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材料分析题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这些政治运动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说明这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2.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材料一: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宋代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宋元时期市井音乐生活最活跃的场所设在市镇贸易中心的“瓦肆”“勾栏”。艺人们迎合城镇中下层听众的需求,创造了许多群众喜好的说唱曲种。部分专业艺人和艺人班社还发扬隋唐散乐百戏传统,采用化装演示故事人物的形式,融合说唱、歌舞器乐艺术为一体来进行演出,从此开辟了中国戏曲音乐表演艺术的先河。
——摘编自伍国栋《中国古代音乐》
材料三:元朝的民族融合并不是单向的,而是民族之间互相影响。在多民族共居的情况下,蒙古人、色目人带来了他们的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同时他们主动学习儒家文化,涌现出一大批少数民族诗人、艺术家。各族人士通过婚姻、请文酬答、宴会雅集等交流,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文化面貌和生活习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摘编自陈彩云《元朝强化了中华民族一体格局》
问题:
(1) 以下表述从上述材料得出的,请涂“A”;违背上述材料表达意思的,请涂“B”;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涂“C”。
①我国古代唐宋时期许多大都市店铺林立,商业繁荣。
②宋元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得益于东、西两市的功能区域划分。
③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
(2) 据材料一分析,宋代城市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有何变化?
(3)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时期市井音乐的特点和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4) 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4年半的“总体”战所造成的人口损失是巨大的。在实际战斗中死亡人数大约是800万,另外有700万人永远成了残疾人,还有1500万人“伤得或重或轻”……这场战争的物质损失也是空前的,总消耗实际上高得叫人无法想象。大约有2600亿美元左右,这个数字“相当于从18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整个世界所有国家债务总和的6.5倍。”
材料二:法西斯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包括苏联和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近20亿人被卷入这场战争……到处是残砖断瓦,人们流离失所。在那场正义与邪恶殊死搏斗的战争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类的尊严,赢得了世界和平。
(1) 材料一体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哪两方面的破坏?
(2) 材料二中的“法西斯侵略者”主要指哪几个国家?他们的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道理?
(3) 综上,两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的这一发明,很快在英国广泛应用,除用在纱厂外,还应用到冶金厂、面粉厂,并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导致了运输工具的改进。有了这一发明作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雇用1000多人。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材料二: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从此开始了电力带动机器,使电力成为补充并逐渐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工业提供了方便而价廉的新动力,而且有力的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以发电、输电、配电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和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电气设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世界跨入电气时代。
材料三:科学开始时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纺织、采矿、冶金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1) 材料一中的“这一发明”指的是什么?据材料,概括这一发明带来的影响。
(2) 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能源。该能源的应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旧唐书》
材料二:金城公主,朕之少女,岂不钟念,但为人父母,志息黎元,若允乃诚祈,更敦和好……降彼吐蕃赞普,即以今月进发,朕想自送于郊外。
——《旧唐书》
(1)材料一中的“弄赞”是谁?“当为公主筑一城”指的是今天哪一城市的什么建筑?
(2)材料二中的“朕”指的是哪位皇帝? 该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有何共同的积极意义?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一日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赵恒《劝学诗》
材料三: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宋太祖为了防止“君弱臣强”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反映出宋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产生了何种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北宋这些措施对宋朝产生的不利影响。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34年,布里斯托尔的关税只有10000英镑,1785年增为334000英镑……在18世纪成为英国第二大城市。市内建筑华丽,居民服饰艳美,百业兴旺,但财源来路不正。为此,当地一位分析家写道:这个城市里没有一块砖不渗透着奴隶的鲜血。豪华的府邸,奢侈的生活,穿着制服的仆役所需要的钱财都是靠着布里斯托尔商人买卖那些痛苦呻吟的奴隶赚来的。
——摘编自闫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 对于独立战争胜利后建成的松散邦联政体,独立战争时的美军总司令华盛顿写道:“要么我们在一个领导之下成立联邦而结合为一个国家,要么我们就保持13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永远互相争吵。”华盛顿甚至怀疑美利坚民族能否生存下去,他在一封信中说:“如果不建立一个赋有控制整个合众国的权力的政权,我认为,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其灭亡将指日可待。”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1853年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海军准将培里率4艘涂成黑色的军舰组成的特遣舰队开进江户湾,也就是今天的东京湾,要求日本开国并鸣炮示威,以武力相威胁,这就是日本史称的“黑船事件”。对此,日本朝野上下无不惊慌失措。四只蒸汽船,惊醒太平梦,从此夜不能寐。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布里斯托尔的兴起与哪一历史活动有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活动对英国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面临的困境。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一困境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惊醒太平梦”后的应对举措及其历史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重点展现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全球扩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历程。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在资本主义的产生阶段出现了哪一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思想解放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
(2)据材料,归纳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表现
(3)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反抗。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19世纪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9.某历史社团以“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作用”为主题开展读书汇报活动。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查阅资料 了解事迹】
土生白人在压迫当地人的同时对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也产生极大的不满,他们从启蒙运动中获得灵感,并且从同样曾是殖民者但已经独立的北美人那里获得鼓舞。1807年,拿破仑侵略西班牙和葡萄牙,美洲殖民地趁机展开了争取独立的斗争。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魏凤莲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下)
任务二 【运用表格 归纳历史】
人物 主要事迹
① 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林肯 ②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理论
孙中山 ③
④ 俄国十月革命
毛泽东 新中国建国前后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
任务三 【建构联系 阐述历史】
(1)上面材料中提到了“争取独立的斗争”,请你结合所学,写出关于这场斗争的历史信息。(至少答出两方面的历史信息)
(2)请你将表格中①②③④填上合适的内容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起了重大作用。请你就“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起重大作用”为题(或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从任务二的表格中选取两项史事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 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 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 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统编版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
材料二 虽然新文化倡导者所要建立的依然是“西洋式的社会国家 ”,与戊戌时 代的“揖日追俄 ”和辛亥时代的“揖美追欧 ”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但当他 们用民主和科学来概括欧美工业文明的精神的时候,已经越出了仿效某个具体国 家的具体建制的轨迹。……于是他们的认识开始由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 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 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 ”、“西洋式的国家 ”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指出先进知识分子进行这场“革新运动 ”的目的是什么?革新的途径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为这场运动高举的旗帜是 什么?
(2)材料二中的“揖日追俄 ”“揖美追欧 ”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据 材料指出,新文化运动与辛亥时代的“揖美追欧 ”有哪些异同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11.19 世纪中叶,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 自强 ”“求富 ”的洋 务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个时候自强一词应有两重含义。一就阶级意义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农 民战争(太平天国、捻军)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对中国社会来说,这多少 是一个被重新提出的古老问题。二就民族意义言,它所寻求的是:在“鸱张弥甚 ” 的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他们(指洋务派)的大政方针分两层:以外交治标,以自强治本。这个 治本之策是步步发展的。最初不过练洋枪队;继则买制器之器、以图自己造船; 终而设学校、派留学生,以图自己能制这制器的器具。等到光绪年间,他们进而 安电线、开煤矿、修铁路、办海军、设招商局、立纱厂。……但是十九世纪的后 四十年,外来的压迫节节加紧。……治标没有治好,治本也不足济事。甲午之战 是自强运动的失败。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 自强 ”一词提出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治本 ”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这场自强运动 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 自强运动 ”的性质是什么?有何积极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1 鸦片战争形势图
图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
材料二 随着第一组条约的产生,中国社会先后出现了可见的变化。第一,外国 领事和中国官吏的平等权,对清政府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制度造成很大的 压力。第二,英国割去香港(岛),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 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第三,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 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战争以残 酷的事实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 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等著作。标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 的开端。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中图 1 信息指出,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图中旗帜处 是中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的主要地点,请选择其中一个写出地名及在此抗击侵 略的一位民族英雄代表。
(2)比较图 2 与图 1,两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有何变化?据此判断,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侵略者在京师的哪一暴行被视为人类 文明的浩劫?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口开放 ”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据材料 二概括指出,“第一组条约 ”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变化?作者对“第一 组条约 ”所持观点是否客观?说明理由。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独立战争时期,来克星顿小镇里的人称自己是“一分钟”人。每当英军将至,他们就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抵抗。击退英军后,他们就回家从事农业和工商业劳动。……他们是赢得战争胜利的主力军。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1789年7月14日晨,巴黎民众经过几个小时的浴血奋战,奋不顾身地冲进巴士底狱,……马赛组织了一支500人的义勇军向巴黎进发,沿途高唱莱茵区军歌,它很快流传开来,成为全体人民的战歌
——摘编自《世界历史解说词: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的祖国鲜血遍地,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鲁日 德 李尔《马赛曲》
(1)指出材料一中“战争”的名称。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法国大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赛曲》作为法国国歌的理由。
(3)综合以上材料,比较革命过程中,法国人民和美国人民面临任务的不同点。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 ‘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材料二
鉴于美国所处的非常有利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美国的势力在1945年后便向外迅猛发展 美国势力最难渗透进去的地区是苏联控制的地区 利益的严重冲突终于不可避免了……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个世界性的思想体系,互相“排斥”,水火不相容……一个国家不站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站在苏联领导的阵营内,不存在中间道路。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 材料一中,“争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利益的严重冲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3)材料三中,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15.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18世纪后半期起,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的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1)写出工业革命时期在动力和交通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个发明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
(3)“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是谁提出的 写出日本明治维新中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
(4)为什么把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看作是本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5)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方的中国,有着与非洲共同的历史遭遇。周恩来说:非洲人民是勤劳勇敢的,它的落后不是自己造成的。
材料二: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它们是:喀麦隆、多哥、中非、索马里、贝宁、尼日尔、科特迪瓦、马达加斯加、加蓬、塞内加尔、刚果(布)……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有约三十个国家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取得独立,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亚非国家普遍感到应增进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1)材料一中“共同的历史遭遇”主要指什么?请你用一个史实证明,“非洲……的落后不是自己造成的”。
(2)材料二中的“这一年”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众多非洲国家获得独立的有利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亚非国家“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召开的国际会议是什么?同一时期,新独立的国家又发起了一个什么运动?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
“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
“......婆罗门主人得强迫其首陀罗执行屈辱的服役,因为他是自在神创造出来为婆罗门服役的。”
“‘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迭朗善《摩奴法典》
(1)请你推断出这些法律条文出自哪一文明,并说明你的推断依据。
(2)这些法律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从《摩奴法典》的内容来看,婆罗门、首陀罗之间的差异是由什么决定的?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随着查理曼帝国的解体,来自南方的阿拉伯人与来自北方的维京人成为威胁欧洲的两大蛮族体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仅仅依靠国王是保护不了自己的私人财产与身家性命安全的。正如当时一则谚语中所描述的那样:“面对蛮族的入侵,这些孱弱的国王们既不能保护自己王国的主教们免遭异教徒的入侵,也无法拯救自己日趋没落的威望。”
地方领主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选择和自己领土内的农民附庸们结为封君封臣关系,以此来维持地方的日常统治。而在军事方面,领主们选择和实力强大的骑士们结为主从关系,而正是因为这两种封君封臣关系的存在,欧洲的中世纪才会形成很多半独立的封建堿堡。
(1)请为材料一中的图示撰写标题并作简单说明。
(2)结合材料二,概括封君与封臣关系产生的原因并说明两者间的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理由: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伟大力量:成为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3)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4)必然性: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2.【答案】(1)①A;②B;③C
(2)变化:打破了市、坊的界限(或宋朝的城市打破了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限制);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或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3)特点:场所设在市镇贸易中心;迎合城镇中下层人士需求;音乐形式和演出风格多样;在继承中有所创新等。原因: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4)特点:民族交融中民族之间互相影响。
3.【答案】(1)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和物质损失。
(2)德国、意大利、日本。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反击下失败。“与人民为敌,必然失败”或“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等。
(3)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4.【答案】(1)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能源:电力。为工业提供了方便而价廉的新动力,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3)科学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不大,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5.【答案】(1)“弄赞”:松赞干布。城市:拉萨。建筑:布达拉宫。
(2)皇帝:唐中宗。事件: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3)都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6.【答案】(1)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取消节度使 收税的权力。从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等。
(2)政策:重文轻武政策。 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 弊端重现。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 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3)①形成了文臣统兵的格局,文官地位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 方面的牵制,降低了指挥效率,削弱了军队战斗力;②导致行政效率下降,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积贫积弱埋下了隐患。
7.【答案】(1)三角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邦联政体无力解决国家问题;颁布1787年宪法,成立联邦制共和国
(3)实行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4)经济实力;制度建设;国际关系;国家治理能力、地理自然条件等
8.【答案】(1)文艺复兴运动;意大利
(2)资本主义产生并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等。
(3)拉美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9.【答案】(1)名称:拉美独立运动;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领导人:玻利瓦尔等;斗争,对象:西班牙殖民者等
(2)华盛顿;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的统一等;
领导了辛亥革命等;列宁
(3)观点: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起重大作用
选择的史事: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毛泽东:建国前后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
论述: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加剧,多次工人运动的失败,时代呼唤着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土地改革、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从以上的史实可知,在革命领袖的带领下,人民群众英勇斗争,最终在历史
转折关头取得革命的胜利,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起重大作用。
10.【答案】(1)目的:救中国;
途径: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独立人格;
旗帜:民主,科学。
(2)历史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相同:都倡导向西方学习/建立“西洋式的社会国家”,
不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
(3)影响: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11.【答案】(1)原因: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抵御外国侵略的需要。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2)措施:编练新式军队/练洋枪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培养新式人才/设学校、派留学生;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标志:甲午战争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3)性质: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积极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12.【答案】(1)爆发:1840年; 虎门:关天培或定海: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或吴淞:陈化成或镇江:海龄。
(2)变化:从沿海扩展到沿江,从东南沿海扩展到北方沿海;
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暴行:火烧圆明园。
(3)条约:《南京条约》,变化:破坏了中国的主权独立;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自然经济遭到破坏;标示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端是/客观作者既阐述了“第一组条约”的危害,又指出了他的积极影响。(作者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辩证地评价了“第一组条约”。
13.【答案】(1)美国独立战争。成为赢得战争胜利的主力军。
(2)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马赛曲》激励法国人民打败了反法联军。
(3)美国人民在革命中面临的任务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人民在革命中面临的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
14.【答案】(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冷战; 两极格局。
(3)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15.【答案】(1)瓦特;斯蒂芬森。
(2)电气时代: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3)亚历山大二世: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都使本国由原来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依据国情,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发展国家;善于吸收和借鉴其他先进的文明;重视教育。
16.【答案】(1)近代中国与非洲都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都曾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贫困和落后。
(2)非洲年;二战加速西方列强的衰落、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亚洲和拉美人民反帝斗争的兴起等。
(3)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
(4)各国应加强合作,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促使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等。
17.【答案】(1)文明:古代印度。依据:法律条文中出现的“婆罗门、首陀罗、吠舍”等出自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因此,这些法律条文应出自古代印度
(2)制度:种姓制度。问题:这一制度具有严格的社会等级划分,且各等级间贵贱分明,表现出严重的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平等。
(3)由神所规定的各等级人群的出身决定的。
18.【答案】(1)标题:封君与封臣。说明: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西欧封建制度。
(2)原因:抵御外来侵害,保护自身财产和生命安全。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时打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民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