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1.(22-23高二下·江苏无锡·期末)“文书御天下”,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书政治”的传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公文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令”“告”“册”等公文雏形,西周出现“命”“诰”“誓”等王命文书,分别用于授官赐爵、发布政令或训诫臣僚、征伐誓师等重要活动。但总起来看,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秦汉时文书种类增加,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云梦秦简《内史杂》云:“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王充《论衡》云:“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材料二 唐代正式公文达到15种,更加规范,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宋代公文文种全方位增多,地方官府间及中央与地方间文书往来远胜前朝,这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叠床架屋直接有关。元朝皇帝专用文种诏令分为蒙诏和汉诏,以蒙诏为主体,呈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新增了谕旨,可以绕开文官政府直接下达,到清代开始制度化。清代臣子有一特殊的上奏文种——“奏折”,可以直达御前,增强了保密性。
——摘编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文书政治的特点,说明秦汉时期文书种类增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以后文书政治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秦汉以来古
代公文文种变迁的主要因素。
【答案】(1)特点:出现早;功能多;文种及数量有限;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
背景: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行政管理体系的逐渐成熟。
(2)趋势:更加规范,由以法律形式确定到清代开始制度化。
因素:公文文种全方位增多;地方官府间及中央与地方间文书往来频繁;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
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公文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令’‘告’‘册’等公文雏形”可知,出现早;根据材料“用于授官赐爵、发布政令或训诫臣僚、征伐誓师等重要活动”可知,功能多;根据材料“总起来看,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可知,文种及数量有限,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
背景:根据材料“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根据材料“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政管理体系的逐渐成熟。
(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
趋势:根据材料“唐代正式公文达到15种,更加规范,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新增了谕旨,可以绕开文官政府直接下达,到清代开始制度化。”可知,更加规范,由以法律形式确定到清代开始制度化。
因素:根据材料“宋代公文文种全方位增多,地方官府间及中央与地方间文书往来远胜前朝,这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叠床架屋直接有关。”可知,公文文种全方位增多,地方官府间及中央与地方间文书往来频繁;根据材料“清代臣子有一特殊的上奏文种——‘奏折’,可以直达御前,增强了保密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2.(22-23高二下·北京东城·期末)地方行政区划
(1)以上是唐、北宋、元、清四朝长江中下游政区示意图。请指出四张地图对应的朝代,并说明理由。
(2)观察图①②,举例说明行政区划划分原则的变化,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变化的影响。
【答案】(1)材料中第一幅图是北宋,因为宋代的地方行政单位便被划分为路、州、县三级;
材料中第二幅图是清朝,因为清政府采用三级行政区划系统,全国以省-府、直隶州-县三级制为主;
材料中第三幅图是唐朝,因为唐朝的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为道、州、县;
材料中第四幅图,因为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为行省制度。
(2)原则:图一是宋朝,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则是主要根据山川地形划分,局部地区辅以犬牙交错的原则;图二是清朝,犬牙交错的原则发展到了顶峰。
影响:反映了中央对地方控制愈来愈紧,有利于更好地加强中央集权,尽量减少割据势力的形成。
【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北宋、元、清(中国)。
通过观察材料图一中的广南西路、江南西路,可发现“路”这一行政单位,这属于北宋的行政划分;图二中显示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可发现“省”这一行政单位,这属于清朝的行政划分;图三中的江南道,可发现“道”这一行政单位,这属于唐朝的行政划分;图四中的行省可知,属于元朝的行政划分。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清朝(中国)。
原则: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唐宋之前主要以山川地形划分,元朝以后主要是一犬牙交错的原则为主导。
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犬牙交错的原则有利于更好地加强中央集权,尽量减少割据势力的形成。
3.(22-23高二下·贵州遵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代主要王朝在鼎盛时期的治理体制
王朝 治理体制
秦 郡县制(偏向于中央垂直管理)
西汉 逐渐统一为郡县制(边疆地区:设郡,郡以下设置道和属国,分封其首领,因俗而治。)
东汉 郡县制(边疆地区的治理与西汉大致相同)
西晋 郡县制与间接统治并行
隋 郡县制(偏向于中央垂直管理。隋大业元年(605年),炀帝废诸州总管府,集地方兵权于中央,郡县微弱,无力对付地方叛乱。)
唐 郡县制(边疆地区设羁縻府、州、县,册封其首领,令其自行管理)
北宋 中央垂直管理与郡县制相结合(边疆地区设置羁縻州、县、峒,授予官爵,令其自行管理)
元 郡县制与间接统治并行(边疆地区设置土司,任用土官,允许世袭)
明 逐渐形成统一的郡县制(边疆地区沿袭元代“土司制”)
清 郡县制(边疆地区:清初,沿袭明代土司制;雍正年间开始大规模改土归流)
——摘编自曹正汉《中国的集权与分权:“风险论”与历史证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封建王朝国家治理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封建王朝国家治理体制的认识。
【答案】(1)中央集权总体上不断增强;中央集权增强的过程呈现曲折性;制度发展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共存;注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体现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的理念;注重集权与分权结合。
(2)中央集权增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国家的治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法规,应该注重制度的创新;因地制宜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过于强调分权制衡容易造成效率的低下;过于集权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整体及所学,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中央集权总体上不断增强、注重集权与分权结合;据材料整体及所学,从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分析,得出中央集权增强的过程呈现曲折性;据材料“郡县制(边疆地区的治理与西汉大致相同)”,得出制度发展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共存;据材料“逐渐统一为郡县制(边疆地区:设郡,郡以下设置道和属国,分封其首领,因俗而治。)”“边疆地区设羁縻府、州、县,册封其首领,令其自行管理”,得出注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体现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的理念。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从对国家统一的影响分析,得出中央集权增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从对制度创新的影响分析,得出国家的治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法规,应该注重制度的创新;从国家治理原则分析,得出因地制宜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从过分集权带来的弊端分析,得出过于强调分权制衡容易造成效率的低下;过于集权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
4.(22-23高二下·山东济宁·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时明月汉时关”
材料一 秦汉时期关隘众多,大多分布于关中地区、关东地区、北方长城沿线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当然,由于历代社会政治军事局势的独特性,并非每一板块在每个时代都有同样重要的影响。
秦汉关隘分布图
——据张玲《秦汉关隘制度研究》
材料二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
——贾谊《新书·过秦论》
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塞,非独以备塞外也,亦以防中国奸邪放纵,出为寇害,故明法度以专众心也。
——班固《汉书·匈奴传》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疆族於京师。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1)概括秦汉关隘制度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影响古代中国关隘分布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二,分析秦汉关隘的历史价值。
【答案】(1)主要特征:秦汉关隘分布呈现出疏密聚散的规律;秦汉关隘职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主要因素:当时政局所表现出来的现实需要;行政区划的影响(如关隘多设置于国之边境或者对立政权双方的交界之处);关隘设置要求地形或者有险可依,或者位于交通要道之咽喉。
(2)历史价值:拱卫京都、保护战略枢纽;控制地方势力膨胀,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国家安全;征收关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调控物资流通,促进经济交流。(若答出关隘的局限亦可酌情给分。如关隘据险而设,助长分裂倾向;关隘隔断交通,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品经济的自由发展;盘查行旅,限制人员往来,阻碍人才流动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解析】(1)本题是特点、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第一问主要特征,由材料“秦汉时期关隘众多,大多分布于关中地区、关东地区、北方长城沿线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可得出秦汉关隘分布呈现出疏密聚散的规律;由材料“由于历代社会政治军事局势的独特性,并非每一板块在每个时代都有同样重要的影响。”及所学可得出秦汉关隘职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第二问主要因素,由材料“秦汉时期关隘众多,大多分布于关中地区、关东地区、北方长城沿线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及所学可知,当时政局所表现出来的现实需要;由材料“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及所学可知,行政区划的影响(如关隘多设置于国之边境或者对立政权双方的交界之处);由材料“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塞,非独以备塞外也,亦以防中国奸邪放纵,出为寇害,故明法度以专众心也。”及所学可知,关隘设置要求地形或者有险可依,或者位于交通要道之咽喉。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由材料“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可得出拱卫京都、保护战略枢纽;由材料“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塞,非独以备塞外也,亦以防中国奸邪放纵,出为寇害,故明法度以专众心也。”可得出控制地方势力膨胀,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国家安全;由材料“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
欲,而徙豪杰诸侯疆族於京师。”可得出征收关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调控物资流通,促进经济交流。(若答出关隘的局限亦可酌情给分。如关隘据险而设,助长分裂倾向;关隘隔断交通,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品经济的自由发展;盘查行旅,限制人员往来,阻碍人才流动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5.(22-23高二下·湖北武汉·期末)【服饰的时代变迁】
材料一 工业革命推动的平面纸样的发明使服装制作技术大幅度提高。纺织业的发达显得手工制作衣服非常麻烦,从19 世纪上半期开始,欧美等国的发明家开始发明相关的机器。经历过一次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美国人艾萨克·梅里特·辛格发明了锁式缝纫机,并申请了专利,缝纫机被大量生产。缝纫机从数量方面推动了服饰的普及化,化学染料的发现则从色彩入手推进服饰走向世俗化。中产阶级主导的思想观念促使英国民众的审美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不再热衷于巴洛克、洛可可式的精巧与富丽,而是随着工业机械和工业产品的外形和功能开始崇尚率直、简洁、大方和整体感”,英国民众的服饰变得越来越简单。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男装的西服三件套越来越多地受到资产阶级企业家和一般市民的欢迎,成为工作与外出的便装。从国家议员到市场推销员的男士,无不例外穿着西服套装,单从外表上来看确实很难分清身份,只不过质量不同。随着二手服饰贸易的繁荣,就连工人阶级也有一套看起来体面的西服。随着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与运动的普及,各个阶层的妇女逐渐适应女裤这一装束……下身体积变小的衬裙避免了走进壁炉时硕大的裙子会不小心碰到火苗而发生意外情况,减少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的死亡率。
——摘编自顾萌,宋严萍《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平民化趋势和原因的分析》
(1)据材料一,指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变化给英国造成的影响。
【答案】(1)趋势:平民化、简单化、大众化。原因:政治上,三次议会改革提升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经济上,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的革新,从而推动了服饰的普及化和世俗化;思想上,英国民众审美观念的变化。
(2)影响:政治上,打破了人们的阶级身份界限;妇女地位有所提高;经济上,服饰的平民化趋势,使成衣制造业获得了更大利润,进一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思想上,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开放;社会生活上,实用性强的衣服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第一小问,关于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变化的趋势,由材料“化学染料的发现则从色彩入手推进服饰走向世俗化”可知,世俗化;由材料“而是随着工业机械和工业产品的外形和功能开始崇尚率直、简洁、大方和整体感”,英国民众的服饰变得越来越简单。”可知,简单化,平民化。
第二小问,关于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由材料“工业革命推动的平面纸样的发明使服装制作技术大幅度提高。”、“缝纫机从数量方面推动了服饰的普及化,化学染料的发现则从色彩入手推进服饰走向世俗化。”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上,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的革新,从而推动了服饰的普及化和世俗化;由材料“中产阶级主导的思想观念促使英国民众的审美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可知,思想上,英国民众审美观念的变化;据所学可知,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处在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尤其是英国经过三次议会改革提升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关于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变化给英国造成的影响,由材料“单从外表上来看确实很难分清身份,只不过质量不同”并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打破了人们的阶级身份界限;妇女地位有所提高;由材料“下身体积变小的衬裙避免了走进壁炉时硕大的裙子会不小心碰到火苗而发生意外情况,减少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的死亡率。”可知,社会生活上,实用性强的衣服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由材料“随着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与运动的普及,各个阶层的妇女逐渐适应女裤这一装束”可知,思想上,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开放;据所学可知,英国服饰的平民化趋势,使成衣制造业获得了更大利润,进一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6.(22-23高二下·安徽合肥·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资产阶级共和政体首先在美国确立的原因,史学界作过种种分析,下表为其归纳。
序号 原因 陈述
(1) 悠久的资产阶级民主传统 殖民地初创时,出现了以代议制和移民自治团体为标志的民主共和国雏形;殖民地时期北美诸州的民主政治实践;《独立宣言》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告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2)
(3)
……
参照(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的原因和陈述。
【答案】
原因 陈述
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北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并形成一个日趋壮大的资产阶级,他们迫切需要掌握政权维护其利益
拥有一批资产阶级革命家 华盛顿、杰斐逊、潘恩等开国元勋反对封建专制,坚决捍卫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理论并开展一系列实践
良好的外部条件 北美远离欧洲大陆,独立战争得到欧洲大陆许多国家支持
【解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
原因:据材料“资产阶级共和政体首先在美国确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可知,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展开作答,国内又可从经济、杰出领导人物等角度展开作答。结合所学可得出,经济方面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杰出领导人物方面的原因是美国拥有一批优秀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国际环境方面,当时美国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当然也可以从思想方面的思想启蒙、阶级方面的资产阶级壮大等角度作答。
陈述:结合所学可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方面可陈述为,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资产阶级逐渐壮大,他们迫切需要掌握政权维护其利益。拥有一批资产阶级革命家方面可陈述为,华盛顿、杰斐逊、潘恩等人在北美宣传启蒙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坚决捍卫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理论并开展一系列实践。良好的外部条件方面可陈述为,北美远离欧洲大陆,独立战争得到欧洲大陆许多国家支持,比如法国成为美国的盟友,提供了军事援助和财政支持。
7.(22-23高二下·广东汕尾·期末)发展民主政治,探索民主发展道路,是一个世界性课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美式民主”,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曾这样形容:一伙资本家投机商“成功哄骗普通民众接受一个有利于少数显贵的政体”。如今,美国制度失灵的迹象随处可见:选举沦为“金钱游戏”,两党对立日益严重,贫富鸿沟日益加大,种族矛盾日益加深,而实际掌握权力的“深度政府”只关注政商寡头的利益,对民众日益强烈的不满无动于衷。
——摘编自朱瑞卿《政治失能、经济失衡、社会失序-起底美国走向衰败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民主思想传入中国之后便开始了孕育成长为“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活动历程,同时也产生了民主模式之争,一度出现了矛盾、产生了分歧、造成了分裂、形成了纷争。加上西洋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洋资本主义暴发户的挑拨离间乃至直接干涉,导致近代中国政治版图四分五裂。“英美式民主”虽然最早登陆中国,但紧随其后的是与其截然不同的“苏俄式民主”。从此,两种来自“西方”的不同民主理念及其模式在中国掀起了“蓝色民主”与“红色民主”相互激荡的风暴。
——高民政《正确认识对待“中国式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式民主”的特点和本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模式之争”。
(3)谈谈对新时期我国“中国式民主”的认识。
【答案】(1)特点:哄骗和愚弄民众;金钱政治;党派恶争,相互倾轧;寡头获利、民众遭殃。(答对2点)
本质:垄断资产阶级的民主(或极少数人的畸形民主)。
(2)①清末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之争(或改良与革命之争);②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之争(或领导阶级之争、“蓝色民主”与“红色民主”之争);③照搬西式民主与中国式民主之争(或“走西方的路”和“走自己的路”之争)。(答对2点,涉及重要史实可)
(3)党的领导是中国民主制度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民主建设不断深化的关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推进全过程民主是“中国式民主”的重要特征;坚持依法治国,为人民民主的有序实现提供可靠法治保障。(答对2点,其他言之有理如谈“中国式民主”的必要性和意义也可)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0世纪(美国)。
特点:根据材料“成功哄骗普通民众接受一个有利于少数显贵的政体”可知,哄骗和愚弄民众;根据材料“选举沦为‘金钱游戏’”可知,金钱政治;根据材料“两党对立日益严重,贫富鸿沟日益加大,种族矛盾日益加深”可知,党派恶争,相互倾轧;根据材料“实际掌握权力的‘深度政府’只关注政商寡头的利益,对民众日益强烈的不满无动于衷。”可知,寡头获利、民众遭殃。
本质:根据材料“实际掌握权力的‘深度政府’只关注政商寡头的利益,对民众日益强烈的不满无动于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垄断资产阶级的民主(或极少数人的畸形民主)。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
根据材料“‘英美式民主’虽然最早登陆中国,但紧随其后的是与其截然不同的‘苏俄式民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之争(或改良与革命之争);根据材料“两种来自‘西方’的不同民主理念及其模式在中国掀起了‘蓝色民主’与‘红色民主’相互激荡的风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之争(或领导阶级之争、“蓝色民主”与“红色民主”之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照搬西式民主与中国式民主之争(或“走西方的路”和“走自己的路”之争)。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
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式民主”,其中党的领导是中国民主制度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民主建设不断深化的关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推进全过程民主是“中国式民主”的重要特征,坚持依法治国,为人民民主的有序实现提供可靠法治保障等。
8.(22-23高二下·江苏苏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年,小岗村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封闭僵化的人民公社体制在包产到户的大潮下迅速解体,农村一度出现了治理真空,影响了基层治理秩序。1980年,广西罗城等地开始了村民自治的自发探索,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引起了中央的关注和肯定。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村委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1998年,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形成了“直选”、“海选”、“独立提名”、“两票制”等民主机制。不过,村民自治的实践与制度初衷存在不小的差距,绕不开行政化的影响,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委员会,也会存在矛盾。21世纪,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的提速,城乡间的流动性空前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2001年,农村社区进入自发试点阶段,2007年,民政部发文在全国推广。实践中,农村社区建设逐渐形成“一村一社”、“一村多社”和“多村一社”等发展态势。一定程度上改变广大农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缺乏的现状,重构了新的乡村社会共同体。
——摘编自李春根 罗家为《从动员到统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基层治理的回顾与前瞻》
(1)据材料,概括新时期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改革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改革的影响。
【答案】(1)特点:从民间自发到政府主导;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立法保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发展性、渐进性、创新性;
(2)影响:积极性:有利于填补基层治理的真空,稳定社会秩序;一定上程度缓解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建立新的乡村社会共同体。局限性:与制度初衷存在差距;受行政化的影响;村两委会存在矛盾。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新时期中国。根据材料“1980年,广西罗城等地开始了村民自治的自发探索,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引起了中央的关注和肯定。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村委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可知从民间自发到政府主导;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立法保障;根据材料“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形成了‘直选’、‘海选’、‘独立提名’、‘两票制’等民主机制”可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根据材料“农村社区建设逐渐形成‘一村一社’、‘一村多社’和‘多村一社’等发展态势。一定程度上改变广大农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缺乏的现状,重构了新的乡村社会共同体”可知发展性、渐进性、创新性。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新时期中国。从积极和局限性两方面分析,积极性:根据材料“农村一度出现了治理真空,影响了基层治理秩序。1980年,广西罗城等地开始了村民自治的自发探索,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引起了中央的关注和肯定”可知有利于填补基层治理的真空,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材料“一定程度上改变广大农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缺乏的现状,重构了新的乡村社会共同体”可知一定上程度缓解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建立新的乡村社会共同体。局限性:根据材料“村民自治的实践与制度初衷存在不小的差距,绕不开行政化的影响,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委员会,也会存在矛盾”可知与制度初
衷存在差距;受行政化的影响;村两委会存在矛盾。
9.(22-23高二下·湖南郴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总结前代或历代中央地方关系的得失时,中国史学家常用轻重、干枝、首尾等关系作比喻。所谓“内”,指的是中央政府或中央政权。所谓“外”指的是地方政府或者地方分权。在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偏重的时候,就被称为“内轻外重”,反之则为“内重外轻”。内轻外重可能引发割据分裂局面,促使统一王朝走向瓦解。这是汉、唐两代的教训。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的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灭国的危险,这是宋、明王朝的结果。因此,古代政治家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轻重相维,也就是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使地方有适度的分权。
——摘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要的实践内容。
阐述: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得是否得当关系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两者关系处理得当则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又可以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发展。因而古代中国的统治者一直在积极探索着。
秦始皇吸取周朝分封制不利于加强统治的教训,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这极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并借鉴秦朝有益经验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以期达到内外相维,但实践证明无法成功。为挽救统治,汉武帝不得不通过“推恩令”来化解矛盾。唐中期,面对日益紧张的边疆形势,唐玄宗企图通过在边境设立军镇来维护统治,但随着其长官节度使的权力的膨胀使得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并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宋太祖鉴于藩镇割据造成地方尾大不吊的弊端,积极采取通过削弱地方行政,财政、军政权力的方式来维护国家稳定,但形成“内重外轻”的局面,抹杀了地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终宋政权也在少数民族的进攻中消亡。元朝建立后,为治理空前辽阔的疆域,元统治者采用行省制,这既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达到了内外相维的目的,巩固了统治。行省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明清等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古代统治者为维护统治,一直在不断实践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期达到内外相维的理想状态。
“示例”只做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他观点如:轻重相维是古代政治家追求的理想目标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要求“结
合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内轻外重可能引发割据分裂局面”“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的能力”可知,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要结合好,中央不能太集权,地方也不能太专权,因此可拟论题为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要的实践内容。阐述首先要强调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的是否得当,关系到国家的安定,然后分别从秦朝、汉朝、唐朝、宋元时期正反两方面的例证进行阐述,阐述要有具体的史实,逻辑思维一定要严密,不能空洞无物,最后进行总结即可。
10.(22-23高二下·福建漳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0年李可染绘制的年画上题有:“前天分了房和地,今天拉回大黄牛;犁椎绳索收拾好,明天先耕村东头;只要咱们加油干,往后吃穿不用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赏析年画《新得的黄牛》。
【答案】该幅作品展示了农民获得土地和耕牛的喜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勾画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建设的美好愿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为恢复经济,巩固政权,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或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50年(中国)。
首先,根据材料信息,对题目中年画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如:根据材料“前天分了房和地,今天拉回大黄牛;犁椎绳索收拾好,明天先耕村东头;只要咱们加油干,往后吃穿不用愁”可知,材料中提到了“分地”、“分房”、“拉回大黄牛”、“加油干”、“吃穿不愁”,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年画作品展示的是:农民获得土地和耕牛的喜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可以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建设的美好愿景。
其次,结合提炼的材料信息“农民获得土地和耕牛的喜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以
从新中国成立、巩固政权、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等角度对年画进行说明,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为恢复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或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五计划以及三大改造的开始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中西方的地方治理和法律教化
1.(22-23高二下·福建龙岩·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才干、心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主户最有心力及物产最高者二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仍选主户有行止、材勇为众所伏(认可)者二人为都、副保正。
凡选一家二丁(成年男子)以上,通(不论)主客(户)为之,谓之保丁。更有余人身力少壮者,亦令附(加入)保(丁)。(保丁)除习学武艺外,每一大保逐夜轮差五人,于保分内往来巡警。遇有盗贼,即时救应追捕。
每获贼,除编敕(缴获赃物)赏格外,如告获窃盗,徒(刑)以上每名赏钱三千,杖(刑)以上一千。及居停(窝藏)强盗三人以上,经三日,同保同邻人虽不知情,亦科(处以)不觉察之罪。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上述材料为我们研究“王安石的保甲制”提供佐证史料。参照(1)(2),提取材料信息完成表中(3)(4)的内容。
研究提纲
序号 研究内容 佐证史料
(1) 保甲管理者的选拔标准 主户、有才干、心力者、物产最高
(2) 保丁的抽选条件 二丁以上、身力少壮
(3)
(4)
【答案】(3)办理案件的奖惩;编敕赏格、赏钱三千、科不觉察之罪等。
(4)保甲制的组织架构;佐证史料:保长、大保长、都保正、副保正
【解析】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结合王安石变法和中国古代基层管理的相关知识点,通过认真审题,表格中(1)、(2)的模式是前面提出王安石的保甲制的相关内容,后面用具体史料佐证,我们可以列举如下:(3)办理案件的奖惩;编敕赏格、赏钱三千、科不觉察之罪等。(4)保甲制的组织架构;佐证史料:保长、大保长、都保正、副保正。
2.(22-23高二下·浙江丽水·期末)历代王朝把注重基层治理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乘势而行,借势而进,因势利导,是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摘编自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材料二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宁静而安定的小农社会秩序已被打破,农民弃耕从商的事很常见,如南宋初,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大半在外”。客户没有田产,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口尤难记”,连户口登记都出现困难。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更多,任何人都可以流入,商人、佣工、流民,如建康府曾为“留都之地,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于此,皆无作业”。宋代社会因其显著的开放属性与商业属性,而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
——摘编自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材料三 明清时期,乡规民约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关注。明成祖朱棣时期一度以国法的形式颁布乡规条例,赋予乡规民约以法律地位。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下,乡约完全沦为国家控制农村基层的工具,失去了原有的乡民自治内涵……历史上的乡规民约表面上源于乡土,在实际制定过程中却并无底层农民的实质参与,都是在地方精英(地主士绅)的主持下,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维护封建宗法礼教的伦理纲常为目的所制定。尽管如此,乡规民约的内容仍然以淳朴民风、发展生产、维护治安、稳固秩序为主体,是古代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规范。
——周铁涛《村规民约的历史嬗变与现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商鞅变法中“重功利而轻伦理”的政治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从社会关系和基层治理角度,分析宋代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乡规民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封建时代加强基层治理的主要目的。
【答案】(1)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制(或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奖励军功;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因素:顺应时代潮流;对秦国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从国家层面推行改革措施;改革方式正确。
(2)社会关系:传统社会秩序被打破;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基层治理:实行主客户制;实行保甲制度;理学向基层渗透,乡约教化乡里;建立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规范社会救济。
(3)特点: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关注;以国法的形式颁布(或与法律合流,赋予法律地位)沦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由地方精英主持;以维护纲常伦理为目的;内容沿袭传统。
主要目的:征发赋役,维护稳定。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国(中国)。
措施:根据材料“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废除世卿世禄制,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奖励军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等。
因素:根据材料“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材料“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可知,对秦国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根据材料“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可知,从国家层面推行改革措施,改革方式正确。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中国)。
原因:根据材料“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宁静而安定的小农社会秩序已被打破,农民弃耕从商的事很常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传统社会秩序被打破,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根据材料“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口尤难记’,连户口登记都出现困难。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更多,任何人都可以流入,商人、佣工、流民,如建康府曾为‘留都之地,
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于此,皆无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基层治理的角度来看,实行主客户制,实行保甲制度,理学向基层渗透,乡约教化乡里,建立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规范社会救济等。
(3)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
特点:根据材料“明清时期,乡规民约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关注。”可知,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关注;根据材料“明成祖朱棣时期一度以国法的形式颁布乡规条例,赋予乡规民约以法律地位。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下,乡约完全沦为国家控制农村基层的工具,失去了原有的乡民自治内涵”可知,以国法的形式颁布,与法律合流,赋予法律地位,而乡约沦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根据材料“历史上的乡规民约表面上源于乡土,在实际制定过程中却并无底层农民的实质参与,都是在地方精英(地主士绅)的主持下,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维护封建宗法礼教的伦理纲常为目的所制定。”可知,由地方精英主持,以维护纲常伦理为目的;根据材料“乡规民约的内容仍然以淳朴民风、发展生产、维护治安、稳固秩序为主体,是古代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规范。”可知,内容沿袭传统。
主要目的:根据材料“乡规民约的内容仍然以淳朴民风、发展生产、维护治安、稳固秩序为主体,是古代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规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时代加强基层治理的主要目的是征发赋役,维护稳定。
3.(22-23高二下·湖北·期末)【近代西方地方组织的发展】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以郡作为认同对象的协会组织。除编纂郡志外,乡绅们还在伦敦形成了类似“同乡会”的社团活动。据约克郡人约翰·肖回忆,17世纪80年代生活在伦敦的同郡商人会在宴会中商讨如何为本郡行善事。17世纪50年代,这一习俗蔚然成风,沃维克等郡的商人和乡绅纷纷举行年会、晚宴等活动。到了19世纪,出现了郡历史协会(指对某个郡的历史文献、实物乃至地形进行调查研究的知识团体)。首家郡历史协会大概是1833年成立的沃塞斯特郡自然史协会,随后林肯郡古物协会、苏塞克斯考古协会、兰开夏郡与柴郡历史协会等相继建立。19世纪英格兰的郡历史协会逾30家,绝大多数延续至今
—摘编自陈日华《古物学家与近代早期英国民族认同建构》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时期涌现出大批地方性历史学会,以强化公共历史记忆下的乡土认同。地方性历史学会关注地方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它们通过研究、宣传和编撰地方历史,促进人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强化人们的乡土意识。研究表明,虽然德国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出现地方性历史学会,诸如“巴尔历史与自然史学会”、“拿骚古典学和历史研究学会”“上法兰克历史学会”等,但这类地方性历史学会的广泛建立是德意志帝国时期的现象。例如,仅在巴登地区就出现了布莱斯高历史联合会、中部巴登历史联合会、韦特海姆历史联合会等多个历史学会。到1900年左右,德国境内拥有大量会员的重要地方性历史学会已经达150个,另有许多活跃于地方乡镇的小型历史学会没有列入统计。
—摘编自邢来顺《乡土认同与德意志帝国时期政治社会矛盾的舒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英国郡协会组织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德国地方历史协会的共同作用。
【答案】(1)新发展:由重视本地区同乡间的救济互助到关注本地区的历史。
原因: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增强;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增强民族意识;近代自然科学和历史学的发展。
(2)作用:有利于增强民族意识和乡土认同;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析】(1)本题是对比、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的英国。第一问新发展,由材料“17世纪80年代生活在伦敦的同郡商人会在宴会中商讨如何为本郡行善事。……到了19世纪,出现了郡历史协会(指对某个郡的历史文献、实物乃至地形进行调查研究的知识团体)。……19世纪英格兰的郡历史协会逾30家,绝大多数延续至今”可得出由重视本地区同乡间的救济互助到关注本地区的历史。第二问原因,由材料“17世纪50年代,这一习俗蔚然成风,沃维克等郡的商人和乡绅纷纷举行年会、晚宴等活动。”及所学可得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增强;结合文艺复兴的影响可知,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增强民族意识;由材料“到了19世纪,出现了郡历史协会(指对某个郡的历史文献、实物乃至地形进行调查研究的知识团体)。”及所学可得出近代自然科学和历史学的发展。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至20世纪的英国、德国。由材料一“到了19世纪,出现了郡历史协会(指对某个郡的历史文献、实物乃至地形进行调查研究的知识团体)”和材料二“德意志帝国时期涌现出大批地方性历史学会,以强化公共历史记忆下的乡土认同。……它们通过研究、宣传和编撰地方历史,促进人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强化人们的乡土意识”可得出有利于增强民族意识和乡土认同;由材料一“家郡历史协会大概是1833年成立的沃塞斯特郡自然史协会,随后林肯郡古物协会、苏塞克斯考古协会、兰开夏郡与柴郡历史协会等相继建立”和材料二“它们通过研究、宣传和编撰地方历史,促进人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强化人们的乡土意识”可得出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由材料二“《乡土认同与德意志帝国时期政治社会矛盾的舒解》”及所学可得出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结合所学可得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22-23高二下·山东德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宋中期阿云案
云许嫁未行,嫌婿陋,伺其寝田舍,怀刀斫之,十余创,不能杀,断其一指。吏求盗弗得,疑云所为,执而诘之,欲加讯掠,乃吐实。
登州知县以“谋杀亲夫”将阿云定罪死刑,并上报知州。
时遵(许遵)为审刑院详议官,知登州。遵尝累典刑狱,强敏明恕。遵按云纳采之日,母服(服丧)未除,应以凡人论,谳(yan审判定案)于朝。
审刑院、大理寺以云“谋杀已伤”,“当绞刑”。遵驳言:“云被问即承,应为按问。审刑、大理当绞刑,非是”。事下刑部,以遵为妄。
熙宁元年八月,诏:“谋杀已伤,按问欲举,自首,从谋杀减二等论。”
未几,(刑部)果判大理。(遵)复言:“刑部定议非直,云合免所因之罪。今弃敕不用,但引断例,一切按而杀之,塞其自守之路,殆非罪疑惟轻之义。”
——据【元】脱脱《宋史·许遵传》等
(1)指出许遵在阿云案中的量刑主张,并说明其做出判断的依据。
(2)阿云案的审理过程体现了北宋政治制度运行的哪些特点?
【答案】(1)主张:从轻处罚(慎刑)。
依据:礼法结合;个人经验;案情情节。(任答两点即可)
(2)中央集权;分散中央机构权力;注重权力的监督与管理;重视政务运作程序化。(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1)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中国。主张:根据材料“罪疑惟轻”可分析出从轻处罚(慎刑)。
依据:根据材料“母服未除,应以凡人论”可分析出礼法结合;根据材料“云被问即承,应为按问”可分析出个人经验;根据材料“谋杀已伤,按问欲举”可分析出案情情节。(任答两点即可)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中国。根据材料“上报知州”、“谳于朝”可分析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大理”、“刑部”可分析出分散中央机构权力,注重权力的监督与管理;结合案件的审判过程可分析出重视政务运作程序化(任答三点即可)
5.(22-23高二下·山东济宁·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训诗中的价值取向
以诗歌为载体,由长辈对晚辈进行的带有诗意的教诚即谓家训诗。家训诗是我国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迎来了发展高峰。
主题一
伸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壮志吞鸿鹏,遥心伴鹅鸽。
——孟浩然《送莫切兼诸昆弟从韩司马人西军》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火戎。尔随汉将出门头,剪虏若草收奇功。
——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
——书应物《送端东行》
主题二
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物同箱柜,房中莫蓄私。
——王梵志(僧人)《兄弟须和顺》
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
——张籍《哭胡十八遇》
秦云蜀浪两堪愁,尔养晨昏我远游。千里客心难寄梦,两行乡泪为君流。
——杨牢《赠舍弟》
主题三
小子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高照明灯念五更。
——坎曼尔(回鹘诗人)《教子诗》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白居易《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常怀稻梁惠,岂惮江山永。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张九龄《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
(1)唐代家训诗呈现出哪些主要特点
(2)唐代家训诗反映出怎样的价值取向 对当代社会有何指导意义
【答案】(1)特点:劝学、齐家、建功,涉及内容丰富;官员、诗人、诗僧,反映创作群体多元;弟侄、儿子、外甥,体现教育对象广泛。
(2)价值取向:可从国家、家族、个人等角度作答。如国家层面:心系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族层面:齐心治家,强调家庭亲情的伦理道德观念;个人层面:追求理想,淡泊明志,修己养身的社会意识。
指导意义:有利于弘扬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重视家风建设;有利于增强生活教育;有利于培养家国情怀等。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由材料“《送莫切兼诸昆弟从韩司马人西军》《兄弟须和顺》《哭胡十八遇》《赠舍弟》《教子诗》”可得出劝学、齐家、建功,涉及内容丰富;由材料“孟浩然、李白、书应物、王梵志(僧人)、张籍、杨牢、坎曼尔(回鹘诗人)、白居易、张九龄”可得出官员、
诗人、诗僧,反映创作群体多元;由材料“《送族弟绾从军安西》《教子诗》《新构亭台示诸弟侄》”可得出弟侄、儿子、外甥,体现教育对象广泛。
(2)本题是认识、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第一问价值取向,可从国家、家族、个人等角度作答。由材料“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火戎。尔随汉将出门头,剪虏若草收奇功。”可得出心系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思想;由材料“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物同箱柜,房中莫蓄私。”可得出齐心治家,强调家庭亲情的伦理道德观念;由材料“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可得出追求理想,淡泊明志,修己养身的社会意识。第二问意义,由材料“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物同箱柜,房中莫蓄私。”可得出有利于重视家风建设;由材料“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可得出有利于增强生活教育;由材料“伸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壮志吞鸿鹏,遥心伴鹅鸽。”可得出有利于培养家国情怀;结合所学可知,家训有利于弘扬正确的价值观。
6.(22-23高二下·甘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1225—1274)认为,法律的本质是受理性节制的意志,人的理性要求“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因此,法律的特征就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护社会的道德生活。道德生活要求实行私有制,因为私有财产权是上帝批准的。他把法律分为四类: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法。其中永恒法是最高的法,代表上帝的理性,适用于整个宇宙,人法即是统治者颁布的法律,它需要服从永恒法、自然法和教会颁布的神法,如果人法与它们相抵触,那么人法将不再是法。材料二︰朱熹从天理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性“本善习远”,提出用道德教化来引导民众“存天理、灭人欲”。对于放纵私欲而不服从教化的人,他主张运用刑罚手段进行制裁,法律的目的就是要维护“三纲五常”。朱熹认为,圣人的任务就是“为之教以明之,为之刑以弼之”,由此主张以德礼为治国的根本,反对单纯依赖刑罚治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奎那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奎那和朱熹法律思想的异同。
【答案】(1)教会神学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城市经济发展。
(2)同: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都强调法律必须合乎道德。
异:朱熹要求君主治国符合儒家道德标准,受儒家“德主刑辅”观念的影响;阿奎那要求世俗法律服从教会法律,符合神学思想理论。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道德生活要求实行私有制,因为私有财产权是上帝批准的”,得出教会神学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从教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从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分析,得出城市经济发展。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古时期(中西方)。同:据所学,从维护的统治利益分析,得出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据材料“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本善习远”,得出都强调法律必须合乎道德。
异:据材料“主张以德礼为治国的根本,反对单纯依赖刑罚治国”,得出朱熹要求君主治国符合儒家道德标准,受儒家“德主刑辅”观念的影响;据材料“人法即是统治者颁布的法律,它需要服从永恒法、自然法和教会颁布的神法,如果人法与它们相抵触,那么人法将不再是法”,得出阿奎那要求世俗法律服从教会法律,符合神学思想理论。
7.(22-23高二下·云南大理·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对法律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管子》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汉武帝确立儒学为正统并“定于一尊”“以经注律”“引经解律”等应时而起,大行其道。魏晋时期规范汉以来反映“以经注律”成果的律条内容并试图使之法典化。《唐律疏议》完成了“一准乎礼”“得古今之平”并被封建后世奉为“楷模”。明清时期以注释律条为主要内容的律学成果,则大大提高了法典的司法实用性,提高了司法效率。
——摘编自李俊《论中国古代法学发展的特点与影响》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大动荡,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外患环生,内乱叠起,法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及西方法律的输入。特别是20世纪后,先进的中国人认为法律有利于活跃人们的思想、开阔视野。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在考订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浩繁的法学文献的同时,积极引进资产阶级法律,有力地推进了法学研究和立法工作,这种努力与空前的民族、政治、社会危机交织在一起,也推动了中国法律的现代化。
——摘编自袁敏殊《西方法律、法学的输入与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我国的法治建设,确立了法律权威,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法律的胜利实施。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国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适应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摘编自杨宝成《新中国60年法律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法律的特色及其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答案】(1)特点:强调“以经注律”;继承与发展;不同阶段特色鲜明。
原因:小农经济的影响;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的作用;法学家的努力。
(2)特色:救亡图存;学习西方。
作用:推动中国法律近代化;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有利于促进思想解放;影响有限
(3)认识:法律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法律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身安全与利益;主权国家是制定、维护法律的前提;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由人民而立,并保护人民的利益。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定于一尊、以经注律、引经解律等应时而起”,得出强调“以经注律”;从不同时期对前代法律的继承发展分析,得出继承与发展;从不同时期法律的不同特征分析,得出不同阶段特色鲜明。
原因:从经济层面分析,得出小农经济的影响;从专制统治的角度分析,得出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从儒学的影响分析,得出儒学的作用;从法学家的努力分析,得出法学家的努力。
(2)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大动荡,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外患环生,内乱叠起”,得出救亡图存;据材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及西方法律的输入”,得出学习西方。
作用:据材料“也推动了中国法律的现代化”,得出推动中国法律近代化;从对中国政治民主角度分析,得出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据材料“先进的中国人认为法律有利于活跃人们的思想、开阔视野”,得出有利于促进思想解放;从其影响程度分析,得出影响有限。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至现代(中国)。从法律的本质分析,得出法律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从法律的作用分析,得出法律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身安全与利益;从主权国家的角度分析,得出主权国家是制定、维护法律的前提;从国家治理角度分析,得出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课题;从社会主义的法律特征分析,得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由人民而立,并保护人民的利益。
8.(22-23高二下·陕西商洛·期末)[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82年宪法第13 条和第11 条规定的“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就已经在一定意义上包含“私有财产权相对国家权力具有不可侵犯性”的宗旨,但并没有明确宣示。1988年宪法修正案第1条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以及“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8条规定的“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和第9条规定的“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以及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16条所规定的“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等内容,都包含了“私有财产不受政治权力侵犯”的宗旨,但是,毕竟宪法并未明确宣示“私有财产不受政治权力的侵犯”。2004 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22
条修正案同时规定了私法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权和公法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权。
——摘编自田宝会、刘静仑《私有财产权与法律改革——1978- 2003中国法律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私有产权法律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私有产权法律改革的影响。
【答案】(1)特点:渐进改革,不断完善;同经济体制转型相适应;私有产权的重要性得到强化。
(2)影响: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了人民的合法财产权益;为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1982年宪法第13 条和第11 条规定”、“2004 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22条修正案”可分析出渐进改革,不断完善;根据材料“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可分析出同经济体制转型相适应;根据材料“私法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权和公法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权”可分析出私有产权的重要性得到强化。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影响:结合中国的法治进程可分析出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根据材料“私有财产不受政治权力侵犯”可分析出保障了人民的合法财产权益;结合改革开放的进程可分析出为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9.(22-23高二下·湖北黄冈·期末)【中外法律制度】
中国 西方
公元前536年,《铸刑书》: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引发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公元前450年左右,《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维护平民的利益。
公元7世纪,《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是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 公元6世纪,《罗马民法大全》:蕴含平等、公正、保护私有财产等内容,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
1374年,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 1215年,英国《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
1646年,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以德教化,以刑粥教”,要求立法用刑宽严适中。 1689年,《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法律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1:东西方法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古代东方法律和近代西方法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中国古代法律为封建皇权服务,从《唐律疏议》到《大清律》从重刑法、轻民法,人治色彩强烈、突出儒家教化作用;西方法律:从《权利法案》到1787年宪法,继承罗马法自然法精神,延续《英国大宪章》限制王权的传统,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坚持程序公正、无罪推定等原则。
东西方法律不同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欧洲: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人文主义精神不断发展;重视维护个人利益的法律传统。中国: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礼法结合是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传统。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根源在于东西方不同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
示例2:近代中国法律受到西方法律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学习器物到主张君主立宪,再到主张民主共和,是在西学东渐下中国近代化不断深入的过程。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借鉴了西方法律思想与内容,《临时约法》的自由平等体现了罗马法蕴含的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等自然法精神,借鉴了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实现三权分立的制度;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借鉴了西方的责任内阁制用以限制总统的权力。《临时约法》是近代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法律在借鉴西方法律基础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受制时代局限性作用有限。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至近代的中国、西方国家。首先,由材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以德教化,以刑粥教”“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及所学可得出论题1:东西方法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古代东方法律和近代西方法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次,由材料及所学
可知,分别从中国古代法律为封建皇权服务,突出儒家教化作用;西方法律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注重保护个人权利;东西方法律不同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古代东方法律和近代西方法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中国古代法律为封建皇权服务,从《唐律疏议》到《大清律》从重刑法、轻民法,人治色彩强烈、突出儒家教化作用;西方法律:从《权利法案》到1787年宪法,继承罗马法自然法精神,延续《英国大宪章》限制王权的传统,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坚持程序公正、无罪推定等原则。东西方法律不同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欧洲: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人文主义精神不断发展;重视维护个人利益的法律传统。中国: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礼法结合是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传统。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根源在于东西方不同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
首先,由材料“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及所学可得出论题2:近代中国法律受到西方法律的影响。其次,由材料及所学可知,分别从鸦片战争后先进国人向西方的学习历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借鉴了西方法律思想与内容;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三权分立体制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学习器物到主张君主立宪,再到主张民主共和,是在西学东渐下中国近代化不断深入的过程。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借鉴了西方法律思想与内容,《临时约法》的自由平等体现了罗马法蕴含的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等自然法精神,借鉴了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实现三权分立的制度;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借鉴了西方的责任内阁制用以限制总统的权力。《临时约法》是近代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重要意义。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近代中国法律在借鉴西方法律基础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受制时代局限性作用有限。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22-23高二下·湖北·期末)【时代与人才培养观】
材料
1957年 为了加强对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培养,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又红又专”的思想,“红”即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意识;而“专”即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能力,重视对科学的钻研,干实事。“红”和“专”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981年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表明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20世纪90年代 江泽民强调建设“两个文明”的重要性。一方面他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核心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另一方面,他又把素质教育放在育人的首要地位。
21世纪 习近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政工作会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摘编自刘丽颖、田佳琦《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高校人才培养观的历史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新中国人才培养观的演变”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答案】示例:
论题:新中国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观与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
新中国的人才培养观经历了“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突出素质教育,再到立德树人的演变过程。
5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同时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既强调政治意识,又注重专业技能,提出“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观。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才培养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
9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和高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倡导素质教育理念。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与科技革命深入,我国综合国力提升,逐渐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在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碰撞,我国提出了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观。
综上所述,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观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时代性特征。
【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1957年至今(中国)。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首先,根据设问要求,围绕“新中国人才培养观的演变”为主题,结合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提炼出观点,如:根据材料“1957年为了加强对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培养,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又红又专’的思
想,......1981年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20世纪90年代,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21世纪,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可以提炼观点为:新中国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观与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
其次,围绕提炼的观点“新中国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观与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结合材料信息与中国当代史内容,进行详细的阐释,如:新中国的人才培养观经历了“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突出素质教育,再到立德树人的演变过程。5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同时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既强调政治意识,又注重专业技能,提出“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观。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才培养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9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和高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倡导素质教育理念。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与科技革命深入,我国综合国力提升,逐渐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在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碰撞,我国提出了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观。
最后,对提炼的观点进行总结升华,再次明确提炼观点的准确性,如:综上所述,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观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时代性特征。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中西方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22-23高二下·甘肃白银·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监察御史专门负责地方监察工作,从而克服了秦汉以来监察机构以及御史机构重叠、权责不清的状况。监察御史的官职仅为八品下,但与皇帝关系密切,甚至曾有御史越过其上级,直接将弹劾事件上报至君主,不受其他上级势力的干涉。此外,唐代御史还取得了部分司法审判监督权,对地方财政经济工作也拥有监督权,而且还有监军、监馆驿等职能。《唐律疏议》《唐六典》等综合性法典中有大量关于监察的条文。另外,地方监察活动的重要依据还有武则天时修订的《风俗廉察四十八条》和皇帝的大量诏令。
——摘编自周石磊《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研究》
材料二 在汲取唐王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大分裂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北方游牧民族崛起威胁国家安全,需要向北方游牧民族进贡大量的岁币和绢吊来维持边境稳定的现实,宋王朝的统治者一方面限制地方权力,另一方面营造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宋代路级的监察制度虽然沿袭唐代“道”的
形式,但不再是唐朝那种由中央派遣的单一地方监察制度,各监司虽然在行政职能上存在区别,但在监察职能上大致相同,各监司互不统属,有效地遏制了地方官员的专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巩固了宋王朝的统治。
——摘编自代有利《宋代地方监察制度研究》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从原始社会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监督和读议活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各个朝代的监察体制随着政权更选而不断调整,每个朝代的监察制度既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又有对前一朝代的承袭借鉴。纵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无论是监察机构的构建、监察制度的设计,还是监察法制的不断完善,在当时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维护政权稳定和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魏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地方监察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积极影响。
【答案】(1)特点:监察机构职责明确;监察官地位独立;监察职权广泛;监察内容多样;突出监察立法作用;为皇权服务。
(2)历史背景: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大分裂时代结束:北方游牧民族崛起并建立政权,与宋王朝对峙;宋代统治者采取各类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宋代统治者注重借鉴前代监察制度。
(3)积极影响:为维护中国古代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现代监察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借鉴;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一“唐朝监察御史专门负责地方监察工作”可知,监察机构职责明确;根据材料一“监察御史的官职仅为八品下……不受其他上级势力的干涉”可知,监察官地位独立;根据材料一“唐代御史还取得了部分司法审判监督权,对地方财政经济工作也拥有监督权,而且还有监军、监馆驿等职能”可知,监察职权广泛,监察内容多样;根据材料一“《唐律疏议》《唐六典》等综合性法典中有大量关于监察的条文”可知,突出监察立法作用;结合所学可知,监察为皇权服务。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二“在汲取唐王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大分裂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北方游牧民族崛起威胁国家安全”可知,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大分裂时代结束,北方游牧民族崛起并建立政权,与宋王朝对峙;根据材料二“宋王朝的统治者一方面限制地方权力,另一方面营造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可知,宋代统治者采取各类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二“宋代路级的监察制度虽然沿袭唐代‘道’的形式”可知,宋代统治者注重借鉴前代监察制度。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三“对维护政权稳定和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知,为维护中国古代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可知,为现代监察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借鉴,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22-23高二下·四川资阳·期末)【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举制虽然自隋唐以来已有三百年的历史,而隋唐时的科举从根本上讲还多多少少的带有荐举制的性质。“唐世科举之柄、额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自唐以来,进士皆为知举门生,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北宋时期,出生寒族的士人多无权贵牵引,强烈反对荐举制,要求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太祖乾德元年九月二十七日诏:“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真宗时期,“礼部贡院封印卷首,自此始”,“于内阁糊名考校,分为六等,别录本,去其娃名”。陈彭年等人奉命制定“景德条制”,誉录法和糊名法以科举条例的形式制度化。殿试也在唐早已有之,成为常例制度也是在北宋。开宝六年,太祖亲审知贡举官李昉取舍非当案,这是皇帝亲自处理的第一个科举案,从此殿试作为科举最高考试程序确立下来,并且为明清沿用。
——摘编自路任翰《北宋科举条制考》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科举考试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科举制度改革的作用。
【答案】(1)变化:取消公荐(荐举制),选官权从朝臣向皇帝集中;誊录法和糊名法成为定制,考试程序更加严密公平;殿试制度开始成为常制。
(2)作用:抑制了门阀势力,加强了皇权;笼络了士人,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一定程度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体现了公正公平原则;有利于提升社会重学风气,促进宋朝文化繁荣;对明清的科举考试有着深远影响。
【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时期。由材料“而隋唐时的科举从根本上讲还多多少少的带有荐举制的性质。……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可得出取消公荐(荐举制),选官权从朝臣向皇帝集中;由材料“真宗时期,‘礼部贡院封印卷首,自此始’,‘于内阁糊名考校,分为六等,别录本,去其娃名’。陈彭年等人奉命制定“景德条制”,誉录法和糊名法以科举条例的形式制度化。”可得出誊录法和糊名法成为定制,考试程序更加严密公平;由材料“殿试也在唐早已有之,成为常例制度也是在北宋。”可得出殿试制度开始成为常制。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时期。由材料“北宋时期,出生寒族的士人多无权贵牵引”及所学可得出抑制了门阀势力,加强了皇权;由材料“强烈反对荐举制,要求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及所学可得出笼络了士人,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由材料“真宗时期,‘礼部贡院封印卷首,自此始’,‘于内阁糊名考校,分
为六等,别录本,去其娃名’。陈彭年等人奉命制定“景德条制”,誉录法和糊名法以科举条例的形式制度化。”可得出一定程度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体现了公正公平原则;由材料“从此殿试作为科举最高考试程序确立下来,并且为明清沿用。”可得出对明清的科举考试有着深远影响;结合所学可得出宋代科举制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社会重学风气,促进宋朝文化繁荣。
3.(22-23高二下·湖北十堰·期末)[科举制与西方文官制度]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历经1300年,科考700多榜,共产生近600名文状元。历代皇帝都会将殿试钦点的每一榜状元及进士全部勒石铭记,并竖在孔庙国子监以示表彰,诏告皇朝文才辈出,标榜皇帝选贤任能,以鼓舞士气,垂示后人,营造重学风气。其中,北京孔庙约保留了195座进士题名碑,主要为明清两代石碑,碑上刻有状元及其余进士的姓名、次第和籍贯。许多历史名人贤达也在这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如文天祥、于谦、林则徐等名字都能在碑林中找到。
——摘编自叶小秋《北京遇见状元碑》
材料二 西方学者对文官制度的看法
看法 出处
如果建立政治(指狭义的竞选模式下的政党政治)控制行政的管理模式,行政就是低效率的。因为行政有其特定的领域,如技术的和科学信息的收集以及纯粹行政或人事管理……行政功能应该由那些在政治上中立的、长期任职且有能力的文职官员来完成。这些官员将在政府中扮演着半科学、半司法和半商务性质的角色 [美]弗兰克·约翰逊.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个对政府的研究》(1900年)
如果要提高行政工作效率,不仅要使行政组织按照等级结构组织起来,而且行政人员也必须由那些在技术上有能力和长期任职的专家——官僚——来担任。尽管官僚从属于他们的政治主管,但主管并不能够直接干预官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完成其应完成的具体工作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1921~1922)
——据石庆环、王禹涵《透视美国公务员制度:基于联邦和地方政府的比较》整理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孔庙“状元碑”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状元”崇拜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位学者要求改进文官制的共同目的,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相较于中国古代科举制,近代西方文官选用标准有何进步性。
【答案】(1)原因:儒学得到提倡(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孔子作为圣人和先师得到尊崇;科举制的实施和备受重视;统治者标榜文化昌盛;重史、重名传统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
影响:有助于重学风气的传播;激励了贫寒士人对阶层跨越的追求;发挥了社会贤达的榜样效应;(答出两点即可)但也带来了对功名利禄的过度崇拜;束缚了学子的学术视野;被统治阶级加以利用,成为文化控制的手段之一。
(2)共同目的:提高行政效率。
进步性:在政党活动方面保持中立;注重专业领域的技术才能;无过失则不因政府换届而调职。(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竖在孔庙国子监以示表彰”可得出孔子作为圣人和先师得到尊崇;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历经1300年,科考700多榜,共产生近600名文状元。历代皇帝都会将殿试钦点的每一榜状元及进士全部勒石铭记”可得出科举制的实施和备受重视;据材料一“诏告皇朝文才辈出,标榜皇帝选贤任能,以鼓舞士气,垂示后人,营造重学风气”可得出统治者标榜文化昌盛;据材料一“北京孔庙约保留了195座进士题名碑,主要为明清两代石碑,碑上刻有状元及其余进士的姓名、次第和籍贯。许多历史名人贤达也在这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如文天祥、于谦、林则徐等名字都能在碑林中找到”可得出重史、重名传统的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得到提倡(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第二小问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思考。积极方面,据材料一“营造重学风气”可得出有助于重学风气的传播;据所学知识,激励了贫寒士人对阶层跨越的追求;据材料一“许多历史名人贤达也在这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可得出发挥了社会贤达的榜样效应;消极负面,可以从对功名利禄的过度崇拜,束缚了学子的学术视野,被统治阶级加以利用,成为文化控制的手段之一等角度思考。
(2)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二“行政就是低效率的”、“行政功能应该由那些在政治上中立的、长期任职且有能力的文职官员来完成”、“如果要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可得出共同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第二小问进步性,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科举制思考。据材料二“行政功能应该由那些在政治上中立的”可得出在政党活动方面保持中立;据材料二“行政人员也必须由那些在技术上有能力和长期任职的专家——官僚——来担任”可得出注重专业领域的技术才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过失则不因政府换届而调职。
4.(22-23高二下·甘肃临夏·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适应专制体制的统治需要,用科举制代替了九品中正制,并以主要考时务策的形式选拔官员。唐朝时期,科举制度达到完备的阶段,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等五十多种。唐朝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名人志士的推荐,从而出现了投向不同的投卷、公卷和行卷。武则天长安二年,还产生了武举,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负重等。宋朝时期是古代科举制改革时期,不仅放宽了科举录取的范围,确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还实行糊名和誉录的制度,
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明朝时期,科举制经历了由鼎盛到衰落的历程。至清朝,科举制弊端日益显现,舞弊愈演愈烈,最终消亡。
——摘编自《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材料二 1928年10月28日,依循孙中山“五权分立”的构架设想,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五院制的法案,规定“考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掌握考选、铨叙事宜”。1930年1月,考试院所属机构全部成立。1931年五中全会通过《国民政府组织法》,强调“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考试院的设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孙中山政治学说"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并有"独见而创获"的特色,是中西合壁的产物,也反映了孙中山理想中的政府机关应循法治原则、公仆原则、治国原则的精神。考试院是文官考试的组织机构,它的设立,是考试权独立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陈云《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科举制发展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制的特征。
【答案】(1)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官方式日益公平公正;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才能。
(2)特征:设立考试机构;法律保障;突出国民党的地位;政府重视,精心准备。
【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朝、唐朝、宋朝和清朝(中国)。基本趋势:由材料“放宽了科举录取的范围”,可得出选官范围不断扩大;由材料“还实行糊名和誉录的制度,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可得出选官方式日益公平公正;由材料“用科举制代替了九品中正制,并以主要考时务策的形式选拔官员”,结合所学,科举制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才能。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由材料“考试院所属机构全部成立”,可得出设立考试机构;由材料“1931年五中全会通过《国民政府组织法》”,可得出法律保障;由材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五院制的法案”,可得出突出国民党的地位;由材料“考试院是文官考试的组织机构,它的设立,是考试权独立的重要标志”,可得出政府重视,精心准备。
5.(22-23高二下·上海嘉定·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由中央任命,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九品中正制是针对察举制之下选举权流失的弊病而采取的选举改革。其具的就是要将选举权收回中央,便于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与朝廷官僚制的正常关系,以逐步削弱地方化的倾向。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1.(22-23高二下·江苏无锡·期末)“文书御天下”,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书政治”的传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公文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令”“告”“册”等公文雏形,西周出现“命”“诰”“誓”等王命文书,分别用于授官赐爵、发布政令或训诫臣僚、征伐誓师等重要活动。但总起来看,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秦汉时文书种类增加,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云梦秦简《内史杂》云:“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王充《论衡》云:“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材料二 唐代正式公文达到15种,更加规范,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宋代公文文种全方位增多,地方官府间及中央与地方间文书往来远胜前朝,这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叠床架屋直接有关。元朝皇帝专用文种诏令分为蒙诏和汉诏,以蒙诏为主体,呈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新增了谕旨,可以绕开文官政府直接下达,到清代开始制度化。清代臣子有一特殊的上奏文种——“奏折”,可以直达御前,增强了保密性。
——摘编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文书政治的特点,说明秦汉时期文书种类增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以后文书政治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秦汉以来古
代公文文种变迁的主要因素。
2.(22-23高二下·北京东城·期末)地方行政区划
(1)以上是唐、北宋、元、清四朝长江中下游政区示意图。请指出四张地图对应的朝代,并说明理由。
(2)观察图①②,举例说明行政区划划分原则的变化,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变化的影响。
3.(22-23高二下·贵州遵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代主要王朝在鼎盛时期的治理体制
王朝 治理体制
秦 郡县制(偏向于中央垂直管理)
西汉 逐渐统一为郡县制(边疆地区:设郡,郡以下设置道和属国,分封其首领,因俗而治。)
东汉 郡县制(边疆地区的治理与西汉大致相同)
西晋 郡县制与间接统治并行
隋 郡县制(偏向于中央垂直管理。隋大业元年(605年),炀帝废诸州总管府,集地方兵权于中央,
郡县微弱,无力对付地方叛乱。)
唐 郡县制(边疆地区设羁縻府、州、县,册封其首领,令其自行管理)
北宋 中央垂直管理与郡县制相结合(边疆地区设置羁縻州、县、峒,授予官爵,令其自行管理)
元 郡县制与间接统治并行(边疆地区设置土司,任用土官,允许世袭)
明 逐渐形成统一的郡县制(边疆地区沿袭元代“土司制”)
清 郡县制(边疆地区:清初,沿袭明代土司制;雍正年间开始大规模改土归流)
——摘编自曹正汉《中国的集权与分权:“风险论”与历史证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封建王朝国家治理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封建王朝国家治理体制的认识。
4.(22-23高二下·山东济宁·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时明月汉时关”
材料一 秦汉时期关隘众多,大多分布于关中地区、关东地区、北方长城沿线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当然,由于历代社会政治军事局势的独特性,并非每一板块在每个时代都有同样重要的影响。
秦汉关隘分布图
——据张玲《秦汉关隘制度研究》
材料二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
——贾谊《新书·过秦论》
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塞,非独以备塞外也,亦以防中国奸邪放纵,出为寇害,故明法度以专众心也。
——班固《汉书·匈奴传》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疆族於京师。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1)概括秦汉关隘制度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影响古代中国关隘分布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二,分析秦汉关隘的历史价值。
5.(22-23高二下·湖北武汉·期末)【服饰的时代变迁】
材料一 工业革命推动的平面纸样的发明使服装制作技术大幅度提高。纺织业的发达显得手工制作衣服非常麻烦,从19 世纪上半期开始,欧美等国的发明家开始发明相关的机器。经历过一次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美国人艾萨克·梅里特·辛格发明了锁式缝纫机,并申请了专利,缝纫机被大量生产。缝纫机从数量方面推动了服饰的普及化,化学染料的发现则从色彩入手推进服饰走向世俗化。中产阶级主导的思想观念促使英国民众的审美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不再热衷于巴洛克、洛可可式的精巧与富丽,而是随着工业机械和工业产品的外形和功能开始崇尚率直、简洁、大方和整体感”,英国民众的服饰变得越来越简单。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男装的西服三件套越来越多地受到资产阶级企业家和一般市民的欢迎,成为工作与外出的便装。从国家议员到市场推销员的男士,无不例外穿着西服套装,单从外表上来看确实很难分清身份,只不过质量不同。随着二手服饰贸易的繁荣,就连工人阶级也有一套看起来体面的西服。随着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与运动的普及,各个阶层的妇女逐渐适应女裤这一装束……下身体积变小的衬裙避免了走进壁炉时硕大的裙子会不小心碰到火苗而发生意外情况,减少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的死亡率。
——摘编自顾萌,宋严萍《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平民化趋势和原因的分析》
(1)据材料一,指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变化给英国造成的影响。
6.(22-23高二下·安徽合肥·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资产阶级共和政体首先在美国确立的原因,史学界作过种种分析,下表为其归纳。
序号 原因 陈述
(1) 悠久的资产阶级民主传统 殖民地初创时,出现了以代议制和移民自治团体为标志的民主共和国雏形;殖民地时期北美诸州的民主政治实践;《独立宣言》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告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2)
(3)
……
参照(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的原因和陈述。
7.(22-23高二下·广东汕尾·期末)发展民主政治,探索民主发展道路,是一个世界性课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美式民主”,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曾这样形容:一伙资本家投机商“成功哄骗普通民众接受一个有利于少数显贵的政体”。如今,美国制度失灵的迹象随处可见:选举沦为“金钱游戏”,两党对立日益严重,贫富鸿沟日益加大,种族矛盾日益加深,而实际掌握权力的“深度政府”只关注政商寡头的利益,对民众日益强烈的不满无动于衷。
——摘编自朱瑞卿《政治失能、经济失衡、社会失序-起底美国走向衰败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民主思想传入中国之后便开始了孕育成长为“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活动历程,同时也产生了民主模式之争,一度出现了矛盾、产生了分歧、造成了分裂、形成了纷争。加上西洋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洋资本主义暴发户的挑拨离间乃至直接干涉,导致近代中国政治版图四分五裂。“英美式民主”虽然最早登陆中国,但紧随其后的是与其截然不同的“苏俄式民主”。从此,两种来自“西方”的不同民主理念及其模式在中国掀起了“蓝色民主”与“红色民主”相互激荡的风暴。
——高民政《正确认识对待“中国式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式民主”的特点和本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模式之争”。
(3)谈谈对新时期我国“中国式民主”的认识。
8.(22-23高二下·江苏苏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年,小岗村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封闭僵化的人民公社体制在包产到户的大潮下迅速解体,农村一度出现了治理真空,影响了基层治理秩序。1980年,广西罗城等地开始了村民自治的自发探索,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引起了中央的关注和肯定。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村委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1998年,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形成了“直选”、“海
选”、“独立提名”、“两票制”等民主机制。不过,村民自治的实践与制度初衷存在不小的差距,绕不开行政化的影响,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委员会,也会存在矛盾。21世纪,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的提速,城乡间的流动性空前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2001年,农村社区进入自发试点阶段,2007年,民政部发文在全国推广。实践中,农村社区建设逐渐形成“一村一社”、“一村多社”和“多村一社”等发展态势。一定程度上改变广大农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缺乏的现状,重构了新的乡村社会共同体。
——摘编自李春根 罗家为《从动员到统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基层治理的回顾与前瞻》
(1)据材料,概括新时期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改革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改革的影响。
9.(22-23高二下·湖南郴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总结前代或历代中央地方关系的得失时,中国史学家常用轻重、干枝、首尾等关系作比喻。所谓“内”,指的是中央政府或中央政权。所谓“外”指的是地方政府或者地方分权。在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偏重的时候,就被称为“内轻外重”,反之则为“内重外轻”。内轻外重可能引发割据分裂局面,促使统一王朝走向瓦解。这是汉、唐两代的教训。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的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灭国的危险,这是宋、明王朝的结果。因此,古代政治家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轻重相维,也就是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使地方有适度的分权。
——摘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10.(22-23高二下·福建漳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0年李可染绘制的年画上题有:“前天分了房和地,今天拉回大黄牛;犁椎绳索收拾好,明天先耕
村东头;只要咱们加油干,往后吃穿不用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赏析年画《新得的黄牛》。
中西方的地方治理和法律教化
1.(22-23高二下·福建龙岩·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才干、心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主户最有心力及物产最高者二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仍选主户有行止、材勇为众所伏(认可)者二人为都、副保正。
凡选一家二丁(成年男子)以上,通(不论)主客(户)为之,谓之保丁。更有余人身力少壮者,亦令附(加入)保(丁)。(保丁)除习学武艺外,每一大保逐夜轮差五人,于保分内往来巡警。遇有盗贼,即时救应追捕。
每获贼,除编敕(缴获赃物)赏格外,如告获窃盗,徒(刑)以上每名赏钱三千,杖(刑)以上一千。及居停(窝藏)强盗三人以上,经三日,同保同邻人虽不知情,亦科(处以)不觉察之罪。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上述材料为我们研究“王安石的保甲制”提供佐证史料。参照(1)(2),提取材料信息完成表中(3)(4)的内容。
研究提纲
序号 研究内容 佐证史料
(1) 保甲管理者的选拔标准 主户、有才干、心力者、物产最高
(2) 保丁的抽选条件 二丁以上、身力少壮
(3)
(4)
2.(22-23高二下·浙江丽水·期末)历代王朝把注重基层治理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
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乘势而行,借势而进,因势利导,是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摘编自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材料二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宁静而安定的小农社会秩序已被打破,农民弃耕从商的事很常见,如南宋初,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大半在外”。客户没有田产,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口尤难记”,连户口登记都出现困难。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更多,任何人都可以流入,商人、佣工、流民,如建康府曾为“留都之地,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于此,皆无作业”。宋代社会因其显著的开放属性与商业属性,而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
——摘编自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材料三 明清时期,乡规民约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关注。明成祖朱棣时期一度以国法的形式颁布乡规条例,赋予乡规民约以法律地位。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下,乡约完全沦为国家控制农村基层的工具,失去了原有的乡民自治内涵……历史上的乡规民约表面上源于乡土,在实际制定过程中却并无底层农民的实质参与,都是在地方精英(地主士绅)的主持下,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维护封建宗法礼教的伦理纲常为目的所制定。尽管如此,乡规民约的内容仍然以淳朴民风、发展生产、维护治安、稳固秩序为主体,是古代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规范。
——周铁涛《村规民约的历史嬗变与现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商鞅变法中“重功利而轻伦理”的政治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从社会关系和基层治理角度,分析宋代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乡规民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封建时代加强基层治理的主要目的。
3.(22-23高二下·湖北·期末)【近代西方地方组织的发展】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以郡作为认同对象的协会组织。除编纂郡志外,乡绅们还在伦敦形成了类似“同乡会”的社团活动。据约克郡人约翰·肖回忆,17世纪80年代生活在伦敦的同郡商人会在宴会中商讨如何为本郡行善事。17世纪50年代,这一习俗蔚然成风,沃维克等郡的商人和乡绅纷纷举行年会、晚宴等活动。到了19世纪,出现了郡历史协会(指对某个郡的历史文献、实物乃至地形进行调查研究的知识团体)。首家郡历史协会大概是1833年成立的沃塞斯特郡自然史协会,随后林肯郡古物协会、苏塞克斯
考古协会、兰开夏郡与柴郡历史协会等相继建立。19世纪英格兰的郡历史协会逾30家,绝大多数延续至今
—摘编自陈日华《古物学家与近代早期英国民族认同建构》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时期涌现出大批地方性历史学会,以强化公共历史记忆下的乡土认同。地方性历史学会关注地方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它们通过研究、宣传和编撰地方历史,促进人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强化人们的乡土意识。研究表明,虽然德国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出现地方性历史学会,诸如“巴尔历史与自然史学会”、“拿骚古典学和历史研究学会”“上法兰克历史学会”等,但这类地方性历史学会的广泛建立是德意志帝国时期的现象。例如,仅在巴登地区就出现了布莱斯高历史联合会、中部巴登历史联合会、韦特海姆历史联合会等多个历史学会。到1900年左右,德国境内拥有大量会员的重要地方性历史学会已经达150个,另有许多活跃于地方乡镇的小型历史学会没有列入统计。
—摘编自邢来顺《乡土认同与德意志帝国时期政治社会矛盾的舒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英国郡协会组织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德国地方历史协会的共同作用。
4.(22-23高二下·山东德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宋中期阿云案
云许嫁未行,嫌婿陋,伺其寝田舍,怀刀斫之,十余创,不能杀,断其一指。吏求盗弗得,疑云所为,执而诘之,欲加讯掠,乃吐实。
登州知县以“谋杀亲夫”将阿云定罪死刑,并上报知州。
时遵(许遵)为审刑院详议官,知登州。遵尝累典刑狱,强敏明恕。遵按云纳采之日,母服(服丧)未除,应以凡人论,谳(yan审判定案)于朝。
审刑院、大理寺以云“谋杀已伤”,“当绞刑”。遵驳言:“云被问即承,应为按问。审刑、大理当绞刑,非是”。事下刑部,以遵为妄。
熙宁元年八月,诏:“谋杀已伤,按问欲举,自首,从谋杀减二等论。”
未几,(刑部)果判大理。(遵)复言:“刑部定议非直,云合免所因之罪。今弃敕不用,但引断例,一切按而杀之,塞其自守之路,殆非罪疑惟轻之义。”
——据【元】脱脱《宋史·许遵传》等
(1)指出许遵在阿云案中的量刑主张,并说明其做出判断的依据。
(2)阿云案的审理过程体现了北宋政治制度运行的哪些特点?
5.(22-23高二下·山东济宁·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训诗中的价值取向
以诗歌为载体,由长辈对晚辈进行的带有诗意的教诚即谓家训诗。家训诗是我国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迎来了发展高峰。
主题一
伸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壮志吞鸿鹏,遥心伴鹅鸽。
——孟浩然《送莫切兼诸昆弟从韩司马人西军》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火戎。尔随汉将出门头,剪虏若草收奇功。
——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
——书应物《送端东行》
主题二
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物同箱柜,房中莫蓄私。
——王梵志(僧人)《兄弟须和顺》
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
——张籍《哭胡十八遇》
秦云蜀浪两堪愁,尔养晨昏我远游。千里客心难寄梦,两行乡泪为君流。
——杨牢《赠舍弟》
主题三
小子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高照明灯念五更。
——坎曼尔(回鹘诗人)《教子诗》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白居易《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常怀稻梁惠,岂惮江山永。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张九龄《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
(1)唐代家训诗呈现出哪些主要特点
(2)唐代家训诗反映出怎样的价值取向 对当代社会有何指导意义
6.(22-23高二下·甘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1225—1274)认为,法律的本质是受理性节制的意志,人的理性要求“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因此,法律的特征就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护社会的道德生活。道德生活要求实行私
有制,因为私有财产权是上帝批准的。他把法律分为四类: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法。其中永恒法是最高的法,代表上帝的理性,适用于整个宇宙,人法即是统治者颁布的法律,它需要服从永恒法、自然法和教会颁布的神法,如果人法与它们相抵触,那么人法将不再是法。材料二︰朱熹从天理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性“本善习远”,提出用道德教化来引导民众“存天理、灭人欲”。对于放纵私欲而不服从教化的人,他主张运用刑罚手段进行制裁,法律的目的就是要维护“三纲五常”。朱熹认为,圣人的任务就是“为之教以明之,为之刑以弼之”,由此主张以德礼为治国的根本,反对单纯依赖刑罚治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奎那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奎那和朱熹法律思想的异同。
7.(22-23高二下·云南大理·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对法律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管子》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汉武帝确立儒学为正统并“定于一尊”“以经注律”“引经解律”等应时而起,大行其道。魏晋时期规范汉以来反映“以经注律”成果的律条内容并试图使之法典化。《唐律疏议》完成了“一准乎礼”“得古今之平”并被封建后世奉为“楷模”。明清时期以注释律条为主要内容的律学成果,则大大提高了法典的司法实用性,提高了司法效率。
——摘编自李俊《论中国古代法学发展的特点与影响》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大动荡,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外患环生,内乱叠起,法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及西方法律的输入。特别是20世纪后,先进的中国人认为法律有利于活跃人们的思想、开阔视野。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在考订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浩繁的法学文献的同时,积极引进资产阶级法律,有力地推进了法学研究和立法工作,这种努力与空前的民族、政治、社会危机交织在一起,也推动了中国法律的现代化。
——摘编自袁敏殊《西方法律、法学的输入与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我国的法治建设,确立了法律权威,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法律的胜利实施。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国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适应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摘编自杨宝成《新中国60年法律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法律的特色及其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8.(22-23高二下·陕西商洛·期末)[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82年宪法第13 条和第11 条规定的“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就已经在一定意义上包含“私有财产权相对国家权力具有不可侵犯性”的宗旨,但并没有明确宣示。1988年宪法修正案第1条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以及“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8条规定的“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和第9条规定的“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以及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16条所规定的“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等内容,都包含了“私有财产不受政治权力侵犯”的宗旨,但是,毕竟宪法并未明确宣示“私有财产不受政治权力的侵犯”。2004 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22条修正案同时规定了私法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权和公法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权。
——摘编自田宝会、刘静仑《私有财产权与法律改革——1978- 2003中国法律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私有产权法律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私有产权法律改革的影响。
9.(22-23高二下·湖北黄冈·期末)【中外法律制度】
中国 西方
公元前536年,《铸刑书》: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引发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公元前450年左右,《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维护平民的利益。
公元7世纪,《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是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 公元6世纪,《罗马民法大全》:蕴含平等、公正、保护私有财产等内容,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
1374年,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 1215年,英国《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
1646年,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以德教化,以刑粥教”,要求立法用刑宽严适中。 1689年,《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
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政府实行三权分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法律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10.(22-23高二下·湖北·期末)【时代与人才培养观】
材料
1957年 为了加强对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培养,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又红又专”的思想,“红”即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意识;而“专”即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能力,重视对科学的钻研,干实事。“红”和“专”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981年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表明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20世纪90年代 江泽民强调建设“两个文明”的重要性。一方面他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核心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另一方面,他又把素质教育放在育人的首要地位。
21世纪 习近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政工作会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摘编自刘丽颖、田佳琦《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高校人才培养观的历史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新中国人才培养观的演变”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中西方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22-23高二下·甘肃白银·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监察御史专门负责地方监察工作,从而克服了秦汉以来监察机构以及御史机构重叠、权责不清的状况。监察御史的官职仅为八品下,但与皇帝关系密切,甚至曾有御史越过其上级,直接将弹劾事件上报至君主,不受其他上级势力的干涉。此外,唐代御史还取得了部分司法审判监督权,对地方财政经济工作也拥有监督权,而且还有监军、监馆驿等职能。《唐律疏议》《唐六典》等综合性法典中有大
量关于监察的条文。另外,地方监察活动的重要依据还有武则天时修订的《风俗廉察四十八条》和皇帝的大量诏令。
——摘编自周石磊《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研究》
材料二 在汲取唐王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大分裂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北方游牧民族崛起威胁国家安全,需要向北方游牧民族进贡大量的岁币和绢吊来维持边境稳定的现实,宋王朝的统治者一方面限制地方权力,另一方面营造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宋代路级的监察制度虽然沿袭唐代“道”的形式,但不再是唐朝那种由中央派遣的单一地方监察制度,各监司虽然在行政职能上存在区别,但在监察职能上大致相同,各监司互不统属,有效地遏制了地方官员的专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巩固了宋王朝的统治。
——摘编自代有利《宋代地方监察制度研究》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从原始社会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监督和读议活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各个朝代的监察体制随着政权更选而不断调整,每个朝代的监察制度既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又有对前一朝代的承袭借鉴。纵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无论是监察机构的构建、监察制度的设计,还是监察法制的不断完善,在当时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维护政权稳定和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魏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地方监察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积极影响。
2.(22-23高二下·四川资阳·期末)【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举制虽然自隋唐以来已有三百年的历史,而隋唐时的科举从根本上讲还多多少少的带有荐举制的性质。“唐世科举之柄、额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自唐以来,进士皆为知举门生,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北宋时期,出生寒族的士人多无权贵牵引,强烈反对荐举制,要求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太祖乾德元年九月二十七日诏:“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真宗时期,“礼部贡院封印卷首,自此始”,“于内阁糊名考校,分为六等,别录本,去其娃名”。陈彭年等人奉命制定“景德条制”,誉录法和糊名法以科举条例的形式制度化。殿试也在唐早已有之,成为常例制度也是在北宋。开宝六年,太祖亲审知贡举官李昉取舍非当案,这是皇帝亲自处理的第一个科举案,从此殿试作为科举最高考试程序确立下来,并且为明清沿用。
——摘编自路任翰《北宋科举条制考》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科举考试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科举制度改革的作用。
3.(22-23高二下·湖北十堰·期末)[科举制与西方文官制度]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历经1300年,科考700多榜,共产生近600名文状元。历代皇帝都会将殿试钦点的每一榜状元及进士全部勒石铭记,并竖在孔庙国子监以示表彰,诏告皇朝文才辈出,标榜皇帝选贤任能,以鼓舞士气,垂示后人,营造重学风气。其中,北京孔庙约保留了195座进士题名碑,主要为明清两代石碑,碑上刻有状元及其余进士的姓名、次第和籍贯。许多历史名人贤达也在这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如文天祥、于谦、林则徐等名字都能在碑林中找到。
——摘编自叶小秋《北京遇见状元碑》
材料二 西方学者对文官制度的看法
看法 出处
如果建立政治(指狭义的竞选模式下的政党政治)控制行政的管理模式,行政就是低效率的。因为行政有其特定的领域,如技术的和科学信息的收集以及纯粹行政或人事管理……行政功能应该由那些在政治上中立的、长期任职且有能力的文职官员来完成。这些官员将在政府中扮演着半科学、半司法和半商务性质的角色 [美]弗兰克·约翰逊.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个对政府的研究》(1900年)
如果要提高行政工作效率,不仅要使行政组织按照等级结构组织起来,而且行政人员也必须由那些在技术上有能力和长期任职的专家——官僚——来担任。尽管官僚从属于他们的政治主管,但主管并不能够直接干预官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完成其应完成的具体工作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1921~1922)
——据石庆环、王禹涵《透视美国公务员制度:基于联邦和地方政府的比较》整理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孔庙“状元碑”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状元”崇拜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位学者要求改进文官制的共同目的,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相较于中国古代科举制,近代西方文官选用标准有何进步性。
4.(22-23高二下·甘肃临夏·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适应专制体制的统治需要,用科举制代替了九品中正制,并以主要考时务策的形式选拔官员。唐朝时期,科举制度达到完备的阶段,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等五十多种。唐朝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名人志士的推荐,从而出现了投向不同的投
卷、公卷和行卷。武则天长安二年,还产生了武举,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负重等。宋朝时期是古代科举制改革时期,不仅放宽了科举录取的范围,确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还实行糊名和誉录的制度,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明朝时期,科举制经历了由鼎盛到衰落的历程。至清朝,科举制弊端日益显现,舞弊愈演愈烈,最终消亡。
——摘编自《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材料二 1928年10月28日,依循孙中山“五权分立”的构架设想,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五院制的法案,规定“考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掌握考选、铨叙事宜”。1930年1月,考试院所属机构全部成立。1931年五中全会通过《国民政府组织法》,强调“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考试院的设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孙中山政治学说"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并有"独见而创获"的特色,是中西合壁的产物,也反映了孙中山理想中的政府机关应循法治原则、公仆原则、治国原则的精神。考试院是文官考试的组织机构,它的设立,是考试权独立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陈云《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科举制发展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制的特征。
5.(22-23高二下·上海嘉定·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由中央任命,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九品中正制是针对察举制之下选举权流失的弊病而采取的选举改革。其具的就是要将选举权收回中央,便于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与朝廷官僚制的正常关系,以逐步削弱地方化的倾向。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儿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
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在曹操当时,采行九品中正制而有效于一时,但此后此制度墨守不变,毛病丛出,后来人便只怪九品中正制不好,其实这也有些冤枉。……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钱穆观点的理解。
中西方的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1.(22-23高二下·河北秦皇岛·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清代“内-疆-外”治理模式中,广东省沿海(含“内洋”)为“内”,南海诸岛等“外洋”区
域为“疆”,周边越南、吕宋、苏禄等南洋区域为“外”,“疆”发挥着保“内”驭“外”的关键作用。清代中央政府将南海海疆的治理范围扩展到了整个南海诸岛的陆海区域,在清代一系列官书、方志等文献中,一直将“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作为山川单位列入广东省琼州府辖下的万州治内。清代采取派官、驻军、户籍、税收四项治理方法对南海诸岛进行管辖,具体体现为基层政府对南海诸岛渔民的渔课征收,水师的巡海活动、朝贡护送以及海难救助等。雍正元年(1723年),清政府要求东南四省沿海商船和渔船必须用不同颜色的油漆涂饰船头和桅杆,以示区别,海船的两侧需刊刻字号,写明某省某州县某字某号船,明令“取鱼不许越出本省境界……船只有照方能下海”。另据《琼州府志》记载:“崖州协水师营,分管洋面。东自万州东澳港起,西至昌化县四更沙止,共巡洋面一千里,南面直接暹罗、占城夷洋。”
——摘编自王晓鹏《清代“内—疆—外”治理模式与南海海疆治理》
(1)根据材料,归纳清代前中期南海海疆治理的具体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前中期南海海疆治理的历史作用。
2.(22-23高二下·广西桂林·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黄淮流域“华夏”人口的增多,原来的“华夷之辨”的血缘标准逐渐被地缘标准替代,并最终形成了以文化水平高低为区分标准,从而使得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农耕社会与血缘观念相对淡薄的游牧社会之间的人为界限随之加强。在“华夷之辨”演化的过程中,随着民族交往的频繁,“华夷严防”逐渐被打破,“天下一家”观念在进一步形成。孔子以“礼”区分中国和四夷,并认为两者可以互相转换。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民族观,认为中国任何一个民族只要修德,具有才能,都可以成为统治民族,统治中华成为圣王正统。司马迁发挥了“华夷同源”“天下一统”的思想,《史记·五帝本纪》体现的华夷同宗同源的统一观念,对中华民族形成及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国历史上的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之间的华夷之辨并没有随着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而消失,而是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后期的清朝。
——摘编自徐洁《论清前期“中国”认同与实践》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一词被广泛应用,更加强化了民族认同意识。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民族”一词不仅在中国学术界流行,中华民族自觉民族实体也被中国政治界、教育界、外国学者等认同,普遍运用其来强调中国的文明和中国人的特性。
1914年,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写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是一种不朽的民族灵魂。”诚然,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民主的新制度,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实现民族交融、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新阶段。随着中华民族意涵的正式确立,中华民族的构建为中国各民族普遍认同,中国人民拥有了真正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为中华民族奠定了真实、合理、永久的稳固共同体基础。它不仅正确地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利
益、共同的历史使命,也为中国的发展和抗击外来势力对中国的侵夺凝聚了强大的制衡力量。
——摘编自王萍、杨敏《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认同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民族认同的发展表现,并分析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后民族认同的新内涵,并简析其影响。
3.(22-23高二下·辽宁抚顺·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把宋代中国比喻为当时亚洲海洋贸易的“发动机”。在宋代中国与亚洲沿海各国的共同推动下,亚洲海洋贸易进入新阶段,形成南海贸易体系。该体系有稳定的商品结构和市场关系,即中国的手工业品和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地区的资源型商品互补性交换;有稳定的贸易力量,即以中国商人和阿拉伯商人为主导,亚洲沿海各国商人共同参与的海商群体;有稳定的市场区域,即以东南亚地区为枢纽,联系东亚海域和印度洋海域的市场区域。可以说,宋代中国在当时亚洲海洋贸易中初显“海洋大国”气象。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对黄纯艳访谈》
材料二 海禁政策是明清时期对外关系中有别于前代且最具特色的部分。自明王朝建立至鸦片战争前的近500年间,这一政策一直得到有效的推行,间或有短暂的松弛,但始终并未扭转海洋政策的总体趋向。明朝初年便严申禁令,规定海民不得私出海,不得擅造三桅以上桅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者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朱棣登基16天后,便下诏禁止军民“交通外国”,并要求“所司一尊洪武事例禁治”。明英宗时期甚至有严私下海捕鱼之禁。嘉靖年间,海禁的措施则走向极端,拆除一切违禁大船且尽数毁之。
——摘编自刘俊珂《论明清时期海洋政策的内趋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成为亚洲海洋贸易“发动机”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宋到明海洋政策的变化趋势,谈谈你对“海禁”政策的认识。
4.(22-23高二下·江苏宿迁·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猛安谋克制度产生于女真族统一各部和伐辽的战争时期。猛安谋克平时耕种、捕鱼、射猎,战时壮者为兵。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猛安相当于防御州,谋克相当于县,猛安谋克担负着率兵打仗和掌管生产、征收赋税等职能。作为一种官职与爵衔,猛安与谋克均可世袭。迁入中原后,有的猛安谋克户相继成为游手好闲“惟酒是务”坐享其成的剥削者、封建地主。贫者出卖土地,折芦编席谋生。有的猛安谋克户不适应中原环境,为贼为盗。
——摘编自王景义《论金代猛安谋克制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二 以往研究猛安谋克制度主要运用文献史料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组织等方面进行探讨,而对全国范围内出土的大量的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却缺乏足够的研究。金代猛安谋克印的印文,以及印背、
印侧的字款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还可以补充订正《金史·地理志》《金史·百官志》《金史·兵志》的不足和谬误,并证明汉字在金代广泛的使用程度。在当前已经发现的金代猛安谋克官印研究成果中,存在不严谨、不规范的问题,甚至存在抄袭、误记、以讹传讹的现象。即使在成果较为突出的辑录梳理研究中,也有较多纰漏,尚缺少对其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工作。
——摘编自王禹浪、寇博文《金代猛安谋克官印研究述评》
(1)据材料一概括猛安谋克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在金入主中原后产生的消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猛安谋克官印的史料价值。针对当前金代猛安谋克官印的研究现状,请提几点合理建议。
5.(22-23高二下·辽宁朝阳·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托马斯·阿奎那(约1225~1274年)是中世纪由盛而衰的神学政治思想家,他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同中世纪天主教教义相结合,主张神法具有最高正义性。他说人天生是受神法、理性和政治权威三重秩序所支配的。人必须参加政治生活,锻炼政治道德。正义的国家会追求公共幸福,追求有德行的生活,它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个人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遵守统治者的智慧统治,所有民众团结一起行善。阿奎那认为神法集中了神的智慧,具有最高正义性,是最善的。“世俗权力之服从宗教权力,犹如肉体之服从灵魂”。
——摘编自曹艳华《西方国家观念的演进——一种思想史的考查》
材料二 “国家观”是一个意识形态层面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民众、统治阶级对国家的认识与归属感。鸦片战争前对于国人来说,并没有一个完整成型的“国家观”概念。近代以来,战争敲开了紧闭已久的国门,也带来了新思想、新理论,国人的近代国家观念开始逐渐萌发并传播。有识之士并没有沉浸在国将不国的悲痛中,而是积极唤醒国人。梁启超在《时务报》中表达了自己的民权和主权意识,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官员也开始接受并运用“国家主权平等原则”这一国际法内容。1898~1912年是清政府大厦终倾、中华民国日出东方的时期,是近代化的新型国家在废墟上建立的时期。随着中华民国建立,新生政权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中国的疆界,明确了国家主权,意味着我国在形式上已经转变为一个近代化国家。
——摘编自秦磊《中国近代国家观的形成与发展:1898~191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托马斯·阿奎那国家观念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6.(22-23高二下·安徽亳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统一全国,朱元璋在前朝民族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进而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民族政策。朱元璋认为“治夷之道,必威德兼施,使其畏感。”对蒙古族,一方面武力打击,一方面承认元朝
曾经统治中国的正统性,运用怀柔手段笼络安抚蒙古贵族和平民。对南方各少数民族,主要侧重“以德怀之”。政治上,继承土司制度并加以改进,推行土流合治;文化上,“用夏变夷”,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儒学;经济上,实施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政策。
——摘编自杨杰《论明太祖朱元璋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国民党积极推行“重边教,宏教化,以固国族而成统一”的民族同化政策,如提倡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奖励内地人民移住边疆或边疆人民移住内地、推行“国语”运动等,以便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汉化的中华民族”。受此影响,贵州大力推行统一语言文字、汉苗通婚、统一服装等运动。
——摘编自郑大华《论晚年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三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相对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言,社会供给的不足和结构性失衡,这种不足和结构性失衡在民族地区尤为突出。为此,党中央从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着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提出在民族地区重点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政策法规,取得了卓越成就。
——摘编自张学敏、柴然《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政策发展及新时代走向——基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民族政策的特点并指出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国民党的民族政策。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新时代我国民族政策的看法。
7.(22-23高二下·江西九江·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过去敢于欺负中国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各民族不团结,但是这个时代已经永远过去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各民族就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1950年,毛泽东提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无论如何不能急躁,急了会出毛病,条件不成熟,不能进行改革。”他还强调”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苏联,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正常,我们应当接受这个教训。”1953年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批判大汉族主义”的党内指示,指出“如果现在不抓紧时机进行教育,坚决克服党内和人民中的大汉族主义,那是很危险的。”同时,他提出要发挥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在本民族中的特殊作用,在政治上给予一定地位,适当安排使用;在生活上,予以适当照顾。
——摘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民族工作文选》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加强民族团结的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
8.(22-23高二下·湖北黄冈·期末)【新中国初期外交】
材料一 南京、上海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军事上取得了压倒性优势,中共中央在酝酿新民主主义的外交关系、处理与英美的关系时,表现出了一种坚持原则的主动:即只要美国断绝与国民党政府的联系,停止援助国民党残余势力,可以考虑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共中央考虑的并非争取美国的承认问题,而是一种基于平等关系上的建交问题,争取建立外交关系上的主动,而非被动等待承认。中共中央此种外交政策,让在华的司徒雷登等有明确的感知。司徒雷登因而建议,寻求所谓在联合国机制内阻止承认新中国。美国国内尽管存在现实主义的政策考量,有呼吁与新中国接触的声音,但在意识形态因素占据主流的情形下,美国最终纠集起反华阵营。英国因在华拥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且自二战后一直希望继续保持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以实现其远东战略目标,因而英国政府内部主张承认新中国的声音占据了主流。1950年1月6日,英国正式承认新中国。
——摘编自侯中军《承认新中国与新民主主义外交的酝酿》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形势
图二
——选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历史地图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并简要分析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图二与图一新中国外交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原因。
9.(22-23高二下·山东东营·期末)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其突出特点是“五千年”而“不断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 各个氏族文化区既相互交流,又逐渐交融,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共同奠定基础。——丁季华《中国文化起源“单一中心”说质疑》
材料二 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兴衰变革,是因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发生的……既有适应社会需要的调适性变迁,又有满足行政体制规范化需要的结构性变迁。
——摘编自甘泉、张海鹏、任式楠主编《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根据考古发现,中国畜牧业始终在中国农耕区的周边地区,许多游牧民族逐渐被农耕文化所同化。随
着农耕文化的扩张,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主体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付少平《中国古代农业生物资源的结构性特点》
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的历史进程还依然延续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实现局部统一或“大一统”的各王朝都以“中国”正统王朝自居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林文勋《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
材料三
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国”
结合材料和所学,以“五千年·不断裂”为题写一则短文,阐释中华文明“不断裂”的文化基因。(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言简意赅)
10.(22-23高二下·浙江衢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一统的政治基础是“要在中央”的中央集权,必须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妥善划分地方行政层级,有效分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并对地方官员权力实施监督,使行政层级合理适度,权力分配轻重相宜,官吏管控有法可依。
第二,处理好郡县与分封的关系……如果无原则的分封割裂了中央集权,一定会出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严重失衡,进而导致国家政治混乱。
第三,维护中央权威,保持政令畅通。
——摘编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材料二 中枢机构变化的走势,是由皇帝与官僚机构、官僚队伍的矛盾决定的:皇帝一方面要设置得力的办事机构,需要赋予它权力;一方面担心掌握权力的大臣权势日高,威胁到皇权,因此要另设亲信机构予以制约。中枢机构权力分立的格局,正是出于相互制衡的考虑。
——摘编自邓小南《中国古代史的纵与横》
材料三 如果没有康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版图,就更谈不上现在的统一;而且那时候不统一,中国将是一盘散沙,在近现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后势必分崩离析。后来列强入侵,中国各族人民都起来反抗侵略,西藏反对英国,东北反对日本,云南、广西反对法国。应该说是康乾盛世奠定了
这一根基。
——摘编自戴逸《盛世的沉沦》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综述这些措施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以明朝为例,指出其中枢机构的名称和职能,概括“中枢机构权力分立的格局”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的贡献。结合所学,简述康乾时期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主要举措。
中西方的货币与赋税制度
1.(22-23高二下·广东揭阳·期末)北宋历史上多次出现严重的“钱荒”(在流通领域中,货币的数量不能满足流通需要),下面是揭阳市某中学的学生在研究北宋“钱荒”现象时收集的资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 出处
是时,以福建铜钱数少,今建州铸大铁钱并行 [元]脱脱等《宋史》
东南六路……农民困于输钱,工商窘于射利,谓之钱荒,人情日急 [北宋]张方平《张方平集》
材料二 北界(辽)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沿边禁钱条法虽极深重,而利之所在,势无由止。本朝每岁铸钱以百万计,而所在常患钱少,盖散入四夷,势当尔矣。
——[北宋]苏辙《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
材料三 从财政的角度看,现钱征收的过量,从货币流通的角度看就是货币回笼的过量——宋人谓之“敛”,只不过是行政性回笼而非经济性回笼而已。这无疑会大量减少社会流通领域的货币存量。
——摘自袁一堂《北宋钱荒:从财政到物价的考察》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北宋钱荒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北宋钱荒现象进行阐述。
2.(22-23高二下·广东茂名·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甲午战争到庚子之变,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发生了重大转折,其中货币流通领域也出现了重要变动,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币制的走向。据统计,1895-1899年间钱荒高达72省次,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地区都是重灾区,部分地区更是连年钱荒。光绪二十一年,张之洞奏陈:“各市用铜钱日见其少,
加以私销不绝,钱价因之日昂”……据战后日本官方统计,战争期间仅作为日军战利品的各种金、银、铜钱等货币价值即达3000万日元以上……两江总督张之洞急奏:“近日大江南北各州县,旬日之间银价骤跌,以致市面愈不流通,小民生计艰难,百业室碍”……但各地征收税赋的标准依旧停留在过去银贵钱贱时期的折钱数额上,农民只能按旧有标准以钱折银纳税……此后,为应对钱荒,政府逐渐开铸大小银元,使银元从属于钱法体系,并最终在1904年后的本位制改革中使银元脱离钱法,提升为货币本位制改革的核心。
材料二 图:1890-1899年京局铸钱数额简图
1895-1899年中国紫铜进口价格表
年份 紫铜价格(海关两/担)
1895年 16.95
1896年 16.79
1897年 19.84
1898年 20.07
——上述材料摘编自韩祥《甲午战后全国性钱荒危机的爆发及其对城乡社会的冲击》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甲午战后钱荒危机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甲午战后钱荒危机造成的影响。
3.(22-23高二下·陕西安康·期末)[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皇姑屯事件后,奉系累年征战,败退关外。至1929年年初,随着东北社会经济的衰弱,以奉票为本位的金融体系难以为继。此时初掌政权的张学良,逐步寻求改革币制之道,整顿金融财政,以振衰起弊。东北当局先期发行四行联合准备库券以适应市面对现洋兑换券的需求;继而颁布奉票维持办法,试图遏制其跌落态势;而后又设法充实准备金,在大量发行新本位币的同时逐步回收奉票,以建立新的货币体系。张学良根据局势变化不断调整政策,终借中原大战之机进兵关内,促使南京方面兑现承诺,从而基本达成币制改革目标。
——摘编自徐雪晴《张学良执掌东北期间币制改革的举措与困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学良在东北进行币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学良币制改革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4.(22-23高二下·安徽合肥·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2—1872年是中国股票交易初步兴起的第一阶段,股票交易规模小,只是买卖外商在华企业发行的股票。1873—1882年秋是中国股票交易规模扩大的第二阶段,中国第一批股份制企业开始发行股票,虽仍无固定股票交易场所,但股票发行的数量与规模明显扩大。1882年秋至1883年冬,中国历史上首家自办股票交易所出现,股票交易逕渐规范化的第三阶段。
——摘编自田永秀《1862—1883年中国的股票市场》
材料二 1882年10月24日,专营股票交易的上海平准股票交易公司应运而生,公司章程道:“本公司事属创始,为各项公司通径路而固藩篱起见,故取用不敢不廉,立法不可不善,既维持乎商务,又挹注乎善举。”公司内部组织分明,业务经营明确,并订有详细章程,为股票交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中国股票交易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海平准股票交易公司成立的背最及意义。
5.(22-23高二下·广东佛山·期末)中国古代把零星核算谓之“计”,把对一定时期的经济情况的总合考核谓之“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田律曰:县官乘马过县,欲贷刍禀、禾、粟、米及买菽者,县以朔日平贾(价)受钱,先为钱及券,诟(读xiànɡ,古代的储钱器)以令、丞印封,令、令史、赋主各挟一辨,月尽发詬令、丞前,以中辨券案雠(校对)钱,钱辄输少内(收储钱财的机构),皆相与靡(磨)除封印,中辨藏县廷。
——摘编自《岳麓书院藏秦简(肆)》
材料二 明朝户部主管会计工作,省、府、州、县都有主管会计。国家按“四柱清册”制定了统一的帐薄格式——“印信文簿”,颁行全国。“印信文薄”是国家主要帐薄,具有总帐性质,规定每天登记,定期选官送部里。中央各部门,地方府、州,又设置专项分类帐薄,如盐院的“红字得”、“钞关文薄”等。帐薄的记登记实数,又登记按数量折银或钱的金额,以登记金额为主。
——摘编自王光达《中国古代会计简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对于研究秦朝会计制度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会计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2024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统编版)(原卷版+解析版)