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5课 南亚、东亚和美洲的文化 习题(答案)

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一、选择题
1.壁画是阿旃陀石窟中的最为瞩目的艺术,这些壁画被认为是印度古代壁画的重要代表。画面大量描绘了释迦牟尼佛的生平故事和当时印度的社会生活和宫廷生活等情景,包括山林、田舍、战争、乐舞以及劳动人民狩猎、畜牧、生产等场面,内容十分丰富。这说明(  )
A.为宗教服务的绘画艺术出现了世俗化倾向
B.当时的印度受分裂割据影响政局动荡不安
C.落后的农耕文明使佛教得到了广泛传播
D.印度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寺庙建筑群
2.古代雅利安人诗歌《梨俱吠陀》记载,人是从普鲁沙巨人身体不同部位产生出来的:从口中产生出婆罗门,手臂产生刹帝利,大腿产生吠舍,脚产生了首陀罗。据此可以推断出(  )
A.雅利安人盛行团结平等观念
B.雅利安人已经有了等级划分
C.印度宗教情愫已经非常浓厚
D.古代印度社会与生活的信息
3.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法隆寺有48座佛教建筑,它们代表了日本最古老的建筑形式,标志着艺术史和宗教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即再现了中国佛教建筑与日本文化的融合。这说明(  )
A.日本的佛教建筑艺术起源于中国
B.法隆寺是日本神道文化的代表
C.日本佛教建筑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D.法隆寺由日本政府为鉴真所建
4.在印加帝国蒂亚瓦纳科遗址中,还保存着一座卡拉萨萨亚神庙,庙中有巨石砌成的太阳门,每年9月22日正午的阳光必径直穿过;门上刻有花纹,上一排为完整的金星历,预算50年的运转值与实际情况只差7秒钟。这主要反映了印加人(  )
A.虔诚的宗教信仰
B.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
C.天文学知识领先世界
D.已经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
5.古代美洲地区与亚欧大陆长期隔离,但印第安文化享誉中外,其中以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为代表,但是到了16世纪,三大印第安文化相继灭亡,造成这一结果的共同原因是 (  )
A.内部人民起义 B.殖民者入侵
C.内乱分裂 D.政治腐败
6.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印度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与古代印度相关的文化成就是 (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吉尔伽美什》
D.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7.如图是出土于恰帕斯州北部锡莫霍韦尔地区(今墨西哥东南部)石斧上的一个侧面人像,可能代表着玉米神。绿石是与“珍贵”“生命”“繁衍”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绿石上的玉米神具有祈祷玉米丰收的寓意。这反映了 (  )
A.印加人对玉米神的高度崇拜
B.玛雅人的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
C.阿兹特克人出口玉米颇负盛名
D.玛雅人以盛产绿石闻名于世
8.玛雅各城邦都很重视自己的历史,习惯把国家的重大事件用文字刻在石碑或石柱上,一般每隔20年就立石记事一次,现已发现石碑或石柱就有数百个。这些历史碑铭 (  )
A.使人们全面了解玛雅文化
B.主要记载了玛雅的政治事件
C.有助于人们了解玛雅文化
D.客观记载了玛雅的历史
9.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到屠杀。这段材料反映出殖民入侵给玛雅文明造成的后果是(  )
A.经济衰退 B.文化浩劫
C.国家分裂 D.民族灭亡
10.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由一个365天的太阳年及一个260天的神圣年所组成;两个年度周期平行运转,产生一个52年的大周期。阿兹特克祭司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即以历法为据。这表明(  )
A.太阳神在国家中地位极其重要
B.历法因其精确而为多数地区使用
C.历法与政治宗教生活密切相连
D.阿兹特克历主要是用于祭祀活动
11.库斯科城现为秘鲁库斯科省省会,位于秘鲁南部,在海拔3 410米的安第斯山高原上的盆地,仅比中国拉萨低259米,列为世界第四高城市。库斯科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我们到当地参观可能会与以下哪个文明相遇(  )
A.印加文明 B.孔雀文明
C.大津巴布韦文明 D.玛雅文明
12.古代印度等级制度森严,阶级矛盾尖锐。哪一宗教的产生,反映被压迫人民的心声 (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3.在日本和朝鲜的中国文化研究领域,有所谓的“朱子学”学派。这表明 (  )
A.朱熹的学术思想传及朝鲜、日本,产生了较大影响
B.程朱理学也成了日本和朝鲜的“国学”
C.《四书章句集注》是朝鲜和日本的教科书
D.朱子学就是阳明学和闽派的代称
14.印加人通过观察月亮圆缺,编制了太阳历;同时通过观察太阳,确定农业季节。他们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每年另加5天,共365天。每4年另加6天。每月都有名称,表示相应的宗教活动。这反映了印加历法 (  )
A.完全服务于农业生产
B.完全服务于宗教活动
C.完全服务于军事活动
D.兼顾了农业和宗教的需要
15.墨西哥建筑师和景观城市主义者Echeverria设计了一座特斯科科湖生态公园,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公共空间和绿色基础设施占地面积达1.43亿平方米。该项目的创意最有可能受到哪一古代美洲文明的影响 (  )
A.阿兹特克文明 B.玛雅文明
C.印加文明 D.爱斯基摩文明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在密林中披荆斩棘,开辟通路,发现一座方形石柱,高约14英尺,各边宽约3英尺,四面从上到下都刻有非常醒目的浮雕。前面是一位衣着奇异富丽的人物形象,脸部明显是在表现一幅肖像,凝重、肃穆,令人极其震慑。背面是不同的图案,不同于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东西,侧面刻满独特文字。它前面3英尺远处,是一块同样刻有人物形象和装饰图案的大石块,在这些不期而遇的纪年碑刻前,我们心中立即升腾起对美洲文化遗存的神秘莫测之感,真是刻骨铭心。
——[美]诺曼·哈蒙德《寻找玛雅文明》
材料二  玛雅文明的“失落”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作为玛雅文明黄金时代的古典期,在公元9世纪戛然而止,从此被丛林吞噬;二是出现在尤卡坦半岛的后古典期的玛雅文明,在16世纪被毁灭,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三是由于西班牙殖民者的野蛮摧残,导致古代玛雅知识失传。
——高中历史人教版《探索历史的奥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寻找玛雅文明》中作者发现了玛雅人留下的哪几方面的文化遗存。各反映了哪方面的成就
(2)在材料二中的三种“失落”中,你认为哪一种对玛雅文明的破坏最为严重 为什么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图中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成“纸草”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古文明区域是    ;在烧制或晒干的黏土泥版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    ;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    ;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    。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阿拉伯对古代文化继承和发展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及影响。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
“文明冲突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古时期朝鲜是如何从中国“吸取营养”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
从题干中的壁画内容包含有大量的社会生活和宫廷生活等情景,可得出阿旃陀石窟的宗教壁画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故A项正确;题干中的绘画内容虽涉及战争,但无法得出当时印度的政局是否是分裂割据,故B项错误;题干的主旨不是强调佛教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而是壁画内容的特色,故C项错误;阿旃陀石窟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寺庙建筑群,故D项错误。
2.B
【解析】
从题干中的“从口中产生出婆罗门,手臂产生刹帝利,大腿产生吠舍,脚产生了首陀罗”,可知雅利安人已经有了四个种姓的等级划分,故B项正确。题干中强调的是等级划分,不是团结平等观念,故A项错误;题干主旨不是强调印度人的宗教情愫,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也不是强调古代印度的社会与生活信息,故D项错误。
3.C
【解析】
题干强调了法隆寺“再现了中国佛教建筑与日本文化的融合”,也就是体现了日本佛教建筑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故C项正确;法隆寺的建造说明日本的佛教建筑艺术受到中国文化影响,但不能说明佛教建筑艺术起源于中国,故A项错误;法隆寺是日本佛教文化的代表,故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法隆寺的兴建与鉴真的关系,故D项错误。
4.B
【解析】
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卡拉萨萨亚神庙的太阳门对阳光的准确计算,以及金星历的精确性,由此可知印加人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故B项正确;题干主旨不是强调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将印加人与世界其他民族比较,无法得出其天文学知识领先世界的结论,故C项错误;近代科学体系建立的标志是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故D项错误。
5.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量涌入美洲进行殖民掠夺,对美洲文化造成了致命打击,故选B;三大印第安文化的相继灭亡的共同原因来自外部,A、C、D都是内因,排除。
6.D
【解析】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D正确;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化成就,A错误;《汉谟拉比法典》《吉尔伽美什》都是古代西亚文化成就,B、C错误。
7.B
【解析】
根据题干文物出土地点可以判断这是玛雅人活动区域,其对玉米神的崇拜说明当时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主,B正确;印加人生活在安第斯山脉地区,排除A;“祈祷玉米丰收”不代表出口玉米,排除C;题干强调的是对玉米神的信仰而非盛产绿石,排除D。
8.C
【解析】
据玛雅各城邦“习惯把国家的重大事件用文字刻在石碑或石柱上,一般每隔20年就立石记事一次”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历史碑铭有助于人们了解玛雅文化,故C正确;“全面了解”说法绝对,故A错误;玛雅的重大事件包括政治事件、经济事件以及军事事件等,故B错误;碑铭带有主观性,故D错误。
9.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征服美洲后对玛雅文化的破坏,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经济衰退、国家分裂、民族灭亡均无关,A、C、D三项错误。
10.C
【解析】 
由材料“祭司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可知,阿兹特克历法与政治宗教生活密切相连,故C项正确。
11.A
【解析】 
把题干中“秘鲁”这一关键信息跟教材“美洲印第安文明分布图”结合起来,可知在今天秘鲁分布的是印加文明,故选A项,排除D项;孔雀文明和大津巴布韦文明不属于美洲文明,排除B、C两项。
12.B
【解析】 
最能体现古代印度人民反对等级制度和社会动荡时期人们的需要的是宣传众生平等的佛教,B项正确;讲究炼丹修行的中国道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基督教和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并非产生于古印度,A、C、D三项错误。
13.A
【解析】 
朱子学于13世纪20年代就开始传入与中国邻近的日本、朝鲜及越南等国,朱子学在传入后不久便融入了当地文化。14世纪至16世纪,日本出现了专门研究朱子学的儒家学派。后来江户时代的德川幕府把朱子学奉为“官学”。明治维新之后,1890年,日本天皇公布了《教育敕语》,确立了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国民道德教育方针,这标志着朱子学在日本已逐渐融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15世纪初至16世纪中叶是朝鲜李朝时代的鼎盛时期,朝鲜产生了自己的朱子学集大成体系(退溪学),朱子学已成为朝鲜民族自己的文化,并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正统地位。B项的国学应改为官学,即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学术,故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与题干材料表述不符,故排除。
14.D
【解析】 
印加人通过观察太阳,确定农业季节;他们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都有名称,表示相应的宗教活动。这反映了印加历法兼顾了农业和宗教的需要,故D正确。“完全服务于”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B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军事活动,故C错误。
15.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阿兹特克文明都城建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小岛上,故A项符合题意;玛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尤卡坦半岛,排除B项;印加文明位于南美洲库斯科地区,排除C项;爱斯基摩文明位于北极地区,排除D项。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6.(1)发现了玛雅人留下的醒目的浮雕,反映了玛雅人的建筑成就。发现了方形石柱侧面刻满独特文字,反映了玛雅人发明了独特的文字。
(2)西班牙殖民者对玛雅文明的破坏最为严重。正是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使玛雅地区的文化受到野蛮摧残。同时,也有迹象表明,在西班牙人的征服之后,源于欧洲的疾病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疟疾和天花等造成了玛雅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极大倒退,造成亡族灭种的惨祸,使古文明毁灭殆尽。(选取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
17.(1)① ② ③ ④
(2)文化措施: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贡献:将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欧;将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传到欧洲;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文化。影响:阿拉伯处在东西方贸易交往的交通要道上,它把中国古代的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先进知识和宗教文化,它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3)新罗派和尚圆仁去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特别是通过佛教教义、建筑和中国的经典;渤海国在政治上极受唐朝影响,采用唐朝的政治军事制度;经济上则积极引进中原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5课 南亚、东亚和美洲的文化 习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