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一次练兵
历史试题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8页,其中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等考生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请将非选择题的答案按要求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否则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为研究史前时期提供原始史料的是( )
A.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B. 传说中炎帝教民种植五谷
C. 电视纪录片《解密甲骨》 D. 《史记》中记载的大禹治水
2. 古有书生“进京赶考”,今有游客“进淄赶烤”。2023年的春天,全国的烧烤爱好者都纷纷涌向淄博。淄博烧烤历史悠久,可以推至距今约13000年。如果你回到战国时期“进淄赶烤”,你可能会见到( )
A. 小篆书写的招牌 B. 农民用铁犁耕田
C. 孔子在齐国讲说 D. 五铢钱流通广泛
3.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解读下面的中国历史时间轴,关于古代史上朝代及其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②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 ③是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 ④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4. 根据图,可以得出最合理的结论是( )
A. 人口上升与赋税制度变化相关 B. 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北人南迁
C. 人口骤降的原因是暴政和叛乱 D. 唐代人口出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5. 宋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有外国学者曾这样评价十三世纪的中国:“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下列关于宋代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词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之一
②丝绸开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
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④已出现火药箭、突火枪等多种火药武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读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据表中内容可知( )
年份 由英国进口的贸易额 对英国出口的贸易额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550 250 1790 230
1850 680 390 990 800
1853 400 390 650 1330
1855 360 340 290 1990
A. 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 B. 中国外贸总体呈下滑趋势
C. 广州在外贸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D. 上海的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7. 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了《一只新孵化出的鸡》的漫画(下图),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日本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
B.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
D. 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8. “近代中国的‘沉沦’中有‘上升’,……由于有新的阶级、新的政党、新的经济力量、人民群众的普遍觉醒这样的上升因素在起作用,终于制止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滑向殖民地的企图。”其中“上升因素”起的作用是( )
A. 推动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 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C. 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D. 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和发展
9. 延安《新中华报》、南京《中央日报》等国内各大报刊、广播电台及英国、法国、美国及东南亚国家的报纸、电台,纷纷报道获得胜利的消息。石家庄、太原等城市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八路军出师抗日旗开得胜……与材料描述有关的是( )
A. 百团大战 B. 台儿庄战役 C. 平型关大捷 D. 孟良崮战役
10. 有学者认为,在历时两年的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该学者意在说明长征( )
A. 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 B.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C.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1. 在一次军事计划讨论会上,“刘伯承说:‘山东按着敌人的脑袋,陕北按着敌人的两条腿,我们拦腰砍去。’他的比喻生动形象,使在座的同志们都笑了起来。邓小平又说:‘这一刀一定要砍好,一定要砍在敌人的要害部位。’刘伯承强调:‘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我们不能低估’。”刘、邓在讨论会后指挥的军事行动( )
A.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 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12. 方寸间铭记历史,下列邮票所展现出的时代特征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3. 下列图表数据来自于2022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2165亿元,增长3%左右
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00亿元,自治区公共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建成投运
消除返贫风险5105户21739人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
A. “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的提出
14. 1972年,周恩来在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20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里“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是指( )
A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美建交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 孙中山曾指出:“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习近平则提出了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位一体”发展目标,他们共同主张( )
A 重视公有经济,反对私人资本 B. 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
C. 倡导市场经济,防止两极分化 D. 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
16.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下表述能正确反映亚非文明的是( )
A. 金字塔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标志
B.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C. 古代印度等级制中的首陀罗享有崇高地位
D. 古代日本大化改新前处于封建社会
17. 如图是某个帝国发展的时空定位。据此判断这个帝国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18. 在研究历史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往往会有所不同,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判断该历史人物是( )
印第安人认为: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认为:他“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19. 一位学生对欧美三个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独辟蹊径”“循环往复”。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
A. 英、美、法 B. 法、美、英 C. 英、法、美 D. 美、英、法
20. 19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这反映了( )
A.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B.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21. 如下思维导图,其中①②处应填写( )
A. 巴黎和会、华盛顿条约 B. 雅尔塔会议、九国公约
C. 巴黎和会、九国公约 D. 雅尔塔会议、华盛顿条约
22. 苏联1928年-1932年的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成就”和“模仿”分别是指( )
A. 苏联模式、罗斯福新政 B. 苏联模式、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 赫鲁晓夫改革、罗斯福新政 D. 赫鲁晓夫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23. “……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图7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该“公告”出自( )
A. 开罗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波茨坦会议 D. 亚非会议
24. 2023年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世界经济展望分组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说:“目前有的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顾经济规律,肆意搅动全球经贸关系。通过‘筑墙’、‘设垒’、‘脱钩’等手段阻遏其他国家,这对世界经贸关系和投资关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这说明当今( )
A. 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 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 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
25. 2022年11月,一款名为ChatGTP的AI聊天机器人以“狂飙”之姿,引起了科技圈的震荡,微软市值一夜暴涨5000多亿美元。材料说明( )
A. 国家制度不断革新 B.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C. 经济全球化的开启 D. 信息时代经济迅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6分,27题17分,28题17分)
26. 某中学九年级同学举办了以历史学科为主的跨学科主题融合项目式学习活动,以下是他们的学习任务单,请和他们一起“破圈”“跨界”吧!
【华夏“认”同】
材料一:甲骨文的主要内容涉及商代的自然生态、气候灾害、社会经济构成、外交征伐,为研究中国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与当今的汉字及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一脉相承。
——宋镇豪《祝贺!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1)根据材料一说明甲骨文为什么能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至少两点)
【百家争“鸣”】
材料二: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
——2014年5月习近平在视察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时的讲话
材料三:来自各诸侯国活跃了一百余年的儒家王者师、道家传人、法家骨干、阴阳家领袖,他们互相对立、互相争鸣、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共同培养了特殊的理想人格风采、留下了示范后世的良言激行。
——王立《百家争鸣与大一统》
(2)根据材料二、三,请你举出“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其中一位所属的学派及其“延续到现在的观念”或是“示范后世的良言淑行”?
【“力”的较量】
材料四: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政。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宣改姓元氏。诸劝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3)历史上重大改革就如滚滚向前的快车,请结合材料四,说明变革的名称?“魏主”受到的阻力来自哪方力量?剖析这场改革的影响。
【此“画”怎讲】
材料五:
(4)如果围绕“盛唐气象”进行主题探究,从材料五中选取一个典型材料,请写出你的选择及理由。
27.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部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推进伟大事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坚定党的领导】
材料一: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这时,“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从8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国民党当局布好口袋形阵势,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危急关头,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原定计划,立即改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挺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遵义会议会址
(1)依据材料,概述导致中央红军面临风险的内部原因。遵义会议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这次风险挑战?
材料二:解放区的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它让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简史》
(2)材料中“封建制度根基”指什么?“土地制度改革”发挥怎样的作用?
【制度自信】
材料三: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信念。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根源,请结合所学归纳中国人民在抗疫中体现出了那些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传统?
道路自信】
材料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依据材料,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20世五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又开启了新的征程……
——中央电视台电视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詞
(5)请对材料中“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又开启了新的征程”这句话做出合理的解释。
28. 欧洲曾带给世界灿烂的文明,一度引领着世界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篇】
(1)图1反映的政治制度在谁当政时发展到高峰?图2著作有何历史地位?写出图3所示政治制度的名称。
【近代篇】
材料一 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社会发生了变化。
(2)据所学知识填写表中A、B再处内容,并说说它们共同影响。
材料二 14—19世纪的欧洲(如下图)
(3)据所学知识填写图中①②③④处的相关内容。
【现代篇】
材料三 二战后,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浪潮席卷了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殖民统治,到20世纪中叶,随着美苏的崛起,世界变成了两极格局,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4)据材料概括欧洲衰落的原因。
材料四 面对二战后的形势,西欧国家利用美国的拨款和贷款,促进了经济的复苏,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5)分析材料中的“拨款和贷款”与美国哪项计划有关?据所学知识说说图片组织的建立时间及作用。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一次练兵
历史试题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8页,其中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等考生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请将非选择题的答案按要求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否则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为研究史前时期提供原始史料的是( )
A.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B. 传说中炎帝教民种植五谷
C. 电视纪录片《解密甲骨》 D. 《史记》中记载的大禹治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原始材料,属于第一手资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第一手史料更为可信,第一手资料没有掺杂个人观点,A项正确;传说的真实性有待考究,属于二手史料,排除B项;电视纪录片《解密甲骨》《史记》中记载的大禹治水都是经过后人加工,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CD项。故选A项。
2. 古有书生“进京赶考”,今有游客“进淄赶烤”。2023年的春天,全国的烧烤爱好者都纷纷涌向淄博。淄博烧烤历史悠久,可以推至距今约13000年。如果你回到战国时期“进淄赶烤”,你可能会见到( )
A. 小篆书写的招牌 B. 农民用铁犁耕田
C. 孔子在齐国讲说 D. 五铢钱流通广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战国时期”、“进淄赶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所以在战国时期的淄博可能会见到,B项正确;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排除A项;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五铢钱,排除D项。故选B项。
3.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解读下面的中国历史时间轴,关于古代史上朝代及其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②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 ③是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 ④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公元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可知①是秦汉时期,主要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A项正确;②是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排除B项;③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排除C项;④是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不符合“对外开放”,排除D项。故选A项。
4. 根据图,可以得出最合理结论是( )
A. 人口上升与赋税制度变化相关 B. 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北人南迁
C. 人口骤降的原因是暴政和叛乱 D. 唐代人口出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分析,可看出从隋朝大业年间到贞观年间人口骤然下降,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受到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末农民起义的影响,从唐玄宗天宝年间到唐肃宗人口骤降主要是由于安史之乱,因此C项正确;材料中隋朝的人口超过唐朝贞观年间,这不是由于税收制度的变化,当时的税收制度是租庸调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全国的人口数量,北人南迁是在中国领土范围之内,不会影响总人口的变化,排除B项;唐代人口出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不符合表格中的数据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
5. 宋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有外国学者曾这样评价十三世纪的中国:“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下列关于宋代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词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之一
②丝绸开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
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④已出现火药箭、突火枪等多种火药武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是词,在词史上,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①正确;唐宋以来,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因此②说法中的“开始”错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③正确;唐末宋初的战争中已经使用火药箭,北宋时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提高了北宋的军事战斗力,④正确,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②不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6. 读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据表中内容可知( )
年份 由英国进口的贸易额 对英国出口的贸易额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550 250 1790 230
1850 680 390 990 800
1853 400 390 650 1330
1855 360 340 290 1990
A. 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 B. 中国外贸总体呈下滑趋势
C. 广州在外贸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D. 上海的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1844年到1855年间,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逐渐超过广州,可见,上海被迫开放后,作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外贸地位不断提高,D项正确;表格只是统计了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并没有显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情况,无法得出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排除A项;中国外贸总体上升趋势,排序B项;广州的进出口贸易额在下降,不能反映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7. 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了《一只新孵化出的鸡》的漫画(下图),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日本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
B.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
D. 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时间和漫画内容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项正确;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中国五四爱国运动,排除A项;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排除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王朝的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8. “近代中国的‘沉沦’中有‘上升’,……由于有新的阶级、新的政党、新的经济力量、人民群众的普遍觉醒这样的上升因素在起作用,终于制止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滑向殖民地的企图。”其中“上升因素”起的作用是( )
A. 推动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 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C. 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D. 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和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由于有新的阶级、新的政党、新的经济力量、人民群众的普遍觉醒这样的上升因素在起作用,终于制止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滑向殖民地的企图。”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因此“上升因素”起的作用是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发展,D项正确;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则是对政治制度变革的探索,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排除B项;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排除C项。故选D项。
9. 延安《新中华报》、南京《中央日报》等国内各大报刊、广播电台及英国、法国、美国及东南亚国家的报纸、电台,纷纷报道获得胜利的消息。石家庄、太原等城市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八路军出师抗日旗开得胜……与材料描述有关的是( )
A. 百团大战 B. 台儿庄战役 C. 平型关大捷 D. 孟良崮战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它振奋了抗日精神,延安《新中华报》、南京《中央日报》等国内各大报刊、广播电台及英国、法国、美国及东南亚国家的报纸、电台,纷纷报道获得胜利的消息,石家庄、太原等城市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八路军出师抗日旗开得胜,C项正确;百团大战是在抗日相持阶段取得的胜利,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胜利,排除B项;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排除D项。故选C项。
10. 有学者认为,在历时两年的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该学者意在说明长征( )
A. 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 B.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C.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某学者认为,历时两年的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即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D项正确;由于博古等人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排除B项;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C项。故选D项。
11. 在一次军事计划讨论会上,“刘伯承说:‘山东按着敌人的脑袋,陕北按着敌人的两条腿,我们拦腰砍去。’他的比喻生动形象,使在座的同志们都笑了起来。邓小平又说:‘这一刀一定要砍好,一定要砍在敌人的要害部位。’刘伯承强调:‘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我们不能低估’。”刘、邓在讨论会后指挥的军事行动( )
A.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 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山东按着敌人的脑袋,陕北按着敌人的两条腿,我们拦腰砍去”、“这一刀一定要砍好,一定要砍在敌人的要害部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千里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突破黄河天险,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C项正确;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A项;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B项;千里挺进大别山发生在解放战争胜利之前,排除D项。故选C项。
12. 方寸间铭记历史,下列邮票所展现出的时代特征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开国大典”、“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举行了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革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根据题意,A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在1956年,排除B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1956-1976年,排除C项;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排除D项。故选A项。
13. 下列图表数据来自于2022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2165亿元,增长3%左右
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00亿元,自治区公共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建成投运
消除返贫风险5105户21739人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
A. “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的提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图表数据来自于2022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结合所学知识,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西藏自治区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一国两制”构想是为解决祖国统一提出来的,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社会主义公有制度是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排除D项。故选C项。
14. 1972年,周恩来在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20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里“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是指( )
A.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美建交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B
【解析】
【详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项正确;抗美援朝取得胜利后中国与美国不在有外交,排除A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排除C项;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排除D项。故选B项。
15. 孙中山曾指出:“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习近平则提出了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发展目标,他们共同主张( )
A. 重视公有经济,反对私人资本 B. 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
C. 倡导市场经济,防止两极分化 D. 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措施自由,产业勃兴”可知孙中山强调的是发展实业经济方面的内容,“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说明孙中山非常注重避免资本的过度扩张造成的社会不公。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位一体”发展目标,体现了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的理念,D项正确;反对私人资本与孙中山的主张不符,排除A项;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倡导市场经济与孙中山的主张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6.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下表述能正确反映亚非文明的是( )
A. 金字塔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标志
B.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C. 古代印度等级制中的首陀罗享有崇高地位
D. 古代日本大化改新前处于封建社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 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B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排除A项;在古代印度等级制中婆罗门是最高等级,享有崇高地位,首陀罗是第四等级,排除C项;古代日本在大化改新前处于奴隶社会,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17. 如图是某个帝国发展的时空定位。据此判断这个帝国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B项正确;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成功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排除A项;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排除C项;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到他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排除D项。故选B项。
18. 在研究历史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往往会有所不同,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判断该历史人物是( )
印第安人认为: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认为:他“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美洲,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他们的文化,掠夺他们的财富,C项正确;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排除A项;达·伽马到达印度,排除B项;麦哲伦船队进行环球航行,排除D项。故选C项。
19. 一位学生对欧美三个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独辟蹊径”“循环往复”。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
A. 英、美、法 B. 法、美、英 C. 英、法、美 D. 美、英、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英国民主制度建立过程具有渐进性特征,美国的的民主制建立新的模式;法国的民主制在革命中不断循环反复,A项正确;BCD描述顺序不对,排除BCD项。故选A项。
20. 19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这反映了( )
A.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19世纪六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范围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著名的有: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B项正确;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是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排除A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美国内战”等无关,排除C项;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D项。故选B项。
21. 如下思维导图,其中①②处应填写( )
A. 巴黎和会、华盛顿条约 B. 雅尔塔会议、九国公约
C. 巴黎和会、九国公约 D. 雅尔塔会议、华盛顿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一战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协约国集团分别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1921-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签订了《九国公约》等,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项正确;1947年3月,英法两国签订同盟互助条约。1948年3月英法联盟扩大为布鲁塞尔条约组织,9月美国、加拿大与布鲁寒尔条约组织成员国举行集体安全问题会谈并通过“华盛顿条约”,排除A项;雅尔塔会议是在二战期间召开,排除BD项。故选C项。
22. 苏联1928年-1932年的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成就”和“模仿”分别是指( )
A. 苏联模式、罗斯福新政 B. 苏联模式、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 赫鲁晓夫改革、罗斯福新政 D. 赫鲁晓夫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苏联1928年-1932年的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 1932年,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开始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1929年至1933年之间发源于美国,并后来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面对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因此这里“成就”和“模仿”是指苏联模式、罗斯福新政,A项正确;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并不是对苏联模式的“模仿”,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始于20世纪50年代,排除CD项。故选A项。
23. “……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图7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该“公告”出自( )
A. 开罗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波茨坦会议 D. 亚非会议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波茨坦会议是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7月26日,以美、英、中三国宣言形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宣布了盟国占领日本后将实施的基本原则,并重申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必须实施,C项正确;开罗会议会后公布开罗宣言,排除A项;雅尔塔会议是一次关于制定战后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首脑会议,排除B项;亚非会议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24. 2023年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世界经济展望分组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说:“目前有的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顾经济规律,肆意搅动全球经贸关系。通过‘筑墙’、‘设垒’、‘脱钩’等手段阻遏其他国家,这对世界经贸关系和投资关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这说明当今( )
A. 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 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 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主要涉及的是世界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筑墙’、‘设垒’、‘脱钩’等手段阻遏其他国家”这些都说明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遭到的挫折,没有涉及跨国公司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材料主旨没有反映,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经济问题,与政治多极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5. 2022年11月,一款名为ChatGTP的AI聊天机器人以“狂飙”之姿,引起了科技圈的震荡,微软市值一夜暴涨5000多亿美元。材料说明( )
A. 国家制度不断革新 B.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C. 经济全球化的开启 D. 信息时代经济迅速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涉及的ChatGTP,是人工智能的代表,这表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国家制度内容,无法得知国家制度不断的变革,排除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得知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排B项;经济全球化并非在现在才开启,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6分,27题17分,28题17分)
26. 某中学九年级同学举办了以历史学科为主的跨学科主题融合项目式学习活动,以下是他们的学习任务单,请和他们一起“破圈”“跨界”吧!
【华夏“认”同】
材料一:甲骨文的主要内容涉及商代的自然生态、气候灾害、社会经济构成、外交征伐,为研究中国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与当今的汉字及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一脉相承。
——宋镇豪《祝贺!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1)根据材料一说明甲骨文为什么能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至少两点)
【百家争“鸣”】
材料二: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
——2014年5月习近平在视察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时的讲话
材料三:来自各诸侯国活跃了一百余年的儒家王者师、道家传人、法家骨干、阴阳家领袖,他们互相对立、互相争鸣、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共同培养了特殊的理想人格风采、留下了示范后世的良言激行。
——王立《百家争鸣与大一统》
(2)根据材料二、三,请你举出“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其中一位所属的学派及其“延续到现在的观念”或是“示范后世的良言淑行”?
【“力”的较量】
材料四: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政。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宣改姓元氏。诸劝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3)历史上重大改革就如滚滚向前的快车,请结合材料四,说明变革的名称?“魏主”受到的阻力来自哪方力量?剖析这场改革的影响。
【此“画”怎讲】
材料五:
(4)如果围绕“盛唐气象”进行主题探究,从材料五中选取一个典型材料,请写出你的选择及理由。
【答案】(1)甲骨文是研究古代中国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真实可靠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甲骨文的构形和体式,与今天的汉字语法结构一脉相承。(至少两点)
(2)举例:
老子:道家。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孔子:儒家。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孟子:儒家。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庄子:道家。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要保持独立人格。
(3)北魏孝文帝改革;来自鲜卑族的保守贵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社会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选择:图二。
理由:文成公主和亲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青藏高原,为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唐与吐蕃的友好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或者促进了吐蕃经济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这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或者选择:图三。
理由:李白是唐诗的杰出代表,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是我国诗歌史上的最高峰,反映了唐朝文化的繁荣。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甲骨文的主要内容涉及商代的自然生态、气候灾害、社会经济构成、外交征伐,为研究中国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与当今的汉字及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一脉相承。”可知,甲骨文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甲骨文是研究古代中国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真实可靠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甲骨文的构形和体式,与今天的汉字语法结构一脉相承。
【小问2详解】
举例: 老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这些思想对先进的哲学理论有影响。
孔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也是现在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
孟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是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告知后世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实行仁政。
庄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要保持独立人格。 这一思想对于现在我们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有重要启示作用。
【小问3详解】
名称:根据材料“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政。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魏主是拓跋氏,后改姓魏元,体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阻力:根据材料“诸劝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阻力来自鲜卑族的保守贵族;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实行说汉语、穿汉服等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社会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小问4详解】
选择:根据材料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可知,此图体现的是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主题,体现了唐蕃和亲,图三李白体现的是唐朝时期的诗歌繁荣。因此,选择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选择理由,但是两者都体现了盛唐气象的内容。
例如:选取图二。 理由:文成公主和亲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青藏高原,为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唐与吐蕃的友好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或者促进了吐蕃经济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这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选取图三。 理由:李白是唐诗的杰出代表,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是我国诗歌史上的最高峰,反映了唐朝文化的繁荣。
27.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部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推进伟大事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坚定党的领导】
材料一: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这时,“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从8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国民党当局布好口袋形阵势,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危急关头,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原定计划,立即改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挺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遵义会议会址
(1)依据材料,概述导致中央红军面临风险的内部原因。遵义会议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这次风险挑战?
材料二:解放区的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它让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简史》
(2)材料中“封建制度根基”指什么?“土地制度改革”发挥怎样的作用?
【制度自信】
材料三: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信念。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根源,请结合所学归纳中国人民在抗疫中体现出了那些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传统?
【道路自信】
材料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依据材料,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20世五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又开启了新的征程……
——中央电视台电视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詞
(5)请对材料中“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又开启了新的征程”这句话做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1)“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证。
(3)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团结一致,共渡时艰等
(4)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中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回答两点)
(5)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
【小问1详解】
内部原因:根据材料“‘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得出内部原因:“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措施: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小问2详解】
封建制度根基:根据材料“解放区的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得出“封建制度根基”指封建土地制度。作用:“土地制度改革”发挥作用才阶级关系的改变,农民积极性方面着手,如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证。
【小问3详解】
根源:根据材料“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信念。”得出根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民族精神和传统:结合所学归纳中国人民在抗疫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可以从团结一致,共渡时艰等着手。
【小问4详解】
根据材料“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可知指的是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中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小问5详解】
根据材料“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又开启了新的征程”,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邓小平进行南方谈话,解释可以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着手,如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8. 欧洲曾带给世界灿烂的文明,一度引领着世界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篇】
(1)图1反映的政治制度在谁当政时发展到高峰?图2著作有何历史地位?写出图3所示政治制度的名称。
【近代篇】
材料一 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社会发生了变化。
(2)据所学知识填写表中A、B再处内容,并说说它们的共同影响。
材料二 14—19世纪的欧洲(如下图)
(3)据所学知识填写图中①②③④处的相关内容。
【现代篇】
材料三 二战后,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浪潮席卷了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殖民统治,到20世纪中叶,随着美苏的崛起,世界变成了两极格局,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4)据材料概括欧洲衰落原因。
材料四 面对二战后的形势,西欧国家利用美国的拨款和贷款,促进了经济的复苏,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5)分析材料中的“拨款和贷款”与美国哪项计划有关?据所学知识说说图片组织的建立时间及作用。
【答案】(1)伯里克利。地位:它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任写1点)封君封臣制度(或封建等级制度)。
(2)A:租地农场;B:手工工场。影响: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任写1点)
(3)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君主立宪;④电气。
(4)原因:战争(二战)的破坏;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美苏的崛起。
(5)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1993年。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任写两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和示意图一可知,图片1,在伯里克利当政时发展到高峰;图片2,它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图片3,它是封君封臣制度。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农业中产生租地农场,手工业中产生手工工场;它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示意图可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体现了思想的改变,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浪潮席卷了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殖民统治,到20世纪中叶,随着美苏的崛起“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有,战争的破坏,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美苏的崛起。
【小问5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四”西欧国家利用美国的拨款和贷款,促进了经济的复苏,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可知,“拨款和贷款”是指马歇尔计划,1993年欧盟成立,它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