红星照耀中国》,是埃德加·斯诺于1937年完成的报告文学作品。真诚而全面地阐释了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物和经历,是讲述“中国故事”的经典范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色中国”采访片段
苏区采访提纲 见闻 语言描写
“共产党人自称是在为实现土地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南京却不这么看,孰是孰非? 苏区 陕北解放区的苏维埃是一个“工农政府”,经济改革措施是重求新分配土地、取消特权阶级、取消苛捐杂税、取消高利贷。由于民主制度的实行,“农村无产阶级”的民主专政。是农民们第一感受到了民主选举的公平公正,真正参与到政治中去。
毛泽东,南京统计名单上的第一号“赤匪”,蒋介石悬赏二十五万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他是怎样的人呢 毛泽东 毛泽东作为一位掌握共产党党、政、军政策大权的中共政治局委员,吃穿用度都与普通红军战士一样。毛泽东本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当时很多同学都选择去巴黎求学,接受国外的先进思想,但毛泽东却认为他对于中国还不够了解,因此毅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而留在中国。
南京方面称红军不过是一只由“文匪”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纽约时报的记者哈里德。阿本德则认为,红军只不过盗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符号,农民群众之所以接受“共产主义者”的鼓动,只是因为不堪国民党的压迫与暴政。 农民 一位农民说“如果让我们选择, 我们当然要红军。我的一个儿子就在红军里,是我自己把他送去的。白军来了要粮食,从来不说一句付钱的话。事实上,除了参加红军的男人,剩下的小脚妇女、儿童、老人也都自愿加入到春耕的队列中来,帮助除草或积肥等辅助工作。
红军 红军战士说“这里的工作值得干。穷人的军队在为被压迫打仗,你说是不是 ”在中共苏区的生活中,我(斯诺)一次都没有见到过红军战士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争吵或是打架,年轻人总是喜欢打架,但他们却从没有过。
提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内外政策 共产党愿意停止内战,与国民党政府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在与毛泽东的谈话中(斯诺)了解到:日本帝国主义所实施的大陆政策和海上政策不仅针对中国,也是针对在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和苏俄的各个国家。因此,共产党政府希望其他国家能够积极帮助中国抵抗侵略和征服,这也是全世界的利益所在。
——摘编自[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苏区采取的措施及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斯诺“红色中国”采访的意义。(5分)
19.(16分)马可·波罗与利玛窦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代表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书籍 《马可·波罗行纪》 《利玛窦中国札记》
中国描述形象 大汗世界一切鞑靼之最高君主,今日世上从来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这种纸币的制造,它的形状、制造和工序与真正的纯金或纯银币一样。可以用它购买他们所需的商品。杭州城,这个名字义为“天堂之城”。四周足有百英里,其中无寸地不住满人。以汉八里(大都)为中心,有道路通达州郡,每25或30里设-驿站。如有紧急的文书或物品,则日夜传递,百日的路程,十天之内就能送达。 从远古以来,君主政体是中国人民所赞许的唯一政体,凡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幸福所需的东西,在这个王国的境内都有丰富的出产,无需外国进口。虽然他们有装备精良的陆军和海军,但他们的皇上和人民却从未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无论什么情况,他们都不允许外国人深入这个国家的腹地。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可·波罗与利玛窦来华路线与动机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马可·波罗行纪》关于中国形象描述的认识,并说明《利玛窦中国札记》的史料价值。(8分)
2024.02入学考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C A C C A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D D A B D C
17答案15分
图一: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一为东汉(永和五年)。
图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二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
图三: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三为唐代(天宝元年)。
18.【答案】19分
(1)措施:
对内:建立“工农政府”;实行民主制度;进行经济改革(或土地革命);严明军纪;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每点2分,不得超过6分)
对外:抵抗日本侵略:提倡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每点2分,不得超过2分)
特点:立足国情;依靠群众;以工农为主体;重视国内外力量的联合。军纪严明(每点2分,不得超过6分)
(2)意义: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向世界展现了真实的“红色中国”(延安、陕甘宁边区):有利于赢得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每点2分,不得超过5分)
19.答案(1)路线:利玛窦:沿海路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从澳门登陆,最后抵达北京。马可·波罗:沿陆路抵达中东,从陆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最后抵达大都。8分
动机:利玛窦:传播天主教;马可·波罗:进行经商贸易。4分
(2)《马可·波罗行纪》对当时的中国进行了多方面夸张性描述,展现了中国的繁荣与富庶。《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肯定了中国的政体制度,但他到中国是传播天主教思想,迫切需要得到中国统治者的承认和认可,所以他的记述中也存在夸张和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必须与其他史料印证使用。8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重点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2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