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安徽省合肥市琥珀教育集团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开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
1.如图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看出:( )
A.打破了国民党一党专政 B.中共组织领导政协会议
C.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D.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历史学家金冲及说,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前途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
B.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D.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协商谈判,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该协议的达成标志着:(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我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C.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D.西藏迈进了社会主义
4.此次战役在美国动用大量的现代化武器,耗用了大量的战略物资的情况下,中国军民团结一致,赢得胜利,帝国主义国家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再也不敢轻易地对中国诉诸武力。这表明抗美援朝:( )
A.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促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D.赢得近代反侵略战争首次胜利
5.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中谈到:“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这表明建国初我国:( )
A.工业水平很高 B.工业水平很低 C.工业门类齐全 D.经济水平领先
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建成了大型汽车生产基地,试制成功了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建成了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新建了武汉和包头大型炼钢厂,建成了洛阳拖拉机厂和哈尔滨轴承厂,还在兰州建成了大型炼油基地……这说明:( )
A.东北成为我国工业发展基地 B.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我国钢铁工业已领先于世界 D.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8.截止1953年12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5.7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在资本主义经营模式下,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这说明:( )
A.手工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
B.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社会主义改造极大地解放生产力
D.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0.数据分析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共八大召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11.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最主要教训是:( )
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B.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
C.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D.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2.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这八字方针是为了:( )
A.恢复建国初遭破坏的经济 B.开展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缓和文革造成的社会混乱 D.应对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13.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12日《人民日报》便转载了这篇文章,随即点燃了如火如荼的全国性辩论的火花。这场“辩论”的主题是:( )
A.真理标准问题 B.姓“资”姓“社”
C.党的工作中心 D.平反冤假错案
14.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曲:“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该“大会”指的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15.1978~1979年间,中国代表团密集考察了部分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科技、能源、企业发展等。这些考察有利于:( )
A.加快沿海城市开放 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进行国民经济调整
16.1978年以来,由于落实了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种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为食品工业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向食品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反映出农村改革:( )
A.推动了股份制改革 B.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C.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D.改变了劳动力结构
17.1978年,一些厂矿的负责人提出:每次权力下放,没有人想到要下放到企业,企业一点自主权都没有。企业管得这样死,经济怎能发展起来?这些负责人意在要求:( )
A.彻底变更企业所有权 B.改变公有制主体地位
C.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1984年7月,为打破经营困境,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快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B.区域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
19.1980~1989年,我国个体户年均新增不过1万多家;1990~1999年,我国个体户年均新增超20万家;到第三个十年,个体户年均新增量已有百万规模,达到近400万家;第四个十年,年均新增965万家。这得益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20.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就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2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2001~2010年,各省市的进出口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7.76%,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GDP比率)从38.91%增加到2006年的最高峰60.34%。这表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 )
A.对外贸易结构改善 B.在维护和平方面有重要作用
C.外贸经济飞速发展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2.在历史学习中,我们要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②恢复高考制度 ③中共十八大召开 ④邓小平南方谈话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2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以武装斗争为主线 B.百废待兴,建设社会主义共和国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事求是,依据国情来选择道路
2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有两次代表大会对我国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这两次会议分别是:( )
A.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九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
C.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和中共二十大
25.观察如图,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年代尺上对应的序号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辨析改错(共10分)
26.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部光荣奋斗史。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81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 】改正:
(2)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农村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 】改正:
(3)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改正:
(4)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改正:
(5)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改正:
三、材料解析(每小题14分,共2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53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全国有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无偿地获得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七百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
——摘编自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土地改革的积极作用。(4分)
材料二 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发扬起来了。但这种生产积极性是建立在小私有者基础上的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但)农村中很快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些开始富裕起来的农民,利用增长的经济实力,开始买田买地,放高利贷,甚至雇请长工,想“尝尝地主生活的味道”。一部分家庭因人口多、劳动力少,耕牛、农具缺乏,加之天灾人祸的影响,造成产量低、收入少,开始负债,甚至出卖田土、青苗,回到贫困道路。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吉首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应对这一局面所采取的措施。该措施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材料三 农村改革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和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经济发展困境决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亿万农民为改变农村面貌和自身命运,勇敢冲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从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和成功的因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2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新纪元。在国民经济恢复完成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正式开始。1953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还建立了独立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
——摘编自赵朝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开始的时代背景。简析“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6分)
材料二
1982年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时代的命题。
2020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6万亿元人民币,是1978年的276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187倍。
——据马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及前瞻》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两例具体举措,并分别简述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的影响。(6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2分)
四、活动与探究(共12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英雄人物(部分)
英雄人物 入选理由
A______________ 1952年,在上甘岭战役中,奉命夺取被敌人占领的高地。在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自己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他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B.邱少云
C.______________ 1960年,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以顽强的意志,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开钻。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
D.焦裕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C两处的英雄人物。(4分)
A.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从B、D中任选一项,撰写其入选的理由。(6分)
(3)综合材料,谈谈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2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C A C B B B C C C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B C D D A C A D A D
二、辨析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26.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部光荣奋斗史。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改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为“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改正:“农村”改为“城市”
【×】(3)改正:“中共十四大”改为“中共十三大”
【×】(4)改正:“科学发展观”改为“邓小平理论”
【√】(5)改正:
三、材料解析(每小题14分,共28分)
27.(1)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任意两点,每点2分,共4分)
(2)措施: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施农业合作化;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任意一点,2分)
变化: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任意一点,2分)
(3)我国的基本国情;当时农村经济发展困境;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农民的首创精神。(任意两点,每点2分,共4分)
(4)制定政策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任意一点,2分)
28.(1)背景: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恢复完成;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任意两点,每点2分,共4分)
意义:初步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分)(“为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不写扣1分)
(2)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设立经济特区;设立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任意两点,每点1分,共2分)
影响: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任意两点,每点2分,共4分)
(3)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制定科学规划;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
29.(1)A.黄继光(2分) C.王进喜(2分)
(2)B: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或:1952年),志愿军为缩短攻击距离,保证战斗发起的突然性,准备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他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6分)
D:1962年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当时的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6分)
(3)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忘我劳动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任意两点,每点1分,共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安徽省合肥市琥珀教育集团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